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攤上大事了?和記黃埔成都公司被禁止貸款?

2020-12-07 騰訊網

近日,內地傳媒報導,市場流傳一份成都市高新區財政金融局發布的通知,要求禁止向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提供新增融資、貸款,以及為其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提供幫助。

眾所周知,「和記黃埔」這塊招牌代表著李嘉誠家族,於是一時之間,部分媒體和營銷號又開始不遺餘力地吶喊,「李嘉誠公司惹怒了成都」、「不滿李嘉誠靠捂地掙錢,和黃成都公司融資被掐斷」、「『囤地』16年賺38億,李嘉誠惹怒成都?監管叫停,地產公司被禁了」等等標題黨層出不窮,紛紛說李嘉誠名下的成都公司被禁止融資貸款。

那麼,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融資被掐斷、公司被禁了等等這些內容屬實嗎。

對此,有記者聯繫了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官方。

長實集團發言人回應稱,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已於今年7月被整體出售,現時並非長實、和黃的子公司,亦不是由集團控制。換言之,這間傳言中被禁止融資貸款的公司目前早已與李嘉誠家族沒有任何關聯。

據悉,李嘉誠名下的長實集團於今年7月已把所持的上述成都公司股權售予兩間內地地產商,禹洲集團和成都瑞卓置業有限公司。也就是說,即使傳言屬實(該成都公司被當地禁止融資貸款),也已與長實集團、李嘉誠無關。

事件的真相,竟是如此。

此外,面對傳媒查詢,長實集團重申,公司所有發展項目都嚴格按照當地法規進行,並不存在囤地之情況。作為地產開發商,主要業務為房地產買賣,公司一直按計劃完成發展及出售項目。公司所有開發專案均與地方政府保持緊密溝通,配合當地規劃及要求進行專案發展。

那麼,問題來了,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在成都究竟有沒有捂盤?

當我們去檢索有關原李嘉誠名下的和記黃埔地產(成都)公司時,也發現了不少自媒體雄文聲稱「李嘉誠捂盤銷售16年,囤地賺幾十億,十幾年裡李嘉誠甚至什麼都不用做,就只是靜靜的等著。」事實果真是如此嗎?我們查閱了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集團於港交所的官方公告內容,發現實情與網上自媒體文章所講的並不相同。

這次被禁止融資的和記黃埔地產(成都)公司,也就是李嘉誠家族在7月份已出售的成都項目,這個項目最早是由李嘉誠名下公司於2004年下半年以21.35億元總價拿下,成交的樓面價是1030元/平米,在當年被稱為成都乃至西部的「地王」,這塊地非但不是白拿的,而且拿地價在當時是算是較高的「地王價」。整個項目共設有2.33萬個可出售單位(包括住宅及商鋪),在之前這15年長實集團已大規模開發、售出16503個單位,剩餘住宅和商鋪總量不及7000個單位,而7月份時便是把這剩餘的不足7000個單位打包出售。我們進行了簡單計算,發現以15年跨度來算,該樓盤項目每一年開發、銷售上千套房,這居然被某些自媒體人士稱之為「十幾年裡什麼都不用做,只靜靜地等著」?莫非已開發建造、售出的這16503個單位是天上白白掉下來的?這恐怕說不過去。

任何有房地產行業經驗的人都明白,就單一地產項目而言,擁有一千多套房的一個小區樓盤,肯定屬於不小的樓盤了,即使是由「碧萬恆」這般講究速度型的地產商來開發,也需要2-3年時間才能竣工交付,那麼擁有2.33萬個可出售單位的超級大盤,開發十幾年有何稀奇?不然盡可請任何一間地產商上陣,一個2.33萬可售單位的龐大項目,你讓他們公司5年內開發完畢試試,或許業內人士都會告訴你這絕非易事。

