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直腸息肉

2020-12-15 有來醫生網

現代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不知不覺在匆忙的步履間與直腸息肉結緣。直腸出現息肉,不僅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而且這種息肉發生癌變的話,帶來的威脅就會越來越大。直腸息肉:是直腸良性腫瘤的一種,是直腸內有黏膜覆蓋的腫物,呈小的結節狀黏膜隆起或為大的帶蒂的腫物,一般為單個,少數為多個,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腸或累及結腸者謂之息肉病。

一、臨床表現

直腸息肉其臨床表現多無症狀,多數在體檢時發現。若息肉較大,經常受到糞便摩擦,可使其黏膜糜爛,糞內有血液和粘液。常見症狀為血色鮮紅,血量不多,混有粘液,血多在糞便表面,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可引起消瘦、貧血,息肉較大時,也可出現裡急後重、便秘、肛門流出較多分泌物等症狀。

二、危害

1、易癌:許多單發性息肉患者,初期不重視,很有可能向多發性息肉轉變,而多發性息肉癌的機率極高;

2、腸套疊:有時較大息肉還可以引起腸套疊,以至造成腸梗阻而出現腹痛;

3、脫垂:息肉較大或數量較多時,由於重力的關係牽拉腸黏膜,使其逐漸與肌層分離而向下脫垂。病人排便動作牽拉及腸蠕動刺激,可使蒂基周圍的黏膜層鬆弛,可並發直腸脫垂。

三、檢查

直腸息肉和正常的疾病一樣越早治療越好,否則病情加重,那麼直腸息肉在醫院要做哪些檢查呢?一般直腸息肉要做三種檢查,分別是:

1、直腸指檢:它的症狀為:直腸中、下段的息肉,直腸息肉用手指檢測可觸及柔軟、光滑、活動的結節。患者有70%的直腸指診可觸及質軟如豆粒大小的圓形腫物,能活動,無壓痛。並且直腸息肉的位置較高或較小的息肉,直腸指診不易發現,需做其它輔助檢查;

2、電子肛腸鏡檢:更加精確的診斷,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狀隆起結節。腺瘤性息肉呈圓形,表面黏膜淡紅且有光澤。絨毛乳頭狀腺瘤為分葉狀,形似菜花,軟如海綿的大息肉。炎性息肉蒂長色紅;

3、若發現多個息肉時,作乙狀結腸鏡或纖維鏡檢,排除多發息肉及結腸息肉病。凡是無蒂、基層寬廣的息肉,應視為癌前病變,要及早做病理切片檢查。是一種痛苦比較小的一種檢查。直腸息肉常長於直腸下端後壁(約佔70%),單發者為90%,多數帶蒂,蒂長2-5cm為等,可移動。無蒂息肉約點10%,一般較少。直腸息肉要做什麼檢查?乳頭狀息肉常為單發,少數為多發,基層寬、無蒂或短蒂,表面有細長絨樣突起,易惡變。纖維內鏡配有標準型活鉗取樣器械,有助於發現結腸內的早期病變。

四、治療

1.電灼切除

息肉位置較高,無法自肛門切除者,通過直腸鏡、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顯露息肉,有蒂息肉用圈套器套住蒂部電灼切除。廣基息肉電灼不安全。

2.經肛門切除

適用於直腸下段息肉。在骶麻下進行,擴張肛門後,用組織鉗將息肉拉出,對帶蒂的良性息肉,結紮蒂部,切除息肉;對廣基息肉,應切除包括息肉四周的部分黏膜,縫合創面;若屬絨毛狀腺瘤,切線距肉眼所見腺瘤緣不少於1cm。

3.肛門鏡下顯微手術切除

適用於直腸上段的腺瘤和早期直腸癌的局部切除術。麻醉後,經肛插入顯微手術用肛門鏡,通過電視屏幕,放大手術野,鏡下切除息肉。與電灼切除相比較,優點是切除後創面可以縫合,避免了術後出血、穿孔等併發症。

