研究人員打造出利用飛鏢發射方式部署傳感器的無人機

2020-12-22 太平洋電腦網資訊中心

研究人員打造出利用飛鏢發射方式部署傳感器的無人機

2020-10-30 14:25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報導,在難以接近的地點進行環境研究時,科學家通常會建立小型數據記錄傳感器的無線網絡。然而部署這些傳感器可能是一項困難甚至危險的工作,這就是要研發一架會射飛鏢的無人機來完成這項工作的原因。

  儘管無人機已經在實驗中被用於放置環境傳感器,但使用的部署方法通常不是將傳感器扔到地面上就是使用一個附加的附件將其粘在垂直表面上。

  然而當它們降落時,很難控制它們降落的確切位置。此外,科學家們可能不希望它們被放置在地面上,因為在地面上它們可能會被踩踏或被碎片覆蓋。當用機械臂把它們壓到合適的位置時,無人機必須非常接近垂直表面--這意味著飛機可能會撞上表面本身或被突出的障礙物卡住。

  考慮到這些限制,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打造了這個飛鏢四軸飛行器。

  飛行器配備了雷射瞄準系統及彈簧發射裝置。一個由形狀記憶合金製成的觸發器在接到指令後釋放彈簧並讓裝有傳感器的飛鏢在空中垂直飛向目標。整個飛鏢射擊裝置重650克--不包括無人機本身--每個飛鏢的重量為30克。

  據研究人員介紹,該系統在最大射程4米的範圍內射擊時,命中率約為10釐米。雖然射擊距離越短,射擊的準確度越高,但飛鏢在樹幹上彈跳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而不是卡在樹幹上。對於其他類型的目標如石油鑽塔的鋼支架可以使用磁鐵或粘著尖端的飛鏢代替。

