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第三封信:我將迎來一次關鍵剎車,Everybody hands up!

2020-12-24 瀟湘晨報

親人們,

等不及你們回信,我有點心事得和你們聊聊。

現在我有點小緊張,也有點小激動,因為我馬上就要進行第一次近月制動了。這一剎太關鍵了,而我只有一次機會。如果剎車晚了輕了,我就要飛離月球去深空流浪!雖然嫦娥大姐、二姐、三姐、四姐都給我積累了經驗,使我信心十足,但是這次發動機有了新變化,我還是要更加小心。控制團隊給我配備了高級裝備——星敏感器,讓我通過看星星來確定姿勢,我的自信又多了幾分。

第一次制動後,我會進入一個大橢圓軌道。我準備在這個橢圓軌道上先跑三圈,然後再剎車去環月圓軌道。為什麼我不直接去環月圓軌道呢?還不是因為人家的體重有點大唄。

為了記住操作要點,我總結了一套口訣~「左看看,右看看,精準剎車,果斷利落,嫦娥五號在做運動;速度控準,姿態控準,來個深呼吸,安安全全抓住月亮我已準備好」。

Everybody hands up!

即將成為月球衛星的嫦娥五號

2020年11月28日

【來源:環球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第三封信:我將迎來一次關鍵剎車,Everybodyhandsup!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親人們,等不及你們回信,我有點心事得和你們聊聊。現在我有點小緊張,也有點小激動,因為我馬上就要進行第一次近月制動了。這一剎太關鍵了,而我只有一次機會。如果剎車晚了輕了,我就要飛離月球去深空流浪!雖然嫦娥大姐、二姐、三姐、四姐都給我積累了經驗,使我信心十足,但是這次發動機有了新變化,我還是要更加小心。控制團隊給我配備了高級裝備——星敏感器,讓我通過看星星來確定姿勢,我的自信又多了幾分。第一次制動後,我會進入一個大橢圓軌道。
  • 十年磨一劍「剎車指令員」助嫦娥五號翩然落月
    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縱向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此後進行障礙自動檢測,選定著陸點後,開始避障下降和緩速垂直下降,平穩著陸在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
  • 嫦娥五號「剎車」制動進入環月軌道,「近月制動」究竟是什麼
    近月制動:關鍵「剎車」,確保被月球捕獲近月制動是嫦娥五號探測器飛行過程中關鍵的軌道控制之一。只有順利完成這一步,探測器才能進入月球軌道繞月飛行,並實現後續的著陸和採樣。視頻來源:央視新聞(01:55)簡單地說,地月轉移軌道就像一條從地球通往月球的高速路,而火箭與探測器的分離點,就是這條高速路的入口。
  •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嫦娥五號在太空呆了多久 挖土任務究竟...
    原標題: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嫦娥五號在太空呆了多久 挖土任務究竟有多難?   最近幾日大家討論最激烈的就是嫦娥五號的事情了,現在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大家都非常期盼,那麼嫦娥五號在太空帶了多久?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嫦娥五號 消息吧。
  • 嫦娥五號奔月將創造五個首次
    本報赴海南特派記者 劉 揚 本報記者 樊 巍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據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也是我國目前重量最重的月球探測器。本次任務難度非常高,可謂「步步驚心」,同時看點也是層出不窮。
  • 嫦娥五號這幾天沒動靜,還呆在環月軌道幹嘛,何時回家?
    我曾發文說過,整個嫦娥五號工程從開始發射,就是一個減負過程。發射重量達到870噸,長徵5號遙五火箭把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後,就完成任務了,860多噸就沒了,其中主要是燃料,火箭殘骸墜入大氣層燒毀了。剩下嫦娥五號探測器8.2噸飛往月球,隨著一路變軌、近月制動、進入環月軌道消耗的燃料,嫦娥五號就變得越來越輕。
  • 未見外星人:嫦娥五號拍攝的月球高清大片來了!
    」距月面不到五米處,一直在落月過程中值守的「剎車指令員」及時發出剎車指令,嫦娥姿態優美地「翩然」落月,實現了探測器「軟著陸」。12月2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落月後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預計將採集2千克左右的月球樣品。12月1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過程。
  • 嫦娥五號-目標月壤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如果成功的話中國將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目前飛行狀態良好,兩次軌道修正均按預期達成。
  • 嫦娥五號奔月
    我們來具體看一下嫦娥五號的情況:本次嫦娥五號探測器整體重約8.2噸,目的地是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剛好能夠滿足要求,因此必須用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最胖的火箭搭載最重的探測器,「強強聯合」,堪稱2020年中國航天最具分量的一次發射。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還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前正前往火星的旅途中。
  • 「嫦娥玉兔」探月記|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嫦娥玉兔」探月記 | 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探月記 | 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 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 嫦娥四號:是呀,五妹。快來和我們團聚吧。 嫦娥五號:四姐,小兔子,你們好呀,我也很想你們!
  • 嫦娥五號即將奔月,哪些「名場面」將上演?
    嫦娥五號執行的是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此前發射的嫦娥一號到四號探測器,都留在了太空或月球上,如今第一次,嫦娥將回家,並帶回2千克左右月壤樣品。這是我國迄今最複雜、難度最高的航天任務之一。嫦娥五號去月球做什麼?將獲得哪些科學成果?了解這幾個問題,幫你Get這次任務的重點。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降落後又將如何開展「挖土」作業呢?  落在哪?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 公裡/秒降為零。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昨天,國務院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太空網這些樣品將成為寶庫全球知名天文學網站《太空網》(space.com)刊發了題為《中國嫦娥五號太空艙44年來首次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的報導。報導評論稱,嫦娥五號帶回的樣品能為了解月球的歷史和演化提供一個新窗口。
  • 九天攬月星河闊:揭秘嫦娥五號的3個關鍵數字
    北京時間11月24日凌晨,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同時也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此次任務將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昨天,國務院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嫦娥攬月|長五送「嫦五」,揭秘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的三大看點
    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是今年最具「分量」的發射。11月24日4時30分,伴隨著撼天動地的轟鳴聲,長徵五號火箭騰空而起,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月工程第三步正式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嫦娥探月灌注了科學家們幾十年的汗水和心血,標誌著我國航天事業又一次重大飛躍。向航天科學家們致敬!普天同慶,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探月成功,攜土歸來!向航天科研人員再次致敬,不負偉大使命!為祖國驕傲和自豪!
  • 嫦娥五號「探月」歸來 實現五個首次
    國家航天局專家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了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同時,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成功實現了多方面技術創新,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對於我國提升航天技術水平、完善探月工程體系、開展月球科學研究、組織後續月球及星際探測任務,具有承前啟後、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 嫦娥五號月球之旅大事記
    >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實施「剎車」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11月29日20時23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再次實施制動,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飛行;11月30日4時4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