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惡魔城鐵三角」聚集之時 2D動作巔峰的《月下》便誕生了!

2020-12-12 小雞Play

各位「雞友」好,這裡是大眾投稿的最新一期,文章的素材由暱稱為「零號刺蝟」的玩家提供。上一期的《惡魔城》只講了「FC三部曲」,今天就為大家講講「惡魔城三巨頭」的淵源之緣和《月下夜想曲》的故事吧。

之前我們聊了聊《惡魔城》的初代目「FC三部曲」,紅白機上的三款遊戲對於接觸過小霸王的玩家肯定不陌生。《惡魔城》作為KONAMI旗下的產品,肯定是完美繼承該公司的企業文化。不管是正傳還是外傳,《惡魔城》從初代發售後就一直有新作品問世,但因為製作系列並非單一工作室,所以導致在早期《惡魔城》的劇情和設定就吃書不斷。直到一個叫五十嵐孝司的男人接管了《惡魔城》這個系列。

1990年,22歲的五十嵐孝司以程式設計師的身份加入KONAMI,任職早期主要負責一些空戰遊戲,曾經參與製作《兵峰》和《宇宙巡航機》,但在團隊負責的是遊戲引擎。其實五十嵐孝司不僅擅長編程代碼,自身寫作水平也是頗有造詣,作為一個極具才華的年輕人肯定不滿足於遊戲引擎的工作。

KONAMI後來發現了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1994年五十嵐孝司參與KONAMI試水項目《心跳回憶》,雖然這是一款Galgame校園風的作品,但在團隊身兼劇本、程式設計師、輔助玩法設計等多項工作。區別於當時喜歡GHS的Galgame遊戲,《心跳回憶》把劇情搬到了青春洋溢的高中校園,遊戲完全沒有限制級內容,這在「戀愛模擬」類遊戲中屬於改革者。原本KONAMI對於《心跳回憶》並沒有抱太大希望,為了不大規模虧損還限制了出貨量,但後來極高的評價遊戲被洗劫一空,原本出貨量就不高的作品還出現了被哄抬物價的情況。

遊戲的大賣讓低調的五十嵐孝司一戰成名,《心跳回憶》也成為KONAMI「戀愛模擬」類遊戲的當家花旦,但是一個大小夥子一直搬弄戀愛遊戲怎麼能行,於是五十嵐孝司向公司說明自己不想做《心跳回憶》了,後來領導讓他加入了《惡魔城》團隊。這時的五十嵐孝司則正式和《惡魔城》建立羈絆,也正是這次機會讓他對這個系列付出了整個職業生涯。

五十嵐孝司在《惡魔城X:血之輪迴》期間加入團隊,同期參與製作的還有「月下女神」山根美智留。

山根美智留出生於1963年,從小就喜歡古典樂與電子樂,後來考入愛知縣立藝術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高中老師,但成為音樂家的夢想一直在心底發芽生長。後來山根美智留決定放棄教師一職去參加招聘會,但是職位始終與夢想相距甚遠,直到KONAMI放出了作曲家的招聘信息。對於山根美智留來說,遊戲雖然是個完全陌生的領域,但她還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加入了KONAMI。

說來也巧,山根美智留在加入《惡魔城》團隊前就已經和五十嵐孝司有所接觸,兩人都是《兵峰》和《宇宙巡航機》的製作人員,但只是負責小部分的程序和音樂。很多玩家都以為五十嵐孝司製作《惡魔城》已經是《月下夜想曲》的時候了,其實在《血之輪迴》的感謝名單中可以看到五十嵐孝司的英文簡寫「IGA」,山根美智留也是在《血之輪迴》第一次參與該系列的作曲。

在製作《惡魔城X:月下夜想曲》時,鐵三角的最後一位終於登場,就是日本著名女性插畫師「小島文美」。小島文美長期活躍在小說、漫畫、遊戲界,獨特的手繪風格和《惡魔城》的死亡黑暗正是絕配。正式集結三位大師的《惡魔城X:月下夜想曲》果然不負眾望,1997年在PS平臺發售後就獲得不錯的銷量,僅PS平臺就賣出了127萬份,遊戲後續還移植到了世嘉SS上,同時本作也是《惡魔城》系列公認最成功的作品。

在《惡魔城X:月下夜想曲》中,山根美智留是遊戲音樂負責人,小島文美是遊戲主美,很多人都以為五十嵐是遊戲的製作人、導演、監製,其實本作的製作人是萩原徹,五十嵐只是副導演負責遊戲劇本和後半段內容,更有甚者說五十嵐是「惡魔城之父」。其實《惡魔城》在初代發售時五十嵐還並未進入KONAMI工作,準確點說應該是「義父」才對。