  在下面的視頻中可以看到該系統的使用情況。在它目前的原型中,一次充電最多可以發射17次。據悉,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了《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上。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利用飛鏢發射方式部署傳感器的無人機,測試表明該系統相當可靠
    打開APP 利用飛鏢發射方式部署傳感器的無人機,測試表明該系統相當可靠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 發表於 2020-11-17 17:39:42
  • 用無人機部署傳感器又準又安全
    >作者:DIGITIMES洪煥周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開發一種新的傳感器布建方法,利用無人機把傳感器發射到危險環境或人們難以到達的位置,以擴大監測範圍。
  • 研究人員為微型無人機配備來自真實昆蟲的化學傳感器
    華盛頓大學研究生 Melanie Adnerson,剛剛展示了利用真實生物「傳感器」來嗅探氣味的微型四軸無人機。多年來,工程師們一直苦惱於沒有像蛾子等昆蟲一樣精細的化學傳感器。有鑑於此,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決定直接改變蛾子的生物學用途,而不是發明新的人造技術。(圖自:Mark Ston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據悉,這套設備基於一架內置了防碰撞和其它邏輯組件的微型無人機平臺上。
  • 英國研究人員根據蚊子夜間導航原理開發無人機新型規避系統
    中國航空報訊:近日,英國研究團隊利用蚊子夜間飛行原理研製出一種四軸無人機,其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他們利用對雄性庫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的感覺機制,為自主式四軸無人機開發了一個仿生規避系統,該系統可模仿昆蟲捕獲空氣動力學信息,從而獲得躲避障礙物的能力。 夜間活動的蚊子能夠在黑暗中飛行,輕鬆落在人類或其他動物身上覓食,並保持隱蔽。這些夜間活動的蚊子僅使用機械感應就可實現對物體的感知。
  • 美軍的新玩具,用無人機發射子母無人機,我國在四年前早已實現
    無人機被越來越廣泛地用於戰場,這被認為是軍隊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重要策略,畢竟無人機被擊落和有人機被擊落的代價可謂天差地別。然而,無人機科技的日益發展,也令部分無人機的價格水漲船高,逐漸失去了無人機運用原本宣傳的價格優勢。
  • 「尖兵之翼」美「黑鷹」直升機發射無人機、歐洲公司Noa無人機……
    高博特 尖兵之翼 今天美軍從飛行狀態下「黑鷹」直升機成功發射「阿爾提斯」600無人機美國陸軍成以 「黑鷹」直升機為平臺,在飛行狀態下成功發射「阿爾提斯」600無人機,並接收到從無人機上傳來的實時視頻。在這次實驗中彈射的「阿爾提斯」600無人機,是一種人工遙控的小型螺旋槳無人機,在彈射出後,會展開一對機翼用於飛行控制,並能在較為平整的地面降落。美國陸軍希望讓機載無人機具備集群作戰能力,一架「黑鷹」直升機計劃可以搭載6架無人機進行編隊作戰,還能夠與美軍其他軍種的無人機實現信息交互與聯合作戰。
  • 「死神」無人機的作戰方式顛覆了傳統認知,很可能領導未來
    -9無人機可以執行情報、監視與偵察任務,這款戰鬥機剛剛被研製出來就上了戰場。美軍通過這款無人機了解了伊朗少校的一舉一動,然後連和了特別指揮部共同執行空襲任務,這款無人機監測目標後,下一步就是開火打擊,在川普的「斬首」令下達後,美軍部署的無人機迅速升空,當車隊行至機場外機動車道時,四枚雷射制導「地獄火」飛彈從天而降,馬上暗殺了伊朗高級官員,美國選擇的這款無人機,操作方式顛覆了傳統認知。
  • 國外科學家利用雷射傳感器檢測極低濃度苯
    來自KAUST的研究人員發明的以雷射為基礎的探測器可以探測苯的濃度是傳統的苯探測濃度的三個數量級還要低。而且便攜,可以安裝在無人機或者手持。來自KAUST的研究人員發明的探測器可以探測苯的濃度是傳統的苯探測濃度的三個數量級還要低來自 KAUST研製的一個基於雷射的傳感探測器可以提高檢測苯發射的靈敏度和限制其對大氣的危害
  • 從炮膛飛出的不一定是炮彈,也可能是無人機
    加州理工學院和 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JPL)開發出彈道發射六旋翼飛行器,不挑起飛坪,穩定發射。相關研究在 ICRA 2020 會議上發表,並被評為無人機方向的最佳論文。
  • 傳感器熱點:世界上最小的粒子傳感器,僅為12 x 9 x 3毫米
    傳感新品 【研究人員開發了世界上最小的粒子傳感器】 格拉茨理工大學、AMSm和奧地利矽業實驗室共同開發了一種用於行動裝置的緊湊型節能傳感器,可實時告知用戶空氣中的細微粉塵含量,並在數值升高時發出警告。
