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闢謠】數九寒冬 熱車的具體操作你掌握了嗎?

2020-12-22 澎湃新聞

【科學闢謠】數九寒冬 熱車的具體操作你掌握了嗎?

2020-12-20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呼和浩特市科協

邀您關注科普知識

以下文章來源於科學闢謠平臺 ,作者陳瀟凱

科學闢謠平臺

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

隨著寒流侵襲了全國的大部分城市,很多開車族在早上啟動車子時,都要面臨一個問題:熱車。特別是對於在室外停車場停車的人來說,這都是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然而,這個看似簡單的「熱車」動作,每個人的理解和操作還真不太一樣。有些人的習慣是在啟動車子之後先不給油,讓車輛原地靜止一段時間再行駛;還有的說法認為啟動之後立刻緩速行駛對車輛更好……如何能夠讓被「冷落」了一整個晚上的愛車,既能由「冰窖」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又最大程度地減少發動機和各零部件的損耗,我們還是聽專家給支招。

圖蟲創意

01

「熱車」確實有必要

但無需過度

先說結論:「熱車」本身是必要的,但應該遵循車輛使用手冊進行操作,很多人對這個「度」的理解不太準確,甚至很多駕駛員都會出現「過度熱車」的問題。

幾乎所有熱工機械在正常工作之前都需要一個暖機過程,使機器從冷態過渡到正常工作狀態。所謂 「熱車」,其實是讓機油、變速箱油與機器的各個部分充分接觸,達到良好的潤滑狀態,從而減少磨損的過程。另外,「熱車」還能讓汽車的各個系統達到最佳工作溫度,改善汽車的行駛性能和排放性能。因此,從原理上來說,無論冬夏,「熱車」都是有必要的。而冬季環境溫度更低,潤滑油粘度增大,冷態下潤滑更加困難,因此冬季「熱車」更受大家重視一些。

圖蟲創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汽車產品技術迭代至今,「熱車」這一操作的主體早已由駕駛員轉移到了汽車本身。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駕駛員只需要正常啟動,平穩駕駛,不「彈射起步」或是在剛啟動汽車就猛踩油門,汽車會自動調節其運行狀況,確保自身處於最佳工作狀態。

關於「熱車」,網上很多說法表示「等發動機轉速從1200降低到800左右就表示車輛可以起步了」,其實冷啟動時發動機之所以會達到1200轉,正是因為熱管理系統為了使車輛達到最佳工作狀態而加大噴油量、提高轉速來預熱發動機。

02

「熱車」方式

靜止不如動起來

既然熱車有必要,那麼下一個問題來了:怎麼熱?很多人對熱車的認知是「啟動之後原地等待個幾分鐘再給油行駛」;而網上還有一些說法,建議應該啟動之後讓車子怠速行駛一段時間再給油。究竟哪種方法是對的?

圖蟲創意

用負責任的態度回答:依據汽車使用手冊來操作。因為作為撰寫汽車使用說明書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必然是對這款汽車的「脾氣」最為了解的人,對於「到底需不需要駕駛員來熱車」、「如何熱車」這類問題,一定能在說明書中得到明確的回答。例如,在某款汽車的產品手冊中就有著如下描述:

可以看到,工程師並不建議車主採用原地靜止的方式來熱車,而是希望車主平穩起步運行來使車輛達到理想的工作狀態。其實,目前大多數汽車的使用手冊都有類似的建議。

事實上,在汽車發動後30秒以內的時間裡,潤滑油即可潤滑到各個工作表面,此時已經不宜繼續原地靜止預熱發動機了。一方面是由於原地怠速時負荷小,產生的熱量也少,通過這種方式來使發動機預熱效率較低;其次,原地怠速只預熱了發動機,沒有考慮到傳動系統、轉向系統和制動系統,熱車並不充分;最後,原地怠速時車輛的排放性能較差,不僅產生的積碳多,還容易產生較多汙染物。

圖蟲創意

如今的大部分汽車在冷啟動的時候已經能夠自我調節來達到熱車的目的了,如果車主還通過長時間原地怠速的方式來熱車,不僅從原理上來說是錯誤的,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另外,新車和開了很多年的車的主要區別在於其內部的磨損程度,對於是否需要「熱車」這一問題來說並無差異。

