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了就會懂得

2020-12-22 子維說

你還能想起自己當初說最愛的那個人的樣子嗎?或者自己當初說肯定不會忘記的那個人的相貌嗎?你還能想起小時候說要當一輩子的好朋友的那個人的長相嗎?

我估計,很多人其實都記不得了吧。

其實記不得也不要緊,或者說,記不得才是正常的。

世界太大,生活多彩,我們沒見過的,沒遇上的東西太多了。

正因為沒見過,所以不懂得世界有多大,才會在年少的時候,對一件事那麼介懷,對一個人那麼真心,也才不懂得人的一生會有多少過客。

人生說到底就是讓自己懂得什麼是延遲滿足——今天的享受推給明天,昨天的苦難交給今日。

可能也正因為那時年少,所以才不懂得遺憾,不知道怎麼去忘卻和釋然,而遺憾,忘卻,釋然這些情緒,本就是通往成熟的踏板。

聖誕女郎攝:加薪出鏡:傾城

不要好奇,也不必害怕,你的記憶沒有問題,長大其實就這麼簡單。

你不必那麼費力地知道什麼是責任,知道什麼是義務,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當你發現自己居然在不經意之間忘記那些本來覺得很重要的東西的時候,你就已經長大了。

長大就會明白很多大人念叨,但是小孩子不會去聽的道理,比如,真心不是永遠都能換來另外一個人的真心的,比如你要是坦坦蕩蕩地去跟另外一個人表達自己的愛意,就要做好被對方拒絕或者當成備胎的準備。

我們從來都是一腔熱情,不管不顧,赤膊上陣,落了個不太好的結局。

說到底,他們羨慕的愛情的本質,就是不公平的。

那些人期許的愛情,你可以不講道理,你可以任性妄為,因為另一個人對你絕對真心,所以你想做什麼都可以。

但是你覺得,這樣的愛情,真的可能存在嗎?

閱讀更多好文美文,歡迎點讚關注!

這裡是子維說,每天六點,十二點,二十一點準時更新,我們晚點再見!

