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屏的迪迦招致反感,飯圈文化影響二次元?其實大可不必

2020-09-09 張小笑zy

小笑陪你看動漫

導讀:飯圈文化中的踩一捧一,還有無論在哪都會瘋狂刷他們的愛豆,無理由憑喜好捧踩,是圈外人排斥的主要原因。二次元圈原本作為少數群體,現在也面臨著飯圈文化的入侵,但要是完全歸罪於這些,其實大可不必。

「一千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幾乎沒有兩個人能夠有完全相同的想法和喜好,這是必然的。

所以當某個人遇到另一個人有一個同樣的想法,或者喜好,就會產生強烈的共鳴,並且兩人會產生認同感,這也是許多人交朋友先從興趣愛好開始的原因之一。

雖然很難有兩個人喜好完全一致,但是興趣這個東西又會是共通的,比如某個東西,就會有一個群體喜歡,或大或小。

能夠遇到一個朋友,和自己喜歡同樣的東西,擁有同樣的三觀,是很幸運的事,但是可遇不可求。

我們的童年不是另一代人的童年,也不一定是另一波人的童年

迪迦奧特曼是許多90後以及00後的童年記憶之一,也是許多人記憶最深刻的奧特曼。

但是也有很多人更喜歡其他奧特曼,更早的記憶還有賽文,初代,艾斯等,不過迪迦的地位比較特殊。

作為平成時代的第一個奧特曼,特效畫面都比昭和時期的好許多,並且劇情本身也可圈可點,三種形態也讓大家耳目一新,不僅在內地人氣很高,在日本當時也是人氣王。

雖然奧特曼的粉絲也蠻多,但是喜歡迪迦的更多一些,等到了自己最中意的迪迦,肯定會比較開心。

然而有人就會說就是為了迪迦來看的,這時候就會有人說那你可以走了,甚至因此吵起來。

彈幕變味大概就是從這一點開始的,因為一些小事開始吵,彈幕烏煙瘴氣,讓人心情瞬間變壞。

其實並不完全是飯圈的鍋,只是現在網絡的戾氣有點重

比如前段時間網暴嚴重的某明星,幾乎是全網黑,當然不排除是炒作和運營增加人氣,但是確實招致了許多人的反感。

明星能作為偶像,一定是有他的過人之處,但是明星也是人,一定會有不足的地方,很多時候我們反感的不是明星本人,而是盲目追星的那堆nc粉。

要說的話,我們哪個人沒有喜歡的偶像,或許是某個歌手,某個演員,或是某位科學家,某位歷史名人或是當代做出大貢獻的一些偉人。

偶像的力量應該是積極向上的,讓我們去學習他的優點,但也要看到他的缺點,而不是因為喜歡而一昧地捧和與別人比較。

這種不理智的行為可能不會影響到自己,但是很有可能影響到別人,然後造成別人的牴觸心理。

忽略了劇情的深意和感動,只討論人物的喜好,就是對任何作品的不尊重


讓我感覺到飯圈的一些負面文化蔓延到二次元,就是當我重溫犬夜叉時,看到滿屏的戈薇桔梗之爭。

喜歡不喜歡都很正常,但是因為你喜歡某個角色而去惡意地攻擊另一個角色,並且讓別人看到,就是很不負責的行為。

彈幕原本是讓大家有一起觀看的感覺,一起吐槽討論,但是你的一句話可能會引發爭論,並不是你可以隨意地去發表你心裡的感受

·

《火影忍者》裡面的小櫻,同樣是非常有爭議的角色,她有好有壞,但是卻遭受了太多的惡意。

她做錯的事,會被罵,做好的事,會被污衊,甚至只是出場,就會有人刷屏看到她就煩。

但岸本本來塑造的就是一個女孩從不懂事走向成熟的過程,試問我們誰是完美無缺的,誰不需要成長

喜好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絕對不是攻擊別人的理由

無論是哪個角色,哪個事物,或好或壞,你都有喜好的權利,但沒有攻擊別人的必要。

試想,你無法做到讓每個人都喜歡,但你肯定也不希望有個人因為不喜歡你,就攻擊詆毀你做的所有事情,你會不會感覺很難受?

