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日本電話詐騙手段升級,專騙在日華人?這種電話不要接!

2021-01-09 日本招聘網

近年來,電信詐騙案件在我們的生活中已屢見不鮮,由於其低成本、高回報、手法簡單等特點,很容易被各種不法分子效仿、傳播,甚至延伸到了海外地區。

今年由於疫情在日本蔓延,利用在日華人的不安心理進行電話詐騙的案件越來越多,詐騙理由更是五花八門:涉嫌倒賣口罩、海外包裹被扣、違反籤證或在留條例將被遣返……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盜取你的個人信息,騙取錢財!

據日媒報導,日本警視廳於今年8月逮捕了一位20歲的我國臺灣籍男子。

據悉,該男子偽裝成我國大使館的職員,對大阪市一名30多歲的華人女性進行詐騙,以「有人偽造你的護照在國內涉及金融犯罪」、「可能會被強制遣返」為由,總共騙取女子765萬日元現金!

這種冒充我國駐日大使館打來的詐騙電話,是近年來在日華人遇到的最猖狂的詐騙手法,日本警視廳2019年逮捕了多起類似的詐騙團夥。

19年5月,日本抓捕的一個團夥足足有10人,均來自我國臺灣,他們還擁有一本記載了約15萬名華人詳細信息的名冊,包括地名、人名、電話號碼等等。

詐騙團夥在據點內被日本警方逮捕

據犯罪分子交代,電話詐騙想要獲取人們信息的途徑多種多樣,比如用「免費送口罩」、「抽奧運會門票」等誘導你點擊的釣魚簡訊、郵件連結,還有我們使用的各種SNS社交平臺都有可能暴露自己的信息,公共場所的WiFi也並不安全。

對於電信詐騙,日本各地警署和我國使領館曾多次發布警告提醒民眾警惕,然而還是有不少人中招。

福岡縣警署此前報告稱,當地一名華人留學生接到自稱是「出入境管理局」的電話,稱該留學生與國內一起詐騙案有關,必須回國接受調查,「如果不能回來,就要繳納保證金。」

這名留學生也沒有見過這種「大場面」,被嚇到立馬給對方的日本銀行轉帳共計43萬日元,還讓家裡人也給對方的國內帳戶轉帳了6萬人民幣……

滋賀縣警大津署近日也稱,9月2日,大津市一名42歲華人女性接到自稱大使館的電話,說她上了國內「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的黑名單,將被遣返回國逮捕,而且還有確鑿的網頁連結。

該女性立馬慌了神,之後又接到另一人電話稱「只要付錢就能幫你擺平」,於是當天下午就去銀行匯款50萬日元,後來才發現這個網站是假的,選擇報警。

因為隨手接了幾個電話就損失了這麼多錢,電信詐騙就是這麼簡單、粗暴,來錢快到令人髮指,偏偏相信的人還不少,實在是令人費解。

對於這種自稱「大使館」、「國內公安機關」的詐騙電話,我國駐日大使館早前就已在官網發布領事提醒,表示大使館會嚴格保護公民隱私和個人信息,不會通過電話、簡訊等任何形式通知你涉案或取包裹、郵件,以此要求你提供信息、轉帳、匯款等。

大使館還為在日華人科普了,詐騙電話多是由撥號軟體自動撥打,來電號碼常顯示為「非通知設定」,接到此類電話時應提高警惕。

而且,詐騙分子有時會使用號碼模擬軟體,讓你看到的來電顯示為使領館或公安部門電話,如果回撥就會接通詐騙分子的號碼,從而一步步被騙。

秋田縣警察本部也針對近期頻繁的在日華人電話詐騙發布了中文公告,表示詐騙團體的手法就是「令民眾以為自己捲入事件中,擔心惹上麻煩,從而騙取金錢」,如果接到類似電話,千萬不要告訴對方自己的信息和匯款,保護好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

日本招聘網也在這裡提醒在日華人、留學生夥伴們,詐騙分子慣用的手法就是冒充大使館、海關、入管局等官方機構行騙,無論他用何種手段恐嚇你,你都不要驚慌,及時用正規途徑聯繫官方部門,或直接報警尋求幫助。

我們漂洋過海來到日本學習、工作,生活都不容易,希望大家平時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不要輕信他人,進行轉帳、匯款等操作!

