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樹點歪了是一種什麼體驗

2020-12-09 懂球帝官方

這兩天到海外去呆了幾天,這不馬上要回去了,這兩天事比較多,得去跟客戶做匯報,還得陪客戶去釣魚,還得連夜學習下怎麼釣魚,還得去機場,到了北京後還不知道會有什麼待遇,感覺會被隔離,畢竟我現在是從疫區回北京。

正在寫的文章又要跳檔了,所以只好把之前收藏已久的一篇拿出來救下急。這篇文章最早發在知乎的一個問題下,原本的問題叫「歷史上有哪些「點錯技能樹」的例子?」

作者@向日葵的人生 這個答覆特別好特別有啟發,我看了好幾遍,非常喜歡,也希望大家喜歡。等我回國後,我這邊繼續正常更新起來。文章已經獲得授權,原作者知乎大V @向日葵的人生。

以下正文:

歷史上有哪些「點錯技能樹」的例子?

這個問題的活生生例子必須是在國內看來充滿了神秘主義的瑪雅文明啊!

1 冶金術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瑪雅文明其實是一個新石器時代級別的文明。說好聽點叫玉石文明,實際上就是玩石頭玩到了高級狀態的意思。

如果你有幸(或者說不幸)穿越到了瑪雅的古典時期(全盛時期,公元4世紀到公元9世紀以前,差不多是中國東晉時期到唐朝中後期這段),你會驚訝地發現,當地人民全用的是石器、骨器、木器之類的,青銅的僅有一點外來貨,鐵更是稀缺到只能成為貴族的首飾。

因為瑪雅文明遠離任何一個鐵礦、銅礦,最近的都在墨西哥高原,所以瑪雅文明一直湊合著石器用,一直停留在新石器時代,而大洋彼岸的中國,這個階段大概是良渚文化時期,早在三皇五帝之前。所以說,你會發現當地農民的生產是很艱辛的:要鬆土沒有犁,要耕田沒有鋤頭,要什麼沒什麼,所以瑪雅農民怎麼種田呢?很簡單:任性。

既然工具技能不夠努力用手刨不現實,那乾脆就刀耕火種吧!所以儘管是種植文明,但以種植業為生的瑪雅人種田方式可謂簡單粗暴,和主攻遊牧的日耳曼人一個揍行:燒出一片地,種子隨便一撒,齊活兒。

玉米們你們看著隨便長長就行。但是瑪雅偏偏又是世所罕見的熱帶文明。熱帶雨林嘛,萬物瘋長,養分充分利用,所以土地貧瘠,一塊地不休耕個三五年絕對種不出像樣的糧食出來,刀耕火種看天吃飯,而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農業生產能力可想而知。

2 畜牧業和農業

瑪雅文明和其他文明差異明顯的就是沒有大型牲口。大家耳熟能詳的十二生肖,中國只缺了龍,但瑪雅除了狗和雞基本都指望不上,連貓都沒有。有人會說哎不是還有草泥馬嗎?那玩意兒據說也挺好吃的?

醒醒,那是印加的地盤好麼,瑪雅和印加的關係就跟中國和印度的關係一樣——基本沒聯繫。因為沒有各種人類的好朋友,瑪雅人一直過得很孤獨。這就導致他們什麼都得自己來——自己抬轎子,自己翻地,自己奔跑……本來工具已經不發達了,再在出力氣方面沒有很好的輔助,就導致瑪雅人的農業一直很不景氣。

當然,瑪雅的農業其實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不能武斷地說屬於科技樹點偏了,但主要是配套系統的不完善導致了農業產量的慘澹。如果你看瑪雅人的菜譜,那絕對是今天的標準健康食譜:玉米為主食、各種熱帶水果和蔬菜(鱷梨、南瓜、辣椒、西紅柿等等)、偶爾一點魚肉雞肉甚至是蜥蜴肉,條件好點的還有用蜂蜜調味的甜玉米酒。

高纖維、低熱量、低脂肪,碳水也夠,就是蛋白少點。但是這對於瑪雅人而言並不是那麼地美好。因為在瑪雅,雖然副食種類豐富,但主食基本只有玉米(可能也有木薯),所以瑪雅人主要是就著玉米棒和玉米餅來吃各種菜。然而,瑪雅人的玉米餅和今天大家食堂裡吃的玉米餅幾乎是兩個概念,少油無糖不說,口感真的是粗糙到難以下咽。