虛擬人物沒有人格,但是他在大眾心裡是有那個形象和記憶的

用惡意去對抗,本身就是錯誤的

有一種爭吵的理由,不是因為討厭,而是喜歡。

有些人會因為喜歡的哪個人,或是哪個角色,去看一段視頻或者一部動漫,但是也有另一些人並不喜歡這個角色,所以就會出現「那請你出門右轉」這樣的話。

其實誰都沒有錯,而是大家有時候難以包容別人的喜好,我也會因為某個角色去看一個東西,只期待他的出現,這沒有錯誤,也並不是不尊重。

我們缺少的就是包容,你要包容別人的喜歡,當然你也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而去太過影響別人,因為別人喜歡的你不喜歡你就排斥,大可不必,因為能遇到興趣相同的朋友,就很幸運了。


你們的關注就是我更新的動力。

文/張小笑zy,配圖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為何二次元這麼討厭「飯圈文化」?其實跟二次元宅的年齡有關
    」的洗禮了,尤其是二次元圈子對飯圈文化的厭惡,已經在各個平臺的二次元圈子中三發出來了。但我想說的是,其實咱們並不是一味地排斥所謂的「飯圈文化」,而是有比較深的理由的。畢竟二次元圈子中本身就有「飯圈文化」的存在,錯的並不是「飯圈」,而是「飯圈文化」中的部分人的言行。或許,咱們可以從觀眾們喜歡某個角色的出發點入手,去解釋「飯圈文化」被二次元圈子所討厭的原因。
  • 什麼是飯圈?二次元文化是否已經飯圈化了?
    按照百度顯示出來的說法:飯圈其實就是粉絲圈子、粉絲群體的一個簡稱,某些明星的粉絲在一起組成一個團體這樣就可以被稱作一個飯圈。在這個飯圈之中裡,有錢可以拿錢,沒錢的可以賣力,每個人都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
  • 二次元文化和飯圈文化矛盾嗎?
    關於提出的這個問題,我其實也是有一定的了解,只是還沒有更深入地去了解深層次的原因,首先我們要先了解飯圈的意思,飯圈是粉絲圈的簡稱,具體來說是指喜歡某個明星或者組合的粉絲群體。飯圈多是明星經紀公司為套牢自己明星的粉絲組織起來。
  • 「飯圈」入侵二次元,卻遭到了漫迷抵制,就是因為這三個舉動
    在如今的二次元中,有一個群體日漸壯大,他們的存在已經完全影響了二次元這個圈子。這個群體被稱之為「飯圈」,如今說起這個詞語,相信在很多漫迷心中已經是一個「貶義詞」了。飯圈對於二次元的侵蝕已經波及到了很多動漫,《鬼滅之刃》、《JOJO的奇妙冒險》等等都成為了重災區。
  • 飯圈入侵二次元,JOJO淪陷,這該如何防控?
    飯圈,本來最初並不是一個貶義詞,這裡的「飯」是指「fans」(粉絲),通過音譯成「飯」。飯圈文化在很多領域中都有體現,其中,娛樂領域的飯圈現象尤為嚴重。如今,飯圈文化開始入侵二次元,這讓不少網友感到擔憂,甚至是憤怒。
  • 飯圈文化正在入侵二次元?
    #老實說這幾年二次元的變化真的挺大的……應該是從各種社交軟體開始興起的時候,二圈低齡化開始嚴重,為了各種角色互撕的人真的很多,你們是想把動漫圈弄成飯圈?曾經我有一個朋友,他就是張杰的飯圈粉,和他聊天二話不離飯圈,你在她面前根本聊不下去別的什麼東西,曾經我在我的動態裡面說了句關於飯圈惡劣的話題,她就自己找上門來在我的動態下面罵我,說我憑什麼管的那麼多,誰喜歡誰用得著你來定義方式,說完就把我刪了,所以飯圈們為了他的愛豆寧可失去朋友和親人,就算是失去父母也會去支持自己的愛豆……其實JOJO裡不只是男性觀眾吧,說句實話看到承太郎和老漢那樣有男子氣概的角色
  • 陰陽師:玩遊戲也能玩出「飯圈」文化,網友直言:大可不必!