《月下夜想曲》的主創可謂是天作之合,遊戲品質直到今天都是堪稱2D遊戲的天花板。五十嵐簡短幾句對話就塑造出一批鮮活的角色,小島文美的獨特手繪描繪出了一個黑暗、壓抑的德古拉城堡。據說當時為了尋找合適的主美,整個團隊每天都往書店翻閱圖書和畫師作品,最後一致敲定小島文美就是新作的畫師。山根美智留的音樂點綴就是遊戲完美的升華,永遠不滅的藝術之心在遊戲世界中譜寫著「悲傷的詠嘆調」。

《月下夜想曲》中,遊戲主角不再是貝爾蒙特的族裔,而是百年前同拉爾夫·C·貝爾蒙特一起擊敗「德古拉」的吸血鬼貴公子「阿魯卡多」,作為吸血鬼家族的悖逆者,阿魯卡多踏上了拯救世界的旅程。

阿魯卡多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1943年美國電影《Son of Dracula》中,也是作為德古拉之子,遊戲中初次登場是在1989年12月發售的FC遊戲《惡魔城傳說》。阿魯卡多(Alucard)的名字正好是他老爹德古拉(Dracula)的反寫,在遊戲中也恰好代表與父親對立。在電影《Son of Dracula》中,阿魯卡多始終都是吸血鬼,並且認同父親德古拉的立場;但在遊戲中,阿魯卡多是吸血鬼和人類的混血,站在人類的立場與之對抗。

《月下夜想曲》的故事背景緊跟前作《血之輪迴》。1792年惡魔城堡再現世間,被稱為最強吸血鬼獵人的裡希特·貝爾蒙特為了拯救被綁走的親人,手持聖鞭進入惡魔城堡與德古拉對決,最終裡希特戰勝了德古拉。但在4年後巫師「沙夫特」為了重新喚醒德古拉,向裡希特·貝爾蒙特施加了消失咒語。隨著最強吸血鬼獵人的消失,各地的妖魔重新作惡,惡魔城堡也再次出現,可怕的德古拉也將再次降臨。裡希特·貝爾蒙特的消失讓阿魯卡多甦醒了過來,為了這個世界他必須挺身而出。

《月下夜想曲》不僅是《惡魔城》的巔峰,對於整個系列也有著劃時代的意義。《月下夜想曲》之前的作品橫版遊戲幾乎沒有固定套路可言,這個和惡魔城中的城堡有很大出入。直到後來受到任天堂《超級銀河戰士》的啟發,團隊製作人萩原徹才下令轉型,這才有了後來的「銀河惡魔城」的遊戲類型。傳統的2D橫版遊戲、自由探索的沙盤式地圖、組合搭配的RPG玩法,這一類型近幾年來也不斷有優秀的作品問世,比如《死亡細胞》《空洞騎士》《奧日》等。

除去地圖關卡的大革新,遊戲還加入了RPG玩法,這讓硬派的《惡魔城》增加了更多可玩性。對於系列老玩家來說,增加玩法無疑是降低了硬核難度,但遊戲的銷量和口碑就是最好的驗證。之前我們提到的德古拉伯爵在歷史上有原型,而他喜歡用長矛刺穿士兵的身體,在《月下夜想曲》中也有致敬的經典場景。

因為《月下夜想曲》的大獲成功,總製作人萩原徹也獲得升遷機會,這個系列自然而然的就移交到了五十嵐孝司的手中。2001年五十嵐孝司接手系列監督後,看到整個系列的時間線和劇情可謂是糟糕至極,於是便親自著手梳理歷代作品和完善劇情,將與主劇情衝突的遊戲稱為外傳,只留下15部作為系列的正篇。於是這一不斷更換製作組的《惡魔城》也有了統一、有序的劇情。

其實在五十嵐孝司任職系列監督前,《惡魔城》系列也有兩款N64的遊戲《惡魔城:默示錄》和《惡魔城:默示錄外傳》誕生。這兩款「神戶工作室」研發的作品無論銷量還是評價都不高,後來只能沿襲成功作品《月下夜想曲》的經驗,在2001年發售了《月之輪迴》。同年五十嵐孝司正式接手《惡魔城》系列,直接把「神戶工作室」的三部作品移除遊戲正傳,還背上了小心眼的罵名。其實移除的主要原因還是劇情對不上,當時「神戶工作室」也決定不放進《惡魔城》的正傳內。

