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報209,蜀帝封衛瓘為一等公爵;司馬炎背叛蜀漢,投靠曹魏!

2021-01-08 陳老師架空歷史

玩《三國志11》戰報209,蜀帝欲要封衛瓘為王,卻遭到群臣反對,只好封為公爵;蜀漢司徒司馬炎背叛蜀漢,投靠曹魏。

公元276年9月1日,根據傳令兵送回鄴城的軍報,先送去太尉府,由於蜀漢太尉·魏王鄧艾已經遠徵曹魏腹地了,所以是由太尉府的幕僚來處理軍報,再送去鄴城皇宮,上報蜀帝劉諶。太尉是位列三公之一,是中央掌管軍務的最高官員,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執掌天下軍政事務,所以軍報是送去太尉府的。而大將軍呢,則是直接統領天下兵馬的大元帥。理論上,還是大將軍比較有實權的,不過表面上還是要以太尉為尊的。蜀帝劉諶看完了軍報,原來是蜀漢大司農衛瓘部隊率先攻陷了魏國的幽州治所薊城。蜀帝劉諶大喜,本來也打算為衛瓘封王的,但是群臣好像有點不滿了,前段時間才封了蜀漢衛將軍楊肇為晉陽王,蜀漢已經有四個王了。還要封?

昔日高祖曾經歃血為盟,天下非劉姓不王。如今蜀漢已經有了四個異性王了,那些忠於蜀漢的群臣們自然不滿了,其實呢,蜀帝劉諶又何嘗不知道呢,但是他更知道,想要真正興復漢室,還是要仰仗那群人,特別是齊王鍾會、魏王鄧艾、趙王文鴦這幾個人才。蜀漢早就是人才凋零,幾乎可以說是後繼無人了,如若不用鍾會等人,如若不給他們封候拜將,哪怕封王。他們又怎麼願意與蜀漢一條心,共同興復漢室呢?利益綁在一起,才有希望呀。二來還是河東衛氏的問題,衛氏影響力已經夠大了,如果再出個衛氏封王,這是蜀漢群臣不希望看見的。所以蜀帝劉諶還是被迫退讓一步了,不封王,封個公爵總可以吧?

公元276年9月初旬,進入薊城的蜀軍俘虜了魏將王渾,勸降之,王渾拒絕了,說:我可沒打算到這種時候才要我背棄名節接受其他君主的俸祿,請容在下拒絕。

公元276年10月11日,正在協助蜀漢大都督·趙王文鴦攻打南皮城的蜀漢司徒司馬炎帶領著其麾下1.5萬蜀軍背叛蜀漢,投靠曹魏了。有文官稟報蜀帝劉諶說:陛下,司馬炎大人答應魏國的勸誘,倒戈了!根據斥候刺探情報得知,原來是曹魏以曹魏大將軍一職承諾司馬炎,只要司馬炎棄暗投明,重返曹魏,魏帝曹奐不計前嫌,封司馬炎為曹魏大將軍,司馬炎動搖了。蜀帝劉諶聽聞這個叛變消息後很憤怒,下旨讓蜀軍圍剿叛將司馬炎部隊。

本系列文章是小編玩《三國志11》遊戲所描述的遊戲歷史變化過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在遊戲裡所發生的劇情實際上與真實歷史有所出入,請勿介意,請勿認真。

