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的硬體抗幹擾技術解析

2021-01-16 電子發燒友

單片機系統硬體抗幹擾常用方法實踐影響單片機系統可靠安全運行的主要因素主要來自系統內部和外部的各種電氣幹擾,並受系統結構設計、元器件選擇、安裝、製造工藝影響。這些都構成單片機系統的幹擾因素,常會導致單片機系統運行失常,輕則影響產品質量和產量,重則會導致事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形成幹擾的基本要素有三個:

(1)幹擾源。指產生幹擾的元件、設備或信號, 用數學語言描述如下:du/dt, di/dt大的地方就是幹擾源。如:雷電、繼電器、可控矽、電機、高頻時鐘等都可能成為幹擾源。

(2)傳播路徑。指幹擾從幹擾源傳播到敏感器件的通路或媒介。典型的幹擾傳播路徑是通過導線的傳導和空間的輻射。

(3)敏感器件。指容易被幹擾的對象。如:A/D、 D/A變換器,單片機,數字IC,弱信號放大器等。

1 幹擾的分類

1.1 幹擾的分類

幹擾的分類有好多種,通常可以按照噪聲產生的原因、傳導方式、波形特性等等進行不同的分類。按產生的原因分: 可分為放電噪聲音、高頻振蕩噪聲、浪湧噪聲。 按傳導方式分:可分為共模噪聲和串模噪聲。 按波形分:可分為持續正弦波、脈衝電壓、脈衝序列等等。

1.2 幹擾的耦合方式

幹擾源產生的幹擾信號是通過一定的耦合通道才對測控系統產生作用的。因此,我們有必要看看幹擾源和被幹擾對象之間的傳遞方式。幹擾的耦合方式,無非是通過導線、空間、公共線等等,細分下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直接耦合: 這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系統中存在最普遍的一種方式。比如幹擾信號通過電源線侵入系統。對於這種形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入去耦電路。

(2)公共阻抗耦合: 這也是常見的耦合方式,這種形式常常發生在兩個電路電流有共同通路的情況。為了防止這種耦合,通常在電路設計上就要考慮。使幹擾源和被幹擾對象間沒有公共阻抗。

(3)電容耦合: 又稱電場耦合或靜電耦合。是由於分布電容的存在而產生的耦合。

(4)電磁感應耦合: 又稱磁場耦合。是由於分布電磁感應而產生的耦合。

(5)漏電耦合: 這種耦合是純電阻性的,在絕緣不好時就會發生。

2 常用硬體抗幹擾技術

針對形成幹擾的三要素,採取的抗幹擾主要有以下手段。

2.1 抑制幹擾源 抑制幹擾源就是儘可能的減小幹擾源的du/dt, di/dt。這是抗幹擾設計中最優先考慮和最重要的原則,常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減小幹擾源的du/dt主要是通過在幹擾源兩端並聯電容來實現。減小幹擾源的di/dt則是在幹擾源迴路串聯電感或電阻以及增加續流二極體來實現。 抑制幹擾源的常用措施如下:

(1)繼電器線圈增加續流二極體,消除斷開線圈時產生的反電動勢幹擾。僅加續流二極體會使繼電器的斷開時間滯後,增加穩壓二極體後繼電器在單位時間內可動作更多的次數。

(2)在繼電器接點兩端並接火花抑制電路(一般是RC串聯電路,電阻一般選幾K到幾十K,電容選0.01uF),減小電火花影響。

(3)給電機加濾波電路,注意電容、電感引線要儘量短。

(4)電路板上每個IC要並接一個0.01μF~0.1 μF高頻電容,以減小IC對電源的影響。注意高頻電容的布線,連線應靠近電源端並儘量粗短,否則,等於增大了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會影響濾波效果。

