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言:馬斯克是獨一無二的嗎?
提起馬斯克,對這個造車、造富、造火箭、造星鏈的地表最強「鋼鐵男」,人們除了羨慕,就是嫉妒。
無數人羨慕他的非凡才華,說造車就造最強車,說造富就成為世界級的億萬富翁,說造獲火箭就能造出超越NASA的火箭!
而嫉妒的人,只嫉妒自己國家為什麼不能出現另一個「馬斯克」?
02 馮侖:我們的「馬斯克」在哪裡?
萬通董事長馮侖對航天技術很感興趣,他很看好航天領域的商業前景。
直到2016年去了NASA總部考察,看著西方人匪夷所思的太空夢,感受他們在追逐夢想路上付出的種種犧牲和收穫,馮侖的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被震撼了,特別是西方人編織夢想、追逐夢想的勇氣和膽量!
在回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裡,馮侖一直都在問自己:我們有14億人,但我們的「馬斯克」在哪裡?
夢想人人都有,但像馬斯克那樣達到即將達到夢想彼岸的人,馮侖知道可遇而不可求。甚至,在他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遇到。
那時候的馮侖不會想到,僅僅幾個月之後,他將迎來一個這樣的中國人。
03 胡振宇:兜售夢想的大學生
2014年,在校大學生胡振宇成立了國內第一家私營航天公司,計劃出讓16%的股份換取1600萬投資。
一個大學生把剛成立的公司估值1個億,他是自信過了頭?還是認為投資人會跟著他發瘋?
沒想到,還真有「瘋子」上門!
社會上很多民間投資者紛紛向胡振宇伸出橄欖枝,但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能賣給我一張(宇宙飛船的)船票嗎?我想預訂一張。」
胡振宇知道他們誤會了!
他向投資者「兜售」的是夢想,是中國私營航天的商業和科技前景,不是船票!
04 千裡馬胡振宇,和伯樂馮侖
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直到2016年,都沒人願意投資胡振宇的「夢想」。
就在眾人紛紛退卻之際,有人向胡振宇推薦了馮侖,這個夢寐以求中國「馬斯克」出現的企業家、投資人。
失敗了很多次的胡振宇有些猶豫,在他的設想中,私營火箭技術的發展需要天量的資金支持,而這些投資在過程中也許會化為利益,也許會化為泡沫。
說得更直白一些,胡振宇的梧桐樹還在紙面上,沒有哪一隻金鳳凰敢來入駐。
保守者習慣於做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只有開拓者才敢拿10%的把握去撬動90%的成功。
這樣的開拓者,少之又少,除非他衝動了。
馮侖,會是這樣一個人嗎?
05 「不務正業」的胡振宇
在馮侖的案頭,一份關於胡振宇的資料正擺在桌子上。
胡振宇,1993年生於江西省九江市,華南理工大學畢業,翎客航天創始人兼CEO。
2011年,就讀工商學院的他「不務正業」,經常和一群火箭發燒友混在一起,研究小型火箭技術。此間,他在實驗室多次被炸傷,依舊埋頭鑽研。
2013年,在經歷了多次失敗後,僅僅花了十幾萬,胡振宇就在內蒙成功發射第一枚探空火箭。
2014年,他獨下廣東,成立了國內第一家私營航天公司—翎客航天,吸引來兩個合伙人。一個是80後的航天博士嚴丞翊,另一個是90後的火箭工程師吳曉飛。
2015年,貝索斯和馬斯克之間爆發了「燒錢大戰」,先後發射成功垂直回收火箭,太空探索進入廉價的私人時代。胡振宇正走在這條路上,前途未卜。
馮侖決定見一見這個有夢想的年輕人。
06 信任,是夢想的翅膀
眾所周知,發展航天科技就是燒錢。
要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除了要有追逐夢想的信念、領頭追夢的人,還要有與之匹配的實力。
當24歲的胡振宇站在56歲的馮侖面前時,馮侖問的第一句就是:「你能掌握馬斯克這樣的火箭發射回收技術嗎?」
胡振宇自信滿滿,打開隨身電腦,向他展示了正在做的火箭懸停試驗視頻。
馮侖很滿意,在簡單討論一下未來前景後,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你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胡振宇望著他,懇切地說:「缺少信任!如果國內有影響力的人都不相信我們,我們的生存環境就會越來越狹窄。所以,請你們相信我們!」
馮侖被胡振宇徹底折服,當即拍板決定投資。
07 胡振宇:中國人的「馬斯克」
對馮侖的投資衝動,外界報以搖頭,這可是個「無底洞」啊!
