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收購歷時五年半 光大證券將全資控股香港新鴻基金融

2020-12-03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跨境收購歷時五年半 光大證券將全資控股香港新鴻基金融

11月17日,光大證券在香港收購券商資產新鴻基金融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鴻基金融」)的交易,歷時五年多之後終於揭開面紗。買方光大證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光證金控」)與賣方新鴻基有限公司(下稱「新鴻基有限」)在2015年「舊」協議基礎上,使用了包括認沽期權履行、競業協議、商標使用、優先股發行、股份回購等系列安排,反映最終交易的達成經過複雜磋商。

根據公告,光證為獲取新鴻基金融最後30%股權,需付出折算現價為24.13億港元的「現金加優先股」代價,其中優先股部分將以107%本金溢價加8.5%年化股息率在2023年6月底前贖回。此外,協議也就「新鴻基」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品牌使用權做了安排,反映港方賣家對這一品牌的保護。交易協議全貌通過雙方上市公司披露在港交所網站上,令公眾得以一窺香港資本市場複雜財技的玩法。

最終協議經複雜協商

本次交易的買家為光證金控、賣家為新鴻基有限,分別隸屬上市公司光大證券(6178.HK)和聯合集團(373.HK)。11月17日,兩家上市公司分別發布公告,披露了關於光證收購新鴻基金融全部股權的交易安排。

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為了達成最終交易協議,買賣雙方訂立了《經修訂及重述股東協議》、《股份回購及認購協議》、《經修訂及重述商標許可協議》、《解除契據》、《應收貸款押記協議》等一系列協議。從上述協議數量之多及名稱中的「經修訂及複述」等字眼中,可見內地、香港買賣雙方協商過程的複雜。

股權轉售部分,雙方基於2015年的「舊」協議而調整並訂立了新協議,還補充了新的回購、優先股發行安排等。按照2015年的「舊」協議,新鴻基有限擁有「認沽權」,即有權在2020年6月2日至12月2日期間,將手持的新鴻基金融剩餘全部30%股權全數售予光證金控,代價為2015年所定價格外加每年高達8.8%的複合年化收益率。

按照本次協商,雙方以「現金+優先股」的安排對付款程序進行了新安排。首先,在11月17日,光證金控以12.57億元現金進行首期付款;接著,新鴻基金融新發行共計11.56億港元的優先股,由光證金控認購,再轉讓給新鴻基有限。事實上,有關優先股的安排使得光證金控將付款期限拉長了三年多,將在2023年6月底付清,但這也意味著光證金控需要付出更多的「未來價值」:包括對本金107%的溢價及8.5%的按年股息率。

除了資金安排,買賣雙方亦就「新鴻基」品牌進行了使用權協商。按照協議,光大證券在本次交易中的有關實體,將只能在未來18個月內繼續免費使用「新鴻基」品牌。協議並未揭露「新鴻基」品牌的日後使用去向,因而光證是否會付費繼續使用「新鴻基」名稱、亦或賣方以「新鴻基」另立門戶暫未可知。

「新鴻基」品牌歷經劇變

事實上,與光大證券進行交易的對手方新鴻基有限,其最終實益擁有人為聯合集團(373.HK),在今時今日與知名地產公司新鴻基地產(2.HK)並無股權關係。不過,「新鴻基」這一品牌背後,卻是三個香港知名商人的創業劇變。

「新鴻基」這一品牌起始於1963年,創始人為郭得勝、李兆基、馮景禧三人。「新」字取於馮景禧的家族生意「新禧公司」,「鴻」字代表郭得勝經營YKK拉鏈等業務的「鴻昌行」,而「基」字則取自李兆基之名。

1969年後,三人分別自立門戶、各自發展所長,李兆基以「恒基兆業」做地產品牌逐步打響新名號,而郭、馮二人各自發展「新鴻基」品牌,郭氏傾心地產,做大「新鴻基地產」,而馮氏則著眼於金融行業。不過,馮氏後人無心發展金融行業,在1996年將產業轉售聯合集團的李明治家族,由其家族運營至今。

