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秋尋跡:記憶中的遠方,古城裡的詩

2020-12-05 婺城新聞網

  記者張苑、見習記者黃詩媛攝

  東漢設縣、三國分郡,隋代建州,婺城的故事從一座圍城開始。幾經戰亂風雨,幾度時光更迭,婺州古城屢毀屢建,仿若春去秋來。金華的秋天,浸潤了金華的酒香,寫滿了金華的詩韻。沈約的一壺酒,發起了登樓題八詠、首開詩韻風的古文運動;李清照的一壺酒,道出了「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的千古絕唱;朱大典一壺酒,留下了誓死守城門、丹心照汗青的英雄史詩。在這個秋天,記者尋跡古城,帶你一起遇見記憶中的遠方,古城裡的詩。

  城裡的戰火,英雄的詩

  史載現金華區域於東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建長山縣,三國吳寶鼎元年(266年)分會稽郡,西部置東陽郡,隋開皇十三年(593年)改東陽郡為婺州,唐開元年間(713至740年)遷郡治到現古子城一帶,築城防,修建婺州城。婺州城周長約四裡,約呈方形,東至現熙春巷一帶,西至酒坊巷,南至今八詠路,北至將軍路。

  晚唐光化三年(900年),後梁錢謬率軍攻婺州城,推翻唐皇朝在婺州的統治。公元907年,因城市發展需要,婺州城向東西擴建,形成府城格局,將舊城包圍在內。舊城改稱子城。據光緒縣誌記載,婺州城當時的城牆周長為九裡一百步(大約4700米),高有一丈五尺(5米),厚二丈八尺(9.5米)。此後,古城建制表現出明顯的防禦優勢,總體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北長,東西短,城南臨婺江,以大江為險,城北靠北山,以連綿群山為屏,東西都有高坡,易築防。

  到了北宋宣和四年間(1122年),知州範之才組織百姓重建金華城池,擴城周圍達十裡,基寬三丈,高六丈。

  元順帝至元年間(1335-1340年),得統治者令,婺州古城牆盡毀。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廉訪副使伯嘉納等在舊址處重修城池。城牆周長達一萬七千七百九十二尺(約合6公裡),厚二丈有四尺,高二丈二尺(約8米)。城東、北、西三面挖有寬約五十尺(20米),深一丈六尺(5米餘)的護城河,全長八千六百二十五尺。

  自此,婺州古城範圍基本定型,南臨婺江,西至新華街一帶,北至人民東路一帶,東至東市街一帶,由通園溪等引水灌入挖鑿的護城河。

  輾轉千年,作為從古至今的軍事要地,婺城牆歷經戰火洗禮,朝代更迭,屢毀屢建,留下了多少英雄血與淚。

  明末清初(1645年),朱大典據城固守。清兵圍金華城兩旬有餘,久攻不下,後探知婺城西城牆新築,土尚未堅固,便用紅衣火炮專攻其處。數十門炮一齊轟,大火連天,城牆崩毀。清兵擁入婺城,屠城三日,生靈塗炭。

  據載,清兵圍攻婺城,城牆崩毀。朱萬化帶兵在旌孝街三清宮和關帝廟前與清兵浴血奮戰,重傷而亡。朱大典急命家中婦女先入井自殉,後自攜火繩與部將、子孫、館師、隨從環坐在八詠樓下火藥庫中,親自點火自焚,火藥庫爆炸如發地震,清兵反走闢易,多自相踐踏而死。朱大典全家男女22人均殉難。城陷後,清兵屠城。

  一位忠臣名將,一襲古城風雨,在泛黃的書頁上留下了一首千古血淚詩。

  城裡的遠方,遊子的詩

  在安平盛世,城防便成了文人墨客觀景作詩的好去處。宋時呂祖謙就曾在遊赤松門時留下《城樓》詩一首:「城峻先迎月,簾疏不隔風。棋聲傳下界,雁影沒長空。島嶼秋光裡,樓臺海氣中。登臨故待晚,甬外夕陽紅。「另又有「雙溪樓影向雲橫,歌舞高臺晚更清。獨自下樓騎瘦馬,搖鞭重入亂蟬聲」,「覺來霜月滿城樓,怳忽天台自昔遊」,「麗澤祠前最佳絕,藕花凌亂勝滄州」等文人詩作。繁華落盡,霜月清冷,卻道似曾相識,在遠方念及故土,而故鄉早已成了遠方,唯借詩抒懷,以作慰藉。

  數百年以後,一位名叫陳越的遊子為家鄉深情創作一曲《水墨金華》,歌詞將古城景致細膩點染,儼然一幅山水工筆畫,曲韻宛若一首綿綿的長詩,是身在遠方的遊子對故鄉的告白。他這樣唱道:「落帆金華岸,停泊五百灘。穿過通濟橋,又見燕尾洲。雙溪的明月八詠的樓,侍王府的故事啊恍若昨天。經過清波門,走到狀元坊。穿越古子城,覲見萬佛塔。蓮花的井水酒坊的巷。天寧寺的鐘聲啊別樣的暖。常常的念啊,常常的想啊,一樹繁花鋪滿的思鄉路啊,常常的念啊,常常的想啊,多少相思織成的煙雨江南……」

  細數著古城遺蹟,碎碎念著前世今生,那是多少人心裡熟悉又陌生的「老金華」。你可曾經聽過,你可曾經去過,這樣的一個詩意金華?