(5)布線時避免90度折線,減少高頻噪聲發射。

(6)可控矽兩端並接RC抑制電路,減小可控矽產生的噪聲(這個噪聲嚴重時可能會把可控矽擊穿的)。

2.2 切斷幹擾傳播路徑

按幹擾的傳播路徑可分為傳導幹擾和輻射幹擾兩類。 所謂傳導幹擾是指通過導線傳播到敏感器件的幹擾。高頻幹擾噪聲和有用信號的頻帶不同,可以通過在導線上增加濾波器的方法切斷高頻幹擾噪聲的傳播,有時也可加隔離光耦來解決。電源噪聲的危害最大,要特別注意處理。 所謂輻射幹擾是指通過空間輻射傳播到敏感器件的幹擾。一般的解決方法是增加幹擾源與敏感器件的距離,用地線把它們隔離和在敏感器件上加屏蔽罩。 切斷幹擾傳播路徑的常用措施如下:

(1)充分考慮電源對單片機的影響。電源做得好,整個電路的抗幹擾就解決了一大半。許多單片機對電源噪聲很敏感,要給單片機電源加濾波電路或穩壓器,以減小電源噪聲對單片機的幹擾。比如,可以利用磁珠和電容組成π形濾波電路,當然條件要求不高時也可用100Ω電阻代替磁珠。

(2)如果單片機的I/O口用來控制電機等噪聲器件,在I/O口與噪聲源之間應加隔離(增加π形濾波電路)。

(3)注意晶振布線。晶振與單片機引腳儘量靠近,用地線把時鐘區隔離起來,晶振外殼接地並固定。

(4)電路板合理分區,如強、弱信號,數字、模擬信號。儘可能把幹擾源(如電機、繼電器)與敏感元件(如單片機)遠離。

(5)用地線把數字區與模擬區隔離。數字地與模擬地要分離,最後在一點接於電源地。A/D、D/A晶片布線也以此為原則。

(6)單片機和大功率器件的地線要單獨接地,以減小相互幹擾。大功率器件儘可能放在電路板邊緣。

(7)在單片機I/O口、電源線、電路板連接線等關鍵地方使用抗幹擾元件如磁珠、磁環、電源濾波器、屏蔽罩,可顯著提高電路的抗幹擾性能。

2.3 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幹擾性能

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幹擾性能是指從敏感器件這邊考慮儘量減少對幹擾噪聲的拾取,以及從不正常狀態儘快恢復的方法。 提高敏感器件抗幹擾性能的常用措施如下:

(1)布線時儘量減少迴路環的面積,以降低感應噪聲。

(2)布線時,電源線和地線要儘量粗。除減小壓降外,更重要的是降低耦合噪聲。

(3)對於單片機閒置的I/O口,不要懸空,要接地或接電源。其它IC的閒置端在不改變系統邏輯的情況下接地或接電源。

(4)對單片機使用電源監控及看門狗電路,如: IMP809,IMP706,IMP813, X5043,X5045等,可大幅度提高整個電路的抗幹擾性能。

(5)在速度能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儘量降低單片機的晶振和選用低速數字電路。

(6)IC器件儘量直接焊在電路板上,少用IC座。

2.4 其它常用抗幹擾措施

(1)交流端用電感電容濾波:去掉高頻低頻幹擾脈衝。

(2)變壓器雙隔離措施:變壓器初級輸入端串接電容,初、次級線圈間屏蔽層與初級間電容中心接點接大地,次級外屏蔽層接印製板地,這是硬體抗幹擾的關鍵手段。次級加低通濾波器:吸收變壓器產生的浪湧電壓。

(3)採用集成式直流穩壓電源: 有過流、過壓、過熱等保護作用。

(4)I/O口採用光電、磁電、繼電器隔離,同時去掉公共地。

(5)通訊線用雙絞線:排除平行互感。

(6)防雷電用光纖隔離最為有效。

(7)A/D轉換用隔離放大器或採用現場轉換:減少誤差。

(8)外殼接大地:解決人身安全及防外界電磁場幹擾。

(9)加復位電壓檢測電路。防止復位不充分, CPU就工作,尤其有EEPROM的器件,復位不充份會改變EEPROM的內容。

(10)印製板工藝抗幹擾:

① 電源線加粗,合理走線、接地,三總線分開以減少互感振蕩。

② CPU、RAM、ROM等主晶片,VCC和GND之間接電解電容及瓷片電容,去掉高、低頻幹擾信號。

③ 獨立系統結構,減少接插件與連線,提高可靠性,減少故障率。

④ 集成塊與插座接觸可靠,用雙簧插座,最好集成塊直接焊在印製板上,防止器件接觸不良故障。

⑤ 有條件的採用四層以上印製板,中間兩層為電源及地。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單片機硬體設計(抗幹擾)的經驗總結
    系統的擴展和配置應遵循以下原則: 儘可能選擇典型電路,並符合單片機常規用法。為硬體系統的標準化、模塊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系統擴展與外圍設備的配置水平應充分滿足應用系統的功能要求,並留有適當餘地,以便進行二次開發。 硬體結構應結合應用軟體方案一併考慮。硬體結構與軟體方案會產生相互影響,考慮的原則是:軟體能實現的功能儘可能由軟體實殃,以簡化硬體結構。
  • 單片機中與上拉電阻有關的抗幹擾提升
    如何巧妙地減少甚至避免幹擾始終是設計者們關心的重點,其中單片機的抗幹擾設計就是較為重要的一環,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與上拉電阻有關的單片機抗幹擾。想要實現單片機剛乾擾,首先要綜合考慮各I/O口的輸入阻抗,採集速率等因素設計I/O口的外圍電路。
  • 51,AVR,PIC,MSP430,STM32單片機比較
    哭......)一般功能也有,, 但AD、eeprom等功能要靠擴展,增加硬體和軟體負擔。IDE環境推薦 keil。編程器自己自製ISP下載線就行,好做,成本5元左右。)價格便宜(從性價比方面說),功能多,抗幹擾能力強(如根據宏晶所說,那stc的抗幹擾能力就是超強,超屌.)
  • 電工必學:PLC與單片機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PLC與單片機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PLC與單片機的差別是: 1、PLC是應用單片機構成的比較成熟的控制系統,是已經調試成熟穩定的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產品。有較強的通用性。
  • STC89C52單片機對數字溫度計顯示系統的設計
    機測量和控制技術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已被廣泛應用於人類生活中,如工業控制、自動檢測、智能儀器儀表、家用電器、等各個方面。而主控制器是每個控制系統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因為單片機有體積小,重量輕,抗幹擾能力強,環境要求不高,價格低廉,可靠性高,靈活性好,開發較為容易等優點,所以它是很多設計人員的首選控制器。
  • 論述單片機、ARM、FPGA和嵌入式系統的特點區別
    論述單片機、ARM、FPGA和嵌入式系統的特點區別 finethere 發表於 2020-06-20 09:04:48 單片機的特點: (1)受集成度限制
  • 為單片機電路幹擾而頭疼的朋友們,本文專治這種病!
    因此如何對單片機控制電路中的幹擾進行預防和控制就成為了設計者關心的問題。本文將關於單片機電路幹擾的相關預防經驗進行了總結,大家快來看一看吧。在設計初期就對幹擾進行抑制是為了能夠省去設計完成後再進行抗幹擾補救的麻煩,可以從側面節約成本。
  • 51單片機還有沒有必要學?
    二、51單片機入門學習首先根據個人基礎,如果是完全沒有基礎的,應該還是從51單片機入手,目前51單片機的應用還有很多,很多設備還能見到51晶片,尤其成本低的項目,出貨量特別大,51單片機入門簡單,上手快,項目開發進度快。低端產品大量使用,也是教學入門的晶片。
  • 89C51單片機怎麼樣?89C51單片機過時了嗎
    89C51單片機過時了嗎 電工之家 發表於 2020-02-12 14:34:17   89C51單片機是一款8位單片機,最常用的是艾特梅爾產的AT89C51,我在上學時是用的最多的一款單片機晶片
  • 「RISC-V 篇4」十步搞定GD32VF103單片機之RISC-V單片機硬體介紹
    上篇給小夥伴們全面介紹了,我們要開發的RISC-V單片機具體是哪家公司生產,何時設計生產的,具體有哪些產品型號,種類,封裝大小等單片機產品應用需要考慮的內容。了解這些信息,相信對於大家使用這個RISC-V單片機開發產品應用,有很大幫助!
  • 「硬見小百科」單片機、ARM、MCU、DSP、FPGA、嵌入式關係