相關焦點

  • 戰報194,蜀軍俘虜司馬攸並欲要勸降他,司馬攸拒絕背叛曹魏!
    玩《三國志11》戰報194,蜀軍俘虜司馬攸並欲要勸降他,司馬攸拒絕背叛曹魏。公元276年3月11日,在鄴城戰場上,蜀軍俘虜了司馬攸,這個司馬攸是司馬昭的次子,司馬炎的弟弟。在歷史上這個司馬攸鬱郁不得志,也是因為過度憂鬱而死的,在歷史上,他的父親晉王司馬昭病逝後,他哥哥司馬炎就繼承了晉王的位置,晉王司馬炎便將司馬攸封為齊王,並且迫使司馬攸離開長安城,其實很明顯嘛,不就是擔心司馬攸他奪權嗎?不過歷史歸歷史,如今在這遊戲裡,司馬炎也只不過是蜀漢司徒罷了,還不能來到蜀漢的權力中心的位置。所以這個司馬攸也是可以作為一名人才,引入蜀漢的。
  • 戰報216,蜀漢叛將司馬炎退守高唐港,蜀軍欲要生擒魏帝曹奐
    戰報216,蜀漢叛將司馬炎退守高唐港,蜀軍欲要生擒魏帝曹奐。公元277年1月6日,蜀漢叛將司馬炎部隊一路往南逃,如今已經退守高唐港了。如今還坐擁六千多兵力,在高唐港附近的蜀漢車騎將軍鄧忠部隊由於敵眾我寡的情況,沒辦法對高唐港進行攻擊,等待從南皮城前來追殺司馬炎的蜀漢大軍。
  • 戰報212,燕王衛瓘也率軍前去追殺叛將司馬炎,魏王鄧艾攻陷北平
    玩《三國志11》戰報212,蜀漢大司農·燕王衛瓘也率軍前去追殺叛將司馬炎,蜀漢太尉·魏王鄧艾部隊率先攻陷了北平城。公元276年11月1日,蜀漢大司農·燕王衛瓘也率領其為數九千蜀軍的部隊從南皮城出徵,跟隨蜀漢大將軍·趙王文鴦部隊,一起追殺蜀漢叛將司馬炎部隊,而在平原郡北部又有蜀漢司空杜預部隊和衛尉蔣舒部隊攔截叛將司馬炎部隊和魏帝曹奐部隊。對待叛徒,必須追殺,絕不容忍。
  • 麒麟蜀夢戰報47,魏蜀吳三國勢力的官職分配情況,蜀漢姜維當權!
    玩《三國志11》之麒麟蜀夢假想劇本戰報47,截至公元268年4月,魏蜀吳三國勢力的官職分配大數據情況分析。截至公元268年4月,魏蜀吳三國勢力的官職分配大數據情況,曹魏政權數據如下:曹魏文職:丞相羊祜、中書令裴秀、御史中丞荀勖、執金吾邵悌、少府王祥、秘書令張華、侍中辛憲英、留府長史張緝、太學博士賈充、謁者僕射王韜、黃門侍郎辛敞、太史令王業;曹魏武職:鎮東將軍王濬、安東將軍唐彬、安南將軍怎樣文鴦
  • 終結篇戰報490,蜀漢完成大一統,司馬炎謀朝篡位,從此天下歸晉
    玩《三國志11》戰報490,蜀漢完成大一統,卻為他人作嫁衣了。漢帝司馬炎更改國號為晉。史稱晉武帝。公元282年12月11日,東吳正式宣布滅亡,也意味著蜀漢歷經六代的努力,自公元221年漢昭烈帝劉備(蜀漢第一任皇帝)在成都稱帝建國,截至今日,用了61年時間,足足一個甲子輪迴呀,終於在蜀漢第六任皇帝司馬炎的帶領下完成了一統大業,天下歸蜀,興復漢室,這個夙願算是完成了嗎?失敗了!
  • 玩《三國志11》戰報390,蜀王姜維試探司馬攸是否也鷹視狼顧
    玩《三國志11》戰報390,蜀王姜維試探司馬攸是否也鷹視狼顧?公元277年8月21日,蜀漢軍師、蜀漢大都督、蜀王姜維從荊州襄陽城回蜀國國都洛陽時,順便去看了看正在陳留城進行修煉的蜀漢衛尉司馬攸。事實上蜀王姜維已經被漢帝劉璿指定為蜀漢儲君了,所以還叫他蜀王好像有點降身份了呀,畢竟他可是蜀漢未來的接班人,蜀漢的儲君呀。不過姜維不允許身邊人喊他太子或者什麼之類的,畢竟按年齡,姜維可是比漢帝劉璿大很多的。所以還是喊他蜀王姜維吧。姜維說:司馬攸,正巧來到近處,就抽空過來探探你。怎麼樣……修煉進行得如何?
  • 戰報198,鄴城危矣,曹魏大將軍王濬退守晉陽,蜀漢成都爆發叛亂
    玩《三國志11》戰報198,曹魏國都鄴城即將攻陷,曹魏大將軍王濬退守晉陽,蜀漢成都爆發叛亂。公元276年4月11日,蜀漢第五次北伐戰爭進行得如荼如火,曹魏國都鄴城即將要被蜀軍攻陷。蜀漢丞相·齊王鍾會急忙匆匆地走進蜀帝劉諶的軍中大帳內,向蜀帝劉諶稟告:陛下,蜀漢帝國益州治所成都的守將送來了急報,說是成都爆發了叛亂兵變。根據斥候刺探情報得知,是一支4000人的叛軍部隊。而成都的守軍並不多,恐怕有失呀,成都周圍的郡縣守軍也並不多,沒辦法前去馳援成都。
  • 戰報195,蜀軍衝破魏軍陣地,曹魏大都督文虎戰死,魏帝曹奐出徵
    玩《三國志11》戰報195,蜀軍衝破魏軍陣地,曹魏的大都督文虎戰死沙場,魏帝曹奐親自率軍出城迎戰!公元276年3月中旬,本來呢,曹魏的大都督文虎親自率軍出鄴城迎戰蜀軍。曹魏大都督文虎的戰略是以自己的部隊為中軍,魏臣荀勖為左翼,魏臣司馬攸為右翼,三軍互為補充抗擊蜀軍,考慮到鄴城還有3萬多魏軍作為後備軍,所以曹魏大都督文虎認為至少可以以這個陣型防禦蜀軍一個半個月的進攻。只是沒想到右翼的司馬攸一下子就被蜀軍衝散了,主將司馬攸還被俘虜了,徹底打亂了文虎的計劃。
  • 三國戰爭的殘酷——蜀漢、曹魏三十多年戰爭中的陣亡將領名單
    三國時期是一個分裂混戰的時期,也是以戰爭為主旋律的時期。三國時期的戰爭強度雖然沒有東漢末年時期那樣激烈,但也是戰爭頻發。尤其是蜀漢和曹魏之間的戰爭,更是容易引起後人的關注。蜀漢和曹魏的戰爭,從公元228年到公元264年(包括姜維復國),持續了超過三十年的時間。那麼雙方有哪些將領死於戰爭之中呢?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 戰報208,蜀軍生擒曹魏大將軍王濬,攻破薊城,蜀漢控制並幽兩州
