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軍事強國,很多人都會下意識想到那些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航空母艦的戰略意義不僅在於將近海作戰拉向中遠海,極大的擴展了海軍活動範圍,而且在於它的獨特性、它的複雜性以及它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武器之一,這才是它被稱為「海上霸主」,被視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象徵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其他國家無法建造航母的原因。
當然,說到這一點,可能會有一個國家不認可,他們雖然沒有航母,但自稱為「宇宙第一強國」,同時在造船技術上非常發達,這就是我們的鄰國韓國。其實,韓國和日本的海軍實力確實在國際上來講也算是非常強大的,但是為什麼日本已經擁有了準輕型航母,而韓國卻沒有呢?難道韓國沒有建造航母的能力嗎?
對於這一問題韓國專家曾經表示過他們有能力建造,只是沒必要而已。雖然航母的建造過程很複雜,完全可以用「漂移的城市」來形容,但是相比一些幾十萬噸的民船,體積上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畢竟最大噸位的航母也不過10萬噸-12萬噸之間。而且航母也是一種船,內部結構與民船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從這方面來講,擁有豐富造船經驗和發達造船技術的韓國建造一艘中小型航母確實不在話下。
然而,造航母真的這麼簡單嗎?先不說航母上的作戰系統,就連關鍵結構部件和彈射器都是現在的韓國無法自主生產的,只能從外國引進。就算韓國與歐美國家關係匪淺,可以從他們那裡購買到最先進的零部件,甚至可以引進一部分相關技術,建造一艘航母也是現在的韓國不太能做到的,即使建出來了也無法擁有作戰能力,只是一個空殼。
那麼韓國到底有沒有必要建造航母呢?這個還真的沒必要,韓國的軍事實力比較強,因此在很多人眼裡就是一個軍事強國,但其實軍事實力強和軍事強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相差甚遠。比如中東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就是軍事實力很強的國家,但是它們並不是軍事強國,因為缺乏自主研製的能力,韓國也是如此。
韓國雖然造船技術不錯,但是船上的電子武器系統基本上全部來自歐美國家,而韓國的空軍和陸軍則將自主研製能力缺乏這一點體現得更加明顯。韓國空軍的主力飛機來自美國,陸軍主力坦克也是歐美製造的,這可能也是他們的第五代戰鬥機只能停留在PPT階段的原因吧。
韓國現在能在亞洲強國中佔據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在目前局勢緊張的態勢下,韓國如果造一艘航母,周圍國家很可能會造兩到三艘予以回應,這其實變相拉低了自己的實力,因此他們確實沒有造航母的必要。當然,所謂的「宇宙第一強國」也只是一個笑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