因為沒有畜力、風力的幫助,玉米要磨成面只能靠手磨,效率極其低下也就算了,雜質更是種類豐富,如果不是反覆地舂、磨、篩,那做出來的粗玉米面和今天的精玉米面差別是非常明顯的,但加工過程人力成本是如此之高,因此往往最後如果想吃口不那麼硌喉嚨的玉米面,那價格往往跟同重量的肉類價格差不多——如前所言,瑪雅人的肉類來源單一又稀少,特別是在瑪雅全盛時期,人口超過1400萬,土地大量開墾,雨林並不豐富,熱帶天氣炎熱又不容易保存,靠漁獵補充的肉類量可想而知,那麼自然肉價就是,very的high。

所以,窮逼只能啃棒子,富人才能吃到多次加工的玉米餅。當然,這種情況也不是瑪雅人獨有,在古代農業產量低、加工成本高是普遍現象,以水稻為主食的日本人也只有武士階級以上的人才能吃得到加工過的精米,普通人只能吃舂過一兩次的糙米,以至於日本農民將加工過的精米稱為「銀舍利子」,只有在逢年過節或者有貴客來訪時才捨得拿出來吃一點。

兩者的口感差別有多大呢?這麼說吧,舉個我們的鄰居的例子。近代日本在建立了成體系的後勤補給制度之後,所有部隊一律配發精米不再吃糙米,從此之後日軍幾乎從來沒有像當今的美國這樣愁招不到兵,儘管日軍當時的新兵訓練以嚴苛到近乎滅絕人性出名,但仍然擋不住農村青年踴躍報名,對這些新兵而言,吃大米飯幾乎成了唯一的樂趣,以至於當日軍後勤部門發現日軍因為只吃精米導致腳氣病想要換回糙米時,日軍全軍上下居然前所未有地高度一致群起抗議,差點釀成兵變。

當然,比起高緯度的日本來說,萬物生的熱帶提供了各種補充,有各種昆蟲蝸牛可以拿來補充蛋白質,各種可可等熱帶植物拿來當飲料,當然,還是由於沒有加糖,瑪雅人的巧克力的口感和今天的白色戀人差若天淵,和減肥時吃的黑巧克力以及美軍二戰時候配發的土豆味的巧克力能量棒有得一拼,與其說是帶來快感的暖心飲料,不如說是提神的功能飲料。

因此,雖然瑪雅人農業生產能力低下,但仗著熱帶雨林的豐富物產以及熱帶炎熱天氣帶來的低消耗,普通瑪雅人倒不至於路有凍死骨。

然而,如前所言,瑪雅人的飲食結構對今天飽受冠心病高血壓困擾的人來說算得上健康,但對當地人卻是另一種煩惱:玉米的單位熱量比起大米白面來說實在是太低了。

同重量的玉米提供的熱量只有大米的一半,所以就算古人食量小、熱量耗散少,瑪雅人消耗的主食量估計也比同時代的中國人多。而前面已經說過,普通人的主食是很粗糙的,因此結果就是牙齒磨損和營養不良的問題格外嚴重。更不要說各種粗糙的主食對於腸胃的負擔,也增加了瑪雅人罹患消化系統疾病的機率。

3 武器系統

石器時代的環境一旦確定,就幾乎奠定了瑪雅人的軍事能力。但是,就算是作為石器時代的軍隊,瑪雅人的軍事技能也是非常的令人捉急——瑪雅人的唯一遠程攻擊武器是標槍(投槍),連【弓箭】都沒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通通沒有,長矛的戰鬥部是磨尖的石頭(當然還是挺鋒利的,就是比較脆);【鎧甲】是什麼東西我們連鐵都沒有這麼熱真的懶得穿;要什麼【戰旗】啊熱帶雨林裡你把手揮斷了別人也看不見啊紋身就是識別碼;除了在【匕首】這個小武器上技能點滿了之外,其他大型戰鬥武器科技點基本沒點。

在防禦科技方面,瑪雅連基本的【城牆】科技都沒有,儘管他們有與埃及媲美的石頭金字塔,但是卻和帝國時代裡的哥特民族一樣沒有石頭城牆,這可能和當地茂密的叢林所起到的屏障作用有關係。

