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迷你劇隨時都可能因收視或熱度變高,而被出品方迅速轉化為季播劇的當下,《后翼棄兵》是迷你劇中的一股清流。它至今都沒有宣布任何續訂計劃,事實上,看了這部劇後也能明白,這部劇很難再進行續寫,它原本就沒有為故事續寫留下可能的空間。
《后翼棄兵》是今年Netflix推出的一部在口碑和熱度上雙贏的迷你劇(限定劇),這部根據美國作家沃爾特·特維斯長篇小說改編的劇集,講述了天才西洋棋手哈蒙的棋壇成長故事。
哈蒙有一段悲慘的童年,父親拋棄了母親,母親因為精神問題,最後選擇以車禍的方式自殺,車中的小女兒哈蒙卻僥倖活了下來,自此,哈蒙就開始了在孤兒院的生活,因為年紀太大,她並不受到那些領養家庭的青睞,在孤兒院內,她有幸在地下室內結識了一位校工棋手,哈蒙對西洋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學會下棋的技巧後,哈蒙便迅速成長,很快就成了殺伐四方的棋壇高手。
本劇的故事採用了體育競技類敘事中常見的敘事方法,以一場又一場的比賽為節點,讓女主哈蒙一路上「打怪升級」,在戰勝一個個棋壇高手的同時,她的生活也隨之發生了越來越多的變化:從與養母的相依為命,到遇到喜歡他的棋手,再到迎戰惺惺相惜的高手……劇集除了開頭採用了倒敘的方式外,其餘都是按照順敘的方式講述。
在豆瓣還是IMDb,《后翼棄兵》被眾口一致稱讚,高達9分的成績。儘管大部分觀眾可能並不懂劇情中的棋藝術語,但這並不妨礙觀眾對於劇情的理解。而自《后翼棄兵》在Netflix上線以來,已經連續近一個月的時間佔據熱度榜單第一名,直到近日Netflix的旗艦劇集《王冠》第四季上線,《后翼棄兵》才終於讓出了第一的寶座。為什麼是播出前其實並未被給予太多厚望的《后翼棄兵》成了Netflix的爆款劇集?其實這是一部典型的爽劇,如果將爽劇分成「無腦爽」和「有腦爽」兩類,此劇無疑屬於後一類,換句話說,這是一部認真琢磨、揚長避短做出來的爽劇。
首先,女主被設置成為一個遺傳自父母高智商的天才棋手,除了確實有挑戰難度的蘇聯棋手外,哈蒙大部分時候並沒有真正的對手,因此大部分賽場上的棋局對決也根本沒有敘事上所謂的「懸念性」。所以,劇集主創——既是本劇編劇也是導演的斯科特·弗蘭克選取了一種非常巧妙的拍攝手法,採取「事後解說+賽場戰況」的剪輯方式:當象棋賽開始的時候,場景迅速切換到了賽事以後,女主哈蒙以一種近乎調侃的方式聊起不值得一提的賽況,同時巧妙揭示了賽況的戰果。
眾所周知,棋類賽屬於一種靜態的競技運動,如果老老實實拍棋盤對決的話,勢必枯燥乏味,而採用以上的手法,則讓劇集的節奏整體看起來更加行雲流水。而從劇作內部看,這樣的編排方式也體現出女主哈蒙對很多對手的「藐視」,那些人根本不是她的對手。
說《后翼棄兵》是爽劇,還有一個原因是,女主哈蒙在成長過程中雖然身世坎坷,但幾乎沒有遭遇過什麼真正意義上「磨其心志餓其體膚」的困境。養母的支持,同道的暗戀,對手的敬意,哈蒙自進入棋壇以後,大部分時候都是順風順水,即便經歷過一些不幸的事情,也會有朋友的支持和鼓勵。這種「爽度」在結尾與蘇聯象棋大師的終極對決中得到了最極致的表達,哈蒙所認識和有過情感關係的男性朋友,聚集在一起,在美國為哈蒙對戰蘇聯大師出謀劃策。劇集圍繞女主哈蒙周邊呈現出的一切都是善意而溫暖的,而女主更多的是要突破自身不幸的家庭生活帶來的心理困境。因而,所謂逆境下的天才成長,更多是一種描述,而非一種真正通過劇情進行的呈現。
在《后翼棄兵》之前,其實導演斯特克·弗蘭克就已經為Netflix拍攝過一部同樣是7集篇幅的西部題材迷你劇《無神》,與《后翼棄兵》恰恰相反,故事的節奏進展極為緩慢,是一部紮實地塑造西部人物群像的劇集。相比之下,《后翼棄兵》似乎更符號Netflix的劇集帶給人的一貫風格:輕盈,快節奏,又吻合著次時代年輕人對於「酷」的追求。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