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日,由水利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共同舉辦的「尋找最美河湖衛士」活動結果正式揭曉,由山東省河長辦推薦的臨沂市金鑼水務有限公司郝如傑榮獲「十大最美河湖衛士」稱號。這項榮譽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讓我們來聽一聽這位創造出「柳青河樣本」的「企業河長」的治水歷程。
柳青河是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尤其是北城新區的一條重要河流,為千萬臨沂人的「母親河」——沂河的一級支流,涉及汪溝鎮、半程鎮、棗園鎮、李官鎮和柳青街道5個鎮街,途經村莊、社區100多個,全長34公裡,流域內有數百家涉水工業企業。2016年底,來自住建部的數據顯示,柳青河西支重度黑臭,急需整治。
「我的夢想,就是用我們的技術和產品讓河流重新變清澈!」柳青河黑臭問題,讓金鑼水務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特別是負責公司技術研發的副總經理郝如傑,更感使命擔當,責無旁貸!
認領企業河長後,公司迅速成立了以郝如傑牽頭的柳青河流域治理小組,組建環保督察大隊,根據柳青河的汙染情況,制定綜合整治方案,確定「治理點源、淨化支流、面源控制」的全流域治理模式。配合政府部門調研掌握沿岸入河口的汙水來源,了解汙水的排放情況,針對河道沿岸有多處進水口存在不同程度的汙水匯入柳青河的問題,在點源上安裝由郝如傑自主研發的日處理量150至1000噸不等的一體化拼裝式汙水處理設116臺,解決80餘個村鎮點源汙染,淨化了柳青河的「毛細血管」。在較大支流的匯入口安裝同樣尤其研發的日處理量2000噸、4000噸和10000噸的大型拼裝設備在末端徹底的杜絕汙水進入柳青河。
在金鑼集團及金鑼水務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在以李進民為代表的第一代金鑼水務技術人員成果的基礎上,由郝如傑主持研發團隊在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
一體化拼裝式汙水處理設備經歷了近10年的技術升級,形成獨有的佔地面積小、建設周期短、靈活拼裝不受場地限制、運維費用低、處理效率高、長泥齡、運行自動化程度高等技術特點和優勢,成為消除黑臭水體的利器。2000方以下的拼裝設備,從設備加工到時安裝、調試、運行,只需要15天時間,萬噸級設備也僅需要60天,創造了金鑼速度的神話,同時萬噸一體化拼裝汙水處理設備也是行業世界第一,金鑼一體化拼裝設備已經在國際上獲得了認可,在杜拜市場,金鑼淨水系統評價為比「比膜技術更經濟、更適用的中水技術」,並獲得杜拜市政府頒發的市場準入證書。
在高濃度汙水處理上取得了重大成果,突破了IC、UASB等常規工藝的直徑瓶頸,金鑼厭氧系統直徑已做到了18.22米;大大縮短了厭氧系統的調試時間,在菌種為絮狀汙泥的條件下,一周時間可以正常運行,10天時間就可以產生顆粒汙泥;在蛋白廢水的應用中,可以把COD從16000mg/l降低到2000mg/l左右。高濃度汙水處理設備研發成功,找到了高濃度廢水處理的辦法,從源頭上解決了柳青河流域高濃度汙染源對河流的影響。
實施控源截汙,找準、找實沿岸入河口的汙水來源。郝如傑帶領環保督察大隊人員以徒步的形式順著各支流、沿線村莊和企業、養殖場,開展全方位摸排汙染源頭工作。自郝如傑任「企業河長」以來,配合政府部門巡查當地企業的排汙情況,每天對各企業排汙口進行摸排約200次,夜間重點檢查企業偷排現象,共計檢查企業70712次,發現排汙企業、社區等6979次,以間接或直排的方式將汙水排入柳青河,巡查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對發現的排汙企業進行取證,第一時間上報公司相關領導,並將掌握的證據及領導指示上報政府等相關部門。
提升監管效能,建立黑臭水體治理遠程操控監控中心。公司投資300萬元,建立水環境安全防控智慧平臺。在河流橋梁匯水支流重點村居等65個節點全部安裝監控視頻,全天候監控移動排汙、傾倒垃圾等行為。與公安、檢察、環保、環衛等部門,採取聯合行動,實現24小時全天候平臺監控與現場無縫隙巡查相結合,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共享的水環境治理體系。
認領「企業河長」3年來,累計處理柳青河流域各類汙水8000萬噸。黑臭水體不見了,河清水美的柳青河,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如今,憑藉技術優勢和良性機制,「柳青河樣本」已在山東省內外十幾條河流上推廣應用,被中國工程院院士彭永臻和侯立安稱讚為「柳青河樣本」。
記者:劉琰
編輯:梁媛
責編:馬毅
原標題:《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賦能黑臭河體治理 ——記「最美河湖衛士」臨沂「企業河長」郝如傑》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