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變化多大?中國1996年和2020年空軍裝備水平比較

2020-12-22 騰訊網

1996年,東南沿海那場大演習畫面相信很多人都見過,雖然搶灘登陸、萬炮齊轟、飛機投彈看起來熱鬧非凡。可是當年三軍真實實力如何,並不是以演習場上炮火硝煙的密集程度為標準,海軍主力只有052型「哈爾濱」號驅逐艦、051型驅逐艦、53H1護衛艦。

這些戰艦噸位從2000到4000多不等,防空系統只有高級點的法制「海向尾蛇」,射程只有可憐的12公裡。傳統的25mm、37mm口徑防空火炮大量在役,兩者相結合對於艦隊防空略勝於無,在對面F-16、幻影2000等戰機以及反艦飛彈打擊下,沒有制空權就等著挨打。

同時缺少大型登陸艦艇和火力支援,然後就出現了這種大炮上艦的狀況,在沒有制空權或者很難奪取制空權的情況下,這樣的場景實戰中很難倖存。

大炮上艦

海軍艦艇指望不上換成空軍及海航看看,這個時期能拿出來擺在桌面和世界先進機型相抗衡的,只有區區數十架蘇-27戰鬥機。相對還沒有完全形成戰鬥力的蘇-27來說,演習畫面大家看到都是在丟無制導炸彈,這和同時出現的犁地主力強-5,空優主力殲-7等相比好像應用場景沒什麼區別。

蘇-27戰鬥機

這是當年奪取制空權的核心,還未完全形成戰鬥力的蘇-27戰鬥機,演習中以對地打火箭彈等為主。

蘇-27戰鬥機

幾十架蘇-27作為保鏢,為大量殲-7、殲-8、強-5以及轟-6等保駕護航,由於數量有限、雷達下視能力不佳,只能作為警戒和保鏢在高空進行補充。殲-7最大的特點就是小巧靈活,近戰才能發揮出格鬥優勢,不過在現代超視距作戰中很難有機會發揮特色。

而殲-8戰鬥機是當時最先進國產機型,不過在96年並不具備中距遠射能力,雷達性能更是單一機動性又不好同樣難堪大任。除此之外強-5以及轟-6機型已經很老,至少在當時來說以臨空投彈或者近距犁地方式,缺少了制空戰鬥力基本為零。

殲-8戰鬥機

這種二代水平戰機需要應付的對手可不弱,包括對岸F-5、F-104戰鬥機,以及IDF戰鬥機(相當於F16A/B Block15的水平)。而且這些機型具備中距遠射能力,另外還有可能馳援的F-14等美式戰機,實際上不是簡單的壓力而是幾乎全面落伍。

當時的戰術是比拼消耗而不是技術裝備上的優勢,在空軍掩護下海軍進行海運通道封鎖,然後迫使對方離開本島優勢防空火力網前出決戰。再由海空協同依靠數量優勢消耗對方戰鬥力,最後迫使對手空軍進入近距格鬥以抵消優勢,這種戰術也是相當無奈。

殲-7戰F-14

時隔24年,當歷史年輪進入2020之後,中國空軍已經今非昔比。以蘇-27引進為契機,吸收創新之後推出了更先進的機型,包括殲-11戰鬥機、殲-15艦載機,以及達到三代半水平的殲-16戰鬥轟炸機。從1990年達到引進蘇-27開始,最初空優方案包括6枚R-27中距空空飛彈、4枚R-73近距空空飛彈,相比當時國內主力完全是天壤之別。

正是有了該機型及技術的引進,在配套更加先進航電以及武器裝備之外,才演化出殲-11\15\16等機型。這是中國空軍第二次快速現代化的起點,不僅解決了空軍升級需要也為自研殲-10贏得時間,直接促進航空工業整體進步。

殲-15艦載機

殲-16戰鬥機

蘇-27的平臺作用明顯,將來改型還會不斷出現,作為海空軍主力機型還將長期得到應用。除此之外,中國航空工業真正意義上自主研發機型也不斷現身,包括梟龍、殲-10、殲-20戰鬥機等,特別是後兩款和上面殲-16並稱空軍三劍客,足以說明它們的重要性。

梟龍最早來自中美巴超七項目,原型是殲-7M後來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外貿機,性能基本達到三代機早期型號水平。接下來殲-10的出現,才是中國航空工業自我提升的標誌性產品,源於早期殲-9的各種設計終於在1998年首飛,也就是96演習兩年之後。當時的殲-10性能同樣和三代機早期型號相當,後來一路改進到殲-10C戰鬥機已經是三代半水平,配上PL-12/15等足以應付絕大多數先進戰機。

殲-10C戰鬥機

性能更強勁的殲-20隱形戰鬥機出現,中國空軍幾乎成為全球最強戰力之一,至少在隱形戰鬥機領域直接成為第一梯隊和美國對標。這在20多年前想都不敢想,和這些先進戰鬥機相比較,另一個發展的最大亮點是無人機。彩虹、翼龍高空長航程察打一體機,已經成為世界知名品牌,另外還有大量特種用途直升機也裝備或出口各國。

