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試駕極星2 | 內外皆是設計,駕控難以挑剔!

2020-12-25 易車網

前些日子,癱在沙發上刷到了德國「金方向盤」獎項的消息,對於一名汽車從業者來說,這個獎項雖說不能稱為XX奧斯卡,但在業內含金量夠足,38年來,每一期都由車迷發起投票,再經過各國專家評審,從而得出最佳車型,所以歷年折冠的選手絕無水貨,無論性能、顏值還是設計,都是當年一頂一的存在。



今年的「金方向盤獎」也如期而至,將它攬入懷中的則是今年的電動新貴——極星2,而同時期的「德國年度豪華車」,也一併被它斬獲。



這個前身作為沃爾沃的御用改裝品牌,如同AMG於奔馳,M-Power於寶馬,polestar在高性能部落也是享有盛名。而此次的極星,則是吉利和沃爾沃polestar合作,獨立出來的電氣化性能部門。



出道未久就攬下兩項重磅大獎,這不由得讓人生疑,如今神仙打架的車壇,相較於燃油車欠缺一些靈魂的電動車,為何就得到了如此認可?


恰好,幾天後公司就到了一輛極星2試駕車,帶著之前的疑問,我開啟了與它為期4天的相處,期間我將和它體驗城市、高速道路,以及測試它的真實續航,看看它的實力到底如何。


極簡


隨著板車到來,極星2被緩緩放下,伴隨著深秋晨光,肉眼所見下的極星2給了我足夠的新鮮感。車身上下沒有過於繁冗的曲線,基本上都是以直線、折角,幾何圖形構建起了刀劈斧鑿的雕塑般外觀。




作為家族高端支線,極星2對於雷神之錘和維京戰斧的元素依舊保留了下來,只是呈現出來的效果更加利落明快。



尤其是尾部的設計,看似寥寥幾根線條,貫穿式的尾燈在當今來說也並非新奇,但是在光線的映射下,向內凹的折角能呈現出不俗的視覺效果;而向外擴張的後輪拱也帶來了寬體觀感,多種元素疊加一起,不光辨識度極高,健美般壯碩的尾部也頗具美感。



全車上下幾乎沒有鍍鉻的存在,就連眾多廠家煞費苦心想展現的車標,在極星2上卻成了與車身同色。



行業內首創的無邊框後視鏡,整體面積減小,卻絲毫沒有影響到駕駛者觀察後方的視野,實用性和設計感,在它身上完美共存。



和線下面基,網戀奔現後,結局都是以「見光死」而告終的狗血事跡不一樣,極星2從屏幕到現實,往後的每一秒都耐人尋味,當然這也不是說其他車型就不好,只是這種極簡和淡雅的設計,在設計趨於同質化的今天,更能抓住人心。



極雅


簡約的內飾同樣不好把控,稍不注意就會變成簡陋。這樣的案例,部分車型已經演繹出了教科書般的失敗,而極星2的內飾,完全可以作為正面教材。


源自斯堪地那維亞風格,將現代主義思想和傳統現代文化相融合,不光強調設計中的人情味,同時也注重產品的實用性。塑料、布藝、實木和金屬組成的中控,各種材質上的紋路肌理也都相當考究,中控上雖說沒有一塊真皮植入,但是整體的層次感飽滿。不是德國工業性冷淡風的疏遠,也並非古典豪華所帶來的奢靡,極星2的內飾給我的感覺是溫馨和自然,坐進車內,如同歸家般親切。



全液晶儀表和大尺寸觸控屏,對於現在的車型來說不算新奇,但是能打造出優良的交互系統,正式當下大多數車型缺乏的,極星2的中控界面設計得相當直觀,車輛信息和常用設置都在一層菜單上顯現,Andriod Automotive OS 的加入,操作起來相當簡便,同時車機系統還有科大訊飛、高德地圖和華為提供的應用市場,整體功能異常強大,智能化程度遙遙領先。



車內的精緻感也耐人尋味。檔把的輪廓雖說和領克車型如出一轍,但是鏤空的造型確實少見,同時啟動後中央還會有極星LOGO亮起,而這個LOGO也會被投映在玻璃天幕上,車內車外都可看見。