    玩《三國志11》戰報208,蜀軍生擒曹魏大將軍王濬,攻破幽州治所薊城,蜀漢基本上是已經控制了并州和幽州地區。公元276年8月21日,曹魏平原城破,八萬魏軍就這樣沒了,曹魏頂尖謀士賈充撤退了,魏帝曹奐不知所蹤,曹魏丞相羊祜龜縮在汝南郡,大將陳騫鎮守下邳城。
  • 曹魏滅亡三部曲:高平陵之變為開始,滅蜀之戰為終章!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國家。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東漢時代正式結束,三國時代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
  • 魏蜀吳三國君主投降後,為啥待遇不同,魏稱王,蜀稱公,吳稱侯?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歷史上發生的很多事情,其實都可以站在利益的角度分析,這個人為何這麼做,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用利益分配來做出解釋。而三國君主投降後,為啥魏稱王,吳稱侯,蜀稱公,其實也是可以站在利益角度來分析一番的!
  • 曹魏投靠蜀漢的四大名將,個個成就不凡,其中一位還殺了丞相!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歸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在諸葛亮和劉禪的重用下,姜維在蜀漢的武將中不斷高升。在費禕被殺後,姜維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對於姜維來說,北伐中原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作為一位魏國的將領,姜維在投靠蜀漢後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曹魏最後一位皇帝:對司馬昭言聽計從,最終得到厚待!
    不過,因為種種原因,魏明帝曹叡最終以曹爽和司馬懿為託孤大臣。甘露三年(258年),曹璜被封為常道鄉公(因常道屬安次縣管轄,所以又稱安次縣常道鄉公)。甘露五年(260年)五月,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被司馬昭的手下弒殺。司馬昭決定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鄉公曹璜為天子,並派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去迎接曹璜,作為曹叡的繼承人。
  • 戰報196,魏軍群龍無首潰不成軍,鄴城即將淪陷,曹魏敗局已定!
    玩《三國志11》戰報196,魏軍群龍無首潰不成軍,鄴城即將淪陷,曹魏敗局已定。公元276年3月21日,自從曹魏大都督文虎陣亡後,鄴城的魏軍已經是潰不成軍了,儘管魏帝曹奐御駕親徵,也無法挽回魏軍的士氣,更無法挽回已定的敗局了。同時魏帝曹奐也任命了曹魏驃騎將軍王濬為新一任曹魏大都督了,但是王濬還在并州治所晉陽城,那邊也有一路蜀軍正在進攻,無暇抽身馳援鄴城了。
  • 張飛的次子張紹::三國時期蜀漢重臣 後被曹魏冊封為列侯
    張飛的次子張紹::三國時期蜀漢重臣 後被曹魏冊封為列侯時間:2020-09-23 16:3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張飛的次子張紹::三國時期蜀漢重臣 後被曹魏冊封為列侯 張紹(?-?),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車騎將軍張飛次子。
  • 戰報280,棄官下野猛將周旨重返蜀漢,蜀帝劉璿拜其為驃騎大將軍
    玩《三國志11》戰報280,棄官下野猛將周旨重返蜀漢,蜀帝劉璿拜其為驃騎大將軍。公元272年9月11日,蜀漢大都督姜維上奏蜀帝劉璿:陛下,發現了敵軍的蹤影,似乎是以漢中為目標,兩支反動勢力武裝部隊,一共有一萬多兵馬。
  • 劉姓的蜀漢?篡漢的曹魏?1000多年爭論花落誰家?
    長大後讀的史書多了,尤其是讀了更加客觀的《三國志》後,發現越來越喜歡上曹操了,全憑本事打下的一片天,曹魏幾帝,基本上都算是明君,強於蜀漢和東吳。拋開情感因素不講,歷史上是認同曹魏還是蜀漢?宋朝以前,大多數朝代認同曹魏的正統地位。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