相關焦點

  • 社會現實很殘酷,長大了你就會懂得
    那時,並非在意到底要去哪裡,或者能去那裡,而在於從小常聽到的一句恫嚇在作祟,那就是"社會很嚴酷,你長大就會懂的。"想要丟錢給一個乞丐,就聽到,社會很嚴酷,以後你不好好讀書,也要這樣子了。去上個廁所,就聽到,社會很嚴酷,你高考沒考好,就和那個掃廁所阿姨住在一同了。
  • 《朝花夕誓》,當你懂得離別,也就意味著長大
    離開我不知道你是什麼時候離開了那所『房子』或者說是那個『家』,就再也沒有時常與他們再相見了。第一次叫她媽媽唯『愛』一詞履絆著多少人,讓人讀懂了當你懂得了離別,也就意味著長大了。我想《朝花夕誓》催人淚下的緣由,不是為了煽情而煽情,而是它以艾瑞爾一生的方式來展現與瑪奇婭之間情感。
  • 有什麼道理,是你長大才懂得的?
    我先是一愣,然後微笑點頭回應:「是啊,每個人都會在經歷一些什麼之後,學著長大的,不是麼?」很多道理,小的時候父母講授給我們聽,我們絲毫不在意。可是,長大了經歷了之後,卻發現真的很有道理。未來,我會把這些道理講給我的孩子聽。
  • 寫作指導:「長大了」意味著什麼?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已經長大了
    請以「我長大了」為題,寫一篇不少於500字的文章,寫清楚事情經過。 第一步:審題五步曲主角:我人稱:一人稱 我題眼:動詞 長大 經歷了什麼 有什麼新的體會思考 成長了?文體:記敘文事件數量:一件第二步:如何立意人的成長有很多種,懂得體諒父母關心父母是長大,懂得承擔責任是長大,不再拖拉是長大,不再任性是長大。
  • 一個人懂得太多,就會發現一件很醜陋的事,被維根斯坦語錄道出
    一個人懂得太多,就會發現一件很醜陋的事,是什麼呢?在沒有讀維根斯坦的語錄前,我想到了笛卡爾的一段名言,笛卡爾曾說,「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這無疑就是說自己懂得越多,越是發現自己很無知。為何笛卡爾有這樣的感嘆呢?其實還是跟人活著不過區區百年有關係,人一輩子很短暫的,誰能把書海、和汪洋的知識全部了解透呢?
  • 千與千尋:長大了才懂得的含義,你看出來了嗎
    而父母在社會摸爬滾打中懂得了很多(人情世故)又失去了很多(天真無暇)。小時候,覺得結局指明了一切(千尋和白龍不會再見),長大了,才發現,最美不是相見,而是兩人對相見的期待;小時候,認為不要回頭是兩人的不舍,長大後,才明白他們都成長了;小時候,湯婆婆是個大反派,長大後,知道湯婆婆的無奈與仁慈。
  • 等一個男孩長大的愛情,很累,但同時你也在成長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問題:「愛情中,你願意陪一個男孩長大嗎?」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女孩在擇偶的時候,總是渴望著能夠找到一個成熟、穩重、懂得愛人的男孩子。身邊的人也都勸說梅梅與對象分手,說對方不值得她這樣付出,付出的越多,對方就會越依賴她,而這種依賴並非是真正的愛。可是梅梅說了一句話:「我願意陪他長大,等待著他變得成熟,那時候的我也將是更好的我。」
  • 幸福很簡單,只要你懂得這個道理,那一切就會安靜與祥和
    畢竟,老子說過,人書讀得越多,懂得越多就越痛苦。現代國學大師曾仕強,也有過類似的論調,富人吃窮人,窮人吃什麼,窮人吃天,天吃什麼,天吃富人,一切因果循環。生命的本質是痛苦,這是一句很嚇人的話。我想很多人都很討厭這句話。我看到有的人的觀點就是:現實世界裡已經有那麼多痛苦的事情,我只想要輕鬆和愉快,我不想要在接受負能量。
  • 當小獅子長大,就會被驅趕出獅群,為何母獅要這麼做?
    經過動物學家們的研究,發現當小獅子長到2歲的時候就會被母獅驅趕出獅群,且它們會加入到其它獅群中,但也有一些不太幸運的小獅子最終會成為孤獨流浪的獅子。我們知道,獅子是群居動物,而且幼獅從一出生就會在母獅的身邊寸步不離地養育2年的時間。
  • 長大後煩惱就會變少嗎?
    作為一名90後,看到這樣的評論不免心生難過,一直以來的潛意識都覺得自己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可現實卻總是很無情,雖然心裡曾經以為30歲會離自己很遠很遠;結果一轉身才發現,18歲離我們才是漸行漸遠。網上最近有不少的90後在討論,說怎樣才會把自己的30歲過得快樂一點?
  • 被神明販賣的溫柔仙句|長大了才懂得懷念當初那個單純的世界
    但是,長大了才懂得懷念當初那個單純的世界。原本最好的一天都是在自己懵懂無知的青春裡度過的。However, grow up to know how to miss the original simple world.
  • 人是一夜之間長大的,但長大的那一刻總是為時已晚