在五十嵐孝司主導整個《惡魔城》團隊後,2001年5月25日在PSP平臺發售了自己監製的第一部《惡魔城》作品《惡魔城:歷代記》,隨後五十嵐孝司也在開發屬於自己風格的《惡魔城》。同五十嵐孝司一樣,山根美智留與小島文美也註定被銘刻在《惡魔城》的歷史中,有了這三位的加持才可以說是「完全體惡魔城」。可惜的是KONAMI還是那個KONAMI,三人先後被迫都離開了老東家,目前還只能製作《惡魔城》的精神續作,但五十嵐孝司也表示,惡魔城的故事還沒有講完,樂意接受《惡魔城》,前提是KONAMI給他這個機會。

相關焦點

  • 惡魔城系列巔峰之作~《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日語:悪魔城ドラキュラX 月下の夜想曲,英語:Castlevania: Symphony of the Night)是由科樂美開發的動作遊戲。本作最初於1997年3月20日在PlayStation平臺發售,後又推出了Sega Saturn版。
  • 採訪惡魔城「鐵三角」:希望今後能夠超越《月下夜想曲》
    ——三位老師合作的《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是該類型遊戲的一個巔峰,假如《赤痕:夜之儀式》開發續作的話,三位是否能夠繼續合作,以讓續作達到《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的高度呢?此外,大家一直在說《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是系列史上最好的一部作品,但我們也一直在為了做出能夠超越它的作品而努力的!我們也在思考要怎麼樣才能做出能夠超越《月下夜想曲》的作品,但從現在這個時代來說的話,就算我們做出了一個和《月下夜想曲》一模一樣的作品的話,未免有點脫離於時代。過去的名作一直留在大家的心中,而我們作為開發者要去讓過去的經典進行進化。
  • 採訪「惡魔城鐵三角」:《赤痕》的續作有沒有可能?
    五十嵐孝司,《惡魔城》系列中後期作品最具代表性的製作人,以《惡魔城 X:月下夜想曲》為代表的作品將「銀河惡魔城」發展成為專屬遊戲類型; 山根美智留,遊戲音樂家,參與作曲作品包括「月下」「白夜」「曉月」等《惡魔城》中後期絕大多數作品
  • 《惡魔城》中的月下貴公子
    「圓月之下」,「幽暗古堡」,「銀髮的貴公子」,一聽到這些詞估計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起一款遊戲《惡魔城X:月下夜想曲》,這款遊戲是Konami公司於1997年在PS平臺上發行的一款橫版動作遊戲,最近剛剛被移植到手機端,時隔多年玩起來依然難逃真香定律
  • 漫談從《月下夜想曲》到《暗影之王》的惡魔城變革之路
    ,並且摒棄了已經發展多年的《月下夜想曲》模式,使得多年來國內玩家已經習慣了《月下夜想曲》模式的惡魔城老玩家中很多人都表示無法接受這款作品,那麼,從《月下夜想曲》模式到《暗影之王》模式,惡魔城系列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 動作冒險遊戲《惡魔城:月下夜想曲》登陸手機平臺
    動作冒險遊戲《惡魔城:月下夜想曲》登陸手機平臺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3-10 分享到: Konami 宣布,《惡魔城》系列的人氣作品《惡魔城 X:月下夜想曲》已登陸手機平臺,目前遊戲在 App Store 與 Google Play 商店售價均為 100 元。
  • 《惡魔城》手遊發布,橫掃全球iOS付費榜
    vuid24=dYN%2FaJ%2FuVkWZQ7Qiwc%2FacQ%3D%3D&ptag=3_7.0.7.5678_copy作為系列的轉型之作,遊戲中一改前幾部中的純動作風格,加入了更多的RPG元素與地圖,標誌著遊戲正往ARPG靠攏。
  • 回味經典遊戲之《惡魔城月下夜想曲》
    從FC遊戲時代我們就玩過了在那時製作比較高水平的遊戲《惡魔城》。遊戲關數只有6關,但遊戲非常難,在當年我鮮見過有人能過到第6關。後來自己不知道玩了多少次模擬器才勉強通關。97年科納米在索尼PS及世嘉土星SS推出了惡魔城的X,也是就今天所回味的經典《惡魔城月下夜想曲》。
  • 80後經典懷舊遊戲回憶錄 PS 惡魔城X:月下夜想曲
    勾起了內心塵封的回憶,曾經的經典——(PS)《惡魔城X:月下夜想曲》,它是年度最受歡迎的遊戲之一,也是最著名的2D的動作探險類遊戲之一。《惡魔城X:月下夜想曲》是日本KONAMI(科樂美)公司旗下遊戲品牌《惡魔城》系列作品之一。1997年在SONY的PS主機上發行,銷量為《惡魔城》系列之冠,其中僅PS版銷量就高達127萬,也是該系列迄今為止,唯一一款單平臺銷量破百萬的作品。