  • 麻省理工學院新研究:繃緊肌肉就能操控無人機,比搖杆更省事
    智東西4月29日消息,近日,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的研究團隊利用肌肉傳感器和運動檢測算法,開發出一個「行為控制機器人」系統,能通過肌肉收緊來遠程遙控無人機。目前,搭載這個系統的無人機能夠對8種手勢做出反應,反應正確率達到81.6%。利用機器人完成工作可以解放人類的生產力。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機器人和人之間達到較高的配合度。此前的研究從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觸覺、手勢等角度進行了探索。結果顯示,語音、觸屏控制不夠靈敏,已有的傳感器系統也比較笨重。
  • 這種槍械不能發射子彈,只能發射帶電飛鏢
    早期的槍械都是靠發射子彈射殺目標人物的,如今的槍械種類是越來越多了,有一些特殊的槍械是不能發射子彈,最為常見的就是雷射槍,靠發射很強的雷射來制服目標人物。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很特殊的槍械,不能發射子彈,也不能發射雷射,只能發射帶電"飛鏢",它就是泰瑟槍。
  • 利用無疤痕微創手術(MIS)製造超小型MEMS壓力傳感器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簡稱:上海微系統所)傳感技術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李昕欣老師課題組在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期刊上發表最新的MEMS傳感器研究成果——利用無疤痕微創手術(MIS)製造超小型MEMS壓力傳感器。
  • 觀察|韓國加速部署無人機,謀求「不對稱戰力」優勢(上)
    韓國加速部署無人機系統,謀求在半島無人機競賽中獲得優勢地位。近期,韓國國防採購計劃管理局在快速採辦項目下授出自殺式無人機、攻擊型無人機、多用途無人機的採辦合同,投資總額約25億美元。2016年,多起疑似朝鮮無人機進入韓國事件引發了韓國國內對這種裝備的熱議。
  • 英國空軍披露「暴風」戰鬥機三維模型和LANCA無人機設計概念
    「暴風」戰鬥機能夠實現多源/多平臺傳感器數據融合,成為作戰網絡中心,通過「作戰雲」與其他戰鬥機共享態勢數據信息。英國空軍在官網展示了「暴風」戰鬥機的交互式3D模型。訪問人員可以放大、縮小、擴展瀏覽和詳細研究「暴風」戰鬥機機身、電源、駕駛艙、製造過程、態勢傳感器等模型。在交互式3D模型中,通過點擊飛機不同部位,可瀏覽閱讀相關部件詳細的特徵內容,幫助相關人員了解英國空軍的未來願景。
  • 研究團隊利用液態金屬傳感器來打造輕巧靈活的遊戲手套
    好消息是,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一支研究團隊,已經開發出了一款相當輕巧、靈活的「無限手套」(InfinityGlove)控制器。具體說來是,研究人員圍繞每一根手指,布置了五個線性傳感器。左起為 Lin Chwee 教授、Yeo Joo Chuan 和 Yu Longteng 博士每個傳感器的長度都與普通人的頭髮差不多,並由填充了導電液態金屬的可拉伸橡膠狀空心纖維組裝而成。隨著微弱的電流不斷流過液態金屬,通過無線連接的 PC 端軟體可對用戶的操作展開實時監測。
  • 無人機路線圖2005-2030|貳
    新《路線圖》還透露,美軍不僅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部署了數種浮空器 ,而且正在研製數種新的飛艇和浮空器項目。 包括飛彈防禦局的「高空飛艇」和陸軍的快速初始部署浮空器」(RAID)和「聯合防禦對陸攻擊巡航飛彈空中組網傳感器」(JLENS)的浮空器系統。
  • 美海軍陸戰隊招標自殺式無人機蜂群,主要用於「對付」中國
    不過美國好像忘了無人機蜂群方面,中國也一直在主攻研究,拋開反無人機作戰體系,僅依靠無人機蜂群對轟,美國還真不一定能贏。據報導,美軍招標的無人機蜂巢項目正在尋找從地面發射的超小型無人機,要求最多只需要兩人便能操作整個無人機蜂群,射程不超過20公裡,飛行長達90分鐘,既能成群飛行,也可以單獨飛行,並且要具備一定抗幹擾能力,能夠深入敵軍內部消滅敵軍人員和物資。
  • GTIC無人機視覺論壇乾貨:解構無人機「一條龍」服務背後技術
    智東西10月15日消息,昨日,由智東西、中國無人機產業創新聯盟主辦的「2020 GTIC無人機視覺創新論壇」於2020全球無人機應用及防控大會暨第五屆無人機產業博覽會現場如期舉辦。隨著人工智慧與計算機視覺的快速發展,無人機視覺的研究和應用日漸興起。
  • 以色列研究納米傳感器用於檢測癌症
    以色列研究納米傳感器  用於檢測癌症  以色列研究人員正開發一種納米傳感器俗稱電子鼻,希望以檢測呼吸方式辨別是否罹患癌症,尤其是不易診斷的頭頸部癌症。專家說,呼吸診斷法需多年測試方能確定是否應用於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