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河湖又回來了!廣州整治黑臭水體見成效

2020-12-18 大洋網

珠江穿城而過,上百條河湧匯入其中。因水得城,依水而建,水是廣州城市的靈魂。但曾經,黑臭的河湧、溝渠,也一度讓百姓頗為頭疼。

2018年以來,廣州市以納入國家監管平臺的147條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為重點,探索特大型城市治水的有效路徑——兩年多來,當地有哪些創新實踐?居民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車陂湧率先「清汙分流」

長度超過18公裡、流經9條城中村、龍舟文化底蘊深厚……作為廣州東部一條重要的河湧,車陂湧一度是全市最黑臭的河湧之一——垃圾成堆,又黑又臭,到處都是髒兮兮的破布條和包裝袋,時不時見到偷排的汙水冒著泡兒湧出。而今,沿著河湧走,已是清流激蕩、花草吐芳、百鳥歌唱的和諧景象。

環衛工老楊負責河道清護已近3年,車陂湧的變化一直看在眼裡。臭味沒了,水質清了,魚兒也多了,老楊曾見過到一條羅非魚,估計有兩三斤重哩。去年夏天開始,晚上還能在湧邊看到螢火蟲。

車陂湧是如何實現華麗變身的?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排水用戶全接管、汙水管網全覆蓋、汙水處理全達標」。具體而言,即先進行科學的定量分析,再劃分排水單元,對汙染源「重點出擊、各個擊破」。   

首先,天河區水務部門將車陂湧流域按分水嶺劃分為58個排水分區,按用地情況劃分為872個排水單元,結合用水、人口分布和水質監測情況,對汙染源情況進行定量分析和科學研判。然後,對流域內9條城中村截汙納管,同時穩步推進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排水單元達標建設,最終實現全流域雨汙分流。

車陂湧也是廣州最早進行「清汙分流」的河湧之一。在「四洗」清源,即「洗樓」「洗井」「洗管」「洗河」的基礎上,通過統一調配引入山水、水庫水和處理過的中水等潔淨水源進入受汙染河道,幫助河道更好地恢復自身淨化能力。為此,當地敷設管道102公裡,每天引山水約3.9萬立方米流入主湧。

目前,「排水用戶全接管、汙水管網全覆蓋、汙水處理全達標」的願景已寫進廣州市總河長令(第4號),正面向全市推進。作為一項創新舉措,「清汙分流」也在越來越多的河湧治理中實施。

曉港湖變身「水底森林」

要想大河淨,先要小河清。今年4月份,廣州市頒發第8號總河長令,要求清理城鄉水系「毛細血管」,全面治理邊溝邊渠、風水塘、山塘、魚塘等小微水體。截至目前,市總河長令第8號下達的168宗黑臭小微水體整治任務已全部完成,全部「不黑不臭」,市域範圍內「小河清,大河淨」目標基本實現。

位於海珠區曉港公園內的曉港湖先行一步,通過全面截汙、生態治理,終於變成清澈見底的「水底森林」。夏日的午後,陽光打在碧綠的湖面上,長長的水草在湖底搖曳,一排遊船靜靜停靠岸邊,三五遊人在樹蔭下漫步,寧靜而美好。常來公園鍛鍊的陳姨說:「湖水清澈了,真是讓人心曠神怡。一到周末,小孫子就吵著要我帶他來這裡寫生。」

但其實,幾年前的曉港湖卻並不是那麼讓市民稱心。1975年,曉港公園建成開放,其中心湖曉港湖與海珠湧相連。隨著周邊建築物越來越密集,水體富營養程度不斷加重,水下生態被嚴重破壞,水體也漸漸混濁發綠。為根治曉港公園水質問題,2016年開始,海珠區以曉港湖為試點實施水生態治理。

首先,打出源頭治汙「組合拳」。當地對曉港湖實施全面截汙,拆除海珠湧沿線違法建設3922平方米,全線關停對曉港湖水質產生影響的餐飲項目,取締了公園內存在了二十多年的燒烤場,從源頭控制沿湖周邊餐飲的汙水排放。 同時,因地制宜,為湖體配置四季常綠的苦草類水下草皮,並分步投放各類魚蝦螺貝,逐步形成生態水質自淨系統,就像一座「水底森林」,從而促進水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