從新鴻基有限的公告中,可以看出賣方對本次交易作價滿意的態度。公告稱,本次交易代價是經過光證金控和新鴻基「公平磋商」、參考原買賣協議項下之認沽行使價及按一般商業條款釐定,因而認為本次交易「公平合理」、符合新鴻基有限及其股東的整體利益。

此外,新鴻基有限又強調了本次交易有助於鞏固其金融業務。相關好處包括引入現金流入,鞏固新鴻基有限的資本狀況,並令其在其他領域爭取業務發展,包括投資管理及專業融資的業務擴張、一般營運資金、向股東分派股息等。

目前,光大新鴻基是新鴻基金融旗下最重要的資產之一,經營業務涉及經紀、投資和投行業務,具體而言包括財富管理及經紀、企業融資和資本市場、資產管理、投資及固定收益四大業務板塊,並在澳門、英國都設有分支機構。

根據未經審計報表,截至2020年6月末,新鴻基金融總資產為106.25億港元,其中淨資產為30.91億港元,期內收入為8.57億港元,淨利潤為1.71億港元。而根據經審計報表,新鴻基金融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別獲得稅後淨利潤3.28億港元和3.37億港元。

中資券商尋求赴港擴大海外平臺

尋求「出海」的光大證券在公告中稱,光大新鴻基是其海外業務拓展平臺,希望未來進一步發揮境內外一體化優勢,探索跨境財富管理商業模式,打造「香港領先的財富管理平臺」,以提升其國際化業務實力。

事實上,隨著內地和香港進行股票通、債券通等一系列金融互聯互通安排,內地企業普遍在香港尋求布局和發展。

中資券商在港發展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2000年之前,中資銀行首先涉足香港,隨後帶動中資保險公司、中資券商緊跟其後。第二階段即2000年至2010年,隨著中國加入WTO後帶動內地經濟蓬勃發展,金融業出海配合內地實業參與開放的國際貿易,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外資金融機構的光環逐漸褪去,給中資券商提供了新的機遇,中資企業逐步建立誠信、安全、可靠的品牌形象。第三階段是2011年至2020年,伴隨香港和內地的互聯互通,中資在港金融企業數量、就業人數均大幅增長。在這期間,券商行業中的中資力量快速成長,以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為例,其會員在2009年成立時僅有8家初創會員,而到2020年10月已經有135家。