    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以硬體描述語言(Verilog 或 VHDL)所完成的電路設計,可以經過簡單的綜合與布局,快速的燒錄至 FPGA 上進行測試,是現代 IC 設計驗證的技術主流。
  • 國產16位單片機發布,速度比傳統8位51快70倍
    終於、國產的STC51還是沒有發布32位單片機。而是提前公布了一款16位的單片機。接下來看看這個16位的單片機是不是你的菜。速度更快在相同的工作頻率下,STC16F 系列單片機比傳統的 8051 約快 70 倍。STC16F 系列單片機是 STC 生產的單時鐘/機器周期(1T)的單片機,是寬電壓/高速/高可靠/低功耗/強抗靜電/較強抗幹擾的新一代 16 位 8051 單片機,超級加密。
  • 基於P89V51單片機和CD4051晶片實現4路智能溫控儀產品樣機的設計
    針對生產中常遇到的多路溫度測控問題,提出以單片機系統為核心的4路溫度測控儀表的設計方案。該系統可監控4路溫度,同時輸出控制信號直接作用於對象,而無需經變換器,節省大量成本,同時該系統設計還具有結構緊湊,測量精度高,抗幹擾能力強.測溫範圍廣。LCD中文界面友好,可遠程通訊等特點。
  • 光耦在單片機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隔離IO口的實現在我們設計硬體系統的時候,經常有這樣的困擾,有很長距離的控制線或者通訊線連接兩個控制系統,而這樣的系統在面對一些外部幹擾,如射頻幹擾或者快速電脈衝群幹擾時,非常容易造成兩個系統之間的控制失效,或者通訊誤碼。
  • 基於AT89C55單片機的PLC研究
    隨著高職教育的迅速發展,將PLC技術引進高職教學並作為一門較為重要的課程,在高職教育中已達成共識,是課程建設現代化的重要措施。本文在研究 AT89C55單片機後,以該單片機為核心設計了一個綜合PLC系統,集成了多路開關量I/O及模擬量輸入,並可以通過RS232/RS485與上位機進行通訊,已經作為若干高校的實驗設備使用,並且,在要求較高的工程項目中也得到了具體的應用。
  • 關於單片機和嵌入式,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單片機又是什麼?兩者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針對兩者之間的問題小編整理了一篇文章,希望對大家理解兩者的基本概念,以及區別有所幫助。 1、從系統組成上區別,單片機由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構成,而嵌入式第一步需要結合具體的應用,考慮成本,性能,可擴展性,開發周期等各方面的要求,確定系統的主控器件後,加入微處理器,外圍硬體設備,嵌入式作業系統,應用程式組成。
  • 不同單片機之間的通信方式
    這是一種佔用口線少,有效、可靠的通信方式;但遺憾的是許多小型單片機沒有硬體  UART,有些也只有1個UART,如果系統還要與上位機通信的話,硬體資源是不夠的。這種方法一般用於單片機有應件UART且不需與外界進行串行通信或採用雙UART單片機的場合。
  • 紅外遙控技術中單片機的應用
    引言   紅外遙控技術因其性能穩定、結構簡單、技術成熟等優點而在工業控制、儀器儀表、家電等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一般通常使用專用的配對編、解碼晶片,組成紅外發射和接收電路,完成對設備或電器的遠動控制。圖1所示為按此方法進行紅外遙控的一般工作過程。
  • 一種通過手機方便地遠程控制窗戶開關的實用技術方案
    (1)單片機控制:單片機是一種集成電路晶片,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數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在工業控制領域廣泛應用。其優點:經濟實惠,成本相對較低;缺點:不易擴展,對環境依賴性強,開發周期長。
  • 基於單片機的自動貓廁所設計(任務書)
    江蘇理工學院 2019屆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學 院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題 目 基於單片機的自動貓廁所設計 主要內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內容:基於單片機,設計一個自動開關門具有自動清理貓排廢物的簡易貓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