經過2年多的治理,2018年8月,經檢測,曉港湖幾大主要水質指標(透明度、氧化還原電位、溶解氧、氨氮)皆由劣Ⅴ類水體變成Ⅲ類水,湖區中心水體透明度已達2.2米。目前,曉港湖水體已穩定保持Ⅲ類水,個別月份水質監測可達到Ⅱ類水。今年,海珠湧東段已達到Ⅲ類水質,西段達到Ⅳ類水質……

「曉港湖的湖水就是海珠湧的水,通過整治可讓湖水達到Ⅱ類、Ⅲ類水的標準,這也說明了,海珠湧的水也是可以達到這樣的標準。」海珠區住建局局長陳偉鋒和海珠區水務局局長肖烈南倆人同時表示,曉港湖水體的幾大主要水質指標由地表劣V類水變成Ⅱ類水,水體透明度達到2米,湖水清澈見底且無任何異味,水體生態狀況得到大大改善。「曉港湖的湖水量大約是海珠湧水量的1/4,根據曉港湖試點治理的效果,我們很有信心讓海珠湧及其他區內河湧的水質也變得如此清澈。」

大源村建設「惠民碧道」

碧道蜿蜒,清水悠悠,直通深山。

「從前那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於回來了!」發出感慨的年輕媽媽腳下正是白雲區太和鎮大源村沙坑湧。談起它的變化,在這兒出生長大的徐麗紅深有感觸地說:「終於可以帶上孩子們到溪邊戲水捉蝦了,就像回到自己七八歲那會兒。」

立冬時節,草木蔥蘢、花果飄香,大小街巷整潔有序,口袋公園小巧玲瓏……如今的大源村,一片秀麗風光。但其實就在兩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河湧黑臭,路窄坑多,大貨車橫行……

去年以來,大源村強力推進涉水違建整治工作,將沙坑湧上遊大源支流沿河的窩棚、工廠和小作坊全部拆除,此舉不僅改善了河湧水質,也為「惠民碧道」拓寬了道路。很快,一條集河道防洪、群眾休閒娛樂、人文歷史薰陶為一體的休閒碧道,出現在村民面前。白雲區副區長蔡勝表示,拆除違建後,騰出的公共空間則建起休閒公園、體育公園、文化廣場,並配套籃球場、輪滑場和休息驛站。

綠色的樹蔭,白色的欄杆、清澈的流水、開心的笑聲......每到清晨或傍晚,村民們或駐足,或小坐,或慢行,或跑步,「惠民碧道」儼然成為村中老人、運動愛好者、大小朋友每天的打卡地。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杜娟 通訊員 趙雪峰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鳳荷

