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裡比起繁瑣的文字和複雜的蒙太奇,最直截了當映入人們眼裡的莫過於色彩,似乎它比其他的方式更能表達電影的魅力。
把有限的顏色融入不同的故事背景、人物性格中,或激烈或柔和,但都賦予了它無限的想像和理解的空間。
導演們用色彩塑造自己電影風格和人物性格的同時,也給自己貼上了「顏色」的標籤。
韋斯·安德森:飽滿明亮,溫暖明媚
自小喜歡西部片、喜劇片的韋斯·安德森,獎法式電影中獲取靈感以及自己對哲學的思考映射到了畫面中。
他始終相信童話在電影中也能呈現出如同故事書一般具有架構式的美。
有人說:「韋斯·安德森是三流的編劇,二流的導演,一流的設計師。」
他的作品大多都有著絢麗的畫面以及完美對稱的構圖,被粉絲們稱之為「韋氏配色」、「韋氏對稱」。
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粉、黃、白等溫馨明快的色彩,使得在歐洲由盛轉衰的背景下不由自主的被一片柔霧狀的粉色填滿。
一對戀人在粉色禮品盒中相擁的名場面,淺粉與水藍構建出了這對年輕戀人不為外界動蕩所影響的曖昧世界。
紅、藍、黑、紫等相對濃稠的顏色,傳遞著導演強烈而奔放的創作熱情,同時也牽動著觀眾的情感變化。
在電影《月升王國》中,暖黃、淺綠這些溫暖明朗的色彩將故事在朦朧的氛圍中展開,像一個老舊而溫情的故事正被某個人娓娓道來。
從服飾搭配到場景布置,安德森都選用了偏暗的暖黃色調,他將腦海中的月升王國在殘酷冰冷的現實世界中獨立出來。
讓·皮埃爾熱內:絢麗繽紛,高飽和度
這位極具法國浪漫主義情懷的導演喜歡用色彩來營造情調,電影風格詭異而溫暖。
他偏愛那些非同尋常,甚至帶有卡通色彩的人物形象和超常規的攝影角度,善於在電影中巧妙地融合喜劇和悲劇元素,創造極富衝擊力的視覺效果。
在電影《天使愛美麗》中,熱內用油畫般的濃墨重彩,將少女艾米麗帶進了大眾的視野。
大紅與深綠這兩個反差極大的顏色碰撞到一起,在視覺營造強勢衝擊的同時,卻又十分的和諧。
電影場景設置充分顯示出了典型的法式小資情調,活力與夢幻並存。
《大眾電影》對讓·皮埃爾熱內評價道:「他不僅是繼呂克·貝松之後法國當代最著名的導演之一,而且是影迷和評論界心中始終沒有被『好萊塢化』的個性創作者。」
《盡情遊戲》更是讓金褐色畫面成為了法國電影的標誌。
而亞洲電影,在最近幾年也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不同於西方的建築特色、人文氣息、取景風光,而是通過另一種樣態將色彩運用得淋漓盡致。
北野武:清冷莊嚴,灰藍色調
北野武從不掩飾自己對藍色的鐘愛,這也與日本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有著很大的關聯。
他的電影幾乎無一不滲透著暴力美學的痕跡,來自天空、大海那份深沉與靜謐,矛盾而又不著痕跡地鑲嵌進那份暴力當中,勾勒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寧靜與溫情。
在電影《菊次郎的夏天》中,菊次郎也同樣擁有暴力傾向,可電影的視角大多關注在角色關係上,風格也從冰冷的暴力轉向了輕鬆與溫馨。
深淺不一的藍將人物情感轉細膩地描繪了出來,在偏灰的色調裡偶爾會透露出一絲悲傷。
從畫面背景到人物著裝,北野武也將藍色貫穿了應影片。
以溫情為主打的故事線中,也永遠會看到暖色調的存在,即使是鍾愛灰藍色調的北野武也不例外。
「人生就像一次旅程,沿途會遇到各種風景,但最終我們都要回歸。」
王家衛:幽暗復古,優雅華麗
王家衛不是個張揚的人,他說話語速很慢,拍電影也很慢。
聽一首歌,點一支煙,作品講述著複雜的故事,也夾雜著自己的人生。
他的作品大多以暗色係為主,感覺讓人回到了從前的舊時光。畫面大多優雅而華麗,復古基調中瀰漫著難以言表的微妙。
也許是因為亞洲人特有的對情感的表達方式,王家衛對角色心理活動的把握十分含蓄,人物矛盾與情感的交錯,他常常通常使用光影的力量來凸顯。
在電影《花樣年華》中,在深紅色與暗灰色強烈的對比下,巧妙地暗喻著人物關係的錯綜複雜。
無處不在透露與電影主題緊密相關的信號:激情,愛,與危險。
當情感遭受著環境的壓迫時,那份在幽暗燈光下欲蓋彌彰的精緻與華麗著實令人著迷。
在電影《重慶森林》中,也通過朦朧的色調去刻畫人物之間若即若離的微妙關係。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粉色氣息,像極了相信童話的安德森;
《天使愛美麗》的紅綠相襯,像極了法式鬼才導演熱內;
《菊次郎》的灰藍天空,像極了猖狂而溫情的北野武;
《花樣年華》的猩紅光影,像極了憂鬱懷舊的王家衛。
哪一種顏色,最能代表你?
如果有想了解的知識或者想說的話可以在下方留言,也可以私信小編為你排憂解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