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功夫,是我們傳承已久的文化。除了我們知道的太極,詠春這些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的功夫以外,其實在民間還有許多不太廣為人知的絕技,之所以是絕技就是因為入門極其的難,甚至要花費一生。
苦練縮骨功,八大怪之首鬼手王
在民間有一種絕學,名叫縮骨功,可能常看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在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就會縮骨功,可以把自己縮的能從小山洞裡鑽過去。
在吳橋的雜技大世界,就有一位會縮骨功的高人,他就是鬼手王寶和。
1944年,王寶和出生在中國雜技之鄉,河北吳橋縣的一個雜技世家,他的曾祖父更是當年名震北京,天橋八大怪之一的王玉林。王寶和六歲的時候,就在父親的指點下學藝。先練的就是縮骨功。
每天在練功的時候,父親都會把王寶和身上的關節一個個地掰開,然後在一個個的復原,每天都要三四次,每練一回就要休息一個小時,王寶和就這樣生生練出了縮骨功。
王寶和雖然看著精瘦,但也畢竟是成年人,可是在表演縮骨功的時候,他只是運了兩下氣,讓自己的身體縮小,竟然就這樣把一件兩三歲小孩的衣服穿在了自己的身上,並且還留有能放下三個啤酒瓶子的空間。
縮骨功雖然練成了,但是因為練功的原因,也落下了在陰雨天渾身疼痛的毛病。
三仙歸洞,鬼手之名天下傳
除了縮骨功,王寶和還有一手絕活,名叫三仙歸洞。也正是這手絕活,成就了他鬼手的名號。
從小就跟著父親學藝賣藝的王寶和,長大以後回到了吳橋,自己組起戲班子演出。在1958年的時候,他加入了吳橋馬戲雜技團,正式成為了一名雜技演員。
在三十歲的時候,王寶和開始接觸到了三仙歸洞,而傳授他這門技藝的也正式他的父親。三仙人歸洞與縮骨功不同,講究的是一個「快」字決,秘密全在手上。一個筷子,兩個花瓷碗,三個海綿球,雖然與觀眾們近在咫尺,但就是看不到破綻。
王寶和因為勤快再加上和很高的悟性,王寶和很快就練成了這手讓人眼花繚亂的三仙歸洞。
2003年王寶和在中央電視臺表演了一次三仙歸洞,五個攝像機在他四周,以不同的角度拍著,後來電視臺將這幾臺攝像機的視頻逐幀播放,想要找出來三仙歸洞裡的破綻,可是依舊沒有看出裡邊的玄機。
就在大家都嘆為觀止,給鬼手王拍手叫好的時候。王寶和卻說:魔術都是假的,這和平時的苦練十分不開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關鍵就是要快,沒有別的秘訣。
如今王寶和已經七十六歲了,讓他欣慰的是三仙歸洞這手絕活已經有了傳人,而且學生有很多。可是縮骨功卻至今沒有找到合適的傳人,因為一是練縮骨功不止要天賦高,而且身體素質還要過硬,更要吃得了苦,但傳承需要好苗子,王寶和也不希望這門手藝在自己手上失傳。
結束語:
鬼手王現在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身子骨還很硬朗,希望王寶和老師能夠儘快的找到稱心如意的傳人。
大家對傳統手藝的傳承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