相關焦點

  • 成都和記黃埔「被禁」:李嘉誠囤地16年轉手賺38億元
    時代周報記者 唐簇 李嘉誠的囤地模式終於惹惱了成都監管部門。 9月23日,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財政金融局下發《關於禁止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融資、貸款和重大資產重組的函》。
  • 被監管「封殺」的成都和記黃埔,到底和...
    「一早上這文件在成都金融圈內傳瘋了。」9月23日上午,一位成都金融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她所提到的文件,是一份《關於禁止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融資、貸款和重大重組的函》。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成都金融機構人士處獨家獲悉,成都高新區財政金融局當日向區內各金融機構下發通知,要求禁止向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提供新增融資、貸款,以及為其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提供幫助。
  • 和記黃埔為什麼會被祭旗?
    9月23日,成都市高新區財政金融局下發了一個文件,這份文件說: 因和記黃埔成都公司存在捂地、捂盤不良行為,嚴重影響區域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經研究,禁止高新區內金融機構向和記黃埔成都公司及其項目公司提供新增融資、貸款,禁止高新區內金融機構向和記黃埔成都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提供幫助。
  • 李嘉誠密集回購自家股票,但跟進者寥寥
    來源:36氪去年8月以來,李嘉誠與長子李澤鉅斥資約38億港元(33.44億元人民幣)回購長實和長和股票。但是,投資人似乎對這樣連續刺激股價的行為並不買帳,長實和長和均維持低迷行情。長和本周五前則連跌4日,股價則逼近2015年集團重組以來的最低水平,今年累計下跌了38%。而恒生指數今年下跌幅度則在20%左右。對比2018年李嘉誠父子耗資6.04億港元持續增持後,長實股價累計上升近10%,長和約漲3%,而在此次密集回購上,「超人」似乎是失靈了。長實和長和近來股價下跌並不意外。
  • 捂盤16年,和記黃埔「惹火上身」!上海放寬落戶,長春收緊調控……
    河南房企抱團不降價;和記黃埔捂盤16年惹怒成都監管層;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大應屆本科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上海;去開過會的長春也收緊了調控... 今天就來說說這個。 《參考君講樓事》,輕鬆講遍樓市千萬事。我們開始第(65)講。
  • 李嘉誠甩賣最賺錢的公司?揭秘抄底30年的落幕
    在今年,油價出現暴跌,受此影響李嘉誠旗下的赫斯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連續虧損,股價下跌超過70%,直接蒸發掉70億加元這讓李嘉誠和和記黃埔不得不考慮如何處理這個持續虧損的企業現在李嘉誠正在和赫斯基能源公司的競爭對手商談合併事宜,準備以38億加元出售給加拿大油砂生產商
  • 李嘉誠放棄年收入百億的公司,收購一個小碼頭,如今每年賺幾百億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李嘉誠放棄收購九龍倉公司,把手上的九龍倉公司股份都轉讓給了包玉剛。要知道當時很多富豪都想收購九龍倉公司,如果李嘉誠沒有放棄九龍倉公司,那麼包玉剛絕對沒有機會收購九龍倉。
  • 澄清公告牽出與和記黃埔合作經營 白雲山的板藍根生意亮出一隅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曉暉 多數人聽到「和記黃埔」四個字的時候,都會聯想到香港超級富豪李嘉誠和他的房地產生意,直到白雲山(600332,股吧)的公告出現——原來「和記黃埔」還生產板藍根。與和記黃埔合資已十五年經歷這場風波之後,白雲山與和記黃埔的合資關係,呈現於公眾面前。白雲山在上述公告中稱,白雲山和黃公司為本公司持股50%的合營企業,不納入本公司的合併範圍,本公司對其採用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進行核算。該公司主要從事中成藥生產銷售和藥品研發。
  • 李嘉誠海外投資又踩雷了!
    李嘉誠曾經通過和記黃埔以32億港元收購了加拿大老牌石油公司赫斯基能源52%的股權,但疫情重創了像赫斯基能源這樣的公司,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公司營收為23.8億加元,淨利潤虧損3.04億加元。在此背景下,加拿大油砂生產商Cenovus能源公司宣布,將通過一次全股票交易以大約38億加元(約合2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赫斯基能源。
  • 李嘉誠退休兩年多:旗下公司市值蒸發超3400億,能源等業務虧損巨大