    而如果我們懂得了本該懂的道理,是不是就不會錯過了那個愛的人;是不是就不會錯失了本該屬於自己的升職機會;是不是就不會在努力的時候選擇了安定……問題很值得讓人深思,似乎讓很多踴躍回答的小夥伴們都產生了共鳴,這樣道理那樣道理開始以故事的方式紛紛呈現。
  • 長大才懂得句子,句句現實,哪一句你感觸最深?
    1、長大了你就會知道,其實根本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You will know when you grow up, in fact, there is no empathy, only cold and warm self-knowledge.
  • 12歲孩子悄悄轉走媽媽5萬塊,網友:懂得借雞生蛋,長大了不得!
    有人還誇:「小小年紀就懂得借雞生蛋了,長大了不得了。」乍一看,大家似乎覺得這個年僅12歲的孩子能夠有如此高明的手段而感到「佩服」,甚至有人覺得他是「可造之才」,長大了不得。然而,這種不負責任的誇,真的對孩子好嗎?
  • 陳情令:溫室長大的聶懷桑,懂得用這點,打敗了深懂人性的金光瑤
    躲在溫室長大的聶懷桑,是多麼地幸福。可以任著性子來欣賞生活當中的美好。這朵小花,健康快樂地成長著。面對惡劣的溫晁,選擇了以柔克剛。裝暈讓自己避免了各種各樣的折磨,也讓他有時間審視當下的時局。溫家的獨大,已經趕上了日程。五大世家的你爭我奪,因此成了仙門百家的轉折點。
  • 不懂得拒絕別人怎麼辦?
    一、人為什麼不懂得拒絕?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人為什麼不懂得拒絕?1:人的本性和從小接受的教育人之初,性本善。樂於助人,團結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長大的我們,刻在我們的血液裡!越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越不太會拒絕,因為他們會認為似乎這樣不太好。2:不好意思,愛面子長大後的我們越來越不好意思去拒絕別人,不好意思告訴別人這件事其實對自己來說也很難困,不好意思告訴別人我也很忙。因為怕得罪、怕失去,所以選擇自己扛,最終弄得自己身心疲憊,得力不討好!
  • 與父親對話:長大後,我懂得了你
    越長大越明白,父親的話語雖不多,但他的關心從來不少,"坐穩點"、"系好安全帶"……簡短的話裡藏著他對我們更縱容的愛和更專注的呵護。如今的我已而立,成了一位像他一樣話少的父親,有了需要付出更多去保護的愛人與孩子。可我的父母、愛人的父母卻老了,他們佝僂著身體坐進了我們的車後排,成了需要被呵護的角色。
  • 孤兒院雙胞胎被領養,妹妹在城市長大,姐姐在農村長大,現狀如何
    現在很多孩子都會被無情地拋棄,但孩子現在有孤兒院福利院這些場所收養這些孩子,讓他們有一個避風遮雨的家,平安的長大成人!孤兒院雙胞胎被領養,妹妹在城市長大,姐姐在農村長大,現狀如何之前無意間看到一篇新聞報導,講述的是孤兒院雙胞胎的故事,小婷和小美一對雙胞胎姐妹,兩人從小就長得非常之相似,但是兩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姐姐溫順懂事,妹妹則驕傲霸道!
  • 人,越長大,越沉默
    一、沉默是長大的收穫每一個人都會長大,只是長大的方式不一樣。小時候摔倒了,受傷了了,會哭會鬧,長大以後小的委屈會和朋友抱怨幾句,最深的崩潰後,只會一言不發。女兒曾經問我:為什麼大人很少流眼淚呢?我告訴她,人長大了眼淚就流沒了。等她也長大了,她或許才會明白,成年人的沉默,即便是在流眼淚的時候也是一個人靜悄悄的。長大後的世界,真的很冷很孤獨。我們從來不害怕這個世界的苦難和傷害,但我們害怕被傷害了以後卻無人能懂,只能一邊壓住心中的山崩海嘯,一邊裝作雲淡風輕的談笑。
  •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就像被折斷翅膀的雄鷹,永遠無法展翅飛翔
    狄鶯身為一位母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溺愛孩子,沒有給予孩子正確的家庭教育,導致孩子長大後犯了事。在父母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容易變成惹是生非的熊孩子。③孩子不懂得尊重體諒他人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凡事都以我為主。有的孩子甚至認為父母對自己的疼愛是理所當然的。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不懂得尊重與體諒他人,只要有事情不順著自己的心意,他就會變得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