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貢獻近2000億人民幣,留學生握住了澳大利亞的命脈嗎?

2020-12-15 留學生健康港灣

大家好,我是灣灣

都說澳洲有三寶——煤礦、奶牛,留學好

坐頭等艙背Chanel的Michelle,和坐經濟艙背北極狐書包的小王共同踏出雪梨機場的那一刻起,不論他們是花100刀打車還是坐2塊錢的公交;

留學生踏上澳大利亞土地的那一刻,

就已經創造了一個工作崗位。

某一天,你刷到一個新聞:「澳大利亞已超越英國,成為最受留學生歡迎的留學目的地第二名。

這個「No.2」,意味著在雪梨所在的新南威爾斯州,留學生支撐起了95000個工作崗位;

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州,有79000人的工作依賴留學生。

布裡斯班和黃金海岸所在的昆士蘭州,光是留學產業就提供了20000個崗位

圖片來源:澳大利亞《衛報》

這兩年,凡是沒聊過『澳洲高校過度依賴留學生』話題的媒體,都不算得澳洲主流媒體。

而實際情況呢?最愛搞個大新聞的《雪梨晨鋒報》做了一個調查。結果發現,還真他娘的沒錯!

名校40%利潤來自留學生

澳洲八大有5家排前十!

2019年8月25日,《雪梨晨鋒報》發布了一項針對澳洲各個大學的財政狀況調查。

我橫看豎看,這份調查報告裡就寫了幾個大字:留學生多,大學有錢!

澳洲十家最依賴國際留學生的大學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是抱留學生大腿抱的最緊的一個學校,2018年,國際生學費和海外運營為其利潤貢獻了40%!

緊隨其後的雪梨科技大學,蒙納士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和雪梨大學留學生貢獻的利潤均超過35%

當然,國際留學生不等於都是中國來的留學生,不過,每3個在澳大利亞的留學生裡,就有1個人是中國人。

學費、衣食住行、租房、娛樂、探親,留學這個龐大的產業鏈,被稱作一部分澳洲人的衣食父母也不為過。

但是,澳大利亞超過70萬的國際留學生,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累積起來的數量。

今天,灣灣跟你來聊一聊,留學生是如何變成澳大利亞命脈之一的。

97年前的艱難留學路

1850年建立的雪梨大學,是澳大利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1年後,澳洲發現大量金礦,吸引了大量帶著發財夢的廣東人。

他們從香港上輪船,風雨海浪中顛簸搖晃3個月,終於在踏上墨爾本的土地。短短數年,就有4萬多中國人來到澳洲淘金

繼美國的「舊金山」後,澳大利亞是一座「新金山」。

但是,淘金歸淘金,做苦力歸做苦力,直到73年後的1923年,雪梨大學才正式接納了第一名中國籍留學生。

他叫N Y Shah,來自中國武漢 (年代久遠,該同學的名字灣灣尚未查到),你猜猜他讀的是什麼專業?

不是商科、不是工程,他攻讀的是教育學位,準備學成之後,回中國當老師。

1920年到1925年,澳大利亞大約給中國的留學生發放了400張學生籤證,開啟了亞洲留學生的第一波小熱潮。

1950年代開始,來自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等地的華僑二代孩子開始抵達澳大利亞學習。

雖然在印尼和馬來西亞,華人並不是當地最大的族群,但卻是最注重後代的教育和素養的。

不論身在何地,尊師重教的精神都牢牢刻在華人的骨子,我堅信如果現在有家長帶孩子到南極旅遊,遇上老師網課,也會想方設法連衛星信號保證自家孩子不掉線。

20世紀中,說到澳大利亞的留學生,一定離不開著名的科倫坡計劃(Colombo Plan)。

這個計劃是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和一些其他亞太國家政府間為加強地區成員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所實施的一項重點關注教育的政策。

來自香港的Winnie Wong,參與科倫坡計劃的學生,在澳大利亞學習藝術。

科倫坡計劃為澳洲的大學帶來了大量的政府公費留學生,同時,也有不少在東南亞和香港富裕家庭的父母,把孩子送過來從中學開始讀起。

1966年,檔案研究顯示,海外留學生佔全日制大學入學人數的8.9%。

這個時期,澳大利亞同時放寬移民限制,在澳大利亞居住了5年的海外學生可以獲得公民身份。

來自曼谷的S Thebtatheema畢業後在澳大利亞工作。

直到1990年,澳大利亞才正式把國際教育視為一項增加GDP的產業。從此國際學生的數量一飛沖天,大學幾乎看到留學生就兩眼放光——爸爸別走!