殲-20戰鬥機

這些是我們經常會關注到或者亮相機會較多機型,其實包括直-20、直-10、轟-6K/N/J、飛豹戰鬥轟炸機、運-20,以及空中預警機等,不是最新出品就是經過大改性能早已實現大飛躍。相比對岸90年代大量裝備的F-5、F-104以及IDF之外,陸續又引進了幻影2000、F-16戰鬥機,雖然在那個時間段內維持了相當長的空中優勢,但在現如今優劣互換空軍可以把握戰場主控權。

有段時間我們曾經幻想殲-8單挑F-22,以數量取得對質量的優勢,雖然很難取得成效但那就是客觀現實。誰也沒想到過了24年,空軍裝備已經是一個新的飛躍,不再落後而是開始引領潮流。

彩虹-5無人機

相關焦點

  • 24年變化有多大?中國1996年和2020年陸軍裝備水平比較
    在勇氣加裝備才能發揮更大效能的現代化戰爭中,似乎裝備先進程度可以影響到戰爭結果。回到90年代中期的東南沿海,曾經有場貼近實戰的世紀大演習讓我們去一探究竟,看看當年的陸軍裝備和現在相比有多大區別。 90年代中期,陸軍裝備可以用寒酸形容,陸戰之王還是以五對輪的59式、69式中型坦克為核心,外加62式輕型坦克。
  • 24年有多大變化?中國1996年與2020年登陸作戰能力對比
    摘自:今日頭條@萬乘之尊 1996年,曾經有一場聲勢浩大的登陸演習和飛彈發射訓練,雖然展現了優良的軍事素質和高昂的士氣,顯示了決心和能力。但這時的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軍事建設放緩,實際己已落後於世界軍事潮流了,在陸地戰場上中國陸軍不會畏懼任何敵人,但在海空登陸手段卻是寥寥無幾,24年後,我們又看新的登陸演習,現在的登陸作戰和當年的登陸作戰相比,差別有多大呢? 一:1996年的登陸攻島能力
  • 中國的戰機水平,1996年到2020年,到底有多大的逆襲?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1996年和2020年我國兩棲登陸水平,見證了巨大的發展和變化。今天,我們聊聊當年的空軍和現在的空軍。認真的說,1996年,我國戰機的水平並不高,與對岸存在很大的差距。與同時期的美國戰機相比,差距更加明顯。20多年過去了,雙方的力量對比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24年兩個輪迴,1996年的中國陸軍和2020年相比裝備差多少?
    在勇氣加裝備才能發揮更大效能的現代化戰爭中,似乎裝備先進程度可以影響到戰爭結果。回到90年代中期的東南沿海,曾經有場貼近實戰的世紀大演習讓我們去一探究竟,看看當年的陸軍裝備和現在相比有多大區別。90年代中期,陸軍裝備可以用寒酸形容,陸戰之王還是以五對輪的59式、69式中型坦克為核心,外加62式輕型坦克。
  • 中國軍隊的防空能力,從1996年至今,到底有多大的崛起?
    認真的說,在90年代,我國的防空水平還是比較滯後的,主要是以各種口徑的高射炮巨額紅旗2防空飛彈為主。歷經20多年的發展,這樣的模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我國防空能力的巨大發展。
  • 機型對比,1996年空軍和馬島戰爭阿根廷相比並不佔優勢
    1996年臺海演習雖然千軍萬馬規模看起來相當可觀,但單論空軍和1982年這場戰爭下的阿根廷相比,實際上從機型性能上對比我們並不具備多大優勢(不計入蘇-27)。這說法可能大家會認為這太過誇張,但我們可以簡單分析兩國當時裝備戰機,以機型分類進行對比可見一斑。
  • 淺談2020年上半年敘利亞空軍動態
    本文筆者將從損失和更迭兩個方面介紹敘利亞空軍2020年上半年的動態。 02 損失 2020年前6個月,敘利亞政府軍可確認的損失為4架戰機,包括2架直升機和2架固定翼戰鬥機。
  • 2020年中國空軍還有三大驚喜!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中國空軍取得了非常驚人的成就,有許多是我們還不知道的。2020年,中國空軍還為我們準備了三大驚喜,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先行揭秘一下。首先,2019年的中國空軍用「脫胎換骨」來說,一點都不過分。
  • 【智庫聲音】2020年美俄空軍最新實力對比
    此前只有美國空軍可以遠離本土實施類似行動。今天俄羅斯在敘利亞獲得了之前只有美國、北約空軍才擁有的寶貴實戰經驗。 在數量方面,毫無疑問,美國空軍優於俄羅斯空軍。美國空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裝備數量明顯優於主要對手,包括中國。為了進行非對稱強力回應,俄羅斯傳統上成功研製、生產和出售大量防空裝備,許多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系統。
  • 2020年過了三分之一,印度空軍戰鬥機零墜毀,怎麼做到的?
