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簡單學 15句問候語文本對照

2021-01-09 閩南網

閩南語簡單學 15句常用問候語文本對照

閩南語學習教你學說閩南話:

1. 你好! = 汝好/Lí hó;
2. 大家好. = 逐個好/Ta̍k-ê hó;
3. 早上好 = 敖早/Gâu-chá;
4. 我是小陳 = 我是小陳/Góa sī Sió Tân;
5. 你是小陳嗎?= 汝是小陳唷? /Lí sī Sió Tân hehⁿ?
6. 我是/我不是。= 我著是(我毋是啦) / Góa to̍h-sī / Góa m̄-sī lah.
7. 不好意思 = 歹勢啦 / Pháiⁿ-sè lah.
8. 我要走了= 我卜(欲)來走(行)啊。/ Góa beh lâi cháu (kiâⁿ) ah.
9. 我要走了= 我卜(欲)來去啊。/ Góa beh lâi-khì ah.
10. 給大伯問聲好 = 共阿伯問好一下/kā a-peh mn̄g hó chi̍t-ē;
11. 吃過飯了嗎?=食飽未?/Chia̍h pá bōe?
12. 再見 = 再見 / chài-kiàn.
13. 有空到我家泡茶。/ 有閒來去阮兜食茶/ Ū-êng lâi-khì gún-tau chia̍h-tê.
14. 一路走好 = 順行順行/ sūn-kiâⁿ sūn-kiâⁿ(閩南語中客人走的時候,主人經常會這句話,意思為:慢走)
15. 有空經常過來玩啊 = 有閒捷來佚佗哦 / Ū-êng chia̍p lâi thit-thô oh!

