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盾「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壓軸MISA,龔琳娜挑戰呼麥,反彈琵琶...

2020-12-06 中國青年報

因疫情取消歐洲多國巡演後,譚盾的《敦煌·慈悲頌》終於在上海上演。7月29日晚,這部被他稱作「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壓軸2020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譚盾指揮上海交響樂團、蘭州音樂廳合唱團共同演繹,沈洋、韓蓬、龔琳娜、黃英、哈斯巴根、吳虹霓等歌唱家齊聚,現場更有反彈琵琶與敦煌畫舞驚豔上演。《敦煌·慈悲頌》和MISA其他演出一樣,通過網絡直播傳遞給了更多無法到場的觀眾。譚盾說:「特殊時期,希望音樂可以將我們連在一起,成為我們心靈的良藥。」

蘭州音樂廳合唱團 蔣迪雯 攝

如何把敦煌壁畫變成音樂?

2013年,譚盾第一次去敦煌,見到了原敦煌研究院院長、「敦煌女兒」樊錦詩。在看了上千幅令人驚嘆的壁畫後,樊錦詩對他說,敦煌壁畫是帶不走的,您能不能把敦煌的壁畫變成聲音?於是,譚盾開始了長達6年的漫長創作,其間他在上海和敦煌兩地往返十幾次。

譚盾回憶,第二次去敦煌時,樊錦詩要把自己珍藏的幾十卷關於敦煌壁畫的絕版書籍打包全送給他,這份慷慨讓他一下子熱淚盈眶。「我問她,您捨得嗎?她說,我這是在投資。」

然而,敦煌壁畫浩如煙海,光是描繪音樂的壁畫就有4000多幅,其中糅合的思想也極其深厚、複雜,譚盾越是深入這個世界,越是無從下手。最後,他選出了人們最常聽到,也是爺爺奶奶總愛跟孩子們講的6個故事:挽救他人卻遭背叛的九色鹿、長出千手千眼的公主……以交響樂為載體,他將慈悲的故事娓娓道來。

壁畫中的千年古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樂器呈現呢?譚盾想,這些音樂一定要用壁畫裡的樂器才能演奏得出來。為了復原敦煌古樂器,譚盾在國內尋訪,甚至去日本,向製作樂器的匠人取經。因為琵琶太重、很難真正拿著跳舞,他還跑去雲南種葫蘆,做出了只有一斤重的琵琶。最終,他復原了反彈琵琶、奚琴等敦煌古樂器,還穿插使用了缽、木魚、引罄等傳統樂器,把敦煌壁畫中的場景搬上了舞臺。

反彈琵琶與敦煌畫舞 蔣迪雯

聽見東方的尊嚴與高貴

在《敦煌·慈悲頌》裡,龔琳娜挑戰了第五幕「心經」。不到一個月前,龔琳娜接到譚盾的電話邀約。為了唱好高難度的作品,她每天七點起床練歌,希望背譜唱也能遊刃有餘。第一天排練,龔琳娜說:「譚盾很注重細節,在與合唱團排練的兩個小時裡,幽默又嚴謹,充滿活力,在音樂中的他就像孩童般好奇與歡樂!」演出中,龔琳娜還挑戰了呼麥唱法,排演結束,她與來自草原的歌手、奚琴演奏家哈斯巴根單獨「加練」,「希望每一個細節都被關注」。

在《敦煌·慈悲頌》的舞臺上,反彈琵琶和敦煌畫舞令人驚豔,表演者陳奕寧是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的學生。為了打破「舞蹈演員只能跳不能彈,音樂家只能彈不能跳」的局限,譚盾曾把專業琵琶演員送到北京學了兩年舞蹈,又在北京舞蹈學院海選,最終選出2個學過10年琵琶的學生,跟著他練習敦煌琵琶曲,才有了今天舞臺上的呈現。