相關焦點

  • 黑臭水體變形記│下橋河:從黑臭粘稠到清澈如初
    編者按:河是城市靈氣,水是生命之源。東莞市建成區新發現的12條黑臭水體,已納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整治工作由東莞市水務局統籌,屬地鎮街實施。目前,12條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初見成效」階段整治工程措施,連續多月的水質檢測結果均顯示為「消除黑臭」,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檢測結果達到國家考核標準。實現長治久清。南方+水務頻道推出「黑臭水體變形記」系列報導,聚焦東莞市水務局治水護水的故事。東城街道下橋河的河頭,一樹粉紅色的紫荊花開得正豔。
  • 資陽市落實「三舉措」 強力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
    為打好農業農村汙染防治攻堅戰,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要求,資陽市以解決農村突出水環境問題為導向,落實三舉措,強力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一是突出問題導向,全面排查識別。資陽市成立市、縣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工作組,以村民聚居區向外延伸500米公共範圍內房前屋後的河、塘、溝渠以及村民反映強烈的黑臭水體為調查範圍,採取感官識別、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全面摸底,經過近5個月鄉村、鄉鎮、縣級有關部門逐級摸排,市級覆核、甄別,最終確定1條溝渠、2條河流納入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範圍,建立農村黑臭水體名冊,明確地理坐標、水體類別、水域面積、汙染成因及河湖長責任人等內容。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把握幸福河湖總脈搏 句容推進河湖治理換來...
    一直以來,鎮江句容市積極探索河湖整治新思路,改變過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統籌推進水環境全流域治理、引入社會資本和先進施工理念,讓專業人做專業事。如今治水成效顯著,過去荒蕪的垃圾場變成了公園,沒人願意靠近的臭水溝「逆襲」成了「打卡地」,城市的痛點變成了亮點。
  •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 青島市順利通過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核查
    11月30日—12月1日,國家核查組一行12名專家對青島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進行了專項核查,核查內容主要包括現場檢查、水質監測和資料查閱三個部分。核查結果認定:我市12處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抽查的6處水體無黑臭現象;通過現場核實公眾舉報、衛星遙感識別的疑似黑臭水體等方式,經過水質監測,青島城市建成區內未發現新的黑臭水體;完成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目標。
  • 文昌霞洞湖:「黑臭水體」搖身一變成市民休閒公園
    可誰能想到兩年前,這裡還是文昌市黑臭水體的治理對象。 「沒想到家鄉的霞洞湖會變得這麼美,更沒想到我成了它的守護員。」家住文昌市文城縣霞洞村的鄭在斌對記者說。據他回憶,兒時的霞洞湖水流清澈,但隨著城市的發展,由於城鎮排汙管網建設不到位,周邊住宅小區的生活汙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湖,加上湖邊畜禽養殖汙水、 餐飲汙水排入,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水葫蘆爆發性生長。
  • 邯鄲市復興區政府副區長郭安新組織召開渚河、輸元河黑臭水體整治...
    11月1日下午,副區長郭安新組織召開渚河、輸元河黑臭水體整治推進會。區財政局、水利局、戶村鎮、彭家寨鄉、西苑街道、石化街道、施工單位、監理、代建單位參加了會議。會上,設計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分別匯報了進展情況、下步工作計劃和倒排工期情況。
  • 寶龍轄區10條河流中8條基本消除黑臭
    寶龍街道供圖 本報訊 (龍崗融媒記者 劉芳菲 通訊員 陳展揚) 日前,記者從寶龍街道河湖長制工作交流培訓會上獲悉,寶龍轄區10條河流中8條已基本消除黑臭,餘下兩條的整治工作預計年底完成。其中,南約河、同樂河防洪標準已達50年一遇,其他河流已達20年一遇,基本消除了大面積積澇的問題,尤其是同樂片區逢雨必澇現象得到了有效解決。
  • 新安鎮城西新渠水體黑臭,周邊環境髒亂差!
    在市河長辦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裕安區新安鎮城西新渠看到,整個河道水汙染嚴重,水體黑臭,散發刺鼻氣味。有人私自修建攔河道路,阻礙河道行洪,河道內亂堆、亂放垃圾現象嚴重。記者:你知道不知道這段河道水體汙染、黑臭、環境差?裕安區新安鎮鎮政府辦公室主任 鮑啟明:那個河確實是有點問題,這個問題我們在處理在。
  • 蕭太后河重生背後: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再三年