只有在瑪雅文明的最後階段,才有幾個少數的城邦點了【城牆建造術】,比如卡拉科姆魯的北面就是有城牆的,還有城垛等現代城牆的特徵,比較高級。當然可能城牆的防禦作用並不是那麼突出,所以瑪雅文明並沒有像中國那樣狂點城牆技能,升級出【馬面牆】、【超高牆】、【水長城】、【烽火臺】等逆天的工程學科技。

戰術方面資料不是很多所以了解甚少,但瑪雅人的軍事能力在全盛時期也算是比較強悍。從出土的文物來看,瑪雅士兵的戰鬥指揮系統看起來也很落後,日本好歹背後還插個旗呢,而對瑪雅人來說,戰術協同、諸兵種協同作戰的概念幾乎不存在。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輔助基本靠狗。

可以推測如果在平原擺開打陣地戰,瑪雅人的部隊戰鬥力和同時代的中國軍隊肯定差了不是一點半點。當然,人家主攻叢林作戰,擅長近戰偷襲戰。因此,當面對鮮衣怒馬的一小撮西班牙殖民者時,「以忠信為甲冑,以禮儀為幹櫓」精神文明高度發達(這點後文會講)的瑪雅戰士和阿茲特克戰士在人數佔了優勢的情況下終於還是毫無懸念妥妥的跪了。(當然,當時瑪雅文明已經近乎衰亡)

上一張瑪雅人的戰刀,當然這麼浮誇的配色不一定是實戰的,可能表演性質更多點。

4 交通系統

瑪雅人在交通系統上最匪夷所思的科技樹發展觀就是沒點【輪子】科技,是的,他們發明了帶輪子的玩具,知道用滾木搬動大石頭,然而,他們並沒有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輪子,完全沒有【車】這個概念,甚至車馬炮象的概念都沒有,只有相士將帥兵卒,所以自然瑪雅人也沒有點出【中國象棋】技能,嗯嗯,據說是因為他們沒有馱拉車的大型動物,所以就再一次破罐子破摔,乾脆連車都懶得發明了。

(這點我又去查了一下資料,主要原因是因為,額,瑪雅文明是石器文明,缺乏鋒利堅固的金屬工具,要將木頭加工成木條,再烤熱變彎、組裝、加上輻條、固定…一系列工序折騰下來連固定的釘子都生產不出來的瑪雅人要想造個輪子造價堪稱天價,自然廣大勞動人民是用不起的。

當然我覺得這可能還和瑪雅地區的交通狀況有關係,由於萬物生(又是環境原因)的熱帶,永久性的道路不僅修築費時費力,維護更是成本高昂,再加上瑪雅的邦聯性質大家普遍小國寡民,修築道路不僅好處有限(比如方便對方揍自己)而且心有餘力不足。

因此基本上石板路這種高貴的永久性道路只有城市中有,城邦之間是基本靠走的泥濘小道,到處都是樹根沒有標誌物沒有沿途4S店的情況下,發展出車輛幾乎沒有意義,與其費勁兒在泥湯水裡推車,不如走著快呢。但就算條件再惡劣,也不至於連個手推車都發明不出來吧?但是人家就是不點【手推車】技能,高冷如此。

5 宗教主義

作為「美洲的希臘」,瑪雅文明其實是一個巨大的邦聯性質的鬆散城邦文明,當然,說寺廟邦文明可能跟貼切。因為城市中佔據黃金地段最耗費國家財力物力的建築——不是給人住的。

或者在瑪雅人奇怪的世界觀中,城市一開始就是神和半神(祭司、國王、貴族和武士)們居住的地方。只有他們和服侍他們的侍從才能夠居住在城市中。而普通農民則基本只有在國家召喚他們修金字塔(寺廟)等國家工程的時候才會進入城裡,帶動城市商圈發展。

迷信在古代是普遍的現象,但瑪雅人似乎把這種迷信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果大家攢夠了錢去旅遊,會發現瑪雅遺址中很多城市都很空曠,沒有中國古代「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的高密度民居,也沒有中古時期西歐城市天際如線汙水橫流的骯髒擁擠,而像是一個專門為開展旅遊業的大公園一樣,各種高大建築盡收眼底。因為城市人口實在是少得可憐。

