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大同日報融媒中心 大同新聞網 收錄於話題#發現大同·品鑑文物23個
遊山西 讀歷史
暢遊三晉大地,品讀華夏歷史,堅定文化自信,體味精彩人生。大同日報社、大同市博物館聯合在大同新聞網公號推出【發現大同】欄目,第一季以「品鑑文物」盤點那些承載著歷史文化密碼的「大同寶物」。讓我們一起走進大同市博物館,把鏡頭與目光對準這些「歷史密碼」……
「
中國最古老的家具
可能是「席」
遠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就開始使用
而使用木頭做家具
是距今5000年的事了
到了漢代
已形成組合完整的家具
不過仍然是為席地而坐設計的
魏晉南北朝
人高馬大的北方民族進入中原
逐漸增高了家具的造型
直至宋金時期
高型家具完全普及
讓它更符合人的使用習慣和舒適度
《韓熙載夜宴圖》資料圖 ▲
在文化自由和審美情趣達到巔峰的宋代
文人家具極大地影響了後世
才有了世界家具三式之首——明式
每一件明代家具的背後
都有宋代文人的影子
簡潔疏朗、風格勁秀、比例協調的家具
成為經典
與宋同處一個時代的金王朝
在大同居然為我們留下一組
精緻無比的家具
讓它們穿越近千年時光
解開中國家具發展的面紗
」
23
金代家具
01
從一座墓葬看中國家具
金代墓室壁畫 大同市博物館藏 ▲
1973年10月,在大同市城西齒輪廠附近發掘了一座墓葬,它的主人叫閻德源。這座墓葬是目前為止大同地區出土文物最多的金代墓葬。
閻德源墓內隨葬器物豐富,共出土了90餘件器物,包括木製明器家具、漆器、陶器、瓷器、骨器、銅器、石雕器、印章以及絲織品等,其中木器20件。
以前是在畫作中看古人那些美輪美奐的家具
而這座墓葬的20件木器
直接讓我們看到了實物
也被古代家具平易、雅正、質樸、含蓄的美
吸引、驚嘆……
02
閻德源是誰?
1973年10月
大同城西金代墓葬的出土
也揭開了一位「大同老神仙」的前塵往事……
閻德源 1094年—1189年
金代西京「玉虛觀宗主大師」
西京地區的重要道教領袖
他是位長壽老人,墓誌有載「享壽九十有六」。
「少而寤道,頓舍塵緣」,師從當時的宣和侍晨張公,後「為職籙道士,命授金壇郎」。1127年,「靖康之變」北宋滅亡,金統一北地。此時,神霄派傳人元真子張侍晨被迎至雲中,主持開元觀,其徒閻德源隨他而來。閻德源先是繼任開元觀主持,後又在西京修建玉虛觀。此外,他還「度集徒眾,琳宮壯麗,計日而成,清高之行宣傳宇內」,西京的「貴戚、公候、大夫、士庶敬之如神」。
後閻德源又受命到北京白雲觀主持傳戒活動。閻德源在傳戒授道上不遺餘力,也頗受官府的重視,被「朝廷累賜師號為羽流之宗」。(關於他的故事,我們會在以後細細講來)
03
經典不再有……
出土的20件木家具中,有影屏、巾架、床榻、茶几、盆架、桌椅等 ,都是明器小家具。
01
木盆座
通高13.8釐米,座圈直徑12.8釐米
杏木質
由羅漢腿、下襯、圍板、座圈四部分組成
整體呈六稜形,周圍裝飾六塊「十」字鏤空花紋圖案的圍板,圍板與羅漢腿中間用雲紋花牙裝飾,羅漢腿與座圈相連接。座面呈圓洞,用以坐盆。
羅漢腿的中部由十字襯檔支撐
02
木椅
通高20.5釐米,座面見方10.5釐米,扶手長17.4釐米。形如太師椅,杏木質。
靠背的橫梁即搭腦較長,向兩邊出頭。扶手向前出頭,椅面略呈長方形。四條腿,腿上細下粗。
與後來元明時的椅腿位置不同的是,此椅的腿位於椅面的四角最外緣。椅面下部四周均飾有圓頭花牙子,腿之間有橫棖。
03
木榻