相關焦點

  • 歷時5年,光大證券完成收購新鴻基金融100%股權
    金融市場雙向開放背景下,中資券商加快「走出去」步伐,而香港市場是重要的戰略要地。光大證券於11月17日收盤後公告稱,2015年,光大證券全資香港子公司光證金控以40.95億港元從新鴻基有限手中收購新鴻基金融70%股份。
  • 新鴻基有限行使認沽權:出售30%新鴻基金融股權
    來源:券商中國光大證券2015年收購港股本土證券經紀商新鴻基金融70%股權時約定,新鴻基有限持有的30%股份擁有認沽權等相關權利,有權於2020年6月2日至2020年12月2日期間按約定行使認沽權。履約對價全部完成支付後,光證金控通過新鴻基金融全資控股光大新鴻基。
  • 光大新鴻基再度獲穆迪Baa3長期發行人評級 展望穩定
    2020年11月17日,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證券」)完成收購光大新鴻基剩餘30%股權。穆迪表示,維持光大新鴻基 Baa3 的長期發行人評級反映該行認為上述交易並不會顯著改變光大新鴻基及其最終母公司光大證券的信用狀況,該交易將加速光大新鴻基與光大證券的整合,並進一步增強前者對於光大證券跨境及國際業務的重要性。
  • ...銀行控股權再歸光大集團 引發金融控股集團「國家隊」整體上市...
    21世紀經濟報導彼時報導,光大信託折戟外,光大銀行1999年整體接收原中國投資銀行,被時任光大董事長的朱小華視為「零收購」得意之作。但原中國投資銀行將近300億的不良資產和高達69.4%的不良貸款率,日後卻被證明是拖垮光大集團及光大銀行的關鍵。同一年,朱小華受賄一案東窗事發,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激進擴張也讓光大集團禍不單行。
  • 未來金融科技集團進軍印尼,收購亞森投資控股公司
    籤訂《股份交換協議》(以下簡稱「協議」),收購亞森投資控股公司,一家根據新加坡法律註冊成立的公司("Asiasens")已發行流通股70.59%的股權。架構更改為控股100%PTI的股權。根據該協議,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Future FinTech(Hong Kong)Limited以公司2,160,000股普通股(「公司股份」)收購Asiasens70.59%的股權。公司股份將根據Asiasens在2021年和2022年實現的息稅前利潤("EBIT")目標對賭發行。
  • 航亞科技: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
    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聯合證券」)及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證券」,華泰聯合證券及光大證券以下合稱「聯合保薦機構(聯席主承銷商)」或「聯席主承銷商」)擔任本次發行的聯合保薦機構(聯席主承銷商)。
  • 服貿會 | 光大科技:「金融×科技×產業」打造光大智慧金融新生態
    丁永建表示,疫情加速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金融科技價值進一步體現,未來全球金融業態也將在動態演進中被不斷重塑。服貿會現場演講全文如下:一是5G時代下帶動新興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將賦能金融行業、優化現有金融服務體驗。二是通過「5G+金融」場景重塑,在萬物互聯背景下,實現業務融合創新,催生金融新業態。
  • 火鏈迎來深圳市光大銀行、深圳市媒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開源證券...
    2020年9月4日,深圳光大銀行行長褚發清先生,深圳媒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馮桂定先生、開源證券公司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姜維武先生、湖北公安商會龔秘書長一行到訪火鏈參觀指導,就區塊鏈行業目前的發展前景、主要落地方向、各行業在區塊鏈技術應用中碰到的難題、以及區塊鏈技術人才培養等話題與火鏈互聯開展專項交流,火鏈學院聯合創始人周小飛,火鏈互聯校長李佳
  • 6號香港投行牌照獲批!艾德控股集團加速推動全球金融資產一站式交易
    2020年5月6日,艾德控股集團重要成員艾德資本有限公司(「艾德資本」)正式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發出第1類(證券交易)及第6類(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受規管活動牌照,中央編號為BOZ865。公司將全面進軍投資銀行業務,為機構及企業提供量身訂製的企業融資及資本市場服務。
  • 收購協議正式籤約,"鯰魚"能否攪動券業江湖?
    12月8日,有消息稱,高盛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券商中國記者向高盛方確認該消息屬實。記者獨家確認,高盛集團已於近日和合資夥伴籤署了最終協議,收購高盛高華證券全部剩餘股權。高盛集團已經率先完成了對高盛高華證券100%持股的協議籤署,接下來尚有一些監管流程要完成,高盛高華證券大概率將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券商。
  • [收購]中迪投資:公司收購控股子公司少數股東股權