相關焦點

  • 贛州華興肛腸醫院:大便出血,以為是痔瘡沒想到是直腸息肉
    便血的多種緣故  導致便血發生除痔瘡外胃部潰瘍、大腸息肉、直腸癌....大部分腸道疾病都是能造成便血的現象發生,其中不同部位的腸道疾病它所造成的便血也是各有不同,如腸道腫瘤不光會出現潰爛導致出血的發生,腫瘤本身也會造成腸道堵塞。
  • 如何識別和處理惡性結直腸息肉?最新共識給出這些建議
    惡性結直腸息肉指腫瘤侵及黏膜下層但未達固有肌層的病變,TMN分期pT1,也稱黏膜下層浸潤性病變。黏膜下層的腫瘤浸潤可能導致淋巴血管轉移,結直腸息肉的癌變率約0.2%-5%。如何通過內鏡下特徵,判斷息肉應直接交給外科手術還是予以內鏡切除?內鏡切除後結合病理結果,應繼續內鏡監測還是追加外科手術?這些都是臨床上需要處理的關鍵問題。
  • 罕見病:你不知道的黑斑息肉症候群
    家族史:其1兄有結腸多發息肉病史(自訴既往口唇黑斑,已處理掉)。排除禁忌經家屬同意後於2019.07.26在靜脈麻醉下行胃腸鏡檢查,並予以內鏡下息肉電切術治療,術中可見胃、結腸內多發息肉。胃底、體黏膜可見20枚息肉,結腸鏡可見10枚息肉。息肉回收送病理,示:錯構瘤性息肉。
  • 出現便血即是直腸疾病?提醒:大便帶血的原因,不只是直腸病
    這是由於痔瘡一般在肛門或直腸靠外的位置,所以不會被腸道菌群感染,血液顏色不會發生改變,往往和大便混合在一起。2、肛裂肛裂也是常見的便血原因之一,血液顏色以鮮紅色為主。不過肛裂和痔瘡有所不同,肛裂便血不會與糞便混合,一般都是浮在糞便之上,二者有明顯分離狀態。
  • 大腸息肉——藏在肚子裡的「定時炸彈」,必須格殺勿論!
    結腸息肉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多數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大多都是在常規的結腸鏡檢查、直腸指診或手術中發現的。所以,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就是體內的定時炸彈,理論上,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它100%會癌變,如不及時發現並切除,早晚會釀成大禍。
  • 從息肉到大腸癌,僅有一次腸鏡的距離
    現在,由於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由於各種原因接受腸鏡檢查,相當一部分人在檢查後發現自己得了結、直腸息肉。長了結腸息肉是不是一定會得結腸癌?腸息肉切除就萬事大吉了?又該如何預防腸癌?息肉會出現什麼症狀?
  • 患上腸息肉,最怕亂吃什麼?醫生:這4種食物別再拼命吃了
    什麼是腸息肉?腸息肉是從腸道內壁突出生長的小組織。在臨床之中,80%的腸息肉屬於結、直息肉,而且其中的50%-75%是生長在乙狀結腸和直腸。隨著年齡的增長,在5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至少有30%的人群會發生結、直腸息肉。
  • 你想知道的胃腸道息肉知識都在這!
    胃腸息肉,相信做過胃腸鏡檢查的人都對這個詞不陌生,胃腸息肉是消化科很常見的一個疾病,臨床上經常聽到這樣的疑問,醫生,我這個息肉要不要切掉?如果不切掉會不會癌變?今天醫學益生君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個胃腸息肉!
  • 為啥會長胃腸息肉?都有啥危害?怎麼預防和治療?
    胃腸道息肉按其所在病變部位可分為胃息肉、十二指腸息肉、小腸息肉、結直腸息肉,以結直腸為主要發病部位。    講解專家:武漢天佑醫院劉群副主任醫師  胃腸息肉的危害:  胃腸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等併發症;  嚴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惡變傾向,可形成腫瘤,部分息肉為癌前病變。
  • 牙齦息肉有哪些表現,三種緩解方式,早知道早好
    牙齦息肉這種疾病常常是由於較大的齲洞而引發的,牙齦增生長入齲洞當中,牙齦息肉會不斷的發炎、流血,會給人們帶來很大的困擾,以下這些表現值得大家重視。二、牙齦增生牙齦息肉和普通的牙齦發炎的明顯的區別就是牙齦息肉可以看到明顯的牙齦增生,一般情況下,牙齦息肉會向齲洞內生長,會填平齲洞,甚至有可能會突出洞的表面。
  • 胃息肉及息肉症候群
    增生性息肉可以發生在整個胃。通常直徑小於1.5 cm,可以是單個或多個,也可以是無蒂或有蒂。息肉表面的小凹通常是擴大的,表面充血。息肉較大時,覆蓋的黏膜常呈紅色、易碎,息肉頂端可能有小的糜爛或潰瘍。通常HP是良性病變,但文獻也有惡性的報告。
  • 宮頸息肉的治療方法
    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在已婚婦女中比較多見。由於慢性炎症長期刺激,使宮頸管局部黏膜增生,因子宮有排除異物傾向,可使增生的黏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宮頸息肉分為兩種,一種來源於宮頸黏膜的息肉,另有一種來自宮頸陰道部分的息肉。
  • 重慶弘醫堂醫院講解:怎麼樣治療聲帶息肉比較好
    聲帶息肉需要治療嗎?一般聲帶息肉疾病,往往是因為用聲不當所造成的,那聲帶息肉需要治療嗎? 聲帶息肉需要治療嗎? 1、積極治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避免過度用嗓子。
  • 日本胃腸內鏡學會結直腸EMR/ESD指南
    在結直腸ESD/EMR中應避免過度鎮靜,因為常需要改變體位。通過注入二氧化碳可以減少腹脹,從而減少鎮靜劑的用量。 術中管理 當需要採用鎮靜和計劃長時間手術時,術中應監測氧濃度、心電圖和血壓。
  • 膽囊息肉是什麼?會變成癌症嗎?
    我的學名叫膽囊息肉樣病變,也有人喊我膽囊隆起性病變,我的英文名是polypoid lesions ofthe gallbladder,簡稱PLG,是指膽囊壁向膽囊腔內呈局限性隆起的一類病變的總稱,可分為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前者包括膽囊腺瘤、膽囊腺癌,後者包括膽固醇性息肉、膽囊炎性息肉、膽囊腺肌症、膽囊增生性息肉。
  • 西安1歲多男童花壇內「方便」 植物不慎刺入肛門致直腸破損
    1歲多男童在花壇內大便時,不慎被植物幹枝從肛門旁2公分處扎入,直接導致直腸破損,經過手術患兒才轉危為安。  日前,西安市兒童醫院門診外科接診一名1歲5個月男童,患兒被家長送來時哭鬧不止,家長說患兒蹲在花園裡大便時,沒有蹲好坐入花草間,裸露的半截幹枝將患兒肛門周圍刺破,疼得哭喊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