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節目裡應該是從來沒有聊過理想one這款車。但不聊它,不等於沒有關注它。今天就說說我的觀點。純個人哈。第一,增程式混合動力是一種過時被淘汰的技術。第二,理想one是一臺「奇葩車」。
一個個來說,首先,增程式混合動力不是一個新技術,它的市場化其實比我們現在常見的插混更早,早在十幾年前,雪佛蘭的沃藍達就已經在美國開賣。
自然,通用也是當年增程式混動技術投入最大、市場化最強的一家,同時也是這項技術最強力的倡導者和踐行者。然而後來,你知道,即使是連通用最後也直接廢掉了它,現在通用旗下的混合動力序列中,你已經看不到增程式混合車了。
為什麼?因為相比現在的混合動力技術,增程式毫無優勢。當年之所以採用這種技術,主要是因為那時新能源技術不成熟,在電腦還是奔騰機的時代,如果發動機和電動機同時驅動一臺車,基本不可能做到油電雙系統的完美耦合,更不可能做到能量的隨時轉化切換;那麼簡單一點,直接用純電動呢?當時的電池又不行,續航能上200公裡都很難。所以就想到一個簡單粗暴的辦法,電動仍然是電動,你電池不是不給力嗎?那我就給你再配上一臺發電機,一邊發電一邊跑。沒錯,這就是增程式的基本原理。
而到了今天, 純電動車動輒就是500公裡以上的續航;混動車呢?相比燃油車,你也基本找不到它有什麼不好的地方,而且動力更強還更省油,這時,增程式技術也就基本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再看理想one這臺車,我們就拿廠家公布的參數看。首先,由於要裝兩套系統,還要有一個40多度的大電池,所以它相當笨重,2.3噸,比路虎大攬勝、豐田埃爾法還要重,這樣的車重,基本不用去聊什麼操控和駕駛樂趣;
拿它去對比電動車,30多萬的車,6.5秒的加速不值一提,無論特斯拉model3、還是比亞迪漢,小鵬P7之類都比它快得多。才不到200公裡的純電續航裡程,純電動車們估計會集體呵呵;
當然如果它加滿油,續航就可以達到700公裡+,但這時,它的對手就換成插混車了。那麼我告訴你,它最大的問題在哪裡!1.2T的發動機,或者說發電機,最大功率只有131匹,再考慮能量轉換的損耗,也就是說,一旦存電用完,這臺2.3噸重的車,基本就是以131匹以下的動力驅動,那個畫面,你可以自己想像一下哈。此外,從之前有關的評測文章,這顆1.2T發動機要保持滿功率狀態,轉速基本維持在3000轉以上,那麼可以預估,此時的油耗也不會太低,起碼不會比同排量的燃油小車低,因為它更重。
其實去年我就聽說,有企業正在研究,把之前大量因為達不到國六排放,廠家又沒有技術和資金升級的國產品牌低端車,通過加裝電動機和電池變成增程式混動車,這樣就能低成本地讓這些車重新達標銷售。所以,我說增程式混動技術完全沒用,可能也有失偏頗。不過如果花上30多萬去買一臺增程式混動車,無論它包裝宣傳得再好,外表內飾長得再高大上,我肯定不會買,也不會推薦給我的觀眾。當然,囉嗦了這麼多,聽不聽是你的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