  城裡的明月,樓裡的詩

  「明月雙溪水,清風八詠樓。昔年為客處,今日送君遊。」時光機倒流到唐代,一日,詩人嚴維送別友人到金華旅遊,想起那是自己曾經去過的地方,便做起了景點推薦,卻出乎意料地預言了婺城三大名樓的卓越風採。

  婺城三大名樓,始建於不同年代,以其驚世氣度,引來達官顯貴相攜登臨,文人墨客爭相題詠,卻最終走向了三種迥然不同的命運,在婺州古城文化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千古風流八詠樓,時至今日,婺州古城滄海桑田,八詠樓卻是金星、婺女爭輝之下屹立不倒的傳奇。

  1500多年前,南朝齊國在婺城建成東陽郡郡治。沈約任太守,主持修建玄暢樓。齊隆昌元年(494年),玄暢樓落成。這位行政長官卻對文學創作頗有心得。

  當時文壇承秦漢散文之風。沈太守嫌棄這種文章作法讀著不夠好聽,偏愛樂府歌的平仄有力,韻味悠長,喜歡六朝抒情小賦的對仗鋪陳,一詠三嘆。於是乎,擅長文墨的沈太守把玩起了漢字,從春到夏,從秋到冬,屢屢登樓,潑墨揮毫,寫下了《登臺望秋月》、《會圃臨春風》、《歲暮憫衰草》、《霜來悲落桐》、《夕行聞夜鶴》、《晨徵聽曉鴻》、《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東》等八首詩,記錄下玄暢樓中所得四季景致,合稱「八詠詩」。

  「望秋月。秋月光如練。照曜三爵臺。徘徊九華殿。」「臨春風。春風起春樹。遊絲曖如網。落花雰似霧。」「愍衰草。衰草無容色。憔悴荒徑中。寒荄不可識。」「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聞夜鶴。夜鶴叫南池。對此孤明月。臨風振羽儀。」「聽曉鴻。曉鴻度將旦。跨弱水之微瀾。發成山之遠岸。」「去朝市。朝市深歸暮。辭北纓而南徂。浮東川而西顧。」「守山東。山東萬嶺鬱青蔥。兩溪共一瀉。水潔望如空。」這一寫,就在文壇引起軒然大波。文人墨客們驚呼:「哇!沈太守高明,原來文章還可以這樣寫!」大家紛紛抄錄,廣為流傳。東陽郡城裡一時紙貴。登玄暢樓題詠,為沈太守打call,也成了當時的流行文化。玄暢樓也隨之聲名遠揚。

  沈太守的這組八詠詩為近體詩開了先河,發展到極致,掀起駢賦之風。到了唐代,科舉、公文用的全是駢賦。不精通駢賦,讀書人壓根沒法參加高考,更當不了公務員。為湊出一個對仗,一句話就能說明白的事,還得做個鋪墊,或是換個說法再寫一句。這讓韓愈等大人物瞧著很是不順眼,大呼一聲「講人話」,先於西方玩起了一場東方文化復興,即「古文運動」,倡導秦漢散文之言由心生,言之有物。文壇這一番「撥亂反正」之後,沈約的八詠詩經歷一番冷落,其開創性地位被重新提出,玄暢樓由此更名八詠樓。

  八詠詩催生了「一日看盡長安花」華麗麗的盛唐詩風,轉眼又扣開了大宋錯落有致的詞韻之門。一代才女李清照來了,在眾文人到此一遊的筆跡後面,繼沈約之後寫下了「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的絕唱。後來,李清照走了,陸遊又來了,八詠樓的墨香日漸濃稠。

  這個時期,八詠樓還發生了一件大事——重建,賦予了它另一種特殊意義。高樓正對天上的婺女星,成為婺州城的標誌性建築,故改名「星君樓之玉皇閣」,後於南宋淳熙年間擴建。

  關乎郡城命運,開創近體詩詞風雅,這讓八詠樓在婺城獨領風騷,經久不衰。八詠樓於元皇慶年間(1312-1313)毀於火災,在明萬曆間得以重建,於清嘉慶年間重修,1984年大修,2015年重修,成為金華最為重要的文化名片。

