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中國第一部動畫片是什麼?原來是1926年出品的《大鬧畫室》!「第56屆羊城菊會」已正式亮相,本屆菊會以「菊香動漫繪童夢」為主題,向中國經典動漫致敬。記者昨日走訪獲悉,配合菊展的舉辦,文化公園特別舉辦了中國經典動漫專題展覽,講述中國動漫的發展歷程,介紹中國的經典、優秀動畫作品,在傳承民族經典的同時,留住美好回憶。
第56屆羊城菊會的「主角」不同一般,其創意為「菊香+動漫」,菊花扎作師傅們用大立菊、品種菊等各種菊花做成了中國經典動漫形象,包括美羊羊、黑貓警長、熊大、熊二等。除了賞菊,還能看展覽!記者在文化公園看到,公園開闢了專門展廳,介紹中國經典動漫,展覽將持續至12月15日。
按時間順序,展覽將中國動漫的發展分為幾個部分,從起步到輝煌、轉折等。配合史料的介紹,羅列了該時期最為經典、優秀的動漫作品。「看了這個展覽,我覺得我很幸福。」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初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展覽介紹的經典、優秀動漫作品中,除了幾部沒印象外,其他的她都看過,而且印象深刻。「除了這些,還有《小鯉魚跳龍門》,《驕傲的將軍》,《人參娃娃》等,我當年趕上了中國動畫發展最好的時代。」劉女士說,菊展很懷舊,勾起她的童年回憶。
中國動畫如何發展而來?
起步階段
1926年到1946年
關鍵詞:萬氏四兄弟 《鐵扇公主》
要說中國動畫的起源,必須提到萬氏四兄弟(萬古蟾、萬籟鳴、萬超塵、萬滌寰)。1926年,他們攝製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揭開中國動畫史的一頁。但說到真正在亞洲甚至世界都產生影響的,則是1941年上映的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這部動畫放映時間長達80分鐘,一秒24幀。萬氏兄弟的這些動畫,加入了中國的美術元素,比如工筆畫、水墨畫。《鐵扇公主》一上映,即在亞洲產生極大轟動。
黃金階段
1950年到1977年
關鍵詞:水墨動畫
這時期湧現大量優秀作品,如中國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木偶片《神筆》、中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等。
1960年,令世界驚嘆的「水墨動畫」橫空出世。代表作品是《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兩部動畫都在國外獲得極高評價,獲得多個國內外獎項。《大鬧天宮》將中國動畫推向巔峰,這部動畫長達120分鐘,分上下兩集。影片在倫敦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影片獎,現已發行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復興時期
1977年後
關鍵詞:《哪吒鬧海》
文革的十年動亂,使黃金時期的中國動畫落進了低谷。直到1977年後,中國動畫才迎來復興時期。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動畫片《哪吒鬧海》。另外,機智勇敢的《黑貓警長》、充滿智慧的《阿凡提》、簡潔幽默的《三個和尚》,還有優美感人的《雪孩子》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低谷時期
1995年至2005年
關鍵詞:《寶蓮燈》
國產動畫暴露出粗製濫造、內容幼稚等問題。隨著進口動畫進入國內,對國產動畫的衝擊更大。這是中國動畫的低谷時期,唯一的亮點是1999年的《寶蓮燈》,它的特點是製作方式與國際接軌,大量使用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結合。
全面復興時期
2006年至今
關鍵詞:《大聖歸來》
佳作有電影動畫《梁祝》、《馬蘭花》。去年,《大聖歸來》是100%中國製造的第一部西遊題材的3D動畫電影,上映38天突破9億票房,刷新中國動畫電影的各種紀錄。
「就算是現在,我也非常喜歡這些片子。周末我要帶老人、孩子一起來看,讓女兒也看看我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
——70後劉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