閩南語介紹
閩南話,在臺灣亦稱為 Hō-ló-ōe(臺灣話、臺語、河洛語等),屬於漢語閩語的方言,也是最有影響力的閩語。

相關焦點

  • 閩南語學習教程:日常生活閩南話常用語翻譯對照
    閩南語學習教程:1、閩南人見面時,多用「(你)食未」或「敖早」做問候語。在三餐前後不久的時間裡,才可以用「(你)食未」,三餐前的二三小時,或者三餐後的二三小時後,都不宜用「(你)食未」。此外,在洗手間等地方見面時,也不宜用這樣的問候語。「早」相當「早安」,當然可做清晨見面時的問候語。此外,在早集會等場合,也可用此問候語。
  • 一起唱閩南語歌基本功——學習閩南語音標
    學習閩南語,就跟學習英語一樣,必須先認識閩南語音標,才能為往後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很多人看到英語音標和英語單詞就感到頭疼,但可以放心的是,學習閩南語比學習英語簡單的太多了,只要你肯動嘴,就可以很好的掌握清楚。現在就跟隨我的步伐先學習閩南語音標吧。
  • 走進「小眾」音樂閩南語歌曲 原來閩南語歌曲有這麼多經典
    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閩南語歌曲以其獨具韻味和魅力的鄉音,還有特色的強顫音,深受閩南語地區民眾的喜愛,也讓多少人覓到了同祖、同源的親情。雖然由於語言所限,閩南語歌曲受眾不算很廣,不過這並不影響人們對這種「小眾」音樂的喜愛。
  • 1800句問候 久違的溫暖
    人民網北京4月22日電 「歡迎您回家」「您到家啦」「辛苦啦」,每句帶著「洪亮」的問候都讓人貼心、暖心、舒心,也讓剛剛回京的楊女士深深感動。「我們護送您回家應該的!」 西站二分隊路引組王雋真誠的說,這也更讓楊女士的思鄉情化作淚水滿溢眼眶。
  • 「臺語」、閩南語、「臺語文學」
    「臺語」和閩南語之爭也是老話題,民進黨「執政」時推行母語教育,指國民黨是外來政權,數十年逼迫民眾學「國語」,小學生說母語還要受罰,成長經驗痛苦。硬性規定小學課程中加添母語教學,幾年下來虛有其表,師資和教材不到位,學習成果不佳。政黨輪替後,母語教學式微,綠色政客、媒體高聲呼喊:國民黨在去「臺灣化」。  以「臺語」來統稱臺灣地區居住人民的語言,政治上十分不正確。
  • 漳州82歲老翻譯家:將《我心永恆》譯成閩南語
    但誰知道,漳州有位82歲高齡的修鎖匠,將這首經典情歌,譯成閩南語並試著翻唱出來。這位老人叫林蔡冰。在大多數人眼中,林蔡冰是漳州街邊默默無聞的一名修鎖匠,很普通。臉上有些滄桑,背部微微佝僂,身材枯瘦。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瘦小老頭在20世紀70年代,是我國第一代知名歌曲翻譯家。
  • 徐若瑄回歸音樂圈,閩南語歌曲《別人的》表達對父親的誠摯想念
    而今加盟索尼音樂推出的新歌〈別人的〉,更是她首次採用全閩南語來作詞,再次展現不同才華,同時也藉由這首她正式回歸音樂圈的新作,作為送給在天上父親的禮物。2017年聖誕,一向報喜不報憂的徐老爹在病榻前特別問了徐大姐:「若瑄會返來某?(若瑄會回來嗎?)」讓當時人在北海道,參加夫家的家族旅遊的Vivian焦心不安,歸心似箭。
  • 古早閩南語歇後語俗話大全盤點 這些閩南話老話你聽過麼
    閩南語歇後語充滿智慧而又詼諧幽默,給人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感受,故以「五色話」稱之。比如「惠安査某——日日見財」,其實是因為惠安女服飾是露臍裝,而「肚臍」閩南語發音是「zai」,與「財」的閩南語發音一樣,所以說「日日見財!」「閩南話歇後語與普通話歇後語相同,前半句像是一個謎面,後半句是對前半句深層的補充和發揮,類似謎底。」
  • 蒼南童謠 火螢姑(閩南語)
    蒼南童謠 火螢姑(閩南語)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5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⑤茶香香,酒紅紅:茶很香,酒很紅的意思,典型的閩南語。  ⑥坐不過,坐樹椏:坐不下。椏:閩南語音讀leì  ⑦尻川:尻,閩南語音讀kāo;川,閩南語音讀be,屁股。  ⑧副:閩南語音讀biè。  ⑨初:閩南語音讀da,幹。
  • 用閩南語罵人鎮過癮#閩南語 #搞笑 @DOU 小助手
    用閩南語罵人鎮過癮#閩南語 #搞笑 @DOU 小助手 2020-12-07 08:
  • 由tiktok與閩南語踢投說起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說:國外的抖音tiktok的發音跟閩南語出去玩(踢投)的發音一樣。的確如此,tiktok的創始人張一鳴也是福建龍巖人,龍巖人是不是說閩南話,我沒有考究,但是有人說他所在的那個鄉是說閩南話的。所以tiktok的發音確實跟閩南語的去玩(踢投)是一樣的發音。
  • 再次出圈的伍佰,背後是閩南語歌曲的黃金時代
    這種簡單、樸素的普世關照放大了整部電影的格局,帶給觀眾更多的思考和共鳴。時至今日,《世界第一等》仍是許多「大哥」KTV必點金曲。由閩南金曲開路,伍佰在電影配曲的路上越走越遠。1999年的愛情片《美麗新世界》和2003年的熱劇《粉紅女郎》中,伍佰分別貢獻了自己的金曲《美麗新世界》、《挪威的森林》。而伍佰與武俠片導演徐克的合作,更是一段佳話。
  • 上屆一等獎獲得者 再戰閩南語講故事比賽
    晉江新聞網12月15日訊  上周末,備受關注的「晉江市第三屆幼兒園閩南童謠、中小學生閩南語講故事比賽」迎來了投稿高峰期,晉江中小學學生、幼兒園小朋友用閩南語與大家分享了節糧小故事,為光碟行動代言。主辦方提醒,海選將於本周五截止,還未提交報名視頻的選手抓緊啦!
  • 沒聽過閩南語歌曲,不足以談人生
    中國臺灣學者莊永明在《臺灣第一》書中披露:早在中國臺灣第一首閩南語流行歌曲尚未誕生前,"有兩首歌曲甚受大家所喜愛傳唱,其中之一就是《雪梅思君》。歌裡唱到:"唱出一歌分你聽,雪梅做人真端正…….勸你列位注意聽,要學雪梅這所行(品行)"。
  • 多彩的閩南文化:鬥陣來學閩南語
    1、語言文化:閩南語起源於泉州,但閩南語的流播已不僅僅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地區和國家是臺灣和新加坡。閩南語主要使用地區2、建築文化: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廟、宮觀、牌坊、塔、幢、亭、臺、榭及橋梁、海防建築(崇武古城)等,豐富多彩的閩南建築,堪稱既富有獨創性又集中外建築之大成。
  • 有日語問候,萬能日語常用語get了!
    遺憾的是,我們只能說幾句而已,對於正式的日語,還不甚了解,總感覺需要學的太多,怕自己學不會。其實日語中,有幾個萬能句,幾乎在80%的會話場合,都會遇到。那麼今天,我們就"日語問候"來說幾個常用句,一起get 一下。一、一天當中的問候。
  • 【東山】父女合唱原創閩南語歌曲走紅!
    近日,東山一對父女真情演唱的原創閩南語歌曲在網絡上走紅!動人的歌聲娓娓道來,唱到人心坎裡~▼▼▼《父女同心》|東韻音樂工作室近日,一首閩南語歌曲《父女同心》在東山島「走紅」。樸實無華的歌詞,深深打動了每一位聽眾。
  • 再談林語堂閩南語詩歌
    用現在通行兩岸的國語文字的諧音來表達閩南語最大的無奈的就是「音」與「義」的剝離或背離,如該詩所遇,要麼「以音害義」如「低」;要麼「以義害音」如「甜」,這是林語堂的無奈,也是閩南方言文字化的無奈。但林語堂這首詩是有特定的的閩南方言讀者群的,但我們用聲力讀「低」音時,那意思的味道是會隨聲遞傳的,豁然生甜的,您說呢?
  • 閩南語被列入「方言」困難排行榜,你會講嗎?
    閩南語起源於黃河、洛水流域,在西晉時期、唐朝、北宋遷移致福建南部,發祥於福建泉州。現主要分布地除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外,還廣泛適用於閩東北地區、浙東南區、廣東潮汕和汕尾市地區、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島及東南亞的大部分華人社群。
  • 世界問候日|若愛是但求開心,請讓我的問候給你歡愉
    01 今天是什麼節日 11月21日-世界問候日 一個全球146個國家都響應的節日——世界問候日,是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為促進埃及與以色列之間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