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在低溫下進行冷啟動時,是否需要長時間的原地怠速熱車?

2020-12-22 非專業車評

是否需要熱車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當然廣大車友對待是否需要熱車的問題也是呈現兩極化;一些思維傳統、保守的車友堅持熱車、而且是堅持長久原地怠速進行熱車,怠速不降、不走車!而一些思維更加理性、與時俱進的車友則不認同長期原地怠速熱車,他們更喜歡原地怠速幾十秒後、緩行熱車!

平心而論鄙人也不會長時間原地熱車,實際上這種等怠速下降再走車的思維本身就是沒有道理的;願意在於冷機啟動的高怠速並不是需要熱車的標誌!很多朋友認為需要原地怠速的理由很簡單,冷啟怠速高、證明車子需要進行原地怠速、所以等怠速正常再行車才是正確的選擇?實際上這種認知是完全錯誤的,冷啟高怠速熱車沒有任何關係,內燃機低溫下進行啟動產生的高怠速只有兩個作用,其一給三元升溫、其二保持低溫下怠速穩定

所以內燃機在低溫條件下冷啟,產生了較高的怠速、並不代表需要熱車,實際上這完全是冷啟的高怠速給車友們帶來的誤導;冷啟時的高怠速與機械性能沒有本質關係,只是為了保持怠速穩定、人為製造的高怠速現象!冷啟時怠速6、7百轉也並不會損害機器,只是在低溫條件下、燃油霧化差,容易出現混合氣過稀、或過濃,怠速轉速低了、就來不及做出反應,結果就是怠速不穩(比如抖動頻繁)、甚至是直接熄火!

機油完成一次循環,走車就沒有問題

實際上內燃機進入到電控時代(歧管噴射、直噴都是電控),機油建壓非常迅速、也就是說當您打開車門後所聽到的嗡嗡聲就是機油泵工作的聲音,所以當您啟動車輛時、機油壓力早已經夠用了;換一個角度去想,如果機油壓力不是在啟動前就已經達到,那麼車輛每一次啟動都是一次幹磨、用不了幾次機器也就徹底的磨廢了;所以冷啟後無論是走車、還是進行原地怠速,機器各個部件都有機油的滋潤、都不存在幹磨!因為走車、或者是原地怠速的共同點就是發動機在運轉

所以長時間原地怠速熱車沒什麼道理,原地怠速10秒、與原地怠速30分鐘最大的差異就是原地怠速30分鐘更費油;而原地熱車10秒鐘就足以讓機油完成一次循環了,無非就是油溫底時機油流動性差、而黏度高,這裡面要注意一點就是低溫時機油流動性是差、但不等於機油流不動,因為機油流不動、機器也啟動不了(很簡單的辯證法),既然能流動、走車就沒有任何問題!這裡面牽扯到負荷、但不大,遠比正常行駛時的負荷低太多,所以利用低速行駛來熱車比原地怠速好的多!

低溫冷啟時為什麼怠速高

內燃機在低溫冷啟時的高怠速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用於加熱三元催化器、這個階段發動機怠速轉速最高一般在1500轉左右,持續時間約為30秒、之後轉速過下跌至1.2K轉左右;這個階段實際上就是確保三元內的貴金屬迅速升溫、400°左右轉換效果好;這階段系統會自動滯後點火角,點火滯後、燃燒室壓力下降,混合氣燃燒產生能量更多轉換成熱量、而動能不足(機器無力),所以這個階段很多朋友的車子(尤其是小排量車)、即便很新也會頻繁抖動,放心清洗積碳沒有用、這實際上就是個先天的問題!為了加速三元升溫,大量的能量用於熱轉換、而導致動能不足,動能不足則怠速不穩,怠速不穩則抖唄!

第二個階段一般就是從1200轉左右持續到正常的7、8百賺的怠速,實際上這個高怠速周期的真正意義並不是加速水溫、油溫提升,(當然如果非要通過表面現象去理解、鄙人也沒有辦法),而是若補設定高轉速、怠速根本就不能穩定進行下去,冷啟高怠速轉速實際上是主機廠的一套應對策略!車子要賣到全世界各個地方,面臨不同的溫度、不同的用車風格、使用不同的燃油等等;溫度有高低、燃油餾程同樣存在差異;所以主機廠就必須拿出一個方案來應對不同的狀態、環境!