極星2在常規車型上,座椅採用的是潛水服材質,防水易清洗是其賣點所在,不過這次的試駕車,則是配備了大麥色的NAPPA真皮打孔座椅,淺色系不光有助於升華車內的居家氛圍,同時舒適感也是上佳。配有的座椅通風功能,對於深圳這種地域來說太實用不過。但是要享有這套座椅,則是需要花費5W元選裝。



當夜幕降臨,車內的氛圍燈亮起,暖色燈光映照出木紋橫切的肌理,這裡沒有64色可變的氛圍燈將乘客環抱,相較於那些力爭把車廂打造成夜店現場的選手,極星想給予用戶的,則是一份北歐淡雅的居家氛圍。



所以晚上開它回家,停好過後我也要在車內多呆幾分鐘,環繞在車廂四周,隱藏在織物絨布下的13個哈曼卡頓喇叭帶來的震撼音效,配合上舒適的座椅和愜意的氛圍,這一切足以讓人為它停留。


極趣 


外觀內飾叫人挑不出毛病,但這次的試駕車讓人失望的是,居然沒有配備高性能運動套件,雖說也要花4.2W元選裝,但是四根Öhlins 雙流閥減震器、前輪Brembo剎車卡鉗、20寸 Y型4輻黑色拋光鍛造鋁合金輪轂,同時內外還有金色安全帶和金色車輪氣門蓋點綴,先不說能為性能做出多大貢獻,有它們的加入,極星2的顏值肯定要再上一層,其次花4.2W能買到這一大堆硬貨,相比5W塊錢選裝的真皮座椅,我覺得這堆高性能套裝簡直叫成本價放送。



就算沒有性能包加持,極星2貌似對自己也很有信心,車門板下那一塊銘牌,標註出了300kW的最大功率,折合成馬力數為408Ps,這樣的動力去帶動一個緊湊級的車身,想想都覺得刺激。



踩下剎車,拉倒D檔,開啟蠕行模式,極星2就可以開動了。小巧的車身和順滑的動力,簡直就是穿巷利器,這樣的表現,讓我一度認為這臺車真適合女性代步,以至於前面一段坑窪路面,都沒怎麼刻意控制車速,妄想如此溫柔的車,處理點這個路況還有問題?



不過接下來的幾秒鐘,堅韌的懸掛給了我一個下馬威,明明沒選Öhlins避震的極星2,居然基礎懸架也如此運動。看來低速下柔順的動力表現確實容易迷惑人,讓我忘記了這是一輛來自電氣化高性能部門的產物。



在處理細小顛簸路面,極星2的懸架展現出了友好的寬容度,它讓你察覺到路面變化,但絕不會過於突兀,直至碾過較大的坑窪,韌度極佳的懸架才會提醒它的運動取向。對於日常代步來說,這樣的表現無疑更打動人。



面對前面空曠筆直的道路,還有什麼比來上一腳電門更爽的呢?一腳下去,後背如同猝不及防被人飛踹了一腳,瞬間拉滿的扭矩一直頂著背往前推,兩邊的街景逐漸模糊,大腦逐漸出輕微眩暈症狀,要不是已經臨近限速,我估計都要嘗試掐自己人中來保持清醒了。



話雖看似誇張,但身體不會說謊,純電車型獨有的特性本來在加速上就優勢滿滿,更何況這是一臺前後雙電機,408匹馬力和四驅加持的暴力機器。官方零百加速4.7S的成績聽來平平無奇,不過零遲滯的動力響應,和沒有聲浪帶來的加速預警,一通輸出後,靈魂還在原地,軀殼已在百米之外。



當然,強悍的動力表現只是性能的一部分,低速下看似友好的懸架,在快速變道和切彎時絲毫不拖泥帶水,隨時都能讓極星2保持住姿態;快速出彎時,輪胎也能保持住足夠的抓地力,沒有產生令人不爽的響胎聲;良好的車尾循跡性,也沒有因為速度過快和扭矩過大發生偏移。犀利之餘,也兼具著穩定可控,就算新手,也能毫不費力地駕馭它。