  • 【大兵遊戲回憶錄】惡魔城x:月下夜想曲
    那時心想,哪怕就用PS來玩這一個遊戲,也值了。不過後來還是理智佔了上風,幾個月後,PS2被我抱了回家。光陰似箭,在那之後眨眼間一晃三年過去了,已經上了大學的我又多了一個新夥伴:PSP。在它的幫助下,我的月下情結終於劃上了一個句號。  讓我們回到多年以前那個暖洋洋的春天周末午後。話說我和W買了那張惡魔城遊戲碟,便興高採烈地往家裡奔去。
  • 《惡魔城:月下夜想曲》開發史:粉絲奉為圭臬的系列最佳作
    文丨御宅次世代@bigfun社區 一直以來,我都非常喜歡《惡魔城:月下夜想曲》。這款遊戲曾是眾多玩家的童年回憶,也是大家平臺動作的啟蒙之作,在32位遊戲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並成為本已堪稱經典的《惡魔城》系列中幾近傳奇之作。
  • 歷史上的今天:《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北美 (10-02)
    1997:《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北美今天是《惡魔城(Castlevania)》系列最知名的《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 RPG編年史:從《月下夜想曲》到《血汙》,世間終現惡魔城
    關於《惡魔城X:月下夜想曲》這個遊戲,囧王者以前寫過一篇非常詳細的介紹,我說他是遊戲界有史以來2D ARPG的巔峰之作,相信沒有多少小夥伴反對吧?無論是PS上的初版,還是SS上的移植版,甚至許多年後利用模擬器技術出現的PC版,都引得得無數玩家去挑戰地圖全開的成就。
  • 《惡魔城 月下夜想曲&血之輪迴》合集正式公布,10月登錄PS4平臺
    早前國外對《惡魔城安魂曲:月下夜想曲&血之輪迴》進行了分級。
  • 【譯介】《惡魔城X:月下夜想曲》1997年開發者訪談
    ——增添角色扮演元素後,《月下夜想曲》的自由度也大大提升。不過我一開始確實經常迷路……五十嵐孝司:通過賦予玩家自由度,我們想延長動作遊戲的通關時長,畢竟這類遊戲往往流程較短。擊敗裡希特且通關之後,他們會以100%完成度為目標,探索之前尚未探索的地點,在此過程中發現逆城的存在,感到自己發現了某些特別之處。擊敗裡希特之時,我們希望玩家心想,「死神跑哪兒去了?阿魯卡多被奪去的裝備去哪兒了?」——在鐘錶間,如果擊碎右側的雕像,就能找到偽造的阿魯卡多裝備。
  • 經典重啟《惡魔城 月下夜想曲》手機移植版已推出
    日本 Konami Digital Entertainment 宣布,自 3 月 4 日起在 App Store/Google Play 等手機平臺上推出旗下人氣橫向捲軸類型動作遊戲《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手機版本。
  • 歷史上的今天: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崛起
    1997:《惡魔城 X 月下夜想曲》北美 今天是《惡魔城(Castlevania)》系列最知名的《惡魔城 X 月下夜想曲(Castlevania: Symphony of the Night,悪魔城ドラキュラX 月下
  • 重生的惡魔城!《月下夜想曲》移動版體驗,這碗陳年冷飯香不香?
    藉此千載難逢的機會,已經徹底成為手遊大廠的科樂美(KONAMI),終於將『惡魔城』系列的巔峰之作——《月下夜想曲》,同步移植到iOS和Android平臺,讓廣大玩家得以在手機或平板,重溫這份20多年前的童年回憶。
  • 在獨立遊戲中涅槃的經典——「類銀河惡魔城」的源起與發展
    而三年之後的《惡魔城:月下夜想曲》對這套設計理念在各個方向上進行了擴展,使其真正成為了一個獨立的遊戲類型。在繼承中發展——《惡魔城:月下夜想曲》Metroidvania中的另一個詞「vania」便來自於《惡魔城》,Metroidvania一詞最早出現於1997年《惡魔城:月下夜想曲》發行之時。
  • 《赤痕:夜之儀式》:或許更應該叫《惡魔城:月下夜想曲2》
    也難怪許多玩家在評論時會提到,其實《夜之儀式》不是啥《月下夜想曲》的精神續作,它就是掙脫了KONAMI公司層層限制的枷鎖之後,讓我們苦苦等了20年的《月下夜想曲2》。爽這個爽是全方位的,打怪爽、掉率爽、畫面爽、音樂爽等等,如果要舉例說明的話,最直觀的是流程推進上的爽。日常問題:(砍)德叔去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