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試駕 原創]
我的同事去年參加了幾次奧迪駕控匯活動,在中國大江南北的賽道上大試身手,這也讓無法前往現場的我豔羨不已。不過,相比起南方賽道,北方有個天然優勢就是氣溫低,天氣複雜,有降雪。在結冰與積雪路面駕駛汽車不僅能讓我們了解每臺車輛的操控與傳動性能,更是擁有另外一番駕趣體驗。於是,我的機會來了!2015年第一次出差就來到吉林省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鄰的邊境城市和龍,在-20℃的雪地上感受了一把冰雪主題奧迪駕控匯。
關於quattro:
冰雪駕駛最重要的除了靈活的駕駛技巧,當然還要有一套完善的四輪驅動系統,談到奧迪的四輪驅動系統,不得不和你聊聊那隻「壁虎」,我們俗稱它為quattro。
上個世紀80年代初,奧迪率先在奧迪80 Coupe車型中應用quattro系統,並在日後取得了大量賽車獎項。今天,quattro年歲已奔三而去,這套系統也經歷了7次換代與更好裝備的配套優化,以求實現不同需求,提供不同駕控感受。
今天,quattro主要分為三種形式,一種為大多應用在一般車型中的自鎖式星形齒輪差速器四輪驅動系統,而另外一種是多應用在縱置發動機高性能車型當中的冠狀齒輪中央差速器四輪驅動系統,最後還有為橫置發動機研發的Haldex系統。
採用星形齒輪差速器系統的車輛,如果某一車軸的車輪出現抓地力低且打滑情況,中央差速器會選擇性地將來自發動機的動力調整分配到對應車軸,以達到維持正確行車路線的目的。前後軸扭矩分配上,這套系統的基本比例為40:60,中央差速器自鎖狀態更能將多達70%與85%的動力分別分配到前後車輪。採用星形齒輪差速器系統的四輪驅動機構更適合一般公路與極端越野路面行駛,同時也是當今應用最廣泛的quattro系統,Q5,Q7,A4等車型應用的就是該套系統。
冠狀齒輪中央差速器的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專門為縱置發動機車型設計。這套系統最大特點有幾方面:結構簡單,工作緊湊,其中冠狀齒輪更有本體重量輕,扭矩傳導損耗低等特點。中央差速器將動力在前後軸之間實現40:60比例進行分配,當車輛出現側滑時冠狀齒輪與星形齒輪差速器一樣,可將70%扭矩分配給前軸,後軸最多則分配85%扭矩,與此同時,同樣可對4個車輪進行獨立控制和分配。
這麼看上去似乎冠狀齒輪差速器和星形齒輪結構差速器除了傳遞介質,重量稍有不同外,工作原理及數據表現都大體相同,那麼它的優勢在哪呢?事實上,採用冠狀齒輪結構中央差速器的奧迪車型都可在後軸選裝一個運動型LSD差速器,它的工作原理在於能夠將更多動力分配到對應彎道的反方向後輪,內側後輪減少扭矩輸出方便車輛更好轉彎。
無論是星形齒輪或是冠狀齒輪,它們都採用更偏重後軸分配的託森式差速器結構,然而對於像A3以及TT這樣使用橫置發動機的車型,奧迪以採用Haldex(電子液壓式差速器)技術為基礎研發適用於它們的quattro系統。應用這套驅動系統的特點在於差速器安裝在後軸前方,一般行駛時扭矩不經過差速器,直接將100%扭矩分配到前軸,一但檢測到車身側滑又會鎖止差速器傳動,快速將最多100%的扭矩傳遞到後軸,起到控制車身目的。
奧迪冰雪駕控匯正式開始:
奧迪冰雪試駕場地設在中朝邊境和龍市,亞東水庫冰面上,利用人造雪製造出一條總長度超過7公裡的綜合賽道。賽道中主要規劃兩大駕駛體驗模塊,分別為「橢圓漂移賽道」「蛇形練習賽道」和冰雪賽道駕駛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