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盤:
市場早盤震蕩上行,午後繼續走高,創業板指漲近1.5%,深成指尾盤漲超1%,白酒、食品等消費股走強,醫美、汽車、光伏、風電等漲幅居前,農業種植、包裝印刷等午後拉升,煤炭股全天大跌,個股漲多跌少,漲停60家,市場氛圍尚可!
板塊方面看起來非常散亂,什麼都漲,其實是有一條潛在主線的,就是「需求側改革」。A股大消費板塊爆發,醫美、服裝、酒水飲料、食品、豬肉、 菸草、免稅購物等集體大漲。
盤面上看,消費概念活躍,白酒股走強,大豪科技一字板,青海春天、老白乾酒、金種子酒等先後漲停,食品概念股持續上行,妙可藍多一字漲停,品渥食品、熊貓乳品漲約10%;受需求預期增長影響,光伏、風電板塊走強,嘉寓股份、新強聯大漲20%,豫能控股、新天綠能、中閩能源等多股封板;
周期股逆勢殺跌,煤炭板塊整體跌超5%,陝西黑貓、安源煤業、雲煤能源等跌停,鋼鐵板塊跟跌!從板塊熱點上看,周期股如煤炭、有色、鋼鐵等今天出現了回調,而消費食品股卻逆勢不斷地走強,這跟年末的市場消費旺季預期有關,同步走強的還有新能源產業鏈的各個分支!
至於科技股,如消費電子目前也暫時走得不行,科技目前還是偏弱,很多科技個股也是走的比較墨跡,甚至很多人估計拿著科技都會有所懷疑自己是否還有持有的必要麼?在科技整體偏弱下,我們也看到部分科技開始走強,走出了趨勢,比如如立昂微、新潔能、斯達半導等。
也給整個半導體板塊帶來一絲光明,至於後市科技能否起來,啥時候起來,就需要看消費啥時候熄火,同時量能上啥時候放大。而對於科技的表現從歷史來看,如果能配合券商同步拉升,是容易帶動市場人氣的。從今天券商砸盤也看出市場還是有所壓制指數,不太想反彈過快。
醫藥高景氣「隱藏賽道」:
對於專科連鎖醫療服務和藥店行業的核心龍頭,我們認為普遍政策免疫且業績高增長明確,仍然是非常適宜的配置選擇。同時,隨著政策破冰和居民消費習慣的改變,我們也建議關注網際網路醫療等新興方向。
疫情以來,醫藥零售端特別是網際網路渠道出現了爆發式增長,並受到資本的追捧。12月8日,京東健康港股首日上市市值就超過了沉浸多年的阿里健康,4日累計大漲73%,市值突破3800億港元;而阿里健康的市值不到3400億港元,年初至今上漲了179%(截止2020年12月11日wind數據,下同)。
雖然進軍醫藥零售時間短且流量不佔優勢,但過去三年京東健康營收均超過阿里健康且率先盈利,更在年初疫情期間在自營、物流體驗和解決方案方面表現遠勝一籌。即使以處於疫情期間截至6月30日過去6個月的營收數據,京東健康也大大超過了疫情控制後截至9月30日過去6個月的阿里健康。
雪嫻結合跨年行情受益的核心方向,閱讀大量研報和翻看幾百隻個股的技術K線圖,精挑細選了一份「跨年行情潛力標的」名單,有幾隻已經放量拉升一大波後,經過快速殺跌,現在極度縮量磨底階段,同時受外資連續加倉,是難得的介入良機!
因為牽扯的資金量太大,為了防止大家盲目吸籌從而引發主力資金的察覺。僅小範圍公布,想要領取完整名單的朋友關注公∮眾∫呺「言雪嫻」,備註名單即可領取。
8月以來,伴隨新一輪政策密集期,醫藥板塊已出現一定幅度調整。目前機構配置比重僅處於小幅超配狀態,考慮到醫藥行業的長期增長潛力,我們認為已進入又一輪良好布局期。
我們對2021年醫藥板塊的表現繼續保持樂觀態度,並著重看好以下賽道的優質龍頭:1)CDMO、原料藥製劑一體化等先進位造業的龍頭企業;2)長期具備向平臺型公司升級潛力的創新藥企業;3)醫療器械領域大型醫療設備、IVD(化學發光、POCT、分子診斷)、第三方實驗室等集採壓力較小、進口替代空間較大的細分賽道;4)醫療服務、連鎖藥店領域的相關龍頭,以及網際網路醫療等新興方向;5)品牌中藥、疫苗、醫美等泛醫藥消費品領域。
4隻醫藥高景氣「隱藏賽道」龍頭股,名單如下:
大參林:大參林於2017年7月上市,註冊地址為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實控人為柯金龍、柯雲峰和柯康保。
2019年大參林營收首破百億,達111.31億元,同比增長25.76%,3年複合增速為21.1%;2020年Q3收入已達104.92億元,同比增長30.49%,表現亮眼。
而扣非淨利潤3年複合增速為16.27%,2019年和2020年Q3扣非淨利潤分別為6.9億和8.47億,分別同比增長35.48%和57.7%,2020年三個季度的利潤就超過2019年全年。
因此,2019年和2020年Q3的營收和扣非淨利潤與此前相比,有加速增長態勢。
老百姓:老百姓在2015年4月上市,實控人為陳秀蘭和謝子龍,註冊地址為湖南省長沙市。
2019年,老百姓的營收為116.63億元,同樣首破百億元,同比增長了23.15%;2020年Q3創收101.2億,僅用三個季度就破百億,同比增長20.91%,營收規模高於大參林,但增速低於後者。
相對應的是,2019年扣非淨利潤為4.78億,同比增長14.86%,為歷史新低;2020年Q3為4.49億,同比增速回升至20.51%,與前幾年基本持平。
益豐藥房:相比大參林和老百姓,益豐藥房的發展更為迅猛。
營收從2015年的28.46億快速上漲至2019年的102.76億,複合增速高達37.85%,尤其是2018年和2019年,同比增速高達43.79%和48.66%,表現相當驚豔,在4家公司裡增速最快。
2020年Q3的收入為94.37億,同比增長27.72%,增速略低於大參林。
扣非淨利潤從同期的1.71億上升至5.37億,複合增速達33.12%,2020年Q3達5.7億,超過2019年全年,同比增長38.3%,反倒不如同期大參林的增速。
一心堂:最後再來看看一心堂,一心堂在2014年7月上市,地處雲南省昆明市,實控人為阮鴻獻,持股比例為30.72%。
一心堂營收從2016年的62.49億增長至2019年的104.79億,複合增速為18.8%,相對最低。
扣非淨利潤從同期的3.37億上漲至5.8億,複合增速為19.84%,與其他三家相比相形見絀
總結:
大參林:業績增長迅速,由於紮根的廣東地區消費能力相對較高,日均平效碾壓其餘3家公司,非藥品的毛利率能達到50%以上;
老百姓:是「自建、併購、加盟」三條腿走路,主要布局華中和華南地區,但業績表現相對不算最好,受限於加盟模式,各產品的毛利率相比均不算高;
益豐藥房:業績增速最為迅猛,大力發展小型社區店,以至於開店速度非常快,在華中地區的營收規模比老百姓高,但商譽規模和佔比均是相對最高;
一心堂:是雲南省乃至於西南地區的醫藥零售連鎖龍頭,門店數量最多,但受限於地區消費能力,無論是日均坪效還是業績增速均是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