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2021-01-12 明月天心

佛家常說一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世上的任何事皆不離因果,如那句偈語所說: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我們當下的所有遭遇都是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並非無緣無故。《太上感應篇》裡也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的福氣是自己修來的,災禍也都是自找的,「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

世人皆喜歡求佛,一有苦就求佛菩薩庇佑,大家都去求菩薩,菩薩該有多苦?如果你求菩薩,菩薩就會可憐你而施捨你,那佛教豈不是成了眾生索取利益的功利之地?「佛不渡人,唯人自渡」,信佛,是相信佛所說的法而自己修行改善命運,而不是讓佛主導自己的命運,「天上不會掉餡餅」,佛菩薩不會頂替任何人的人生。路是自己走出來的,福氣是自己修來的,「萬般皆苦,只可自渡」。

要想得到福報,就要以實際行動修持善法,有句話這樣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雖然不會馬上讓我們富貴,但是卻可以趨吉避兇,令災禍遠離;作惡可能不會立即有惡果災禍,但其實福氣已經走遠。人生所種下的每一份善業都不會被白白辜負,以下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一、殺生,包括墮胎

每當看到大街上那些以殺生為業的生意人,如殺雞、魚、鴨的等等,都非常痛心,既是為那些即將面對刀屠的動物痛惜,又替那些愚痴的人們感到無奈。很多人不明因果,不知六道輪迴,只圖眼下一時的利益得失,為了謀取私利而不惜造下諸多殺業,欠下諸多惡債。一時得利,來日果報現象,冤親債主找上門來,苦也就來了。

由殺業所感召的苦報,主要包括多病、短命,且易有災禍奇禍發生。一切因緣都是自己行為的果報,你殺害誰,其實就是損害自己、折磨自己,損了別人的福,也必然缺了自己的德。人生在世,當須有敬畏之心,眾生皆在輪迴,好因才會有好果,惡債自有惡報償。另外,墮胎的果報也是不容小覷的,六道有情眾生,因業流轉,造下惡業,果報最後都回到自己身上。

二、邪淫,心不乾淨

什麼是邪淫?它指男女不正當的關係,主要指出軌,還有人思想上的齷齪、不健康、不乾淨等等。人生修行修的就是這顆心,心越清淨的人,越有智慧福報;心越汙濁的人,越是障深慧淺。

佛家講「萬惡淫為首」,邪淫是人最大的惡,邪淫太重的人,必墮魔道,這是對自己法身慧命最大的損害。「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來愛為基」,人生要想究竟離苦得樂,就要在此生好好修行,修持善業、了脫生死。

但如果戒不了邪淫,則六道難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你說苦不苦?其實,邪淫者,當下即會顯現苦果,因為邪淫在大量消耗福報,一旦福報耗盡,業障苦果即刻現前。

三、不孝父母

有人說,出家人不能在家侍奉父母,是為大不孝?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這一生能出家的人是有大福報的人,福報因緣不具足的人是出不了家的。出家非但不是不孝,反而是大孝。

佛家講:一人出家,九祖生天。其功德殊勝不可思議。家裡有人出家,不僅為自己修福德,也是為父母子女積善德。真正孝順父母,不僅僅是以物質供養父母,而應正確引導父母開智慧,修學正法,通過修行覺悟,消業修福。