    不管是在恆指暴挫後的21000點,還是攀上近期29000的高點,李嘉誠父子增持次數和金額為港股市場之最。 加拿大油砂生產商 Cenovus 能源10月25日宣布,將通過一次全股票交易以大約 38 億加元(約2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由李嘉誠家族企業控股的赫斯基能源公司。 李嘉誠1986年12月通過當時的和記黃埔以32億港元收購了赫斯基能源52%的股權,當時國際油價只有每桶11美元左右,李嘉誠曾稱這是其 「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
  • ...收購由香港富豪李嘉誠家族企業控股的赫斯基能源公司(Husky...
    2020-10-27 07:40:54來源:FX168 【李嘉誠出售「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10月26日消息,加拿大油砂生產商Cenovus能源公司當地時間周日宣布,將通過一次全股票交易以大約38億加元(約合2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由香港富豪李嘉誠家族企業控股的赫斯基能源公司(Husky Energy)。
  • 李嘉誠在英國建「香港城」,資產轉移還是「撈錢」?
    很早之前就有數據顯示,李嘉誠旗下公司在英國投資累計已經超過了4000億港元,現在已經控制了英國超40%的電信市場、約四分之一的電力分銷市場、近三成的天然氣供應市場、三分之一的碼頭等等。不僅如此,作為地產大亨,李嘉誠在英國的房地產領域中同樣也有大規模的長期投資。
  • 狂虧近250億元後 李嘉誠止血昔日「現金牛」赫斯基能源
    在赫斯基能源股價自高位暴跌超80%後,其最大股東李嘉誠也坐不住了,同意赫斯基能源與競爭對手Cenovus Energy合併。自收購赫斯基能源股票以後,李嘉誠家族的持倉已經蒸發了近250億元人民幣。10月25日,赫斯基能源宣布,加拿大油砂生產商Cenovus Energy與赫斯基能源公司(Husky Energy Inc.)同意以全股票方式進行合併。合併後的公司將以Cenovus Energy Inc.的名義運營。此次收購的總價值為236億加元(約合180億美元)。
  • 成都最好的貸款公司,興百惠金融有話說!
    資金的困難壓得很多成都的年輕人喘過不氣來。其實,不光是工薪階層,即使是有錢人,也會遇到資金周轉不過來的情況。這個時候,選擇貸款,已經是越來越多成都朋友解決資金難題,提升生活品質的選擇。說到貸款,就不得不提目前成都很火的小額貸款方式了。這種貸款方式因為審批快,放款迅速大受歡迎。不過,在選擇小額貸款公司時,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 他是李嘉誠的左膀右臂,靠一筆買賣淨賺千億,人稱最強「打工皇帝」
    為了將馬世民挖到自己的企業,1984 年,李嘉誠冒著風險和罵名,直接用高價收購了馬世民的公司。隨後,馬世民被任命為和記黃埔的董事總經理,成為李嘉誠的左膀右臂,李澤楷的導師。馬世民曾這樣描述他與李嘉誠的相處,「我們一同做很多事情,他對我說:聽著世民,你不想做的,我們不做;我不願意的,我們也不做;只有當我們倆都想做一件事時,我們才去做。開車的人是我,而他坐在後座,告訴我應該去哪兒。」
  • 李嘉誠又套現71億!「神秘」接盤俠是誰?
    「李嘉誠又跑了?」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劉曉月李嘉誠又跑了?日前,李嘉誠旗下公司長實集團發布了一則公告。公告顯示,由長實集團子公司所持有的成都南城都匯項目賣了,接盤方為一家名為RZ3262019 Limited的公司,股東分別為禹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和成都瑞卓置業有限公司,各佔股50%。老李賣出的這宗地塊,可是當年聞名的「成都地王」。
  • 股價年內暴跌70% 李嘉誠又踩雷!一度損失超1200億
    李嘉誠控制的和記黃埔將持有新公司15.7%的股份。  和記黃埔目前是赫斯基的最大股東,持有赫斯基40.2%的股份。除此之外,李嘉誠私人還持有赫斯基能源29.3%的股份,折算成新合併後的公司股份約為11.5%。  這就意味著李嘉誠和赫斯基能源的第一大股東長江和記將共同持有新公司約27%的股份。
  • 老皮視角:揭李嘉誠的老底
    李嘉誠的公眾形象是沉默寡言,他每天早上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報紙,有中文報紙,也有專門為他從英文翻譯成中文的報紙。他的辦公室保存了關於他的文章,當讀到批評他的人的名字,他喜歡用螢光筆在空白處作記錄。據香港報紙的管理者們說,任何李先生堅決反對的事都會轉化成他公司廣告開支的削減。《壹周刊》及它的姐妹版《蘋果日報》調查了李嘉誠妻子的死亡事件後,李嘉誠的所有公司都停止在《壹周刊》和《蘋果日報》上做廣告。
  • 李嘉誠海外投資再踩雷,還丟掉了香港首富寶座-虎嗅網
    1986年12月,李嘉誠通過和記黃埔以32億港元收購了加拿大老牌石油公司赫斯基能源52%的股權,當時國際油價只有每桶11美元左右,這筆交易也被譽為「李嘉誠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報導稱,周日早些時候公布的這筆交易將締造加拿大第三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以及加拿大第二大煉油商。兩家公司表示,赫斯基能源股東將獲得的股票溢價約21%。此外,據路透社消息,該交易完成後,Cenovus股東將持有61%的股份,赫斯基能源股東則控制其餘股份。李嘉誠控制的和記黃埔將持有新公司15.7%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