留學生到底撐起了多大的教育產業?

1990年,是澳大利亞教育史上意義重大的一年,因為政府實施了道金斯(Dawkins)改革,將曾經一團亂麻的公立高等教育部門重組為單一的國家體系。

這個改革的目的是鼓勵更多澳大利亞的高中生能夠讀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成為高素質的勞動力人才。

不過,圖上這個男人,當時的就業教育和培訓部長約翰·道金斯(John Dawkins)看到了將大學教育確立為出口產業的機會。

於是同年,澳大利亞政府對所有國際學生實行了全額收費。

越來越多的本地學生花僅需十分之一的學費讀大學,因為著愈加高昂的政府給大學補貼。

而本地學生享受的學生貸款,甚至允許他們在收入未達到某個數字時,不需要開始償還貸款。

但是,窟窿總要有人填啊,當澳洲政府的資助不再涵蓋大學研究的費用和本地學生強勁增長的成本時,大學不得不從其他地方尋找資金。

於是,從2000年開始,國際學生的學費已成為歷屆聯邦政府資助政策的非正式部分。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都安心過日子。留學生越來越多,說明學校國際化、多元化嘛。一舉多得。

據估算,1989年,大學的經營成本中有80%以上來自撥款,而現在只有不到40%。

我再說一個更確切,更新的數字統計——澳洲統計局證實了,每年各大學花費在研究上的費用中,有60億澳幣是國際學生貢獻的。

當然除了資金貢獻以外,國際學生也是澳大利亞大學重要的人才來源。

大學的博士生和博士後研究員中,國際學生佔37%。

圖源:Shutterstock

時至今日,澳大利亞的國際教育產業可謂是支柱產業之一。錢和人才,兩手都抓,兩手都硬。而更硬的,是澳大利亞大學的質量。

以2019年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為例,前100名大學分布中,澳大利亞佔7%,僅次於美英,高居全球第三。

是否過度依賴國際留學生?這個問題各有各的判定標準,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學和國際留學生是互相吸引,互相依存的關係。

對於留學生來說,國界本不該成為阻攔文化學術交流、知識進步的阻礙。海外大學所提供的知識和技能更讓每個人在新時代更具有競爭力。

對於大學來說,招收人才和好學的學生,多做研究多發論文,提升國際排名和知名度,從而吸引更多人才,也是一個正向循環。

根據公開數據,2019財年,留學生為澳大利亞經濟貢獻了376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787億元,比2018財年猛漲22%。