我們都非常崇敬莊嚴的佛菩薩,其實家裡的父母就是佛,「堂上雙親你不孝,一心拜佛有何用」?孝順父母,增福無量;不孝父母,自損福報、自我折磨。

四、造口業、不守口德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懂得閉嘴是一種修行,也是對自身福報的保護。「言多必有失」,莫失言失德,失了自己的福報。其實人的嘴也是風水,有智慧的人布施人慈言善語,無知的人對人惡語相向。人嘴巴的好壞影響人福報的深淺,「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少說話、多思考,莫論人非、莫造惡口,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感恩閱讀與分享。願大眾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人生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折損福報的5件事,別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不積善德,福不會來;惡業太重,禍自然來。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前世因決定今生果,我們前世種下的「因」,前世的德行決定今生的「命」。命好與壞,已無法改變。但人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與行善,改善自己的運勢。修好心存好行,才會有好業,好的善業自然會有好的果報。人的心轉了,風水氣場隨之變化。
  • 佛教:折損「陰德」的4件事,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斷惡就是消業,行善就是培福,有句話叫「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如是因結如是果,因果之報、真實不虛。「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其實,真正能保佑自己的不是堂上佛菩薩,而是我們自己的德行、我們的善業。
  • 佛教:這5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果報不虛!
    一個人最大的福報,不是家財萬貫,而是命裡有福。錢多,未必是福,健康平安順遂才是人最可貴的福報。一個人缺少什麼,都不可缺福氣。沒有福,一生就會過得很苦。常言說得好: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福報大的人,往往一生順遂如意;沒有福報的人,往往處事不利、充滿艱辛。
  • 老僧人說:最「消耗陰德」的5件事,果報不饒人!看看你有嗎?
    作者:文字溫暖心靈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卷首語:「陰德」,是福報。「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行善利人是為自己積陰德,作惡造業自然是消耗自己的福報。造什麼業得什麼果,因果之報、真實不虛。人生的福禍掌握在自己手中,福報是自己修來的,災禍也是自找的。我們信善知識,就是要明了因果、不再造業。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你自己不醒悟,誰也幫不了你。
  • 佛教:因果不饒人,這四件事儘量不去做!
    佛教講因果業報,什麼樣的因能去種植,什麼樣因不能去種。這亦是有說法的,如富貴,我們就必須懂得舍,也就是行布施。如福報,我們就必須懂得善,也就是行善舉。如果說,當下你越來越貧苦,越來越不順,這截然離不開你當下所做的種種。因果不饒人,這四件事儘量不做!一、殺生害命。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四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教宗義再多,歸結起來不外乎「因果」二字。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所謂「命運」,其實就是個人因果業力的顯現。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感召來什麼樣的「果」報。佛法就是因果,信佛就是信因果,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都如影隨形。「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敬畏因果,不造惡業,才能遠離諸災。
  • 自古因果不饒人,3件損「陰德」的事,千萬不要做
    而往往陰德厚重的人,都是深信因果之人,廣結善緣,積攢陰德,福報後人。人生在世,難免會有委屈和辛酸。在佛家看來,這世上哪有什麼委屈,有的不過只是因果。佛家講究因果循環,而陰德厚重之人,絕不會做這三件事。01做邪淫之事佛說:「邪淫不分對誰,果報是短命。」
  • 佛教:因果不空,這4件事最損陰德,千萬要小心!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4件事最損陰德,千萬要小心!一、邪淫心過重什麼是邪淫?「邪」即是不正,邪淫就是不正當的超越道德和法律之外的男女關係和行為,是違背倫理道德,令人厭惡的汙穢心。它是與佛教所倡導的清淨菩提心嚴重背道而馳的。當然,這不包括正常的夫妻和情侶關係。
  • 佛教:經常做這四件事,就註定會黴運纏身!
    佛教認為凡事皆有因果,無論你是富貴還是貧窮,皆有因果。無論你福報大,還是運氣差也皆有因果。如果你在生活中,經常去做這四件事,就註定會黴運纏身。讓我們倒黴或遇到災禍的原因,往往來自於生活中這四件事,這四件事是一切災禍和黴運的惡因,要想遠離災禍,一定不要去做這四件事。##第一件事:殺生。佛教認為,諸罪業中,殺業最重。佛經上說:「殺生果報,於人中得短命、多病二種果報。」
  •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4件事,不要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是禍是福,完全看個人的行為而定,操之在我,與他人並無關聯。  我們當下所遭受的,是過去種下的因;我們當下的所作所為,也必造就未來的果報。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知因果,「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因果報應遠的在兒孫身上,近的在自己身上。