在全民信教的瑪雅,會出現很多奇奇怪怪的現象,宗教幾乎是一切活動的中心。比如瑪雅人就狂點「血祭」技能,基本放眼全世界除了其他兩大美洲文明其他文明真心在這方面難以望瑪雅項背。這是因為瑪雅人民普遍有被迫害妄想症情節,總覺得太陽隨時可能掛掉。

(作為太陽能轉換效率最高的作物之一,種這麼多玉米霸佔太陽能瑪雅人可能多少有點心虛吧)那怎麼辦啊,當然是放血啊!唉,他們就是這麼想的,邏輯什麼的不重要,開心就好……所以瑪雅人幾乎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用任何的理由戳破自己向紅太陽表忠心。現在大家開車進城難免要遭遇收費站收點費,但如果你穿越回瑪雅的某個城邦,在你要進城的時候你不用交錢(可可豆),而是要獻血……啊,尊敬的外鄉人,當你來到我們的城市,向諸神獻出你的貢品吧!然後啵,一把小匕首或者魚刺就戳在你身上了,你把血滴在神廟石階上了之後才可以進城。

進了城之後,你會發現諸如一排人跪在地上一邊高唱讚美主一邊互相戳大腿蛋蛋丁丁屁股等部位搞得血流一地,比如會有人嚼著各種帶稜角帶刺的東西把血染在各種東西上然後虔誠的獻給神明……

這麼一說,瑪雅人的【SM】技能也很突出,當然這貌似不屬於科技樹…所以雖然瑪雅人還是比較愛好和平的,但就算你今天去瑪雅看看他們的遺址,除了綠草如茵聖潔高大的寺廟之外,你也會發現神像上有各種厚厚的一層血漬,狀如魔窟,煞是恐怖。

當然,由於瑪雅人國小力弱,因此也搞不出阿茲特克這種把【屠俘虜】技能點滿的文明一次性向神獻祭幾萬戰俘的這種大新聞,但在血祭方面,瑪雅人也是格外賣力,如果要說他們在工具上有所建樹的話,那在折騰自己或者放血工具這一項科技上,他們可是深有造詣。

特別詭異又符合常理的是,瑪雅人因為血祭經驗實在是太豐富,進而升級了【解剖術】技能。在早期,瑪雅祭祀們獻祭的時候也只是草率地把俘虜大卸八塊,然後把血塗在神像上把剩下的踢下祭壇了事(想想祭祀用的金字塔那麼高滾下來都要好久),發展到了後期,活人祭品會被開膛剖肚挖出心臟示眾,然後剝皮供奉在廟宇裡,或者乾脆任其腐爛。這個場景在哆啦A夢裡面都有描繪。

對於活體解剖,條件好的城邦可能會用點迷藥(這個在毒品這章會講),條件不好的就直接活體解剖哦不獻祭了!當然,貌似在那個設定比較特殊的年代,大家對這點也習以為常,包括要被獻祭的俘虜,大家都情(手)緒(舞)穩(足)定(蹈),一片歡樂祥和。甚至還有俘虜聽說自己要被獻祭的也很高興的……額,邏輯什麼的不重要,你們開心就好。

網上隨便找了張類似的圖大家湊合著看

正因為高度迷信,所以瑪雅人點偏了一系列的科技樹,這點我們接下來慢慢絮叨。

6 整容術

經常有人說瑪雅人是外星人的後裔,這個當然是跟瑪雅奇怪的科技樹結構和瑪雅文明迥異的畫風有關,但也與瑪雅人的審美觀有關係。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審美觀,唐朝以胖為美,極端穆斯林以看不見為美,當代以蛇精臉為美,但瑪雅的畫風就比較鬼畜了——他們的漂亮標準是鬥雞眼、扁額頭和畸形顱骨。

如大家所料,孩子要長成這樣靠先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後天非常努力才行。這就催生了一大波旁支科技——【整容術】。

比如要鬥雞眼,那靠天生的概率太小了,所以瑪雅婦女們排除萬難,發明了【鬥雞眼矯正術】,就是在孩子小時候,就在眉中的頭髮上掛一個小球或者其他的能吸引注意力的物件,這樣經常在兩眼之間晃蕩,小孩子就會不自覺地去瞅啊,時間一長就變成鬥雞眼了……