當然,這一切在選裝高性能套件後,勢必會更加優秀。


極智


暢快駕馭之餘,續航裡程也不容忽視,我也單獨拿出一天的時間,對極星2的真實續航裡程進行測試,測試方法我們儘量模擬日常使用情況,測試路況分為50%城市道路和50%高速,駕駛風格較為隨意,這樣的測試雖說談不上有多嚴謹,但是卻更能直觀地反映出車輛真實續航水平。



在出發之前,我花費了一個半小時,將極星2的電量從17%充至97%,然後和鐵腰同事一路向西,開啟這次的珠三角一日遊。



這期間,主動安全科技的戲份很多,當車掉頭一把不過往後倒車時,只要後方車輛距離稍近,主動安全剎車系統大多數情況都會出來幹預,Duang的一下把車剎停,不知情的話真會被嚇到。



併線輔助的執行力也非常果斷,當車輛在進行變道動作,系統一旦察覺到後方車輛逼近,立馬會拽著你回原車道。


剛開始還需要適應這些功能,因為當系統產生幹預時,整個過程還是有些突兀,不過對於這些能保你周全的舉動,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在高速上,ACC領航駕駛輔助基本可以接管車輛,這套系統之前在沃爾沃車型上就體驗過多次,集車道保持、轉向輔助和車道剎停起步於一體,操作方式也很便捷,按下巡航按鈕,設置好速度上限,握住方向盤就可以開啟,剎車和轉彎的力度都很線性,沒有了城市道路中的加塞現象,高速使用非常愜意,以至於這趟續航測試跑下來,相比起測試其他車型,極星2真的讓人舒服很多。



最終,在電量剩餘15%的時候,我們開著極星2到了充電站,電量從97%到15%,我們跑了319KM的路程,表顯續航裡程還剩45KM。綜合來看,極星2的續航滿足日常代步是沒有問題,雖說不能和那些動輒就是600KM的選手比,但足以勝任150KM半徑以內的通勤。


況且這輛極星2主打的是豪華高性能,享受極佳的操控感和北歐豪華,才是這輛車的精髓所在。


和經常到訪編輯部的其他車型不同,極星2的到來給小夥伴增添了很多快樂。簡約美學為核心,北歐豪華做升華的內飾,讓人流連忘返。高性能帶來的道路表現,賽道基因賦予的駕控樂趣,把車原本只能作為通勤工具的角色,帶入了更多有趣的靈魂。


很多人會把它和這個價位的車型橫向比較,但我覺得絲毫沒有意義,傳統大廠的造車功力,新興車企短期內無法學到。一招一式不浮於表面,冰冷外表下暗藏溫度,這樣的造車哲學只能在它身上窺見。


