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0日剛剛落幕的進博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經濟的新氣象。為期6天的時間裡,來自於全球150多個國家的3600多家企業亮相,經貿合作累計意向成交達726.2億美元,據海關總署10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23.12萬億元,雖然,進博會期間達成的只是意向交易,但會議每天達成的意向成交就超過100億美元,這一金額也讓人不禁咋舌。
除了意向成交金額外,本屆進博會還有其他讓世界矚目的亮點,首先就是中國的疫情防控能力,在無感測溫攝像頭的加持下,面對每小時8000人次的客流,大家不用停留,通道頂部的攝像頭便能完成對進館人員的兩次測溫。
其次,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理想,從第一屆到第三屆,進博會的場地面積不斷擴大,各類設施不斷完善,會議流程不斷合理,從進博會的發展中也能看到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而進博會吸引的參展商數量越來越多也充分說明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對世界經濟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第三就是中國科技發展的力量。在本屆進博會上,中國諸多高精尖領域企業均進行參展,許多國外參展商積極與我國一些科研企業籤約的同時,也是對於我國科技發展進行了認可。而很多中方企業也利用進博會這個交流平臺,了解認清存在的差距,明確努力方向,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步伐。
「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開闢中國市場早已是相關企業建立全球產業鏈的必然選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本屆進博會再創新高的採購清單,表明中國對外開放正在不斷向更高層次邁進。
國外參展商集體點讚
進博會上的每一單籤約,都可以看作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今年的進博會六大展區各具特色,各有突破: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參展企業數量最多,有來自93個國家的1264家企業參展。汽車展區世界前七大整車集團悉數到場,展區內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面積超過90%。技術裝備展區突出展示自動化、智能製造、工業數位化、能源、整體解決方案等內容,引領行業創新趨勢。消費品展區展覽面積超過9萬平方米,成為本屆進博會面積最大的展區。服務貿易展區匯集金融、物流、諮詢、檢驗檢測、文化旅遊等五大板塊全球頂尖企業,全力打造智慧服務賦能全產業鏈。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新產品新技術首發數量最多,總數超過120件,製藥行業排名前10和醫療器械行業排名前14的企業全部參展。首次設立的公共衛生防疫專區集約化展示國際先進公共衛生防疫產品、技術和服務,企業報名踴躍,面積多次擴容。
6天展期內,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企業攜大批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首發首展,舉辦101場配套活動,近40萬名專業觀眾註冊報名。另外,多個部委繼續推出稅收優惠、通關便利、市場準入等支持政策,為展客商帶來更多實惠。
作為參展商之一的歐萊雅中國總裁兼執行長費博瑞表示,進博會是一個絕佳的窗口,通過這樣一個窗口,歐萊雅把全球最好的產品服務體驗和解決方案帶到中國。同時,這也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機遇的平臺,能夠幫助我們也把中國最好的一些創新成果,能夠反向地推給世界,能夠惠及全球的消費者。
資生堂中國區總裁藤原憲太郎表示,進博會這個平臺的信息傳遞力一年一年得以強化,對於資生堂來說也能夠得到更多信息的傳遞。然後通過進博會這個平臺,可以進行很多新品牌、新技術的展示以及發表,藤原憲太郎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地方。
國內參展商擴大「朋友圈」
除了國外參展商,攜手國外企業的中國企業也藉助進博會大大拓寬了自己的「朋友圈」。
第三屆進博會期間,「四葉草」場館各展臺前人頭攢動,機械裝備、汽車、消費品等琳琅滿目的展品讓人目不暇接。伊利作為全球乳業五強、亞洲最大乳企,攜旗下大洋洲乳業有限公司第三次入駐進博會。
通過進博展臺上的9款全球合作的高品質產品,伊利向世界展示了其不斷深化全球合作,通過智慧、產業「雙融合」,打造乳製品「頂流」的歷程,受到業內外的廣泛關注和讚譽。
在伊利的展臺,現場觀眾絡繹不絕。讓消費者驚喜的是,明星奶爸袁成傑、美食博主魏瀚也空降伊利展臺現場直播安利,營養專家鄭育龍與母嬰達人子晴Diamond則來到伊利展臺「在線授課」,為觀眾帶來乾貨滿滿的營養知識,並現場衝泡品鑑伊利奶粉,多維度展現金領冠睿護草飼、金典紐西蘭純牛奶、伊利專業乳品稀奶油等產品,億萬伊利的「真愛粉絲」通過直播的方式,「零距離」感受了伊利的世界級品質。
隨著國際化步伐的加快,伊利擁有越來越多全球產業鏈合作夥伴,「朋友圈」越來越大。通過進博會這一開放合作的窗口,伊利不斷推動產業融合、促進共贏發展。去年進博會上,伊利與13家全球戰略合作夥伴籤約,共同打造行業內首個「可持續發展供應鏈全球網絡」。今年的進博會,伊利與來自全球的合作夥伴再度聚首,就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化產業聯動、助力「雙循環」達成重要共識。緊緊握住的雙手,是對未來合作的信心,是對美好前景的篤定。
伊利方面認為,在今年新冠防控的特殊時刻,第三屆進博會的如期召開,再一次展現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寬闊胸懷。「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中國開放的廣闊胸懷,引起世界的呼應。連續三屆參與進博盛會的伊利,也發出開放合作的倡議,以智慧、產業「雙融合」助力「雙循環」,在新發展格局下再奏全球乳業發展新篇章。
進博會――對外開放窗口的重要品牌
誠然,中國首創進博會,以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進博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從創建進博會的原則來看,旨在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2018年正值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主旨演講,闡明推動開放合作的「中國方案」,宣布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一系列重大舉措,表明了中國擴大開放的誠意,展現了中國與世界互利共贏、攜手前行的胸懷與擔當。今年,連續三年成功舉辦進博會,更說明了中國堅定不移對外開放與合作的信心和決心。
而本屆進博會在疫情之下舉辦,表現出了中國以大國胸懷和大國擔當,開放中國市場,充分證明進博會不只是一般性的商品展會,而是集展覽、交易、論壇、人文、外交等活動於一體的重要平臺。進博會不只要把優質的外國商品和對外服務「引進來」,更要讓高端的中國製造、中國服務「走出去」。未來,中國將繼續以進博會和各類國際展會為契機,通過與全球各國的頻繁交流傳遞中國價值觀,彰顯大國氣度大國風範,與世界美美與共。
另外,一直以來,優化營商環境也是我國提出的重要舉措之一,11月10日,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以下簡稱《分工方案》),對下一階段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出部署。對於優化營商環境各項細則正在不斷地推出。未來,中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的背後,是中國邁向高質量發展路上持之不懈的改革開放,更是面向未來再出發的機遇和信心所在。
而在外商們看來,進博會已經成為中國建設開放型營商環境的最佳印證。
進博會也已經成為了中國對外開放窗口的重要品牌。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j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