至於說畸形顱骨,這個就比較殘暴了,在小孩剛出生的時候,顱骨尚未完全硬化,因此瑪雅貴族們就會用各種夾板擠壓,有擠壓成玉米狀的,有擠壓成美洲豹(尼安德特人或者北京人的樣子)狀的,有擠壓成三角形的,大頭孩子的等等……總之就是完全無視小孩的苦惱絕對不能讓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線上怎麼閃耀怎麼抓眼球怎麼來。和以前中國的裹小腳概念差不多。

這張畫的是瑪雅貴族,因為畫風的原因所以這些貴族看起來尚且正常,實際上可能更誇張

為什麼瑪雅人會有這麼畸形的審美觀呢?因為宗教。在貴族的眼中,他們是半神,和服侍自己的下民不是一個級別的生物。因此天賦異稟自然要從外觀抓起,費勁兒折騰的原因主要就是為了將自己和普通大眾區別開來,當然,總要付出點代價嘛,開心就好……

在整容術這個技能分支上,瑪雅人繼續在古代世界一馬當先,儘管憑藉著在起跑線上的努力甩出了其他文明一大截子,但仍然居安思危,為了保持自己的折騰之神地位不被撼動與東南亞、太平洋和黑非洲原住民進行著你追我趕的激烈競爭。

比如瑪雅人就領先歐洲數百年點亮了【磨牙術】和【鑲牙術】,將牙齒挫成鋸齒狀絲毫不顧及牙神經的感受,或者乾脆直接在牙齒裡鑲嵌各種玉石,玉石文明嘛。甚至還早壟斷整容行業的宇宙第一大國上千年發明出了【墊鼻術】,在鼻子裡墊各種東西。

對於穿環這種在全世界各地都普及的領域,瑪雅人也是拼上了民族榮譽,發展出了胸部、生殖器的各種環,並且在數量上保持國際先進水平。普通瑪雅人,身上不帶十幾個洞出去都不好意思打招呼,瑪雅貴族在這方面就更是國民表率。

除此之外,為了使自己的外表更加具有迷惑性,瑪雅人還將【刺青紋身】技能點到了最高級。幾乎瑪雅人全民紋身,花臂花背都是大路貨,瑪雅貴婦們將各種新潮的複雜花紋從額頭一路紋到腳背,甚至喪心病狂到連舌頭都不放過,對於臉那更是任性到怎麼複雜怎麼來,而且這些刺青很多都是永久性的,所以,如果你在叢林中發現遠處有一塊快速移動的調色板,估計可能就是個瑪雅貴族。

那有人會問,這樣大動幹戈,熱帶那麼熱,不會發炎灌膿嗎?答案是:當然會啦!

在當時不知道消毒是何物的情況下,瑪雅人民不畏艱難不懼死亡毅然決然折騰到底,這其中感染致殘很正常,皮膚大面積潰爛是常態,甚至稍不注意就可能出人命。但是瑪雅人民依然樂此不疲,哪怕風險極高,也要把自己「整的美美的」(嗎)。話說回來,就算整容失敗,估計也沒人察覺到,說不定還以為是出的新款呢。唉,人生如夢。

7 毒品

物產豐富的美洲為當今世界貢獻了無數的高價值原生作物,像玉米、土豆、紅薯這種高產作物,也包括花生、番茄、辣椒、可可這種經濟作物,當然也有菸草、古柯這種「提神醒腦」的經濟…額…作物。

美洲的毒品歷史幾乎和美洲文明歷史一樣悠久,即使到今天美洲的毒品問題也依然領先世界,早有幾乎把持國家政府的南美麥德林毒梟集團,近有創記錄靠伏擊全滅聯邦特警的墨西哥海灣販毒集團,再加上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美國大麻合法化,毒品在美洲不說群眾基礎良好,至少大家對這玩意兒並不陌生。

既然菸草是瑪雅人的本土特產,那自然人生如夢的瑪雅人不會放過這種片刻的歡愉,剛開始瑪雅人是將菸草和其他各種叫不出名字的藥草混在一起嚼著吃,提前現代文明幾個世紀點了【嚼煙】科技,從此之後瑪雅人再也沒回過頭,很快就水到渠成地解鎖了【雪茄】、【鼻煙】和【菸斗】科技,最終,踏上了【致幻劑】的不歸路。