責任編輯:鄭劍

相關焦點

  • 古城裡的「詩與遠方」
    10年前,廖奕銘在潮州古城辦起了第一家清代建築民宿客棧。如今,多家客棧茶館經營成了品牌。上個月,載陽客棧剛在2020中國民宿產業寧波博覽會上獲得「最佳全國民宿品牌」。經歷過潮州文旅火熱和疫情寒冬的冰火兩重天,廖奕銘堅持著,也堅信著,他希望能在自己和別人的「詩與遠方」上嘗試更多,在追尋「精神小康」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 遙想四季:古詩文裡的詩與遠方
    這個是宋代無門慧開禪師寫的詩。我想,一年四季,每個季節都有一個季節的美,無論是春花秋月,還是夏風冬雪,只要心中有詩與遠方,天天都很美好。讓我們四季裡遙想,尋覓詩與遠方!李白跟朋友說:我們兩人在盛開的山花叢中對飲,一杯又一杯,何等快樂開懷。我喝醉想要睡覺,您可自行離開,如果你餘興未盡,明天早晨抱著琴再來吧。李白還說,飲酒時也賞春花,喝醉了就醉倒花叢,自由自在。真的羨慕李白,他本身就是詩與遠方!
  • 泉州古早味「普示菜」:記憶中的古城「味素」
    在如今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現代社會,談論古早味泉州菜,與其說是對清淡本真、甘醇鮮美這種簡單味道的懷念,不如說是為了追憶這座古城的民俗舊事。泉州文化研究者、閩南語作家洪泓目前正在用閩南方言寫一本關於泉州的書,他採用一半文史,一半文學,一半白讀,一半文讀的獨特寫作方式,其中就有不少關於古早味泉州菜的記憶。從他的視角出發,古早味泉州菜無論從味道、做法、習俗上,其實都別有另一番趣味。
  • 礬山|夢想中的詩和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而我的詩和遠方是那座美麗的——礬山攜三兩好友伴著微涼的晚風漫步在濱水棧道之上感受微風略過水麵的輕盈感受微風擁抱山壁的歡快暮色漸起夕陽染紅了天邊的雲彩碾過福德灣的石板小道望星星點點的萬家燈火品煅燒爐的古老韻味夜幕降臨之時躲進街頭巷尾的喧囂裡躲進在路燈下熠熠閃光的小商品裡躲進鄉鄰間的細細話語聲中在涼涼秋風的隙日登上鶴頂山之巔那簇擁搖曳的蘆葦像一支支飽蘸詩情的妙筆
  • 雲南大理「風花雪月」之旅:蒼山洱海、白牆青瓦、詩和遠方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我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為了生計早出晚歸每日奔波。我很清楚,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早就想出去走走,可每次都會找各種藉口安心地給自己推脫。每天都在為生活苟且,可我的詩和遠方在哪裡?
  • 浙江衛視《還有詩和遠方》相關話題破三億,首席戰略官魔胴咖啡銷量...
    在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下、由魔胴防彈咖啡作為首席戰略官的文旅節目《還有詩和遠方》目前已經在浙江衛視播出了兩期,並收穫了姣好的成績,收視率達0.777,位列同時段第三!截至目前,節目相關話題閱讀量破3億,多個權威媒體發文好評,這樣的戰績不僅讓此檔節目為浙江衛視爭光添彩,也讓節目首席戰略官魔胴防彈咖啡勢頭如虎添翼!
  • 冬日暖陽裡的武岡古城小記
    湖南中部,初冬的武岡古城,太陽四射放光。信步於舊街老巷,古城的氣息,隨之,撲面而來 。於是,拿起手裡的相機,遊走在古城的歲月與時光裡,都梁古城的魅力,由此刻開始,一一展現。小時光是最美麗的邂逅,你可曾憶起?
  • 當詩和遠方悄悄來臨,你會
    當詩和遠方悄悄來臨,我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帶上我心愛的筆記本和相機,記錄我踏過的每一片土地,收集花的芬芳,還有風的氣息。當詩和遠方悄悄來臨,我會給自己放段假,把這段時間留給我自己。聽聽自己內心深處最初的聲音。
  • 微喪·成熟女生頭像:我也有詩和遠方 只不過詩很爛 遠方也很黑暗
    微喪·成熟女生頭像:我也有詩和遠方 只不過詩很爛 遠方也很黑暗今天給大家帶來幾組微喪成熟女生頭像,如果有喜歡的請不要錯過,當然也可以拿去保存哦。在生活中每一個女生都是希望自己是一個開心的人,並且也可以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做很多事情。看到圖中的這位女生,一個人走在黑夜裡。
  • 抖音裡也有鄉村的詩和遠方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抖音裡也有鄉村的詩和遠方 2020-08-06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可可西裡不是詩和遠方,這裡有狼、熊、豹……
