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是備受全國人民關注。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對2021年經濟工作作出了新判斷、新部署、新要求。
2020年註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國始終保持自身戰略定力,堅持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向心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全面小康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嶄新的一大步。
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站在新的節點上,回望「十三五」,奮鬥的時光賜予我們豐厚的收穫,也讓我們擁有面對未來的錦囊,這錦囊就是指引我們前行的「五個根本」: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五年奮鬥凝成智慧指南,「五個根本」為「中國號」巨輪指引前行方向。
此時此刻,我們即將揮別「十三五」,迎來嶄新的2021年。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這一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當今正處於承前啟後、機遇挑戰並存的歷史交匯點,我們還應強化機遇意識、風險意識,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要堅持「穩」字當頭。面對明年新形勢,會議作出了「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要辦好自己的事,堅持底線思維」等重要判斷,既傳遞出發展的自信,也透出了邁步新徵程的清醒認識。所謂「一了千明,一迷萬惑」,面對新老問題疊加的複雜局面,只有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才能「亂雲飛渡仍從容」,穩字當頭防範風險、迎接挑戰,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
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要堅持「新」字為要。會議提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這是對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一脈相承,也是邁步新徵程的新使命。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穩健的貨幣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以更大力度的創新改革,勾勒出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承前啟後的蓬勃景象。
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要堅持「實」字為本。會議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全面推進改革開放,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等八個方面的重要工作,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向,回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關切,為來年經濟「把脈開方」。藍圖已繪就,把新藍圖變成現實,也是一場新的長徵。唯有各級領導幹部以時不我待的使命感,提高專業化能力,努力成為領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家裡手;唯有增強補課充電的緊迫感,自覺趕上時代潮流,勇於迎難而上、真抓實幹,才能共同創造新業績,書寫新答卷。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明年的經濟工作已定,需要各行各業抓好貫徹落實。可以肯定的是,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闊步前行,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我們就有直面風險的勇氣,就一定能為來年經濟工作開好局起好步,以實幹實績繪就「十四五」更輝煌絢麗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