    簡而言之,印度空軍總是在裝備戰機和墜毀戰機的「怪圈」中無限循環,保持了自己在軍事圈中相當高的熱度。然而2020年到目前為止,對印度空軍來說,卻是創紀錄的:從1月到4月,印度空軍沒有一架戰鬥機墜毀。就公開報導的信息來說,印度軍隊今年跟「墜機」沾點邊的事件有:2020年2月3日,印度陸軍1架獵豹直升機「硬著陸」,2名飛行員逃生;2月23日,印度海軍1架米格29K墜毀,飛行員逃生;2月24日,印度空軍1架小型教練機墜毀,1名飛行員死亡,1名受傷;2020年4月17日
  • 1996年的五部古裝劇,24年過去了,當年你多大?
    《笑傲江湖》80後心中最經典的《笑傲江湖》,長方臉蛋,劍眉薄唇,都說呂頌賢是和原著最符合的大師兄,你同意嗎?所有版本的任盈盈中,梁藝齡不算最美吧,但卻特別耐看,氣質也好。還有陳少霞的小師妹、王偉的嶽不群、陳鴻烈的左冷禪,配角也是個個出彩,以前對TVB的武俠劇真就沒抵抗力。另外,這版的琴簫合奏曲也是特別好聽,強烈推薦。
  • 周末專題:2020年,中國對外出口了哪些武器裝備?
    此外,根據外媒報導,摩洛哥從中國購買了一批AR2火箭炮,總共36門裝備了一個營。今年4月份,奈及利亞陸軍從中國接收了17臺陸戰裝甲車輛,分別是VT-4主戰坦克、ST-1輪式突擊炮和SH-2車載榴彈炮。其中VT-4主戰坦克出口至奈及利亞,是繼成功出口泰國之後又一次斬獲外國訂單。
  • 抗戰時期中國空軍裝備的主力戰鬥機,數量比美國都多
    1937年8月14日,當時中國空軍第四大隊27架霍克-III戰鬥機在杭州筧橋上空與來犯的日本海軍航空兵木更津航空隊和鹿屋航空隊的18架九六式陸攻機發生交戰,當場擊落3架九六式陸攻機,擊傷1架(後墜毀於海面)。這是中國空軍在抗戰爆發以後進行的首次空戰,而「8·14」筧橋空戰也因其取得3:0的戰果而被國民政府定為「空軍節」。
  • 1996年買的漢堡薯條24年不壞,網友:可以吃嗎
    近日,一位美國網友在晚上發布一則視頻,迅速引起網友的關注:一位老奶奶擺弄著一個白色鞋盒,據說這個鞋盒珍藏於1996年,到底裡面有什麼寶貝呢?據了解,鞋盒裡放著一份購買於1996年的套餐,包裝上還印有當年納斯卡車賽的廣告,24年時間過去了,這份套餐變成什麼模樣了?
  • 2020年最搶鏡的十大明星武器揭曉!中國網友最關心中國武器,戰略...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馬俊】儘管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但部分國家仍不願意消停,多個熱點地區的局勢持續緊張。從美國頻繁出動軍機在中國周邊挑釁,到中印邊境的持續對峙;從五角大樓不斷降低核戰爭門檻,到俄羅斯高調展示洲際飛彈打擊能力……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年,全球都有哪些武器裝備成為媒體上備受關注的明星?《環球時報》推出的「2020年媒體上的全球明星武器評選」的結果已經揭曉。
  • 25年前的500元,對比2020年有多大購買力?結果令人意想不到
    1995年,日本作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其經濟實力水平已經達到了美國的70%,儘管日本國土面積不大,但是不管從工業還是科技力量方面,都遙遙領先中國。不過也恰好在1995年,日本經濟進入遲緩,而中國開始了逆襲,經濟開始快速增長。如今是2020年,而1995年已是25年以前。
  • 比特幣牛市:2020年與2016年比較
    這次和正在發生的事情讓我想起了周期理論,以及2016 - 2017年的上升趨勢,這僅僅是因為市場會變化,但人類的心理是相同的。 二、相似之處 1. 比特幣具有強勁的上升趨勢,已接近重要水平。
  • 1954年,中國空軍擊落英國民航客機
    1954年7月23日清晨(韓戰停火後一年),一架英國國泰航空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DC-4型民航班機正在新加坡—曼谷—香港航線做商業飛行,途經海南島以西三十三公裡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的國際公海上空時,遭遇兩架正在巡航的中國空軍蘇制拉-11型戰鬥機。
  • 中國的航發在國際上是什麼水平?落後美國30年,渦扇-15或是關鍵
    中國的戰鬥機發動機在國際上是什麼水平?由於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工業起步比較晚、相關經驗不足,很多國家都對我國技術上的封鎖,再加上發動機材料上與先進航空國家相比,還處於落後階段。(比如單晶葉片、渦輪鍛造、渦輪盤粉末冶金、鈦合金空心件成型等)。
  • 大國善謀,那些年我國從特殊渠道獲得三軍武器裝備
    但意外總是不斷發生,當年被長期孤立的中國,在建國強軍過程還是從很多非常規渠道,獲得過一定數量的先進武器裝備及技術。由於大量裝備涉及三軍,本文就先從空軍部分講起。 1967年4月24日,空軍航空兵和高射炮兵協同合作,在廣西板興地區擊落美國2架F-4B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