你在日本遇到過電話詐騙嗎?你是如何應對的呢?留言評論與我們聊聊吧!

相關焦點

  • 其實這4種電話號碼,很可能是詐騙電話,碰到了千萬不要接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消息,那就某某被電信詐騙了多少錢,每當大家聽到這類消息都是不屑一顧的。其實不法分子的手段很高明,就是利用我們這種心理來達到目的。所以為了防範於未然,大家直不予理睬就好了,比如這4種電話,就很有可能是詐騙電話,碰到了最好不要接。一、95開頭超過5位數其實95開頭並不都是詐騙電話,很多銀行的電話都是95開頭的。但都不超過5位數,如果你接到95開頭且超過5位數的電話號碼,那大概率就是詐騙電話了。
  • 日媒:在日本華人當心了 大量網絡虛擬電話湧入日本背後是匯款詐騙...
    中國小康網9月29日訊 老馬 從實際不存在的國際電話號碼向日本國內手機打電話的情況本月以來激增。通話中使用中文,據分析是瞄準在日中國人的「匯款詐騙」,但這類電話打給日本人的情況也不在少數。甚至出現了被騙約4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6萬元)的情況,專家呼籲不要接可疑電話。
  • 借疫情海外詐騙套路升級!這次瞄準海外華人和留學生
    這些詐騙分子大多是通過電話、簡訊和社交軟體等渠道,結合偽基站、釣魚網站等技術手段進行詐騙,並通過銀行、行動支付等渠道進行資金轉移。 值得注意的是,「智商低才被騙」是一種認知誤區,「高知人群」已成為大額詐騙的重災區。這是因為,近年來個人信息洩露的情況高發,騙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了受害人大量精準信息,能根據受害人的具體情況實施精準詐騙。 所以千萬不要覺得只有那些沒文化、智商低的人才會上當受騙。現在騙子的手段日益高明,而人人都有弱點。
  • 警惕!針對海外僑胞、中國留學生的詐騙又來了
    針對這種數字貨幣騙局,西班牙華人律師季奕鴻表示,許多融資是通過遠程操作甚至跨境運行,以此躲避各國金融監管。因此發生此類問題後,需要各國警方協助一起取證,難度更大。而各國警方對電腦取證的調查還處於初級階段,要追回資金難度很高。
  • 接個電話竟落入連環詐騙,不到三小時被騙10萬,「現在想想,都是套路」
    7月10日,市民曹女士向華商報、二三裡資訊反映,她既沒有點擊不明來路的連結,也沒有登錄對方提供的網站,只是接了個電話就被騙了。「我聽從騙子的指令自己把銀行卡的五萬元轉了過去,同時還在騙子的引導下又貸款五萬元也轉給了騙子,結果被騙10萬元。」
  • 消防員來電話了?警惕這些騙局
    >電信網絡犯罪偵查大隊接到一起 冒充消防隊採購網絡詐騙案件 涉案金額近30萬,辦他! 消防員不會 以任何名義向群眾索要財物 我們通過漫畫的形式來了解一下 這個 騙 局 是如何完成的 (與本案手段相似
  • 警惕!加拿大、日本、愛爾蘭,多家駐外大使館近期發布重要提醒,都與...
    據中國駐愛爾蘭大使館官微今天最新消息,近日,駐愛爾蘭大使館接到數位旅愛僑胞、留學生反映遭遇網絡及電話詐騙。使館再次提醒大家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和錢財。如遇簡訊、微信或電話索要信息、要求「配合辦案」、點擊連結或撥通電話領取郵包等情形,應格外警惕。不法分子詐騙手段多樣,不斷變換身份和詐騙手段,但目的都是竊取個人信息和財產。
  • 原來這4類電話號碼,都是詐騙電話!遇到了直接掛斷就好