反彈琵琶 MISA供圖

譚盾回憶,2018年,《敦煌·慈悲頌》在德勒斯登音樂節世界首演,合唱由19個國家的青年歌唱家共同演繹。譚盾特意準備了兩套指揮服,「怕西方聽眾不懂欣賞,怕被扔雞蛋和西紅柿」。但演出結束時,掌聲持續了15分鐘。德國媒體評論稱,在《敦煌·慈悲頌》裡,他們發現東方哲學的深遠,聽見了東方的尊嚴與高貴。此後,墨爾本交響樂團、慕尼黑愛樂、洛杉磯愛樂、倫敦愛樂、新加坡交響樂團等世界知名樂團都曾演繹《敦煌·慈悲頌》。在洛杉磯的演出讓譚盾印象深刻,演出不僅一票難求,更有400多位華僑排著長隊在音樂廳外等退票。

謝幕時,觀眾的掌聲超過10分鐘 蔣迪雯 攝

譚盾說:「音樂是一座橋,能讓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得以溝通情感和分享心靈。希望觀眾能在《敦煌·慈悲頌》裡聽到慈悲和愛,也聽到人類和大自然的深切對話。」

來源: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讓世界聽見中國聲音:MISA圓滿收官,新樂季蓄勢待發
    陳奕寧演繹反彈琵琶及敦煌壁畫舞。  昨晚的閉幕音樂會上,《敦煌·慈悲頌》中的不同段落,由低男中音沈洋、男高音韓蓬、女高音黃英、次女高音吳虹霓、女原生歌手龔琳娜、男原生歌手哈斯巴根等中國藝術家獻演。用譚盾的話說,這部以敦煌壁畫故事為靈感的原創交響樂「回家」了——該作緣起敦煌寫成於上海,上海交響樂團也成為首支演奏它的國內交響樂團。  《敦煌·慈悲頌》於2018年5月在德國德勒斯登音樂節首演,驚豔歐洲舞臺。
  • 取家鄉之水,奏天地人和——譚盾《敦煌·慈悲頌》震撼長沙音樂廳
    這是譚盾第二次在他的家鄉長沙演奏《敦煌·慈悲頌》。觀眾中,有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鄭建新以及各界名流。此刻,他們都是譚盾的老鄉、老友、愛樂者,以及譚盾作品的支持者。他的老朋友,長沙作家何立偉看過,就說:《慈悲頌》共六幕,有著清晰的敘事性和高潮疊疊的戲劇性,用獨唱,對唱,多聲部合唱,和交響樂,講述了佛經中關於信仰的東方古老的哲學故事,演繹了敦煌壁畫中的各色人物和他們的生活。有別於我聽到過的他的「水樂」「紙樂」「地圖」「女書」「九歌」一類從中國文化符號中提煉的純音樂。這部作品的野心更大,更有人類感和世界感。
  • 世界級作曲家譚盾來配樂!玩《王者榮耀》還能聽交響樂
    據悉,這是譚盾第一次為遊戲產品作曲,他表示,希望國樂被更多年輕人喜愛與認同。此次組曲分別以奚琴、尺八、篳篥、笙、五弦琵琶五種幾近失傳的古樂器音色為主軸,並通過交響樂技法演繹英雄皮膚設定中五虎上將「仁義忠威勇」的傳統精神內核。比如在皮膚設計中,趙雲的「其疾如風」被表達為了「颯颯同風」,譚盾選用奚琴滄桑的聲音深情表達趙雲的氣魄與仁善。
  • 廣交登上MISA舞臺,2020上海夏季音樂節7月20日開幕
    龔琳娜、李泉、霍尊、張雄關、彩虹室內合唱團等,將和MISA藝術總監餘隆、作曲家譚盾、歌唱家沈洋、黃英等大咖一起亮相。7月20日的開幕音樂會,餘隆將指揮上海交響樂團,聯手實力唱將龔琳娜,開展一場交響樂與新民樂的同臺對話。西貝柳斯的《圖翁內拉的天鵝》《憂鬱圓舞曲》,和斯特拉文斯基《火鳥》組曲的西方經典,以及老鑼充滿中國文化底蘊的《靜夜思》《山鬼》,將MISA的「音樂無界」體現得淋漓盡致。
  • 王者榮耀×譚盾|五虎定製交響樂,用傳統樂器復原中國聲韻