低溫冷啟時的燃油加濃

因為低溫、所以燃油霧化程度差,所以系統就會加濃噴射,比如低溫下一體積燃油、只有約10%可以霧化,那麼確保一體積燃油都能夠霧化、那麼加濃噴射10體積燃油即可;所以原地怠速時混合氣濃度特別高、而節氣門接近於關閉狀態,此時燃燒很差;這時候又面臨汽油餾程的問題了,簡單點說就是有些汽油輕質、霧化好,而有些汽油偏重質、霧化差;這樣一來加濃噴射過程中就會產生兩種結果……

輕質汽油、加濃噴射:混合氣濃度迅速上升!

重質汽油、加濃噴射:混合氣濃度依然偏稀!

這兩種混合氣狀態、就導致了冷啟時的怠速轉速一定要高;比如燃油偏輕質、加濃噴射導致混合氣濃度上升,系統必然要拉高轉速、增加進氣量來稀釋濃度,高怠速1200轉時、轉速拉升到1500轉或許就可以排除問題;而如果怠速只有6、7百轉呢?很可能的結果就是還沒等到轉速拉高,就已經因為混合氣濃度太大而劇烈抖動、甚至熄火,因為6、7百轉的怠速轉速預留的餘量太低,來不及應對突發情況!

同理使用偏重質的燃油也是同樣的道理,經過加濃的混合氣依然偏稀,混合氣太稀、必然跌轉速,怠速轉速在1200轉時、系統發現混合氣偏稀可以及時增大加濃,畢竟轉速高、下跌過程終究起到了一個緩衝,比如從1200跌到500轉、足足經過700.轉的過程,這在時間上就給了系統再次加濃的機會;如果冷啟怠速轉速只有6、7百轉呢?一旦混合氣偏稀、轉速迅速下跌至3、4百轉(甚至更低),系統剛準備增大加濃倍數、機器就已經熄火了,所以冷啟高怠速才是確保怠速穩定的關鍵!

現在朋友們該明白為啥冷啟高怠速了吧?很多朋友總覺得冷啟怠速高、是為了提醒我們進行熱車?可實際上冷啟調高的怠速、與熱車沒有任何關係,只是這麼多年來、比較匱乏的汽車類知識導致高怠速、與熱車被混為一談(倖存者偏差的道理);所以高怠速與熱車沒有任何關係,是否等怠速下降再行車、不具備標準的意義以怠速下降到正常、作為可以行車的依據沒有任何道理,因為無論怠速降不降、都只是在維持怠速穩定,和熱車也扯不上任何的關係!

所以那些總等怠速徹底下降到正常再行車的朋友就完全是多此一舉了,覺得車裡冷、適當熱幾十秒甚至幾分鐘都沒有問題(即便沒道理也可圖個心安嘛),但冬季等著怠速正常再走真的是毫無意義,把怠速正常作為可以走車的標準完全是毫無道理的,能不能走看機油的實際狀態、而怠速的高低則在於溫度,所以等怠速下降再走是毫無道理;如此一來原地長時間怠速也就沒有意義了!正常怠速幾十秒、然後緩行熱車即可,省油、減少積碳、而且熱車效率還快(原地太慢了)!不可否認低溫行駛時因為燃油霧化差、變速箱低溫保護(設計師考慮到低溫、所以設定了保護,作為使用者還有什麼可擔心呢),必然導致行駛狀態不好、車子沒勁噪音大等等,但這些並不會傷車、所以原地長時間怠速就沒道理了!

上面列舉了幾張車輛手冊的截圖(多個品牌車輛手冊的合輯),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其實已經不需要原地熱車了、廠家建議;當然一些思維保守的車友絕對不會認可這些,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科學永遠沒有傳統的經驗重要、不勉強,車是自己的、自己怎麼操作都正確;只不過原地怠速熱車等怠速下降真的沒有必要,因為怠速下降並不是熱車完畢的標準,用怠速高低來分析車輛狀態是沒道理的;當然不能否定一些過去的老車、一些入門車型的車輛手冊還是會建議原地熱車的,只能說這些車子熱管理系統做得不好、冬季測試不過關罷了!