它, 極星2, 就是獨一無二。

相關焦點

  • 深度試駕極星2 | 內外皆是設計,駕控難以挑剔
    恰好,幾天後公司就到了一輛極星2試駕車,帶著之前的疑問,我開啟了與它為期4天的相處,期間我將和它體驗城市、高速道路,以及測試它的真實續航,看看它的實力到底如何。極簡隨著板車到來,極星2被緩緩放下,伴隨著深秋晨光,肉眼所見下的極星2給了我足夠的新鮮感。車身上下沒有過於繁冗的曲線,基本上都是以直線、折角,幾何圖形構建起了刀劈斧鑿的雕塑般外觀。
  • 極星2深度試駕:PK特斯拉Model 3,全方位挑戰「最高限度」
    文丨楊柳風作為先鋒純電高性能轎跑,極星2定位中級豪華電動車市場,將與特斯拉Model 3直接競爭。極星2的底氣在哪兒?深度試駕之後找到了答案:全方位挑戰了「最高限度」。包括性能、操控、安全、健康、設計等等,每個方面也都彰顯了極星品牌純粹、先鋒、高性能的品牌理念。
  • 試駕奔騰B70,見證「超凡駕控,馭見不凡」的實力!
    為了能夠讓更多的消費者見識到一汽奔騰新的姿態以及超凡的駕馭感,武漢漢口經商上特地舉行了「超凡駕控 馭見不凡」自駕會,讓車友親自體驗了奔騰B70的帶來的新的駕馭感。新車再次上市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美觀設計,超過4.8米的車長以及2.8米的軸距讓其擁有了A級車的體型優勢。
  • 解開頭等艙的真正奧義 東風啟辰星深度試駕
    為了讓更多用戶全面深入了解剛剛上市的全新車型「啟辰星」,11月14日-15日,東風啟辰攜手重量級主流媒體及消費者代表於武漢舉辦了「啟辰星.頭等艙之旅」2020年啟辰星深度對比試駕會 。
  • 「星生活芯實力」東南汽車DX7星躍上市試駕會滕州站成功舉行
    "星生活 芯實力"東南汽車DX7星躍上市試駕會—滕州站成功舉行!9月12日下午,"星生活 芯實力"東南DX7星躍上市試駕會—滕州站在滕州盈泰生態溫泉度假村成功舉行!DX7星躍車身尺寸為4570mm/1905mm/1720mm,軸距為2700mm。立體流動車身設計讓DX7星躍擁有修長的腰身,全新箭羽式造型LED尾燈與鍍鉻裝飾形成飛翔的翅膀造型,與前全LED大燈組設計交相輝映,凸顯出DX7星躍大氣格局。
  • 試駕領克05,打破常規滇池極境極·之旅
    領克05滇池極境 極·之旅首發暨全國媒體試駕已結束,回顧春城的一路藍天白雲、滇池極境、虎山溼地,領克05於「精緻運動」中一路好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此次全國媒體試駕期間,領克05續寫上市大電影情節,集結HALO MAN於滇池之巔天際線汽車影院,跳脫傳統試駕活動的桎梏,領克打破常規於天然彎道中進行試煉,上演了一場「人、車、路」的極限對話。領克05滇池之巔「極之旅」無疑是收攬了與彩雲之南的美妙瞬間。如何對話,你且用心看好咯 Y(^o^)Y。
  • 極星2交付,期待已久的極星終於來了
    (2020年7月22日,上海)今日,全球高性能電動汽車品牌——Polestar 極星正式啟動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極星2的中國用戶交付。在當晚的「Polestar 2城市星先鋒之夜暨首批客戶交付儀式」上,極星品牌中國區總裁高竑先生與16位極星2的中國首批車主們,一起見證了極星的又一個裡程碑。
  • 試駕寶馬iX3:與生俱來的豪華、熟悉卻不凡的駕控
    近日,汽車網評有幸被邀請試駕寶馬首款純電SUV車型寶馬iX3。試駕過後,小編終於理解寶馬為何選擇這條路。 當寶馬iX3上市之時,很多人都說這只不過是一款「油改電」的車型。 況且,在試駕當天早上的測試中,新車的百公裡能耗更是低至14.5kw·h,雖然這次的測試中並沒有過激的駕駛,路程也不算很長,但其依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走心」進化 深度試駕全新ix35
    從之前釋放的全新ix35靜態實拍中就可看到,這次上新可謂「改頭換面」,也就更讓人期待這款經典之作煥新後的駕控表現如何。在試駕途中,能體會到全新ix35車身設計融合建築物的平直線條、琉璃瓦片的巧思,橫向拉伸的車尾又像鯨尾掀起的浪花,打造出鋼鐵機器內在的浪漫。
  • 試駕日記:我與「啟辰星」的三天兩夜