    咳咳咳,小妲己要平復下激動的心情,大聲喊出大大的名字——他就是享譽國際的華人作曲家、指揮家譚盾先生,還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格萊美原創音樂獎!譚盾老師特地選取了五種幾乎遺失在歷史中的中國傳統古樂器來詮釋五虎上將的精神內核,用復原古樂器的音色為王者世界注入曾遺落在歷史長河中的中國聲韻。
  • 魔幻極致的反彈琵琶:心開神悟不忍瞬目
    反彈琵琶飛天,位於敦煌莫高窟112窟(中唐)的《西方淨土變》的一部分《伎樂圖》中,伎樂天伴隨著仙樂翩翩起舞,舉足旋身,創造了反彈琵琶的絕技造型,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瑰寶。反彈琵琶造型豐腴飽滿,線描寫實明快、流暢飛動,一氣呵成,天衣飄颶,有「吳帶當風」的韻致,體現了唐代佛教繪畫民族化的特色。在《伎樂圖》中,反彈琵琶豔絕天下,花雨紛飛。她手持琵琶翩翩翻飛,天衣裙裾搖曳生姿,項飾臂釧叮噹作響。突然,她、舉足、頓地、出胯、旋身、雙手猛然後舉——霎那間,整個天國為之驚羨不已,時光凝固,眾生靜默。
  • 鬥魚misa喵老師多大真名叫什麼 ASMR主播misa喵老師個人資料
    那麼鬥魚misa喵老師多大?下面來看一下。  鬥魚misa喵老師多大  網上並沒有公開misa喵老師几几年出生的,只知道她的生日是4月2日,所以關於misa喵老師到底多大,這個暫時還不知道。而且她也是有許多的COS作品的,不過寫真才是真好看呢。喜歡的可以加她一波微博哦。
  • 俠之樂 海之聲 譚盾之藥 譚盾大手筆串起青島「珠鏈」「音藥周...
    7月20日,由青島交響樂團主辦的「2020青島·譚盾音藥周」正式開幕。在5天的活動中,譚盾大手筆串起1907電影博物館、八大關景區、西海岸、棧橋人民會堂,以青島的人文「珠鏈」展現他的音樂理念,把他的「俠樂」系列、自然系列以及最新的抗擊疫情作品《武漢十二鑼》展現給樂迷。
  • 龔琳娜:在神話裡尋根創作新「神曲」
    與指揮餘隆在排練中【採訪】探索音樂傳統,致力中國新藝術音樂除了首次搭檔餘隆,龔琳娜還將在閉幕演出搭檔譚盾,一同完成《敦煌·慈悲頌》。此前,當她將這個消息告知丈夫老鑼時,懂她的老鑼特別興奮:「你等了這麼多年的機會,這回終於來了!」
  • 譚盾攜手杭蓋登陸東藝舞臺 《交響搖滾.巴赫宇宙》音樂會來了
    成立於2004年的杭蓋樂隊來自遼闊的內蒙古草原,由伊立奇、義拉拉塔、胡日查、蒙大、艾倫、鈕鑫和巴圖巴根七位蒙古族音樂家組成,以其前衛、包容的民族音樂語言成為當今國際舞臺上最富盛名的中國搖滾樂隊之一。譚盾認為,杭蓋是一支「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與靈魂和先鋒精神」的樂隊。他們在當下的時代發出獨屬於自己的聲音,堅持不懈地與這個社會叫板,而交響樂則一直在捍衛古典的純正,與當代人逐漸失了聯繫。
  • 譚盾攜手杭蓋:搖滾對話交響,共塑「巴赫宇宙」
    作曲家譚盾與民族搖滾樂隊杭蓋的合作進行到第四年,「交響搖滾」開始為人熟知,他們的合作也進行到下一個階段,向著更具實驗性的方向駛去。
  • 龔琳娜:中國人壓力太大 需要《忐忑》這樣幽默的歌
    這是觸動我願意去唱這些的原因,我不是光唱一個神秘的東西或者給你講一個怪獸,而是希望大家通過這首歌會去探究我們文化的根源,這個其實是最重要的。鳳凰網文化:您一直在做「新藝術音樂」,其中一個重要的使命是振興中國音樂。
  • 直播預告|MISA明晚開幕,餘隆執棒上交攜手龔琳娜開啟一場交響樂與...