相關焦點

  •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需不需要熱車,如果需要熱車大概需要多久?
    不論是渦輪增壓還是自然吸氣,熱車的作用就是讓車在短時間內達到最佳磨合狀態從而穩定快速的發揮性能。其實我們所說的熱車就指的是在完成汽車自檢後打火啟動後的一小段時間裡,一般都是在一分鐘到兩分鐘之內。這樣的話尤其對長期放置的車比較有幫助,因為像一些油液能夠達到基本的循環甚至包括怠速能夠達到穩定的狀態。
  • 【科學闢謠】數九寒冬 熱車的具體操作你掌握了嗎?
    而冬季環境溫度更低,潤滑油粘度增大,冷態下潤滑更加困難,因此冬季「熱車」更受大家重視一些。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駕駛員只需要正常啟動,平穩駕駛,不「彈射起步」或是在剛啟動汽車就猛踩油門,汽車會自動調節其運行狀況,確保自身處於最佳工作狀態。關於「熱車」,網上很多說法表示「等發動機轉速從1200降低到800左右就表示車輛可以起步了」,其實冷啟動時發動機之所以會達到1200轉,正是因為熱管理系統為了使車輛達到最佳工作狀態而加大噴油量、提高轉速來預熱發動機。
  • 冬天熱車的正確方法是什麼?只需明白熱車的目的新手也會熱車
    那麼在冬天汽車在放置了一段時間之後,或者是氣溫比較低的時候,停了一段時間之後,發動機的溫度已經基本與外界的環境溫度相同了。我們打火,發動機啟動之後,發動機就需要從環境溫度升高到正常工作溫度,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汽車的冷啟動過程,所謂的汽車熱車,其實也是指這個階段。
  • 原地熱車竟然是錯誤的!只有1%的車主知道
    天氣越來越冷,發動車子以後90%以上的車主都會選擇在原地掛空擋進行熱車,等個三五分鐘再上路但你知道嗎?原地熱車竟然是錯!3、耗油在怠速下熱車,油耗本來就偏高,發動機轉著又不開動,浪費錢哦~4、汙染在怠速下,汽油不充分燃燒,三元催化器(淨化裝置)溫度也沒上來,
  • 每次發動的時候怠速都高,要不要等怠速穩定的再起步?
    車打火後不一定要等發動機轉速下降到怠速轉速才能行駛,這得分情況,不能一概而論。現在的汽車已經不再需要刻意地進行熱車了,但是車主要熱車同樣沒有任何問題,這就是一個駕駛習慣,一個好的駕駛習慣。如果是外部環境溫度高,汽車打火後就可以正常行駛了,還有就是汽車停下來幾分鐘,再打火啟動發動機,這個時候也是不需要刻意去等發動機轉速下降後再起步,直接走起就行。如果是外部環境溫度低,汽車又是停了很長一段時間,發動機都已經徹底冷卻的情況下啟動汽車,比如在冬天啟動汽車,外部氣溫本來就低,這個時候建議車主耐心的進行熱車,等發動機轉速下降到怠速狀態再起步為好。
  • 冬天要不要原地熱車?這個困擾老司機10年的問題,終於揭開了!
    在汽車方面,冬季使用汽車的技巧和夏季是稍有一些區別的,特別是在北方。不過,隨著汽車的發展,一些冬季的用車技巧現在已經不適用了,但卻依然還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好比如說老生常談的「冬季到底要不要原地熱車?」對於這個問題,到現在還有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其中的意思。顧名思義,原地熱車指的是在冬季啟動車輛後,要再原地等汽車溫度上來,這樣不會損壞車輛。
  • 冷車啟動發動機抖動並且閃故障燈,有時踩油門還有熄火!咋回事
    隨著冬天的來臨,冷車啟動發動機會出現抖動,缺缸,發動機故障燈頻閃,發動機冷車高怠速下降之後發動機更是抖動嚴重,踩油門還會熄火,當碰到這種故障現象時應該怎麼辦?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原地怠速熱車,充分熱車後,一般情況下故障會消失,如果熱車後還是缺缸或者抖動很厲害的話那就必須維修了!如何解決呢?1,可能是積碳問題!
