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2日電 「歡迎您回家」「您到家啦」「辛苦啦」,每句帶著「洪亮」的問候都讓人貼心、暖心、舒心,也讓剛剛回京的楊女士深深感動。「我們護送您回家應該的!」 西站二分隊路引組王雋真誠的說,這也更讓楊女士的思鄉情化作淚水滿溢眼眶。像這樣的暖心問候,隨著二分隊每天完成4批次接送,就會有將近180次的問候,在西客站承擔的近10天工作中,1800多次的噓寒問暖成為了常態也養成了習慣。
王雋是一名轉業軍人,曾在雪域高原西藏服役。10餘年的雪域高原錘鍊,使得一名來自西藏軍區的文藝戰士,練就出一身錚錚鐵骨,有著能吃苦、能忍耐、能戰鬥的優秀品質,這次西站接轉任務,仍然保持著軍人本色和工作熱情,他說:「有幸能在特殊時期,參加這樣的特殊任務,這是組織對我的信任,一定高標準完成好,把咱的『家人』們服務好」。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每次上崗前,總是按照規定穿好工作服,第一個高高舉起寫有「東城區」的標識牌到指定位置做好準備,挺拔的身姿,處處滲透著軍人的磨礪,點滴彰顯出現出東城區的良好形象。一句句熱情暖心的問候,傳遞著東城溫度。楊女士就是因為這樣的感動,流著淚說:「太感謝啦,太感動了,你們辛苦了……」。還有的返京人員說,在鄂被封三個月了,太想回來了,看到你們的服務,更是感到回家了,謝謝你們。一句暖心的問候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連接起了思念的情感,熱情溫暖的服務,更讓「回家」的人臉上漾出歸屬的笑容。
王雋從原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後,主動申請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服役,在西藏期間,克服高寒缺氧,為基層部隊演出,為邊防哨所演出,走遍了西南邊防哨所,他的每次演出都受到了基層官兵的喜愛,也曾多次獲得專業比賽的大獎。在這次執行接轉任務中,他發現在接轉的空隙,各區負責接轉的工作人員都很疲憊,也很寂靜,他起初先小聲唱給周圍的人,後來大家都慢慢聚集,很喜歡聽他唱歌,他在大家的邀請下,唱著起了《武漢 加油》,許多人揮動起標識牌,一起哼唱,有的用手機錄製,有的淚溼眼眶。兄弟區的一名工作人員說:「我們如同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迎來了個戰地文工團,備受鼓舞,太棒啦!」。
就這樣,接轉間隙的休息期間裡,大家開始期盼著他的「演出」,穿著防護服,行動有點笨拙的王雋更顯得有些可愛,王雋熱情、活波的形象也深深留在了大家的記憶中,留在了西客站的接轉通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