    [收購]中迪投資:公司收購控股子公司少數股東股權 時間:2021年01月07日 18:30:49&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迪投資:關於公司收購控股子公司少數股東股權的公告證券代碼:000609 證券簡稱:中迪投資 公告編號:2021-02 北京中迪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公司收購控股子公司少數股東股權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公告內容的真實
  • 天陽科技過會:今年IPO獲批第116家光大證券過6單
    天陽科技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過震,吳長衍。這是光大證券保薦成功的第6單IPO項目。此前,1月3日,光大證券保薦的崑山佰奧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過會。1月9日,光大證券保薦的寧波博匯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過會。1月16日,光大證券保薦的無錫帝科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過會。3月5日,光大證券保薦的廣東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過會。
  • 聚焦中國元素,積極培育本土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兼論海通證券國際...
    ,沿著「立足香港-輻射全球」的整體路徑,歷經28年的發展,特別是近五年,取得顯著成效。中資投行充分利用香港資本市場積極籌資,提升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在香港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截至目前,在香港市場上市的中資投行已有15家,其中在A股和H股同時上市的證券公司14家(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光大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證券、國泰君安、銀河證券、中原證券、中信建投、國聯證券、中金公司),香港市場單獨上市的中資投行有1家(恆泰證券)。
  • 鼎億打造網際網路證券金融一站式網絡服務
    本公司之註冊辦事處及香港主要營業地址分別為Canon's Court, 22 Victoria Street, Hamilton, HM 12, Bermuda 及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會展廣場辦公室大樓27樓2708室。本公司之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而透過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主要於香港及內地從事貸款融資、物業發展、融資租賃、證券金融及其它投資業務。
  • 總規模25億,光大控股旗下「贛州光控母基金」募集成功
    據悉,該基金由光大控股、贛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贛州兩城兩谷兩帶產業引導基金(有限合夥)聯合發起設立,並已完成首期實繳出資。贛州光控母基金是光大控股在中部地區的又一重要布局,將與光大控股在長三角、大灣區已設立的母基金形成有效的投資聯動。
  • 光大控股王歐:人民幣投資將走出獨特的中國模式
    光大控股管理決策委員會委員王歐受邀出席「未來十年的產業與資本的變化」超級對話環節,他表示:「相比於擁有70年發展歷史的美元市場,未來隨著國內人民幣市場的投資機構不斷豐富,不斷成熟,人民幣投資將走出獨特的中國閉環模式。中國另類投資即將開始黃金十年。」
  • 大和證券(中國)年底前北京開業,背靠日本排名第二券商,攪動國內...
    12月24日,北京市金融監管局信息顯示,大和證券(中國)於12月15日召開創立大會,12月18日取得營業執照,擬於年前開業。值得一提的是,大和證券(中國)的控股股東大和證券集團已是第三次進入中國,此前分別以代表處、合資券商小股東的形式在國內開展業務。
  • 艾德控股集團,助力中國金融國際化!明晟「落戶」港交所
    艾德控股集團,助力中國金融國際化!  而港交所這一舉措,無疑進一步豐富了香港市場的業務種類。如今的港股市場產品愈加豐富,擁有全球最活躍的結構性產品市場和亞洲最大的ETF市場,衍生產品市場在過去的五年中規模增長了50%。通過引入MSCI亞洲系列指數產品,港股市場將不再只是一個中國市場,而是投資亞洲的首選市場。
  • 時富金融服務集團(00510.HK):公司並不是百家淘客控股股東
    格隆匯 9 月 14日丨時富金融服務集團(00510.HK)公布,公司董事會最近在網際網路上注意到有關百家淘客(08287.HK)的錯誤信息,指該公司於2019年被公司收購,及後成為百家淘客的控股股東。據百家淘客披露,公司全資附屬時富融資有限公司擔任Absolute Skill Holdings Limited("要約人")的財務顧問,代表要約人提出全面要約以收購百家淘客的所有已發行股份(要約人已擁有或同意將要收購的股份除外)("2019百家淘客交易")。
  • [收購]澳柯瑪: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關於青島澳柯瑪控股集團有限...
    (3)最近五年所受行政處罰、刑事處罰與經濟糾紛有關的重大民事訴訟或仲裁的情況 根據收購人出具的說明,並經本所律師核查,截至本法律意見書出具之日,澳柯瑪控股最近五年內不存在行政處罰(與證券市場明顯無關的除外)、刑事處罰、或者涉及與經濟糾紛有關的重大民事訴訟或者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