    第一個是一個星影院,主要是給媒體老師體驗傳說中的「女王副駕」的。 秉持著先到先得的原則,我是這批第一個體驗了這個「女王副駕」的媒體,這算是我第一次與啟辰星正式見面吧。 這次體驗,如果沒有工作人員的講解,我想大多數人也不知道休閒模式1和2的區別在哪吧。甚至肯定也要花上一會功夫才知道是通過長按的手勢來調節座位角度的。 我覺得,產品設計團隊可以考慮降低一些新手車主的使用門檻,優化下界面交互,來達到一個更友好的結果。
  • 試駕極星2:660N·m,4.7秒破百,極致操控的代表作
    而今天試的極星2,則是他們的第二款作品,也是品牌旗下的首款純電動車。想看試駕視頻的地址在此: http://v.qq.com/x/page/o3118vv3v8j.html 零上手難度極星2兩臺前後電機,輸出300千瓦、660牛·米,一看就是個暴躁的狠角色。
  • 極星2(Polestar2) 純電動汽車也能享有專業級操控體驗
    作為純電動高性能轎跑,有著賽車基因的極星2(Polestar2)是目前市場唯一擁有專業級操控的純電動汽車,兼具簡易操作和舒適駕控兩方面優勢,讓車主得以置身其中,享受專業級的駕駛樂趣。電動汽車素來以加速性能優越聞名,極星2(Polestar2)自然也不例外。極星2(Polestar2)車身分配均衡,擁有接近50:50的黃金配重比,搭配容量為71千瓦時的電池組,及前後雙電機組成的全時四驅系統,綜合續航裡程可達450公裡(NEDC工況),可提供300kW(408ps)的最大功率和660N·m的最大扭矩。
  • 極星2(Polestar 2)來了,但我說它不是特斯拉Model 3的對手
    每一次試駕沃爾沃的車,我都會先說明,我是一個家裡全是宜家家具的人,以此表明一個立場:我真的是太喜歡北歐風的設計了!這次試駕的極星2(Polestar 2),同樣是來自沃爾沃集團。曾經是沃爾沃御用改裝廠的極星(Polestar)獨立成為一個品牌之後,現在成為了一個專注於高性能電動車的品牌。
  • 深度試駕:MK8的高爾夫更像是大眾的「Mark 1」
    雖然從現實角度出發,想要實現Mark式的全身裝甲覆蓋還有著一定的技術阻礙,但作為同樣伴隨人類出行的最重要工具——汽車,將智能化融入其中倒已經不再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上周末,長鏡頭來到了「網際網路產業」的聚集地杭州,對一汽-大眾全新數字高爾夫(以下簡稱高爾夫8)進行了深度試駕,並深切體會到了大眾在智能化上的思考與探索。
  • 天空下最亮的星 A+級SUV頭等艙啟辰星售前試駕
    在沒有任何參數露出之前,就能被市場如此關注,很大程度得益於符合大眾審美的造型,以及混元美學下的設計語言。我們試駕當天恰巧遇見了對室外拍攝最不友好的陰雨天,然而即便在非常吃顏值的陰晦天空下,我們仍然被啟辰星的外觀打了個措手不及。通常而言,外觀是獲得消費者好感的第一要素,然而很多自主品牌有些過於追求個性反而適得其反。啟辰星則處理的恰到好處。
  • 冰雪交融 挑戰極限 奧迪和龍冰雪駕控匯
    [XCAR 試駕 原創]    我的同事去年參加了幾次奧迪駕控匯活動,在中國大江南北的賽道上大試身手,這也讓無法前往現場的我豔羨不已。不過,相比起南方賽道,北方有個天然優勢就是氣溫低,天氣複雜,有降雪。在結冰與積雪路面駕駛汽車不僅能讓我們了解每臺車輛的操控與傳動性能,更是擁有另外一番駕趣體驗。於是,我的機會來了!
  • polestar極星2:感受4.7秒的feeling
    12月12日,polestar極星南京龍灣天街空間,在溧水萬馳賽車場開展極星城市星先鋒賽道試駕品鑑會。 polestar極星2,擁有一個前格柵的設計,設計師將這塊區域變成功能聚集區,安裝了豎向的冷卻裝置以及探測器和雷達。
  • 深度試駕勞斯萊斯全新古思特,外形、內飾、駕控體驗有什麼革新
    他們雖成功但卻不喜浮華,樂於享受但更善於探索,對超豪華座駕的期待除品牌認知之外,在設計方面要求簡而不凡,乘坐體驗要求悠然舒適、安靜且無可挑剔,親自駕馭要求輕鬆愉悅,更要有人車合一的駕控感受。這些身為企業家及商業領袖的古思特車主對其座駕的期許從未如此全面。勞斯萊斯深入洞察客戶內心卓爾不凡的期許與至高要求,作為全新一代古斯特的研發靈魂。
  • 進入4秒俱樂部之外,30萬的極星2更是臺純粹的豪華車
    極星2還擁有專業級別的駕控樂趣,能夠選裝高性能套件,包括競技級品牌Öhlins提供的行業唯一22段可調節雙流閥減震器、4活塞Brembo前制動卡鉗、20寸鋁合金鍛造輪轂配備馬牌SC6輪胎、金色座椅安全帶和金色車輪氣門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