和主攻各種傘菇的北亞薩滿和沉醉在曼陀羅中不能自拔的南亞巫師不同,瑪雅人走迷幻路線主要靠的是蟾蜍身上的毒膿液,或者直接將鼻煙粉末溶入在配置的液體中。除此之外,他們的毒品成分還包括可可粉,各種天然香料,毒蘑菇和蜂蜜。

甚至為了裝毒品他們還製作了專門盛裝的細口陶瓶,而且這種毒品和現在不一樣,是可以公開販賣的!當然,看過前面的知友就知道,這麼複雜的合成品製作工藝複雜,原料難得,自然價格不菲。連玉米餅都吃不起的普通人看看也就好了。果然經濟戒斷才是最有效率的禁毒措施啊。

當然,就像瑪雅人不知道自己會被後來人叫做瑪雅人(他們覺得是玉米養活了自己,所以非常自豪地自稱「玉米人」)一樣,在瑪雅時代這東西不叫毒品,而是喚作【灌腸液】。當然這不是為了暗渡陳倉取個好聽的名字躲避市場監管,而是它的使用方式實在是讓現代人哪怕是全身針眼的癮君子也難以接受——這種毒品是用肛門來吸收的。在灌(吸)腸(毒)的時候,瑪雅人需要小心地把肛門戳破,然後通過將毒品倒入直腸來反向吸收,這種方式的特點是起效神速,當然難度和姿勢嘛……唉,都寫了那麼多了,估計這種不走尋常路的變態路線大家也習慣了吧……

和現代人飛葉子圖個樂不同,瑪雅人在吸毒方面具有更多的宗教使命感。毒品是祭司和國王的重要工具,主要作用是「同神明和先人交流」。瑪雅人在【血祭】上面技術水平突出,國王和貴族的表率作用功不可沒,這一點在祭祀這種大事上自然不例外。

