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電視劇史上,收視率能過90%的恐怕是這部室內情景劇《渴望》了,可並非大家認為的86版《西遊記》。當年《西遊記》的收視率在89.6%,還是略遜色《渴望》一些的。
《渴望》是一部倉促上馬的電視劇,在拍攝之前並沒有完整的劇本,而只有一個「頭腦風暴式」的故事大綱。北京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鄭曉龍把這個艱難的任務交給了導演魯曉威完成,並要求拍攝出50集的電視劇。
魯曉威在八十年是一位很有實力的導演,拍過《鐘鼓樓》獲得過國際大獎。當魯曉威接到劇本後也是覺得很棘手。不僅沒有劇本,而且製作經費不多,還要導演親自找演員。
在這樣的條件下,魯曉威開始了物色合適的女一號。他先後找了三個實力派演員,都因各種原因沒見到人。第一位是左翎,她在1987年獲得過金雞獎,左翎漂亮大方,演劉慧芳沒問題。找到人後,人家檔期滿了,只好放棄。
後來,他又想到了剛獲得梅花獎的女演員楊青,結果左等右等見不到人,魯曉威還給他留了紙條說明來意。後來,當楊青看到字條到劇中後,女一號演員已經定了,她只能演了一個配角,劉慧芳的閨蜜。
楊青沒找到,他去了煤礦文工團,找賈雨嵐,結果人家出國了。無奈之中,他回去遇上了同在煤礦文工團的張凱麗。他覺得張凱麗也可以演,就去找她了。當時張凱麗剛演上話劇,導演找她電視劇她覺得50集太長了。自己剛演上話劇團重頭戲,輕易失去以後機會就不會太多了。
在那時候,演員對於影視圈的意識還不是很強,覺得怎麼也沒有在自己單位演重頭戲好。但在魯曉威的勸說下,她才被借調到劇組拍戲。沒想到拍出來後,讓她一夜成名。
張凱麗一夜成名後還覺得很不錯,但沒多久後,麻煩就來了,很多人給她寫信,依然把她當成了劇中的劉慧芳,而且劇組去各地作報告,精彩圍得水洩不通,甚至影響到了張凱麗的正常生活。
確實如此,《渴望》播出後,收視率高達98%,各地治安都好轉了。讓張凱麗這位曾經不願出演女一號的話劇演員紅遍大江南北,後她就朝著影視劇的道路一直發展,如今依然活躍在影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