    陰陽師:玩遊戲也能玩出「飯圈」文化,網友直言:大可不必!其實對於蟹姬和瑩草的皮膚玩家們還沒有什麼太多的意見,主要是對不知火的皮膚,一些玩家出現了爭論。這次不知火的皮膚究竟如何?這次爭議最大的其實還是不知火的「十六夜」這款皮膚,一個是原畫,很多玩家在第一眼看到這款皮膚的時候都不敢認這就是不知火,因為這款皮膚的設計跟之前的不知火原皮和兩款皮膚的差距實在是有點大。
  • 飯圈是否在摧毀二次元?
    #二次元網絡發達使得愈加用戶年輕化,並且會將小而精的圈子推至前臺,再加上資本運作使其迅速大眾化,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就像現在的B站一樣,很多人說B站變了,不像以前了就是這個道理。以前還能看到各種高級彈幕,現在的視頻裡出現高級彈幕,我還會驚呼還有人堅持這門B站傳統手藝,因為各種各樣的人進來了,原先的那個只有著動畫,mad,mod,鬼畜這些範二次元文化的B站變成了一個綜合性的平臺。
  • 丁真×迪迦「聯動」,假飯圈噴:他也配變成光?UP主的回擊真痛快
    在B站上,你見到什麼樣的視頻都不會覺得奇怪,所以啊,就有這麼一位UP主將迪迦和丁真聯動了一下。這個腦洞屬實開的有點大,迪迦也是特攝圈中的頂流啊,而丁真作為現在短視頻的頂流,兩股力量結合到一起究竟會引發怎樣的火花呢?本來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但是事實好像並不是如此,發展的方向令人難以理解。
  • 飯圈現象加重,二次元文化減少,難怪越來越多人不愛玩B站了
    B站的發展那既然動漫都在不斷發展著,自然就存在著以動漫為主的公司和網絡軟體,於是乎B站就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一開始的話B站的確是主打ACG的文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二次元一類的東西,後期的話是有著一部分的改變
  • 二次元視角下的「飯圈新解」
    | 粉絲心理 | 概念解構 近期娛樂圈、同人圈、二次元等圈層發生的一系列熱點事件,使得關於「飯圈文化」的討論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對「飯圈文化」內涵、機制和影響進行解構。但是反觀二次元中的「飯圈入侵」,可以發現人們談「飯圈」依然會「色變」,這讓人反思「飯圈」一詞怎麼就逐漸被妖魔化了呢?其在二次元延伸出的新用法也實在引人深思,也許我們真的應該認真思考一下什麼才是不被認可的飯圈文化。 1.
  • 何為二次元飯圈化?就是原形畢露
    毫無疑問,「飯圈」已經成了一個過街老鼠般的貶義詞,「你是飯圈」也是網民在鍵盤互懟中最經常出現的攻擊性詞彙,而隨著「飯圈文化」的擴張,被「飯圈化」的領域也越來越多,而由於「二次元」文化與「飯圈」文化的受眾(青少年)重合度極高,因此「二次元」文化也被視為被「飯圈化」最嚴重的領域,那麼事實真是如此麼?
  • 「飯圈」文化侵蝕二次元,他們具備哪些特徵,你都知道嗎?
    二次元文化發展至今,離不開很多真心喜歡動漫小夥伴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了二次元的行列。隨著加入者的增加,二次元中也慢慢出現了一個新的文化「飯圈文化」,飯圈團體對於喜歡動漫的小夥伴來說,可以說就像是一種「毒瘤」的存在,他們究竟是怎樣的呢?來一起看看吧。
  • 被「飯圈文化」影響的日本動漫:路飛淪為受害者,人氣即一切