03

電動車、混動車也需要熱車

新能源車輛沒有傳統燃油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但是有了動力電池這一新的動力源,而環境溫度正是影響動力電池性能的主導因素之一。如圖一所示,在冬季較低的環境溫度下,動力電池充放電的過程中副反應增多,性能會大幅度衰減,主要表現為:充放電效率低、電池容量下降、續航裡程降低等。

圖一:環境溫度對動力電池續航裡程的影響

來源:沈祖英等. 環境溫度對NEDC工況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充放電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A]. 2020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

圖蟲創意

因此,在冬季環境溫度較低時,相對於傳統燃油車,電動車、混動車反而更需要「熱車」,或者說 「熱動力電池」。目前絕大多數新能源車輛都已經配備了動力電池預熱系統和熱管理系統, 因此也無須駕駛員主動「熱車」,但在低溫情況下啟動後的一段時間裡,應該儘量平穩駕駛,避免猛踩油門。

作者 | 陳瀟凱 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 副教授

原標題:《【科學闢謠】數九寒冬 熱車的具體操作你掌握了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冬天熱車的正確方法是什麼?只需明白熱車的目的新手也會熱車
    我們打火,發動機啟動之後,發動機就需要從環境溫度升高到正常工作溫度,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汽車的冷啟動過程,所謂的汽車熱車,其實也是指這個階段。不論冬季還是夏季,都存在汽車的冷啟動問題,同樣的,並不是冬季才需要熱車,夏季也是需要熱車的,只是夏季環境溫度較高而已,個方面升溫較快。
  • 原地熱車竟然是錯誤的!只有1%的車主知道
    天氣越來越冷,發動車子以後90%以上的車主都會選擇在原地掛空擋進行熱車,等個三五分鐘再上路但你知道嗎?原地熱車竟然是錯!壹-為什麼不能原地熱車?-1、損壞發動機有統計顯示,超過90%的發動機件部分的磨損是在寒冷的冬季原地怠速熱車後三分鐘內造成的。
  • 【科學闢謠】抗過敏藥物也會引起過敏嗎?
    【科學闢謠】抗過敏藥物也會引起過敏嗎? 呼和浩特市科協邀您關注科普知識 以下文章來源於科學闢謠平臺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見好就收」能避免抗生素耐藥性嗎?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見好就收」能避免抗生素耐藥性嗎?闢謠抗生素是一種可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藥物,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當身體裡的細菌被殺掉,身體的感染自然也會減緩。但是,抗生素的使用還是有風險,這個風險就是所謂的「抗生素耐藥性」。耐藥菌從何而來?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帶菌體,人和細菌處於一種長期共生共存的關係。
  • 讓科學跑贏謠言——"科學闢謠平臺"正式啟動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8月30日,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的「科學闢謠平臺」在京正式啟動。該平臺旨在切實提高闢謠信息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讓謠言止於智者,讓科學跑贏謠言。
  • 【科學闢謠】看科學如何破解 「鬼壓床」的玄幻色彩
    【科學闢謠】看科學如何破解 「鬼壓床」的玄幻色彩 2021-01-14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需不需要熱車,如果需要熱車大概需要多久?
    像熱車這種行為作為司機的話還是要多少學習一些,甚至要懂得熱車究竟是在做什麼。雖然說現在科技很發達,車上的技術也不斷的提升,但是現在熱車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熱車過程中一定要把控時間,並不是熱車時間越長越好,而是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 【科學闢謠】科學防疫 從選對口罩開始
    【科學闢謠】科學防疫 從選對口罩開始 2021-01-05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天要不要原地熱車?這個困擾老司機10年的問題,終於揭開了!
    好比如說老生常談的「冬季到底要不要原地熱車?」對於這個問題,到現在還有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其中的意思。顧名思義,原地熱車指的是在冬季啟動車輛後,要再原地等汽車溫度上來,這樣不會損壞車輛。但其實,這種說法已經過時很久了,在以前汽車還是採用化油器的時候,原地熱車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因為化油器工作是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當在冬季的時候,溫度較低,如果不熱車就會導致化油器不工作,對發動機造成一定傷害。
