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鏡報》曾經搞過一次小小的文字遊戲,邀請讀者們撰寫「世界最短的小說」。最終的贏家是一部三個字的作品:「神垂死」,大概題目與正文都包含在了一起吧。《噬神者》的名字多少也有點兒異曲同工之妙,只是與含蓄到了極致的前輩相比,這部作品採用的視角則要更加……好吧,OTAKU一些。或許對於一款核心內容專注於戰鬥部分的共鬥遊戲來說,背景故事或許不算是最重要的部分,但少年燒酒拯救世界的劇本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錨定了本作的神韻與氣質。
8.2 噬神者2:狂怒解放 評測平臺:PS4 《弒神者2:狂怒解放》是《弒神者2》的終極形態,也是 南夢宮對CAPCOM《怪物獵人》系列的最新回帖。這次的「狂怒解放」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慣例性的新內容 ,但中文版與高畫質化或許才是粉絲們最大的福音。 青出於藍 流暢、迅捷的戰鬥方式 富有深度的射擊系統 血怒與誓約 PS4版仍有許多掌機痕跡 節奏一般,前12個小時毫無挑戰可言《噬神者2:狂怒解放(God Eater 2:Rage Burst)》是《噬神者2》的加強版,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續作。在共鬥遊戲遍地開花的今天,這幾乎成為了整個同類作品的行規,比如《怪物獵人4》與《怪物獵人4G》,《靈魂獻祭》與《靈魂獻祭Delta》,還有《討鬼傳》與《討鬼傳:極》。從慣例上來看,加上了拉風后綴的作品才是遊戲的最終形態,通常都會比之本體有相當程度的改進,倒也不能說是全然的在坑錢。
《噬神者2:狂怒解放》開場動畫:
所謂共鬥遊戲是遊戲界相對比較新的一個門類,促使這一門類成型、並目前依然佔據領先位置的作品就是《怪物獵人》,核心玩法應該不少玩家都清楚,就是與與其他玩家一起(或者獨自)與巨大的怪物進行一次次的戰鬥,一方面磨練自己的技術,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戰鬥所獲得的獎勵一點一點的積累起角色培養的樂趣。戰鬥永遠是這類作品雷打不動的核心內容,而若你想沿著這條路走向巔峰,所獻祭的時間往往要超過一百、甚至一千小時。
少男少女,巨劍怪物
在遊戲界,第一個吃螃蟹、且隨後也吃得很是優雅的作品往往會成為某種不成文的行業標準,共鬥遊戲領恐怕也不能免俗。因此,在隨後的評測中暗哨將不得不把《噬神者2:狂怒解放》與《怪物獵人》系列做出一些比較,不是為了證明哪部遊戲更優秀,僅僅是為了更好的對本作加以說明,敏感的粉絲們請稍安勿躁。
槍械類武器是本作的一大亮點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噬神者2:狂怒解放專區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