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雪後,北京市平均氣溫降至零度以下,而住在朝陽區暢清園小區的居民在家中也得忍受著寒冷。記者得知,從今年正式供暖開始,小區一些居民家中的溫度只有16℃左右,一些北向的房屋室溫僅有15℃。對此,小區物業表示,可能是小區供暖管道老化導致居民家中溫度較低。
張先生家的臥室溫度
下午3時,室外溫度降到零下3℃。暢清園9號樓的張先生回到家中,馬上又套上了棉坎肩,此時擺在電視機上的溫度計顯示:16℃。
「從今年試供暖開始家裡的溫度就沒上過18℃,室內和室外的區別,就是把羽絨服換成棉坎肩。我家是西北向,溫度比較低,在家待時間長了都凍手。」張先生說。
張先生家客廳的溫度
隨後記者又來到張先生家的臥室,書桌上的溫度計顯示屋內溫度為15℃。張先生說,17℃是正式供暖以來家中的最高溫度,到了晚上溫度會更低,家人都需要蓋兩床被子。
除了張先生,居住在8號樓的孫大爺家也是如此。平時在家,他和老伴兒不僅要穿著毛衣和棉褲,保暖內衣和棉拖鞋也是必不可少。孫大爺抱怨說:「從今年開始,家裡就一直不暖和,尤其是半夜起床上廁所的時候,出了被子就特別冷。」
一層居民家中溫度
記者了解到,暢清園小區是由北京恆之鴻業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供暖,供熱鍋爐也設在小區內。「這座鍋爐房只負責我們小區三棟樓,難道燒不熱嗎?」不少居民這樣質疑。
暢清園小區每年的供暖費由物業公司代收,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暢清園小區入住已有20年,今年暖氣不熱的原因疑似管道老化導致熱水循環不好。該工作人員說,明年停暖後,將會對小區的供熱管道進行清洗。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張群琛
編輯 曾佳佳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