當需要國王和上天通感指引前進道路的時候,國王或者祭司就會拿著技能點點滿的小刀猛戳自己放血,而且刀刀都是丁丁蛋蛋這種過經過脈的地方,豪氣得簡直就像是在放別人的血一樣。這種行為有兩個目的,表達自己敬神效古的思想感情,以及迅速失血以便出現幻覺,這個時候再加點毒品,效果就更好了。當然,這種醉生夢死是否真的能夠得到來自上天的指示,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老外點歪的科技樹,能玩PS4的PC和專玩PC遊戲的Switch,你看好誰
    在2020年的CES上,老外廠商再次為我們展示了他們點歪科技樹的能力。這次由專注PC主機的廠商Origin推出了一款兼容PC和各大主機平臺系統的全新一體機:終極娛樂和內容創造主機BIG O。歪脖科技樹一:「混動版」PC主機按照Origin官網的介紹,這款名為大O(BIG O)的主機,其內置系統可以完美的兼容PC、Xbox One、Switch以及PS4 Pro的系統運行。這樣,玩家只要擁有一臺大O,就可以隨意暢玩多個平臺的遊戲!
  • 《龍之信條》:「科技樹」點歪了的一枝獨秀
    眾所周知,神谷英樹當時沒有給《鬼泣》搞續作的打算。《鬼泣2》是 Capcom 高層私自決定的點子,整個開發過程都很鬆散,伊津野更是到了臨近末尾才被調過去 —— 說得簡單點,就是個背黑鍋的。儘管彼時伊津野已經入職快 6 年,參與過《街頭霸王ZERO》和《私立正義學園》等多部名作,但 2000 年那會他顯然沒啥話語權。
  • 我們宇宙的科技樹很可能已經被帶歪了!
    什麼是浮化?如地球的位置是位於太陽系的第幾顆星球!空間坐標確定後!其實它的規律也確定了。然而能比作用下的宇宙其能量作用比都是不同的。也就是任一能體的空間坐標改變都會導致規律變化!就現在物理學的研究來看,現在都還在探究著引力到底是什麼,作用機制是如何產生的,現在連引力的本質是什麼都還處於研究階段,這一基礎性的問題都還尚未解決,更別說再去探究如何反引力的問題了。從古至今人類用智慧發明了風箏,氣球,爆竹,飛艇,飛機,火箭,飛彈等,這些都是從簡單到複雜的反重力反引力的裝置。
  • 第二銀河科技樹怎麼點?科技樹加點順序推薦[視頻][多圖]
    第二銀河科技樹怎麼點?科技樹的點發還是有幾種的,畢竟前中期的科技點數還是很有限的,確定路線才是最重要的,下面給大家詳細說說科技樹的加點順序。對於本作而言進行科技研發以享受多方面的增幅或效益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攀科技等級是一項相當耗時的工作而且玩家往往無法同時兼顧到多個層面,因此在正確的時點進行適當的安排以優先研發當前最為有價值的科技便成為了玩家需要考慮的之一。
  • 這棵「歪脖子樹」上吊死過皇帝,後被鐵鏈封印200年,如今仍在
    不過,日本人把神樹喚作御神木,即那些年代久遠,被人認為擁有靈性的樹。經常被人焚香膜拜,也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原始信仰。 而在我國,從封建王朝建立後,百姓對自然的崇拜開始轉為對封建禮制和皇室權威的信仰。神樹這個概念也被逐漸淡化,最終消失在中國歷史之中。不過,神樹是沒有了,歪脖子樹卻成了另一道風景。
  • 路虎的「科技樹」
    在工業時代的這些「科技企業」中,路虎成為了其中技術追求鮮明,甚至是偏執的「極客」。越野成為了路虎「科技樹」的主幹。越野能力一直是路虎科技主要的拓展領域 | 官方網站只是現如今,路越來越多,人們對自己的「出行需求」定義越來越精準,當 A 點到 B 點甚至能精確到分鐘的時候,這種「沒路也能開」的需求以及「探險精神」反倒從剛需變成了一種錦上添花。如何去吸引新一代的冒險家成為了一個棘手的難題。
  • 方舟指令天空方舟科技樹怎麼玩?天空方舟科技樹玩法介紹
    方舟指令天空方舟科技樹怎麼玩?很多玩家對於新玩法天空方舟還不是很了解,想知道科技樹是什麼玩法,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了方舟指令天空方舟科技樹玩法介紹,感興趣的玩家快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方舟指令天空方舟科技樹怎麼玩?
  • 從希望到絕望的「歪卡」體驗!
    歪卡是一種什麼體驗?「玄不救非 氪不改命」這就話從手遊誕生之初就成了真理,哪怕你研究玄學至深,也禁受不住"歪卡"的致命一擊!而對於FGO,想必每一個月廚都經歷過歪卡的體驗,雖然感覺各不相同(看歪出來是誰)但是心中肯定都有著千言萬語的難以說清,下面就來說說關於歪卡的事情!
  • 歪比歪比是什麼梗 大司馬歪比歪比巴卜是什麼意思?
    鬥玩網原創:最近不少的小夥伴在B站或者是微博上經常的看到很多在大司馬相關的視頻下面刷「歪比歪比」這個梗,很多人還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就拉為大家科普一下「歪比歪比歪比巴卜」這個梗。
  • 本想徵服宇宙的我們,現在都在玩網際網路:人類科技樹點錯了嗎