    現在正是大家復工的時候,接到陌生電話的頻率也比較高,但現在是大數據的時代,知道你電話號碼的不一定是認識的人。不過大家遇到這4類電話號碼的時候,就要提高警惕了,因為大部分都是詐騙電話。眾所周知!目前的電話號碼都需要實名認證才能辦理,但不法分子使用的都是網絡虛擬號,或者是境外的電話號碼,所以才讓人防不勝防,下筆者就介紹幾種常見的詐騙電話號碼。
  • 警惕!「京東客服」一個電話,被騙了5萬塊錢
    警惕!現如今不管雙十一雙十二各大電商平臺的促銷手段日漸激烈不法分子也盯上這股熱潮實施詐騙其中主要手段是「冒充客服」案例回顧「冒充客服」詐騙警方提醒接到自稱是客服人員的電話,市民不必急著去判斷對方身份的真實性,可到購物的官方平臺跟店鋪的客服聯繫,或者登錄相關的平臺查詢物流信息進行核實,不亂點擊不明連結,不亂填寫個人信息,不亂添加陌生QQ或微信進行所謂的退款操作。
  • 你接過「00」或「+」開頭的電話嗎?要當心!
    因此,如果您收到的電話號碼以「00」(部分手機會在號碼顯示時將「00」翻譯為「+」)開頭,說明此電話來自境外。提醒:接到此類電話,無論對方在電話中自稱是國內任何部門的工作人員,都不要輕信。切勿以部分號碼相同判定電話來源冒充公檢法或銀行詐騙的手段並不新鮮,自從工信部在國際通信出入口將高風險號碼加入黑名單後,境外犯罪團夥詐騙手法開始翻新。他們將這類號碼前添加一串數字,尾號與公檢法、銀行、通信、郵政等辦公號碼一致。
  • 神秘中文騷擾電話,日本居住的你接到過沒?
    偶爾接到一些騷擾電話,大家可能都習以為常了,聽兩聲掛斷就過去了,但是最近日本大量出現了中文的騷擾電話,讓不少日本人和在日華人感到頭疼。  電話接聽後,普遍是先播放一段中文的自動語音,看上去應該是專門針對在日華人的「電話詐騙」。  通過上網查詢也顯示不出到底是什麼電話。不少接到騷擾電話的日本人抱怨說「太可怕了」,目前還沒有找到有效的對策控制騷擾電話的撥打。
  • 【安全提示】電信詐騙真實案例,10種常見電信詐騙手段
    簡訊詐騙、電話詐騙都聽說過,APP詐騙、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今天我們整理了10種常見電信詐騙手段教大家如何識破電信詐騙那些小伎倆騙術1:"貸款」詐騙洪先生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接通之後對方自稱是如期分期的工作人員,並問洪先生需不需要貸款,當時其就說需要,於是對方就讓他加微信,其通過微信掃一掃轉給對方一共4600元人民幣。警方提示:不要隨意在網絡上辦理貸款和信用卡,如不熟悉網際網路金融相關知識,應到各大銀行等正規信貸機構辦理信用卡及貸款,避免上當受騙。騙術2:"引誘兼職刷單」詐騙
  • 日本APO式電話詐騙:東京老人的殺人來電!
    2月28日,位於東京都江東區,一名80歲的老太太加藤邦子,被發現手腳與嘴巴遭膠帶捆綁貼住,死在家中。經過警方調查,發現該名老太太,在死前兩周曾接到詐騙電話,還曾向朋友抱怨她接到奇怪的詐騙電話,詢問她是不是有錢。受害當天上午10點半,一名加藤老太太的男性友人到府拜訪,11點左右,目擊證人與附近的監視器,證實有三位不明人士,進出死者所居住的公寓。
  • 95開頭的電話也有詐騙 要當心!
    95開頭的電話也有詐騙 要當心!提防95開頭的黑色產業鏈詐騙電話!95開頭的電話往往是一些機構、企業、公司的官方客服電話,但是警方發現也有相關團夥非法轉租給詐騙集團。95開頭的電話,和一些北京010的詐騙電話一樣,冒充權威機構或者官方客服電話,給人公信力感,給人信任感,仿佛經過了電信部門背書、調查。但是此類電話可能也是私人、騙子冒充和惡意仿冒、偽造、假冒、編造。
  • 96110是什麼號碼詐騙電話嗎 96110為什麼給我打電話不接什麼後果
