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信詐騙案件在我們的生活中已屢見不鮮,由於其低成本、高回報、手法簡單等特點,很容易被各種不法分子效仿、傳播,甚至延伸到了海外地區。
今年由於疫情在日本蔓延,利用在日華人的不安心理進行電話詐騙的案件越來越多,詐騙理由更是五花八門:涉嫌倒賣口罩、海外包裹被扣、違反籤證或在留條例將被遣返……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盜取你的個人信息,騙取錢財!
據日媒報導,日本警視廳於今年8月逮捕了一位20歲的我國臺灣籍男子。
據悉,該男子偽裝成我國大使館的職員,對大阪市一名30多歲的華人女性進行詐騙,以「有人偽造你的護照在國內涉及金融犯罪」、「可能會被強制遣返」為由,總共騙取女子765萬日元現金!
這種冒充我國駐日大使館打來的詐騙電話,是近年來在日華人遇到的最猖狂的詐騙手法,日本警視廳2019年逮捕了多起類似的詐騙團夥。
19年5月,日本抓捕的一個團夥足足有10人,均來自我國臺灣,他們還擁有一本記載了約15萬名華人詳細信息的名冊,包括地名、人名、電話號碼等等。
據犯罪分子交代,電話詐騙想要獲取人們信息的途徑多種多樣,比如用「免費送口罩」、「抽奧運會門票」等誘導你點擊的釣魚簡訊、郵件連結,還有我們使用的各種SNS社交平臺都有可能暴露自己的信息,公共場所的WiFi也並不安全。
對於電信詐騙,日本各地警署和我國使領館曾多次發布警告提醒民眾警惕,然而還是有不少人中招。
福岡縣警署此前報告稱,當地一名華人留學生接到自稱是「出入境管理局」的電話,稱該留學生與國內一起詐騙案有關,必須回國接受調查,「如果不能回來,就要繳納保證金。」
這名留學生也沒有見過這種「大場面」,被嚇到立馬給對方的日本銀行轉帳共計43萬日元,還讓家裡人也給對方的國內帳戶轉帳了6萬人民幣……
滋賀縣警大津署近日也稱,9月2日,大津市一名42歲華人女性接到自稱大使館的電話,說她上了國內「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的黑名單,將被遣返回國逮捕,而且還有確鑿的網頁連結。
該女性立馬慌了神,之後又接到另一人電話稱「只要付錢就能幫你擺平」,於是當天下午就去銀行匯款50萬日元,後來才發現這個網站是假的,選擇報警。
因為隨手接了幾個電話就損失了這麼多錢,電信詐騙就是這麼簡單、粗暴,來錢快到令人髮指,偏偏相信的人還不少,實在是令人費解。
對於這種自稱「大使館」、「國內公安機關」的詐騙電話,我國駐日大使館早前就已在官網發布領事提醒,表示大使館會嚴格保護公民隱私和個人信息,不會通過電話、簡訊等任何形式通知你涉案或取包裹、郵件,以此要求你提供信息、轉帳、匯款等。
大使館還為在日華人科普了,詐騙電話多是由撥號軟體自動撥打,來電號碼常顯示為「非通知設定」,接到此類電話時應提高警惕。
而且,詐騙分子有時會使用號碼模擬軟體,讓你看到的來電顯示為使領館或公安部門電話,如果回撥就會接通詐騙分子的號碼,從而一步步被騙。
秋田縣警察本部也針對近期頻繁的在日華人電話詐騙發布了中文公告,表示詐騙團體的手法就是「令民眾以為自己捲入事件中,擔心惹上麻煩,從而騙取金錢」,如果接到類似電話,千萬不要告訴對方自己的信息和匯款,保護好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
日本招聘網也在這裡提醒在日華人、留學生夥伴們,詐騙分子慣用的手法就是冒充大使館、海關、入管局等官方機構行騙,無論他用何種手段恐嚇你,你都不要驚慌,及時用正規途徑聯繫官方部門,或直接報警尋求幫助。
我們漂洋過海來到日本學習、工作,生活都不容易,希望大家平時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不要輕信他人,進行轉帳、匯款等操作!
你在日本遇到過電話詐騙嗎?你是如何應對的呢?留言評論與我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