    在明清筆記中,北京最早的人工運河——蕭太后河,呈現出一幅美麗動人的景象。然而,這條位於北京市東南郊的河流,隨著周邊人口不斷聚集,曾經遭受到嚴重的汙染,垃圾成堆、汙水流淌,被稱為「牛奶河」。據了解,當時每天至少有6萬噸汙水直排入河,2016年還上榜住建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名單》。不過,如今走在蕭太后河畔的馬家灣溼地公園內,繁花盛開,蘆葦搖曳,波光粼粼。
  • 關於加強我市黑臭水體長效管治的建議
    季彩群代表:您提出的關於加強我市黑臭水體長效管治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首先感謝您對城市建設的關心和支持。南通市區水系豐富,河道縱橫。前些年由於城市化進程加快,汙染控制不嚴等原因,市區出現較多黑臭河、斷頭河。
  • 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賦能黑臭河體治理 ——記「最美河湖衛士」臨沂...
    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賦能黑臭河體治理 ——記「最美河湖衛士」臨沂「企業河長」郝如傑 2020-10-22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邯鄲市復興區郭安新副區長組織召開渚河、輸元河黑臭水體整治推進會
    11月1日下午,郭安新副區長組織召開渚河、輸元河黑臭水體整治推進會。區財政局、水利局、戶村鎮、彭家寨鄉、西苑街道、石化街道、施工單位、監理、代建單位參加了會議。會上設計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分別匯報了進展情況、下步工作計劃和倒排工期情況。
  • 市淠河管理處紮實開展小高堰黑臭水體治理巡河工作
    為切實做好我市黑臭水體整治覆核驗收準備工作,保障小高堰黑臭水體治理效果,保護良好的水生態環境,市淠河管理處強化組織領導,狠抓責任落實,全力開展黑臭水體治理巡河工作。充分投入人力物力,落實責任包保。市淠河管理處抽調骨幹人員快速到崗到位,明確4個責任標段,細化工作任務,全面開展整治工作。目前,共投入巡河人員42人,車輛5臺,船舶1隻,並協調開發區支隊以及各施工單位人員130餘人,挖機、高壓清洗車、執法車、運輸車、水泵、發電機等10餘臺投入整治工作。紮實開展巡河,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
  • 守一方碧水 建美麗河湖——甘肅打好河湖管護攻堅戰紀實
    近年來,甘肅以建設健康美麗幸福河湖為目標,以推進河湖長制「有名有實」為主線,著力完善制度機制,全面加強河湖監管,大力整治河湖亂象,補齊補強短板弱項,有序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如今,河湖長製成為提升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重要引擎,隴原大地一條條河流變得更加清澈、一個個湖泊愈發碧波蕩漾,生態河湖正在成為幸福美好新甘肅的「亮麗名片」。
  • 探秘廣州河流治汙秘籍
    中新網廣州7月26日電 題:探秘廣州河流治汙秘籍  作者 王堅 趙雪峰  廣州「因水得城,依水而建」,一條珠江穿城而過,上百條河湧匯入其中,所以水是廣州生態環境治理中難點,該市列入國家監管平臺的黑臭水體達147條,數量位居全國第二。
  • 綠色秦巴|全國農村黑臭水體之(一圖看懂四川276處農村黑臭水體)
    【農村黑臭水體調查項目是在SEE和河流守望者支持下,綠色秦巴通過科學的調查方案設計,線上線下實際調查農村黑臭水體,識別農村黑臭水體現狀,理清農村黑臭水體成因,形成專業的調查報告,助推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進程。】
  • 市地頭條丨牡丹江市三條黑臭水體「脫黑」
    7月16日至18日,省生態環境廳與省住建廳組成聯合檢查組,赴牡丹江市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排查工作。
  • 江門全流域精細化治理「黑臭水」 繪就僑鄉生態畫卷_農視網_三農...
    這是江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高標準、精細化推進城區黑臭水體綜合整治的成果。近年來,江門按照市委、市政府全流域治理的要求,以「控源截汙、內源治理、活水循環、生態修復」為治理理念,對列入全國監管平臺的12條城市黑臭水體開展全面整治,長度71.65公裡,累計投入超60億元。
  • 安徽日報:宣城市郎溪縣:清澈的河水回來了
    宣城市郎溪縣:清澈的河水回來了■ 本報記者 張敬波 本報通訊員 夏忠羽 樂露菡「這條河整治之後,水清了,岸綠了,雖然家裡有自來水,我們還是習慣到河裡洗衣、淘米、洗菜。」站在新建的小橋上,只見清澈的河水自東向西緩緩流去,河兩岸是整齊美觀的生態連鎖護坡和草皮護坡,清澈的河水、綠色的草坪和岸邊的翠竹相映成趣。「去年,我們投入2774萬元對20多公裡長的凌笪小河流域進行了治理,重點實施河道疏浚、堤防加固、岸坡整治、拆建跨河橋梁、打造景觀節點等項目。工程完成後,不僅改善了水環境,對汛期防汛洩洪也起到積極的作用。」該鄉水利站負責人周建國告訴記者。
  • 江西省新餘市總河湖長、市委書記蔣斌調研「兩江」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本站訊 近日,市委書記、市級總河長蔣斌就「兩江」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進行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標準高質量推動「兩江」黑臭水體整治,建立長效機制,務求治理實效,全力推動城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營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優美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