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主辦、海南廣播電視總臺(集團)承辦的春風村雨文化惠民活動第五站走進白沙縣牙叉鎮對俄村,為村民送上一臺豐盛的文化大餐。
01 / 活動現場人頭攢動 村民熱情持續高漲
據悉,春風村雨文化惠民活動涵蓋「演出、展覽、培訓、講座、閱讀、展播」六大主題板塊。其中,演出節目豐富多彩,專業團隊和鄉村自薦節目相結合,瓊劇、歌舞、鼻簫演奏、小品、調聲等內容輪番登上鄉村大舞臺。由當地村民自發組織的的廣場舞隊和鑼鼓隊也為大家特意準備了精彩的節目表演,村民們觀看演出的同時,紛紛拿出手機錄像拍照。
「畫裡鄉音——海南美術家走進鄉村」作品展,展出由海南省南方美術研究院提供的藝術家作品40餘幅,展覽作品風格多樣,涵蓋國畫、油畫、水彩、版畫等多個畫種。一個小朋友指著畫家盧士剛創作的油畫《芳草》說,「哎,這就是我們村的房子呢。」孩子們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家。
「廣場地帶 全民嗨」廣場舞教學是村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動感的旋律和創新的舞蹈動作,舞動起了時代精氣神,也點燃了群眾文化新時尚。
長期從事歷史文化相關專題的撰寫與研究的資深媒體人石樑平老師,在公益知識小課堂主題講座活動環節,為村民講述了底蘊深厚的南海文化,幫助村民更加了解歷史,了解海南。
「讀好書 拓視野」公益閱讀活動是人氣最旺的,也是小朋友最多的地方,在那裡才能發現,讀書是很多人的愛好。扶貧先扶智,移動圖書館的每一本書,為村民帶去了知識和脫貧致富的力量。此外,在「品海南 看自貿」優秀宣傳片展播區域,村民們也很用心觀看,積極了解和學習自貿港政策。
本次活動充分利用鄉鎮文化站(中心)、群眾大舞臺等本地資源,讓鄉村文化資源動起來,活起來,真正做到接地氣、暖人心、動民心、助扶貧,積極推動鄉村振興。
02 / 「點單配送」文化惠民模式 滿足百姓
多元需求
據了解,春風村雨文化惠民活動整合了全省各市縣現有公共文化資源形成「供給單」,實現配送資源利用的更大化,同時根據各市縣提供的文化配送「需求單」,制定各市縣專屬「菜單」,實現文化精準配送。
小編在活動現場看到,好多村民身穿務工服裝就來到了活動現場,務農一天的人們,聽說村裡來了文化惠民演出,都趕來瞧一瞧。
「現在村民有吃有喝了,就是缺文化,這種活動多辦一些非常好;農村是具有文化的,歡迎你們來挖,挖得越深越好。」一位當地村民向小編說道。
喜歡文藝表演的村民更是笑逐顏開,「這個春風村雨活動不只送來演出,還給我們老百姓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我平時就喜歡唱一唱、彈一彈,平時都站在田間地頭,今天能有機會登上舞臺給村民表演,真的太開心了。」並且工作人員告訴村民們,這個活動是覆蓋全省的,如果不影響農忙,可以邀請他去其他市縣參加表演,這位村民笑得合不攏嘴。
春風村雨文化惠民活動接地氣、暖民心,讓村民盡享精神食糧。「點單+配送」的文化惠民模式,讓文化資源活了起來,也把選擇權真正交到基層群眾的手中,實現供需精準對接,既統籌了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又創新了文化站(中心)使用機制,將文化站(中心)打造成為農民群眾的精神家園。
03 / 不給群眾添麻煩 從每件小事做起
春風村雨文化惠民活動秉承「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初衷,將文化種子落入尋常百姓家中。送文化不只是送演出、送展覽、送圖書等等,更是把自貿港政策和現代思想帶給村民。
「來下鄉的隊伍很多,但自己帶環保垃圾桶的還真不多見,還是分類的,活動結束後自己清理衛生,現場乾乾淨淨,這個新鮮。」一位村民向小編講道。活動現場所用的桌椅板凳和觀眾座位都是演出團隊自帶的,不給群眾添一點麻煩,而且還給觀眾和表演群眾送水,還配備了便民小藥箱、簡易充電站等服務方式,細微之處見真情。
這裡有最淳樸的百姓和最純真的笑臉。願每一個孩子都眼中有光,心中有夢。願每一位村民的腦袋和口袋都「富」起來。脫貧致富奔小康,這一路,只要用真情換真心,下一站就是幸福。
04 /脫貧致富找對路 對俄村跑出脫貧加速度
白沙縣牙叉鎮對俄村是海南廣播電視總臺(集團)的對口幫扶點,為響應全省脫貧攻堅號召,在確定對俄村委幫扶點後,海南廣播電視總臺(集團)積極落實了一系列的扶貧工作,如今的對俄村已經煥發出新的生機。
據悉,對俄村是我省「十三五」深度貧困村,共有164戶660餘人,2013年該村貧困發生率為83.2%,貧困群眾大多以傳統水稻以及牛、羊、雞等種植養殖產業為主。近年來,對俄村在各個幫扶單位的幫扶和農戶的自身努力下,產業發展不斷優化,成效顯著,在脫貧致富路上,越走越順暢,百姓長掛的笑臉就是最好的見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海南廣播電視總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