    現在這個信息透明化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能收到各路推銷信息或者詐騙信息,還有很多詐騙犯冒充各種工作人員給你打電話步步涉陷。那麼大家有沒有接過96110的電話呢?96110是詐騙電話嗎?96110為什麼給我打電話呢?96110是公安機關反詐勸阻專線,當大家遇到電信詐騙時,96110就會向你發起報警,所以當顯示96110來電的時候請大家務必接聽!
  • 警惕「95」號段詐騙 有人接完電話被騙走近30萬元
    不少人都接到過95開頭的電話號碼。喂,你好,需要貸款嗎?保險了解一下?特價房,我給您介紹一下?……時不時接到這些營銷電話,讓大家不勝其煩。「95」號段號碼是全國範圍內統一使用的客戶服務短號碼、電信業務接入號碼,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規劃、分配和管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企業客服電話。
  • 日本年輕人不願意接電話,保健所很難追蹤疫情,網友怒懟:不明號碼誰...
    當這個情況被報導出來之後立刻引發日本網友不滿,吐槽政府應該提前公不保健所的電話才對,否則沒看過的號碼都會認為是詐欺或宣傳廣告,誰會想要接啊!這究竟該算是誰的錯呢……▋「年輕人都不接調查的電話,還有人不配合調查」身為日本大型媒體之一的讀賣新聞在4月5日刊出這篇報導,指出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病例感染途徑越來越難追蹤,保健所更抱怨年輕人特別不愛接電話,甚至接了也不願意配合,導致他們非常難調查病患的接觸史!
  • 兩地警方傻眼,長沙警方打電話給詐騙受害人,電話卻被轉移到了上海...
    不少詐騙分子為了讓民警聯繫不上被害人,更是花樣百出,讓受害人把電話設置呼叫轉移。近日,長沙市民蘇女士就上了當,把電話呼叫轉移到了上海警方,好在民警及時聯繫上了她的老公,挽回了損失。不少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為了使受害人在接受洗腦的過程中不被打擾,會讓受害人將電話號碼設置呼叫轉移,這樣,受害人在短時間內,就無法接聽他人電話了。近日,有騙子在使用上述伎倆時,竟然將受害人的號碼轉移到了上海市110報警臺。6月30日下午,長沙警方在試圖聯繫受害人時,電話打到了上海民警那裡。
  • 警惕!冒充客服打「解綁VIP」電話,日照一女子被騙……
    假如接到這種電話,您可一定要警惕,這正是近期的詐騙套路。近期日照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已接到多起冒充網購平臺客服、聲稱操作失誤、客服退款的詐騙警情。3月25日,李某接到一個自稱客服的電話,說是李某在某寶上購買了一雙鞋,他們的客服不小心搞錯了,給李某弄成了至尊VIP,每月需要500元的會員費需交一年,問李某是否要取消VIP。
  • 【反電詐宣傳】你接過「00」或「+」開頭的電話嗎?要當心!
    因此,如果您收到的電話號碼以「00」(部分手機會在號碼顯示時將「00」翻譯為「+」)開頭,說明此電話來自境外。提醒:接到此類電話,無論對方在電話中自稱是國內任何部門的工作人員,都不要輕信。切勿以部分號碼相同判定電話來源冒充公檢法或銀行詐騙的手段並不新鮮,自從工信部在國際通信出入口將高風險號碼加入黑名單後,境外犯罪團夥詐騙手法開始翻新。他們將這類號碼前添加一串數字,尾號與公檢法、銀行、通信、郵政等辦公號碼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