    圖說:明晚,上交將攜手龔琳娜帶來精彩表演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明晚7時,上海夏季音樂節將正式拉開序幕。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裡,音樂總監餘隆將執棒上海交響樂團聯手實力唱將龔琳娜,展開一場交響樂與新民樂的同臺對話。
  • 用呼麥唱流行和搖滾,都楞扎那說其實呼麥並不「土」
    2008年前後,都楞扎那開始跟老師學呼麥。他的老師們剛剛從外蒙古的世界呼麥大師那裡把它傳播回內蒙古,都楞扎那也是草原上第二批學習呼麥的人。「一開始很難,呼麥的發聲方法和唱歌是相反的,唱歌要放鬆,但呼麥要把喉結這部分緊張起來。」都楞扎那學過美聲,很難找到呼麥的發音方法。他開玩笑說,在藝校學呼麥的班上一共有12個學生,一開始他是最差的一個。
  • 「蘭州,我的音樂之家」 ——本報專訪著名音樂家譚盾
    24日,國際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面對媒體在激動之餘寫下了這麼一句話,而他歷時6年創作的音樂巨製《敦煌·慈悲頌》,即將在蘭州音樂廳震撼上演。在採訪中,他不僅深情地講述了自己與蘭州、與敦煌、與音樂的不解之緣,更用最誠摯的語言向這座城市獻上了真誠的祝福。
  • 湯良興談琵琶:你要比別人吃更多苦,在舞臺上才能好那麼一點
    琵琶演奏家湯良興形容自己流浪一生。他曾在上海工作25年,在美國打拼十多年,又在中國臺灣教書20年,最近兩三年才回到家鄉上海,在上海大學音樂學院當起了客座教授。「外面走一大圈再回過來,看我以前的家,很多回憶都在這裡。」72歲的湯良興感慨。
  • 呼麥+搖滾,這個配方很上頭!
    第十七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 「八月飛歌」——雲上歌曲大賽 報名進行中.... 報名截止2020年8月3日 將參賽作品請自行錄製高清MP4\MPEG\MOV格式 將參賽視頻及報名表發送至郵箱 郵件名稱寫
  • 譚盾「交響搖滾巴赫宇宙」音樂會奏響春城
    12月3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國際知名的指揮家、作曲家、教育家譚盾親手打造的「多樣世界·美麗中國·相約春城」生態交響音樂會在雲南省大劇院舉行,空靈、磅礴的音樂在春城昆明夜晚的上空奏響。譚盾攜手國際著名青年鋼琴家萬捷旎、國際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和國際著名青年打擊樂手林喆、中國首位嗩吶博士劉雯雯、雲南民族民間歌舞樂傳承人羅鳳學、中國著名的杭蓋原生態搖滾樂隊以及雲南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聯合打造。本場音樂會,是譚盾通過世界級的音樂史詩巨製,傳遞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對自然家園的愛與尊重。據介紹,音樂會的多數靈感正是來自雲南多元生態、多元音樂的環境。
  • MISA來了|疫情之下,上海夏季音樂節玩法變了:一晚兩場,線上線下
    今天下午(6月30日),上海交響樂團亮出「2020上海夏季音樂節」全陣容,正如今年MISA的主題「如約」,幾易其稿後,MISA終於在觀眾的期待中,開啟了新的十年音樂旅程。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MISA將在線下和線上同步進行,所有線下演出都將通過直播或錄播的方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