  • 自動擋熱車,是掛P擋還是N擋?修車工:小傻瓜,這麼掛才不拉缸
    如今,汽車製造技術越來越發達,而自動變速器汽車也得到普及,受到許多車主的青睞;但是自動變速器汽車雖然駕駛起來很方便,但其實也有很多的講究,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想要使用正常的汽車應該先熱車;那麼自動變速箱熱車,是P檔還是N檔呢?對這修車工人發了句話:小傻瓜,這麼掛才不拉氣缸!
  • 【科學闢謠】這些生活「小常識」,你錯信了幾個?
    呼和浩特市科協邀您關注科普知識 以下文章來源於科學闢謠平臺 ,作者愛學習的謠謠 >科學闢謠平臺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女性切除子宮就變成男性了?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女性切除子宮就變成男性了?這是真的嗎?闢謠人有男女兩性之分,從醫學觀點出發,性別的劃分方式包括染色體性別、性腺性別、生殖器性別及社會性別等。人的性別主要取決於染色體核型。正常情況下,女性染色體是46XX,男性是46XY,與生俱來,終生不變。然而染色體是不能直觀看到的,我們推測是男是女,一般是通過長相、嗓音、穿衣打扮來判斷。
  • 科學闢謠平臺入選2020年度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
    日前,中國科協、國家衛建委、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共同打造的科學闢謠平臺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的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平臺影響力日益擴大。2019年8月,科學闢謠平臺正式上線。今年4月開始,科學闢謠平臺與國家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每月共同發布「科學」流言榜單,初步建成國家級闢謠平臺。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愛生氣」的泡騰片是兒童補充維生素C的...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愛生氣」的泡騰片是兒童補充維生素C的最佳方式嗎?闢謠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維生素之一。作為一種強抗氧化劑,它具有保護細胞、保護肝臟和解毒的作用。對於處於生長發育期階段的兒童來說,適當補充維生素C可促進發育,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治骨質脆弱等。兒童如何補充維生素C呢?
  • 【科學闢謠】電動車頭盔:雞肋還是保命符?
    呼市科協邀您關注科普知識 以下文章來源於科學闢謠平臺 ,作者林風 科學闢謠平臺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
  • 天冷時自動擋熱車,N擋和P擋哪個不傷車?半數車主搞錯了
    在我國早期的車型中,所有的車型都配備了手動變速箱,但自從汽車普及後,自動變速箱逐漸進入人們的意識,以更便捷的操作吸引人們的青睞。當你知道需要暖車後,我們就來看看正確的暖車方法。因為現在的司機越來越年輕化,他們對汽車的了解並不多,雖然有熱車的習慣,但是在熱車的時候不知道該掛哪個檔位。有的車主習慣在車子啟動後將檔位掛在N檔,然後將轉速提高到1000轉,保持1-3分鐘,然後怠速正常,就可以開走了。
  • 【網絡闢謠】2020年食品安全十大謠言,你有中招嗎?
    【網絡闢謠】2020年食品安全十大謠言,你有中招嗎?近日,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關於食品安全的十大流言別再信了!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癌症吃止痛藥會上癮?規範用藥才是關鍵!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癌症吃止痛藥會上癮?規範用藥才是關鍵!闢謠很多人「談癌色變」,不僅是因為癌症的致死率高,抗癌過程中的疼痛也是患者及家屬不可避免的「難關」。癌性病變及抗癌治療所致的疼痛,通常為慢性疼痛,因此多數患者會長期服用止痛藥。但很多人對止痛藥心存「成癮」的顧慮。癌痛患者服用止痛藥真的會上癮嗎?
  • 避免被「偽科普」繞彎路 市政協科協界別委員建議建立科學闢謠平臺
    近年來,你有沒有被這些科學流言忽悠過、打敗過:青少年近視可以被治癒?「量子波動速讀」可1分鐘閱讀10萬字?坐高鐵相當於照X光?這些看起來頭頭是道的信息,被很多人誤以為科學知識,但是千萬別信,因為它們都是「偽科普」謠言。
  • 科學闢謠消除恐慌 市北區科協做好應急科普穩民心
      半島網2月21日消息  為做好疫情防控應急科普宣傳工作,配合企業復工復產需要,指導社區居民科學有效預防,市北區科協積極行動,多種形式開展應急科普宣傳。  《新型冠狀病毒,我們如何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個人防護》《科學闢謠》《疫情期間復工注意事項》等疫情防控知識。  線上線下相結合,擴大宣傳覆蓋面。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宣傳途徑,累計轉發防疫信息、科學闢謠、防抗疫情科普知識達百餘條,力求通過科普宣傳消除恐慌,做好個人防護,截至目前,點擊量超過100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