可是,馮侖和胡振宇卻讓他們所有人大跌眼鏡。
2019年3月27日,山東龍口試驗場,26歲的胡振宇實現了國內私營航天企業的壯舉:自研火箭升空20米懸停10秒,而後成功回收!
2019年4月19日,他又完成第二次發射和回收任務:高度和懸空時間是首次的兩倍。
時隔4年,國人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馬斯克」!
幾天後,獨具慧眼的馮侖這樣向外界介紹胡振宇:
「NASA之行後,我一直在想,中國是不是也能出現一個像馬斯克那樣的民間創業者?直到胡振宇突然出現在我面前,信誓旦旦地告訴我,他就是我們要找的那個人。」
08 跟「小馬斯克」一起瘋狂的馮侖
馮侖為什麼要跟比他小32歲的年輕人一起瘋狂呢?
為了造火箭、探索太空,胡振宇已經堅持了12年。
從夢想萌芽開始,他還是一個應該考慮如何考高分上名校的高中生,可他寧可放棄名校也要搞航天、造火箭,哪怕團隊解散、無人支持依舊不放棄,而且實現了以很多國家都不可能完成的壯舉。
如果一個人敢在一件事情上賭10年、20年,甚至賭一輩子,排除不正常的頭腦外,這樣的人,一定是能實現偉大事業的人!
依靠雄厚的實力,馬斯克在太空探索上已經走在很多大國的前面。
在這個存在無限可能的時代,我們缺少的不是資本,而是信任,信任那些像胡振宇一樣堅持夢想、不畏險阻的人,中國的「馬斯克」才能成長起來。
所以,馮侖給了信任,就要跟著「小馬斯克」一起瘋狂。
09 馮侖:胡振宇是能扛得住事的人
最潦倒的人總是從低處往上看,在最潦倒的地方看最輝煌的風景。
在胡振宇最潦倒的時候,他一邊上學一邊做鋼琴陪練,僅僅為了賺點錢投在火箭研發上。
在他最苦難的時候,初創團隊把他排擠在外,他硬是一個人完成了火箭研發,並於2103年成功發射。火箭升空的那一刻,胡振宇對天空大喊:「我就是一個...大傻X!」
如今,胡振宇已經看到屬於他的輝煌風景,作為陪跑者,馮侖也看到了。
為了中國民間航天技術的蓬勃發展,胡振宇為此獻上了自己所有的熱情、創造性,甚至是生命!
用馮侖的話說,胡振宇是一個能扛住大事的人!
10 後記:扛得住事才是本領
馮侖曾用10年時間,從懷揣3萬元成長為身價20億的企業家,又用了5年時間變身天使投資人,再用了3年時間培育中國「馬斯克」成長。
深諳經營和中式人脈關係的他,眼光獨到,看人更準!
1999年,房產企業蓬勃興起,他就在萬通的辦公室裡斷言傳統房地產沒有出路。
進入21世紀,他培養出了潘石屹、易小迪、王功權等房產大佬,就在在房產企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毅然轉身撲向風險資本,胡振宇只是進入他前瞻性目光的一個奇蹟。
在胡振宇身上,馮侖看到了做大事業者必備的優秀品質:夢想、堅持、專注和低姿態。
什麼人才能扛得住大事?在何時何地何種環境下做何選擇?
馮侖把他的創業和人生經驗寫入了這部《扛住就是本事》,期待發掘更多像胡振宇一樣有夢想、有追求的人!
如果你一直在埋頭苦幹,卻未成功,你應該想一想:是不是沒找對方向?有沒有用對方法?再想一想:潘石屹之於馮侖,胡振宇之於馮侖,他們成功的助力來自哪裡?
馮侖說:「人不能成為神,但可以努力成為在神隔壁的人;人很難成為偉人,但至少可以努力去成為偉人的朋友。」
如果你還有夢想,還在努力卻距離成功如同天塹之隔,馮侖的這部《扛住就是本事》一定能給你帶來莫大的啟發。
夢想再美,也需要有人幫你插上追逐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