    但耐人尋味的是,隨著二次元文化的逐漸崛起,我們卻意外的看到飯圈文化逐步侵入該領域的現象。這當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相反,因為飯圈文化的到來,二次元作品或許還會因此而走向死胡同吧?這個細節也不得不讓我萌生這樣一番感慨:所謂公平是根本不存在的,就看哪家的飯圈力量大,那哪家的主角就能立於不敗的曝光位置。而對於《海賊王》的飯圈粉來說,一個小小的C位根本無足掛齒,在任何能夠曝光的位置你都得帶上我的歐巴!
  • JOJO慘遭「飯圈」侵襲,飯圈和廚圈,究竟有什麼區別
    先前身為B站動畫區「三幻神」之一的瓶子發布了一則微博,微博信息暗指JOJO系列已經如曾經的《我的英雄學院》一樣,被飯圈所侵襲。此言一出,支持者有,反對者有,而瓶子則為了避免產生較大的輿論影響刪除了微博。那麼JOJO真的遭到飯圈侵襲了嗎?飯圈與廚圈,究竟有什麼區別?
  • B站知名UP抱團「陰陽怪氣」,嘴上說團建卻飯圈套現,真忘本了?
    而多數老粉只是從前被up們的遊戲、動漫吐槽作品吸引,覺得視頻有趣就關注了,對人設、黑料、cp等不感興趣,更不會參與爭議、撕cp等飯圈活動。很多老粉覺得這些綜藝節目很尬,get不到笑點,up不更自己喜歡的視頻了,於是選擇取關。
  • b站彈幕是不是開始飯圈化了?
    但是最近幾年,b站的彈幕質量越來越差,普通視頻裡只要與yellow擦邊,滿屏的黃色問號;一些科普視頻裡一個比一個厲害,反過來科普別人;遊戲視頻從最強王者轉變成各種質疑和引戰。現在呢,大量飯圈粉湧入JOJO,滿屏的「花花我愛你」「花花媽媽來了」諸如此類。之前它英沒涼的時候我就發現了這種趨勢,但是她們的人數實在太多我根本不敢質疑。而各種番劇被各大飯圈佔領,沒有人再想討論優秀的劇情,人物塑造。
  • 「飯圈文化」侵襲《名偵探柯南》?本自帶屬性,發揚光大罷了
    對於「飯圈文化」,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不好的一面,但其實作為一個純粹的粉絲而言,單純的「飯圈文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變質的「飯圈」罷了。所以「飯圈文化」並不是壞事,有些番劇本就該走「飯圈」的路線。
  • 曾一果|社交媒介環境下「飯圈」文化的自我突破
    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粉絲雖已結成了具有共同興趣的亞文化社群,但其活動遠離公眾視野,無法得到社會大多數人的認可。網際網路則讓粉絲們有了更自由、平等和便捷的聚集平臺,粉絲既可在其中圍繞偶像明星結成隱蔽的趣緣群體,也可組成公開的粉絲組織:「網絡為內容共享提供了新平臺,隨著更多了解他們的行為,發現他們的價值,粉絲人群也會大量增加。」
  • 飯圈是否真正摧毀二次元?其實這種擔憂是多慮,動漫沒那麼脆弱
    肖戰和蔡徐坤等人所引發的人們對飯圈的批評抵制愈演愈烈,同時也使得網際網路上各大圈子都瑟瑟發抖,生怕出現這種看似保護實則迫害的飯圈粉絲群體在自己的圈子中出現,為大家傳播動漫在我們國內的熱度越來越火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但同時由於b站的瘋狂擴張引起了b站老粉絲的不滿,因為有一大群飯圈用戶湧入了這個平臺,進一步還汙染了動漫以及動漫彈幕,使得現如今的動漫彈幕中經常出現令人不愉快的飯圈言論,再結合現如今飯圈造成的可怕後果有目共睹,很多宅友們關於動漫會不會被飯圈給摧毀的擔憂也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