榻板長40.4釐米,寬25.5釐米,通高20釐米。
典型的欄杆式圍子床,杏木質。由秋葉腿、榻板、榻柱、圍板四部分組成。榻上鋪木板,左右及後面有欄杆,欄杆下有圍板。
四角均有方立柱,左、右、後面的立柱間又有花形間柱。四條腿為秋葉形,腿之間有橫棖。
此床為小模型,故推測其床腿可以做成秋葉形,如果是實物,可能會是其他形式(如立柱再加牙子等)而更牢固一些。
04
木地桌
長40釐米,寬50釐米,高60釐米。
典型的梁架式結構,榆木質。桌面由四邊框及中心板組成。桌面下有細長的四條圓腿,腿之間有橫棖,桌面與腿連接處有替木牙子裝飾。
05
木影屏
通高28.8釐米,屏身長25.7釐米,寬19釐米
杏木質,由雲頭底座及屏身兩部分組成
正面為大理石畫屏,已破碎
06
木茶几
幾面見方7.5釐米,通高15.7釐米。
杏木質。由幾面、襯檔、下流腿三部分組成。
幾面為四方形,邊緣處理成圓稜;桌面下各腿之間有圓條橫棖,四條腿細圓修長。整體形象感覺挺拔舒展、樸質雋秀。
07
木方桌
高8.8釐米,桌面見方10.5釐米。由圓腿、圓襯檔、桌面三部分組成。桌面較厚重,腿粗有側角。
08
木炕桌
高7.5釐米,桌面長18.5釐米,寬11.5釐米。
杏木質。由腿、襯檔、桌面三部分組成。
桌面下部前後兩面飾有圓頭花牙子。
桌腿上細下粗,桌面厚重。
08
木巾架
通高18.8釐米,橫杆長15.2釐米。
杏木質,由十字底座、立杆、橫杆三部分組成。
橫杆兩端製成雲頭狀。
「
看過金代的桌椅板凳床案幾,聆聽了一段久遠的木製家具史,是否想來一起品賞與木家具完全不同的元代陶家具?
搬好小板凳,相約下周六,
我們繼續說說 元代陶家具。
」
欄目題字:杜鵑
攝 影:景行大同 李航
文案編輯:賀英
資料提供:王雅玲 王利霞
©大同日報社融媒體中心出品
責編:王宇
審核:鄧琳
監製:劉雙英
大同日報社新媒體矩陣
所刊發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轉發
但是一定要註明出處呦~
● 大遼蕭燕燕家的茶,可鹽可甜?
● 這把壺和楊玉環一樣,胖得有來頭~~
● 快到碗裡來!這個碗也太漂亮~~
● 有多豔麗,就有多榮耀!千年釉彩下的珍寶~~
● 大同兩千年前的瓊樓玉宇,藏著誰的安居夢?
● 古道西風、胡人樂舞,一起來看1500年前的一線明星~~
● 被牽駱駝的小哥哥迷到的,請舉手
● 解鎖北魏表情包,「大叔」苦大仇深不好惹~~
● 瑟瑟發抖!在「另一個世界」他們養這樣的寵物~~● 你的「到此一遊」照片裡,是不是有雲岡石窟的「海上仙山」~
● 華嚴廣場上的大噴泉,一刨它的前世,我嚇一跳~~● 一枕清涼,夢遊月宮!是誰驚了唐明皇的美夢?● 驚險!刺激!來來來,看古代人如何耍雜技● 也就是出個門,用得著這麼聲勢浩大嗎?可他們說:必須的!● 在古代,小鮮肉別看臉,看腰間的這道風景~~● 穿越1500年,你會說的最高級的情話是這些~~● 成吉思汗孫女與高僧的別樣饋贈,你可以有多種猜想……● 1500年前那抹迷人的大同藍來了● 孝文帝讓一個鎮西大將軍、吏部尚書帶著一支「軍隊」下葬,不怕他「反了」嗎?● 撐起一個王朝的鐵血與壯麗,它卻萌到化~~● 大同1500年前的石雕,已是霸氣外露、王氣滿滿⋯⋯● 琅琊王家的漆屏之側,藏著怎樣的歷史風雲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桌椅凳、床案幾,扯出一個「大同老神仙」~~》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