  • 佛教:這5種行為,最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一個人身上最厲害的「風水」就是他的念頭和行為,惡念惡行不改,拜佛再虔誠,命運也不會有絲毫的轉變。「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我們曾經種下的「因」決定當下的「果」,「因」不改,你就是抱佛的大腿也無用。「萬般皆苦,只可自渡」,以下這5種行為,最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 佛教:這十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一件也別做!
    一個人福報的多少,往往跟這十件事有關,這十件事最損陰德,哪怕做過兩件以上,就會招災惹禍。《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一個人如果經常積累陰德,就會招來好運,如果經常損耗陰德,就會招來災禍。這十件事,今後別再做了,一旦損耗陰德,就會招災惹禍,不僅害人,而是害己,不僅害己,甚至還會害了自己的家人。雖然說因果報應是個人的因果,但個人的因果也會牽連他人,如果你身為人父,經常損耗陰德,就會禍及子孫,如果你身為人子,經常損耗陰德就會禍及父母。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家人,這十件事也不要再做了,一旦報應現前,必然悔之晚矣。第一件事:殺。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5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諸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之根本就在「因果」二字,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因果報應都時刻跟隨著我們。「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我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個行為都是「因」,日後都必感召其果。《增一阿含經》裡提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念佛修行首先要做的便是斷除自身的惡習惡念,心生清淨,才能積攢福德。
  • 易經:福報皆有定數,不做這3件消耗福報的事,自然會遠離災禍
    《易經》告訴我們:福報是有定數的,不做這三件消耗福報的事,就會遠離災禍。一,別逢人就說自己的隱私。我們都知道,言多必失,隱私畢竟就是隱私,實在不適合宣揚出去。因此,千萬不要將自己的隱私輕易的洩露出去。二, 不做小人之事。《易經》中有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別人請客,吃的也是自己的福報,因緣果報,絲毫不差
    我們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福報,哪怕是一粒米,一滴水,只要是自己浪費的,都是在浪費自己的福報,所以不可隨意浪費,要珍惜自己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佛教講,因果通三世,今生有福之人,定是前生修的善業,感召今生享受福報。所以命中有福要惜福,命中妹福要修福, 能一面修福,一面惜福,自己的福報就會不斷上升。修福和惜福都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
  • 佛家講「因果不饒人」,因果報應6條,真實不虛!
    因緣果報,自古至今無一人能逃脫,也無一人能不受。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因果之理最簡單易懂之處。在佛教之中,宣說因果的關係的故事,數不勝數,比比皆是。但亦有很多人並不相信因果,做出種種誤認為不會得報之事。因果不饒人,報應亦不爽,切勿因為一時的愚痴,給自己種下一世的惡果。因果不饒人,因果報應6條,真實不虛!
  • 佛教:最積「陰德」的4類事,你都做過哪些?
    陰德是一個人暗中做的 有德於人的事,也就是說做了好事不留名,不圖回報,但是做的好事多了,終究會得到回報的不要認為誰會逃避得了因果報應,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我們知道,「因果、緣分」這些常見的說法來自佛教,所以很多人說自己不信佛教,但是只要你接觸傳統文化,就離不開佛教的滋養。佛教是講陰德的,陰德就是因,有了因就會有果。4類最積陰德的事,你都做過哪些?
  • 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要懺悔了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十件事是最損陰德的,最好一件也不要去做,一旦做了福報就會被損耗掉,福報少時災禍就會出現。要想積陰德,這十件事千萬不要做。第一、廣結惡緣。佛教認為,世間因果真實不虛,人的命運其實就是因果不斷循環的鏈條,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我們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會種下一顆善惡之因。如果你相信因果,就會經常種下惡因,如果你不相信因果,認為惡因也會得到善果,有了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招來惡果。
  • 因緣果報,並非虛無,生活中這2種行為,切勿去做,因果不饒人
    福、祿、壽,是每個人在一生中都在追求的,但很多人在追求的過程中,往往充滿著迷茫與無助。「福報」這麼簡單的兩個字,似乎是永遠捉摸不透的話題。人的一生中何不是在吉兇禍福中度過,道教經典《太上感應篇》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影」,佛教文化中也講:「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造惡果。」
  • 佛教:這五件事,最積陰德,要多做!
    佛教乃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思想文化已深入人心,為很多人信受。佛教倡導的就是因果循環之理,佛說一切皆是因果。你種下了什麼樣的因,將來就要承受什麼樣的果報。一一對應,絲毫不差。想要福報滿滿,智慧增長,那就一定要多多行善積德,修福修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