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動感十足的音樂聲,樂刻24小時健身房巴黎春天店裡,10名健身愛好者跟著教練跳起健身操。
而在位於宣化路上的K&B健身俱樂部裡,小型私教工作室的教練正在一對一給會員進行塑形、拳擊等健身指導。
渴望健身的人,正逐步有序恢復自己的健身習慣,但健身行業和其他第三產業一樣,依然面臨巨大挑戰。從一家大型連鎖店到小型工作室,他們有哪些企業「抗疫」之道?
圖說:會員們跟著教練練習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連鎖健身房:線上線下雙棲發展
樂刻巴黎春天店重新開業後,每天保持約100人的穩定客流量。會員為什麼能放心來健身?
店長李崇義介紹道:「門店每天消毒兩次以上,私教和團課教練自髮帶消毒液,上課前為會員和器材消毒。此外,外地教練返滬後自我隔離期間,每天拍照上傳,讓會員了解他們到位的隔離措施,這些舉措讓會員吃了顆定心丸。開業後也有熱心會員給教練分發口罩,讓我們很感動。」據了解,隨著全國數百家門店陸續開門,樂刻制定了細緻周到的防疫措施,僅大型預案就有七八十個。以巴黎春天店為例,營業時間調整為11時至21時,採取預約制,每小時人流量不超過30人。
圖說:工作人員給器材消毒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兩周來,每節10人團操課的名額在手機App上被秒搶,而力量房裡,熱愛「擼鐵」的會員恢復了每周兩到三次固定健身的習慣,甚至還有天天來報到的。會員對樂刻的黏性為何如此強?這得益於「樂刻運動」在疫情期間組織的一系列線上運動。2月,樂刻攜手快手、抖音等新媒體平臺,推出「宅家運動」、「宅家運動會」和「宅家訓練營」等產品,有免費也有收費。其中,「共克時艱,宅家也愛做運動」全網公益話題,發動全平臺8000餘名教練與奧運冠軍、國內外優秀教練群體線上教學,示範在家也能做運動,傳播積極的心態,而團課直播全平臺觀看量更是突破600萬次。這些產品不僅達到了線下停擺、線上圈粉的目的,同時也讓教練獲得繼續上崗工作的機會。
圖說:「樂刻運動」在疫情期間組織了一系列線上運動 網絡圖
行業有觀點認為,疫情結束後健身場館將迎來一波健身熱潮,疫情也將使人更加重視自身健康。巴黎春天店有一位老會員是華山醫院的護士,疫情期間每天在醫院穿防護服值班8小時,她告訴記者,如果沒有保持長期規律的訓練,估計自己無法承受如此高強度的工作,「所以樂刻一營業我就恢復訓練。」
「樂刻運動」CEO韓偉指出,健身產業是重線下場景的產業,但經過此次危機,證明只有線上線下雙棲的企業才能長久健康存活,才能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這也是樂刻未來重點發展的方向之一。
圖說:會員在上團操課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小型工作室:量身訂製初衷不變
私人訂製、專業服務、環境私密,無論是減脂、增肌還是塑形……小型私教工作室近年來頗受健身人群追捧。疫情期間,他們面臨著比大型連鎖健身房更嚴峻的挑戰。
王耀偉是位於宣化路的K&B健身俱樂部創辦者,疫情暴發以來,他坦言,壓力和機遇並存。「俗話說,每逢春節胖三斤,人們會迫不及待返回健身房,營業額會有較以往1.5倍的增長量。而現在,只有以前一半的營業額。」
圖說:K&B健身俱樂部現在只有往年一半的營業額 受訪者供圖
停工的日子裡,起初王耀偉也像大型連鎖健身房那樣在抖音開設直播帳號,但很快發現,如果沒有針對性,很難吸引粉絲關注,畢竟私教工作室不像大型連鎖健身房有全國各地龐大的用戶群。
「面對困難,中小企業更要沉下心來思考。客戶少了,我們的內容和服務就要提高。」王耀偉說。既然走針對性路線,工作室便向會員推薦線上促銷課程——用一節線下課的花費,兌換兩節線上課。會員只需在家準備瑜伽墊、啞鈴和彈力帶等簡單器材,由教練進行一對一線上教學,會員在家也能享受到私人定製。
圖說:教練對會員一對一指導 受訪者供圖
除了工作室,教練是受影響最大的群體。王耀偉趁此機會加強內部培訓。「現在我們有更多時間相互交流。」在工作室,有一張大課桌和一塊黑板,有些教練擅長塑形,有些教練擅長力量訓練,大家通過討論、互相教授,取長補短。「企業內訓能增強凝聚力,大家互相鼓勵,才能對未來更有信心。」
圖說:工作室的預約量漸漸增多 受訪者供圖
正式復工以來,工作室的預約量漸漸增多。王耀偉很欣慰,「有些客戶因為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健身理念,所以不需要我們詢問,他們自己會主動預約,來保持有規律的運動。」當然,也有部分客戶尚不敢出門,工作室會鼓勵他們線上一對一授課。
利好消息傳來,房東上周主動為工作室免租,這令王耀偉備感溫馨。「從街道、房東到客戶,疫情發生以來一直都很關心我們。我告訴教練團隊,大家要有信心,疫情結束後健身需求一定會有反彈,大家還能在上海好好生活下去。」(新民晚報記者 陶邢瑩)
>>>場外音:我盡心 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