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我國疫情處在逐步恢復中的時候,就傳來隔壁蒙古什麼支援三碗只羊的傳言。
起初很多人似信非信還被闢謠,不過後來蒙古國支援的羊群終於來到了中國我們才知道原來事情是真的。在我國遭受疫情肆虐後蒙古國能夠慷慨的支援三萬隻羊,確實很讓人感動,而且在國內引起很大的熱議,大家都大讚蒙古國的行動。
當然我們在之後也是投桃報李並向其分享了抗疫經驗和抗疫物資,而且我們之後也會大力加強同蒙古國的交流。屆時「中蒙」兩國必定迎來更大的發展。而且前不久我們兩國的外交部長剛在烏蘭巴託進行了交流合作,為蒙古國在中國抗疫的艱難時期伸出的援助之手表示感謝。
而且蒙古國內也傳出不少讓人動容的捐贈事件,有主動捐贈羊群的牧場主也有孩童拿出自己儲存已久的零花錢,捐給我國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正是因為種種我們越發珍惜這段友情,所以也毫不吝嗇地分享了很多我們的東西。
起初相信不少人還是會感到疑惑為什麼要捐贈三萬隻羊給我們呢,大家在確認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除了感激認可之外肯定還有些許的疑惑,那麼捐贈羊群的意義究竟為何呢?我們知道蒙古國是個內陸小國和我國關係淵源流長,常住人口大約三百多萬,在新冠疫情期間給我們援助了大概500萬的善款和物資。
因為他們是個遊牧民族而國內的支持發展的經濟鏈就是畜牧業,也是他們的支柱產業,畜牧業十分發達,所養殖的牲畜也廣袤繁雜像:牛、羊、馬就是最為常見的養殖物種,其中以羊群獨佔鰲頭。即便是在全球也是排得上名的,所以送羊之舉也就可以解釋了。
而且它們國家的羊大多不是自己吃的,很多都是用來換取外匯增長本國經濟的,要知道蒙古其實是一個經濟水平較差的國家,很多產業和設施資源遠不比一般國家,人民大多靠畜牧業、種植業、採礦業為生,而畜牧業是主打產業更是重要的經濟來源。
所以為了賺錢基本上都是將這些羊等牲畜外銷出去,再去進口很多生活用品等,其中中國也是他們的合作大國。要知道我們每年消費的牲畜在全世界絕對名列前茅,所以蒙古此舉也是為了同我們加深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而因為經濟不是很發達所以蒙古在我國這次衛生事件中選擇了捐羊,而不是說捐贈其它的,但這些羊的價值起碼也在3000萬左右,對於他們本國來說確實也是個不小的開支。而且在蒙古的習俗來講送羊給朋友是友好祝福之意,這些羊也表達了蒙古國對於我們的友好祝福。
而且在我國古代也有這樣的習俗,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中很多文人學士想要投靠大臣麾下,都會懷抱一隻小羊羔以顯示自己的願意效勞的誠意。而蒙古送羊也是有相同的考慮,盼望我們早點從疫情中恢復過來,尋求合作的誠意。
不論如何這些羊到達中國後還是引起不小的反響,因為我們知道這是朋友間的互惠互助,真正的竭盡所能地施以援手。
其實曾經我們同蒙古的關係在很早之前並不是很熟絡,不過隨著他們國家的新領導人上臺之後我們雙方的合作日漸緊密,關係越發的友好。此次衛生事件也讓我們看到了蒙古國同我們的深情厚誼,所以我們向來秉承著「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的脾性,所以之後肯定會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相對待的。
而如今我們已經走出疫情陰霾,但蒙古國尚有疫情肆虐我們也向其支援了不少的醫療物資,希望這個鄰國朋友早日度過危機。而且根據他們的喜好,贈送了其最愛的茶葉以便飲用,也是以我們國家的特殊禮節相回應,贈送茶葉的意義非同尋常。
而且蒙古煤礦資源豐富,只是因為資金和技術的不到位所以停滯不前,而我們國家在這些方面則有相對豐富的經驗,屆時達成深度合作幫助他們開採相信能夠讓其國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少。而且還能滿足我們的進口需求,可謂是一舉兩得、互助互益。
而看到我們對於蒙古國的如此大尺度的合作誠意,相比某些國家應該是眼紅不已了。
有的周邊鄰國在同我們合作中不思考著我國對其帶來的巨大幫助,反而在某些西方國家慫恿下屢屢挑戰我們的底線。殊不知真正應該值得合作的到底是誰,如果沒有中國這個合作夥伴將會帶來多大的經濟損失,屆時吃苦的還是本國群眾。所以希望某些周邊國家「耗子尾汁」,別淪為別人的棋子損人還不利己。
無錫創元傳媒:四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