    網上有很多關於黃某某為什麼去可可西裡的猜測,現在這位女孩已經香消玉損,我們也很難去揣測她去可可西裡的原因,但是對於那些將可可西裡或者是其他兇險無人區吹噓為詩和遠方的文青來說,這或許是又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圖片:很多人將可可西裡等無人區視為人間淨土,是詩和遠方的具象,什麼人生必去之類的論調充斥網絡。
  • 踏秋鳳凰山_美文_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踏秋鳳凰山  武都的秋天,是富麗堂皇的。而武都鳳凰山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她的秋色則更加迷人。  坐落在雞石壩白龍江南岸的鳳凰山,距武都城約7公裡,海拔3000多公尺。
  • 這個小城,湖南不僅有許多美麗的景色,還有人們嚮往的詩與遠方
    引語:今天的人們每天都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特別是對那些中年男人來說,他們不僅要承擔工作的壓力,還要承擔家庭中的老老少少的壓力。並且在這時,又希望能找到一個與陶淵明先生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相像的地方。這一點值得推崇,因為這裡不僅有美麗的景色,而且還有人們嚮往的「詩與遠方」。這座城市位於湖南省的湘西。雖然這裡的經濟並沒有快速發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風景非常漂亮,空氣也十分清新。此外,湘西還有許多的風景名勝,這每一個風景名勝,都會讓你流連忘返。先來介紹一下鳳凰古城吧。大名在此,想必沒人會覺得陌生,因為如今的鳳凰古城已成為湘西遊客必去的一大景點。
  • 胡海泉獻唱《還有詩和遠方》主題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生活瑣碎,不只有眼前苟且,山河廣闊,還有詩和遠方,折一頁星光,萬物生長著美好。《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主題曲《尋一頁星光》已經正式發布。MV中他們和整個節目組一路「追尋」新昌、「歸隱」建德、共享臨海「時光」, 感悟龍泉 「傳承」,一起「尋夢」遂昌……此間少年跟著詩章的檢索,踏進了美好中國。茫茫然不知心之所向,蕭蕭兮處江南水鄉。跟隨《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的腳步,青山斜陽,素履輕唱。
  • 西安「最文雅」小鎮,真正的詩與遠方,關鍵全程還免費
    詩經中的小鎮是近年來全國首個以詩經文化為主題的旅遊城市,並且重點是全程免費不取票,第一次來西安的話,看完很多人聚集的兵馬俑後,可以來這裡欣賞震顫中常說的詩和遠方的美景。這個地方詩意豐富,從西安鐘樓坐車到詩經裡的小鎮,開車只需一個小時,烽火278119.
  • 成就「詩與遠方」涅槃重生 愛普地產譜寫嶄新傳奇
    在這裡,不僅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詩與遠方房地產項目在建設初期由遵義華海地產開發建設,坐落於綏陽縣新城經開區核心地段。百餘畝江南院子採用典型徽派建築風格,以江南園林為樣本,取樣高宅深井,飛簷翹角和青瓦白牆古風古韻,打造詩鄉上的江南院子。詩與遠方|效果圖究竟是「詩與遠方」,還是眼前的苟且?
  • 陝報融媒選粹 老菜場 市井裡的詩和遠方
    原標題:陝報融媒選粹 老菜場,市井裡的詩和遠方   60多年來,城市發展交錯變化,西安市建國門菜
  • 正在消失的金石古城記憶
    湖南新寧縣城所在地為叫金石鎮,新寧縣城為和平解放,老縣城中的老城門城牆、城內青石地面、臨江的吊腳木樓、犁頭灣放生閣、西門吊井、白公古渡口、東門靈光廟、石落古塔、縣委所在地的大地主花園等保存十分板路完整,可是在以上這些古蹟目前基本已消失或殘缺不全了……
  • 詩和遠方,比不上那碎銀幾兩
    生活不知什麼時候,也不知是誰說的,有人講了這麼一句雞湯話,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感染了很多人,讓我們沉睡的心又起了波瀾,讓我們的心臟又激起了熱血,我們蠢蠢欲動,這句話年輕的人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感覺,我們這些有了些閱歷的人,可能會觸動很大,因為現在的我們,沒有詩和遠方,有的只有眼前的苟且!
  • 衝浪、滑雪、潛水、滑翔傘、滑板的詩和遠方
    有人用詩和遠方來面對生活,有人用詩和遠方來逃避生活。用詩和遠方來面對生活,終將成為自己,用詩和遠方逃避生活,哪裡來的,還是得回到哪裡去。有人用工作來面對生活,有人用學習來面對生活,有人用極限運動來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