  • 天冷時自動擋熱車,N擋和P擋哪個不傷車?半數車主搞錯了
    現在正是冬天的時候,開過手動變速箱的車主都知道,冬天啟動汽車需要預熱,否則怠速很高,所以現在很多自動變速箱的車主也有預熱汽車的習慣,但是有人認為自動變速箱根本不需要預熱汽車,其實這樣的說法對了一半,錯了一半,開自動變速箱的汽車也需要預熱汽車,但是要看溫度。如果是冷車,暖車,自動變速箱,N檔和P檔,哪個不傷車?一半的車主都錯了。
  • 熱車是放「P」檔還是「N」檔?聽完老司機的分析,不再糾結!
    一到冬天許多車主們就受到寒冷的困擾, 天氣變冷意味著車需要注意很多細節., 無論是增加輪胎摩擦的程度還是消除窗戶霧的訣竅,這些都需要注意, 到了春天,雖然也不是很多人關心熱車,但對初學者來說,有必要事先理解, 那麼,在熱車的情況下,是p檔還是n檔?
  • 裝備CVT變速箱的汽車巡航駕駛轉速高達3k/rpm,變速箱會壞嗎?
    汽車巡航駕駛的轉速在3000轉上下,這一標準是否會傷車?此問題的標準答案為:存在正常磨損並未達到傷車標準,包括發動機與變速箱。但CVT變速箱是一種換擋傳動結構比較特殊的機型,這種機器是否會特殊一些呢?解析這一問題首先需要了解變速箱的特點,以及真正的磨損主要出在哪些階段。
  • 溫度驟降,很多車輛出現了冷啟動困難,你的車究竟怎麼了!
    隨著寒冬的到來,溫度驟降,很多車輛出現了冷啟動困難、冷啟動後怠速抖動、冷啟動後加速不順暢等等一系列的冷啟動故障現象,但是到發動機的溫度稍微升高以後,以上的故障現象又全部消失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案就是:發動機內部的積碳太多了!
  • 常見汽車發動機故障診斷與排除
    ②怠速運轉時,打開水箱蓋看到水箱冒氣泡③缸壓低。2.2故障原因①氣缸體與氣缸蓋水套壁厚較薄。②水垢集聚過多而散熱不良。③缸體結冰凍裂、冷熱急劇變化、碰撞受振。比如:缸蓋的排氣門座屬於應力集中的薄弱部位,水垢的隔熱作用使散熱條件進一步惡化,熱應力過大,在應力集中的作用下就容易產生裂紋。
  • 電噴摩託車冷車不好啟動,並非只有換件才能解決,這麼做就對了!
    據車主自述,他這輛車冷車啟動特別困難,需要啟動兩三次才能著車,而且第一次啟動著車以後,車子馬上就熄火,需要再啟動一到兩次才能又著車,這個時候車輛就正常了。
  • 汽車怠速一小時,能燒多少油?
    我相信很多車主都有這樣的行為,開車的時候直接停在便利店買東西,即使汽車的引擎停止或臨時停車,發動機也不會啟動,車子在原地空轉,這半年沒關係,不怎麼加油,總之馬上出發,啟動引擎還太早,現在是夏天,因為氣溫很熱,所以很多車主在車裡不開空調乘涼,晚上回到家,關掉引擎,下車走路,第二天早起終於發現了,
  • 瓦爾塔AGM蓄電池,低溫抗凍長續航
    不管是人,還是車,面對如此低溫嚴寒天氣,都需要注意防寒保暖。但是,有部分啟停車主表示,這麼冷的天,他們停車或者怠速時,都不敢肆意使用車載空調和座椅加熱等設備。一問原因,原來是擔心啟停系統本來就對蓄電池消耗很大,如果再長時間開空調和座椅加熱的話,會讓蓄電池雪上加霜,嚴重影響壽命,甚至引發拋錨。其實,這些車主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
  • 怠速開空調對車不好?誰說的!真正需要注意的是這3點
    作者:擼車師兄本期問題:1、怠速開空調對車有哪些影響?2、長時間怠速到底傷不傷車?3、怠速時有難聞的氣味?首先,長時間怠速是否傷車,這其實取決於你是什麼車以及你所在的城市。比如說你有輛十幾年前生產的汽車,或者和我一樣的硬派越野車,發動機散熱用的是機械風扇,就像我的老吉普一樣,並且你還住在像武漢這種長期炎熱的城市,那麼汽車長時間怠速就不太可取了;因為機械散熱風扇都是由發動機的曲軸帶動的,風扇轉速跟發動機的轉速直接相關,怠速的時候發動機轉速不高,風扇轉速也不會高,時間長了散熱肯定不好,就很容易造成水溫過高的情況,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