而疫情冷不丁的爆發,也讓澳大利亞的經濟遭受重創,甚至信用評級展望被三大機構均調整至「負面」。從經濟角度來看,留學生真的掌握了澳大利亞的命脈。

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失去中國留學生後,澳大利亞留學產業遭到重擊,或損失600億
    中國遊客以往每年,都會給澳洲旅遊業貢獻100億澳元,因為疫情的影響,如今的澳洲旅遊業直接處於半歇業狀態。最後一個則是國際教育產業。很難有國家將國際教育產業發展成國家的支柱產業,從這一點上看,澳大利亞的確極為特別。
  • myoffer:掘金2000億被忽視的留學生海外消費市場
    myoffer:掘金2000億被忽視的留學生海外消費市場
  • 英國包機接中國留學生返英後,澳大利亞急了:生源恐遭盟友強搶
    近年來,中國留學生比較青睞的幾個西方國家分別是: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其中,英國最多。對澳大利亞來說,中國不僅是他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旅客還令其旅遊行業收入大漲,中國留學生更是帶活了澳大利亞國際教育領域。
  • 11月30日,首批國際留學生抵達澳大利亞,包括中國生源
    據法新社報導,在新冠疫情依舊持續之際,澳大利亞迎來了第一批返校國際留學生。11月30日,澳大利北部城市達爾文接收了63名國際留學生,其中也包括了來自中國的生源。
  • 別盯著鐵礦石不放了,澳大利亞更大的麻煩,已經來了
    在採礦業方面,以鐵礦石為例,2019-2020財年澳鐵礦石出口收入1020億美元,其中849億美元(約合5564億元人民幣)出口額由最大客戶中國貢獻。為了安全起見,今年6月,我國教育部對赴澳留學生發出留學預警,這讓澳大利亞慌了。因為中國是澳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每年為該國貢獻了三分之一的國際教育收入。
  • 損失將達500億!失去中國等留學生,澳洲7大高校或跌出世界百強
    據環球網1月5日最新報導,當前由於澳國際教育市場崩潰,中國等國留學生大量流失,澳大利亞各大高校或被迫削減科研開支,雪梨大學、澳洲國立大學等7所高校可能會因此跌出2021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前一百所高校行列。澳洲財經見聞2020年11月17日指出,該國總統莫裡森拒絕數十萬留學生入境。
  • 澳大利亞奶粉大量滯銷!行業遭遇「超級風暴」
    疫情前,澳大利亞估計有15萬人從事代購,除了專業代購,還有許多遊客和國際留學生充當著臨時代購的角色,約有1000家實體專賣店迎合了這一需求。然而,疫情期間,海外入境人數大幅下降,尤其是國際留學生,但隨著澳大利亞邊境關閉以及封鎖禁令的實施,以代購渠道為代表的澳大利亞零售貿易受到巨大衝擊。澳大利亞品牌與代購諮詢公司Honeyroo表示,目前約有30%的代購專賣店暫時或永久關閉。
  • 曾經火爆的澳大利亞「代購」,如今卻瀕臨破產
    此外,每年都有無數中國人到澳旅遊,同時中國留學生也絡繹不絕,2019年就有26.1萬中國留學生,佔比27.3%,是澳洲留學生最大的群體。然而,疫情期間澳大利亞旅遊業首先就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此前,中國遊客每年給澳大利亞帶來123億澳元的貢獻,佔國際遊客消費額的三分之一。而如今在澳大利亞,幾乎已經看不到中國遊客的身影。
  • 澳媒:可能使澳大利亞每年損失150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妍】「中國的煤炭禁令可能使澳大利亞每年損失150億澳元。」在多家外媒熱炒「中國叫停從澳進口煤炭」消息之際,「澳大利亞新聞網」18日刊發了澳知名記者塔裡克·布魯克以此為題的文章。文章稱,如果中國宣布該禁令,將標誌著迄今為止中澳貿易衝突的「最大升級」,可能給澳大利亞造成每年150億澳元(約711億人民幣)的貿易缺口,對其經濟帶來巨大打擊。
  • 13億,中國對巴新漁業新增投資!澳大利亞為何「憤憤不平」?
    然而,就在雙方經濟交流日益密切之際,澳大利亞卻有意見了。中國對巴新漁業新增投資13億!澳大利亞卻做錯誤解讀?據《聯合早報》12月14日報導,11月中旬,中資企業福建中鴻漁業與巴新籤署備忘錄,該企業投資2億美元(約合13億元人民幣)在巴新西部省首府達魯島建設綜合多功能漁業工業園區。
  • 澳大利亞經濟奇蹟一去不返!3大「賺錢秘籍」,現在都不靈了
    日前處於風口浪尖的澳大利亞,該國經濟已經在「重症監護室ICU」掙扎許久。即便與義大利和美國等疫情「暴風眼」相比,偏居南太平洋一隅的澳大利亞疫情相對樂觀;但是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同樣給澳洲經濟留下了一道巨大的傷口:據澳大利亞中央銀行最新預測,今年上半年澳洲經濟將萎縮10%,此為該國經濟近30年來首次衰退。