    昨天提到了,國與國之間要互相交流,才能避免點錯科技樹——我搞電子管,你搞電晶體,我看到你搞得好像更有前途,我跟上你的研究就ok了。 但如果我們把視線拉到地球,人類文明作為一個整體,人類會不會點錯科技樹呢?
  • 「駕駛」一款能越野的拖拉機是一種什麼體驗?
    「駕駛」一款能越野的拖拉機是一種什麼體驗? 楊凌地區丘陵地貌特徵明顯 傳統拖拉機難以實現大坡地作業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
  • 技能樹明顯點歪了,明明實力超強卻用錯了地方
    這些人明顯是技能樹點歪了,你明明是一個日常系動漫的主角,卻掌握著毀滅世界的能力,這樣真的沒問題嗎?園城寺憐《天才麻將少女》園城寺憐是《天才麻將少女》中千裡山女子學校戰隊的一員,在這個bug能力眾多的麻將世界中,憐也有著超乎常人的能力。
  • 一種能結「雞蛋」的樹——蛋樹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雞蛋可以算是一種很常見的食材了,能夠跟很多東西搭配起來做菜。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蛋樹,據稱蛋樹結出的果實跟雞蛋一模一樣,那麼它的果實也能夠跟雞蛋一樣可以食用嗎?味道又是怎麼樣的呢?
  • 「歪比歪比,歪比巴卜」2020年《植物大戰殭屍》為什麼仍然火爆?
    「歪比歪比?歪比巴卜!」每當耳邊響起這熟悉的、意義不明的這樣一段話,是不是各位腦海裡都會浮現出那個熟悉的身影?(歪比歪比?)這個戴著鐵鍋的,名為戴夫的男人,不知道是多少人的童年。從最開始的智慧樹小樹苗到後面長大了就變智障的智障樹。時光緩緩流過,這時我們才反應過來:啊!我已經長大了。再隨著時間的推移,到我們娶妻生子,我們的孩子問我們:你小時候玩的是什麼遊戲啊?我想大多數人都會很高興的說:是一個保護植物的遊戲噢!
  • 《戰艦世界》首測 科技樹及指揮官系統首曝
    科技樹,是玩家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這些答案統統都在科技樹中,今日官方將國服版本最新科技樹曝光,一同尋找屬於你的」戰艦之王「。M系科技樹介紹:M系科技樹M系中將開放,航空母艦、巡洋艦、戰列艦三種類型的戰艦供玩家選擇,玩家初入遊戲的第一艘巡洋艦就是被譽為」最輕巡洋艦「的伊利號巡洋艦,這艘在吃水深度達到巡洋艦極致的巡洋艦,充分體驗了M系戰艦速度的優勢,同時M系戰艦在防空火力方面也非常強力
  • 5本在古代攀科技樹的小說,行文緊湊,節奏感強,看著非常過癮!
    多人合作的細節考究非常詳細地穿越巨著,給人閱讀後以極高的真實體驗,強烈推薦!第二本:《鋼鐵皇朝》 作者:背著家的蝸牛書評:硬核類的歷史種田文,攀登科技樹,做個絕世皇帝!很不錯的小說,主角帶著黑科技穿越到了平行世界,來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中國,歷史的發展讓中國再次出現了比西方落後的局面,作為最不被重視的皇子,主角利用黑科技,一步一個腳印創造了一系列的奇蹟,吊打西方。金手指是一個科技結晶,慢慢升科技樹,科技樹逐步推進好評:並沒有一開始燧發槍平推世界,而是 工具機+刀具—鎢鋼刀具—無縫鋼管—燧發槍逐步推進,科技合理黨。
  • 別把矽膠娃娃體驗館想「歪」了
    > 2020年11月02日 18:30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楊玉龍 編輯:覃心 近日,廣西南寧有多家矽膠娃娃成人體驗館引發關注
  • 對女生來說,155cm及以下是一種什麼體驗?
    對女生來說,155cm及以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我們有句老話「山大無柴,樹高無椏」,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山太大了,光禿禿的反而找不到柴火,;樹太高,也沒有什麼枝椏。比如白楊樹,偉岸挺拔就沒有多少枝椏。不管什麼東西,都講究個價值。沒有價值,不值錢不實用,那就成了「馬屎表面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不管什麼時候,特別是女孩子,要有自己的人生觀。
  • 星際爭霸2:人族每局必點科技的科技有哪些?為什麼這麼重要?
    #2019百度APP遊戲年度盛典#人族最重要的科技樹是什麼因此對於星際爭霸一代,囧王者認為每局都必須要升級的科技其實只有三種,一種是人族科學院(BA)中的射程和興奮劑,再加上重工廠(VF)中的攻城坦克的攻城模式了。在星際爭霸一代中,人族除開這三個科技是每局都必須要點之外。
  • 博人傳科技樹崩壞,木葉還在試驗無線電,反派已經研究出隱形飛船
    你以為這就是下限了,不,還有更狠的,《博人傳》不止將戰力崩壞了,科技樹也完全點歪了。蛇叔在博人傳中一直是科技的頂點,很多人都認為現在的木葉之所以能那麼的現代化,那完全是多虧了蛇叔在背後有意無意地給口湯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