  • 一年貢獻美國149億美元
    就以英國的留學費用來算,生活和學費平均下來一年需要三十萬(人民幣),而這些自費者,每年會消費1千8百多億,可想而知這個數字得有多嚇人,但這並不是全部費用,只會更高不會更低。而2019年中國前往英國留學者則達到了10.6萬,每年光是利潤就是三百多億(人民幣),那麼前往英國留學人員減少會怎麼樣呢?
  • 澳大利亞議員叫囂:反制大陸,正式承認臺灣
    文丨虎威軍 審丨綿羊別再盯著鐵礦石了,中國加速撤出澳大利亞3大產業!澳總理4次求和澳大利亞鐵礦能卡中國脖子嗎近段時間,節節攀升的鐵礦石價格迅速引發國際輿論熱議。據統計,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已上漲了60%,對比之下鋼材價格漲幅卻不到10%,這個情況不排除有國外巨頭壟斷且炒作等不良因素的幹擾。
  • 被澳大利亞「鎖喉」?中方被握住七寸,即使漲價也得繼續進口
    作為一個資源出口大國,實際上,澳大利亞國內經濟一直十分依賴於出口,而作為世界第一大市場,中方無疑是很多出口國所夢寐以求的大金主,澳大利亞自然也不例外。我們都知道,近段時間以來,中方接連對澳大利亞很多產品做出了相關限制,包括牛肉,龍蝦,鮑魚,葡萄酒以及煤炭,木材等等,但唯有鐵礦石這一領域,被澳大利亞扼住了七寸,即便被瘋狂漲價,利益嚴重受損,中方還是無法「痛下殺手」,這對於作為世界上鐵礦石最大需求國進口國來說,無疑很讓人無奈,而握住中方「七寸」的澳方更是變本加厲,在這一個月來對鐵礦石價格瘋狂上漲,而中方卻無法說不
  • 300億徹底泡湯?澳大利亞被取代,外媒:「戰爭」令人不寒而慄
    我們知道,自從澳大利亞跟隨美國對華不利之後,澳大利亞被華制裁的進展一直備受關注。我們知道,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出口貿易大國,澳大利亞國內擁有豐富的糧食、煤炭以及海產品等資源。而澳大利亞最大的合作方就是中國,儘管澳大利亞至今還沒有認清這個事實,但自食其果相信足以讓他們認識到大國不是好惹的。我們知道,從今年之初疫情期間,澳大利亞就與美國為伍,不斷對中國進行抹黑。給美國充當馬前卒的角色,三番五次地聲稱病毒源自我國。
  • 澳教育市場遭殃:失去中國留學生後,7大高校或跌出世界排名
    自新冠疫情以來,澳大利亞多次跟隨美國與中國作對,並試圖抹黑中國的國際形象,嚴重影響中澳兩國友好關係。兩國關係緊張,中國留學生赴澳數量直線下降,使得澳大利亞教育市場損失嚴重,甚至還迎來更壞的消息。
  • ...墨大|大學|uq|澳大利亞_教育|南昆士蘭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
    雪梨大學,獲得補助2.75億澳元。來源:7 news這個政策對於大學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在流失大量留學生的這1年裡,澳洲大學一直在被迫作出各種政策調整,而這個影響隨著留學生無法回澳一直在延續。來源:ABC News調整策略包括減少學生表演的時間,在2021年暫停招收戲劇專業學生,以及取消澳大利亞僅有的一個專業導演課程。戲劇專業的學生對於學校對藝術專業的忽視非常憤怒,在社交媒體發起了「拯救未來的南澳藝術」請願活動。失去留學生近1年的時間裡,眼看著遠水救不了近火,澳洲大學開始從境內學生下手了。
  • 香港優才每年配額翻番啦,每年2000個
    因為當小編認真翻閱完《2020香港施政報告》及其附錄之後,發現了一個大寫加粗的天大好消息: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從2020年9月開始,每年的配額從原來的1000名增至2000名啦!    這份《施政報告》除了提出多款撥款以支援企業發展及改善民生外, 更尤其強調增養及輸入「人才」。
  • 中國遊客劇減後,澳大利亞旅遊業損失高達70億
    據金十數據1月6日報導,如果在中國新年期間失去中國遊客,澳洲旅遊行業將承擔14億澳元(約70億元人民幣)的損失。據報導,每年2月都是澳大利亞接待中國遊客的黃金期。
  • 澳大利亞嬰兒奶粉出現滯銷 澳大利亞30%代購店倒閉
    本文轉自【央視財經】;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日前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外消費者代購量大幅下降,澳大利亞諸多品牌都受到了衝擊,當地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代購行業徹底被疫情顛覆,部分代購專賣店倒閉,而嬰兒奶粉更是出現了大量滯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