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集眾智 聚合力 邁出「黃河國家戰略」濟南步伐 ——濟南市黨政代表團談赴鄭州西安學習考察收穫體會
編者按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匯集各方的智慧,凝聚各方的合力。6月7日至10日,濟南市黨政代表團赴鄭州、西安的「取經之行」得到了眾媒體的高度關注,同時也使得廣大幹部凝聚思想共識,催生動力,激發乾勁。廣大幹部紛紛表示,要學習先進、汲取營養、解放思想、積極作為,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邁出濟南步伐齊努力、趕超越。
深研究快行動 打造黃河流域「五大城市」
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謝堃
此次去鄭州、西安兩地考察,結合發改部門的工作實際,我主要有以下五點工作思路和打算。
打造黃河流域城河共榮發展標杆城市,全面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治理工作;全面推進黃河沿岸綜合治理和景觀建設;加快推動國家級濟齊生態廊帶建設等項目落地實施。
打造黃河流域新舊動能轉換領航城市,力促三市在產業領域加強合作。促進產業能級梯次轉移和產業鏈協同發展;與沿黃城市共同打造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要素共享共用平臺,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和生產力布局,推動各市功能錯位、協同發展;探索建立產業發展協作機制。
打造黃河流域文明交流互鑑窗口城市,加強與省內沿黃其他八市合作,圍繞系列優勢文化資源,發揮「山泉湖河城」交融的資源稟賦,扛起文化強省建設排頭兵的重任。
打造黃河流域區域協作發展示範城市,推動省內沿黃九市互聯互通,推動沿黃九省省會溝通交流。
打造黃河流域體制機制創新典範城市,積極推動成立黃河流域省會城市聯盟,引領山東半島城市群與中原城市群、關中城市群有效銜接,擴大合作。
在推動沿黃產業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
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 汲佩德
通過這次學習考察,感觸最深的是,在強化戰略引領方面,要高點定位、超前謀劃、守正創新;在狠抓落實方面,要謀定而後動,保持戰略定力,快幹實幹、久久為功、行穩致遠。
在強化戰略規劃引領方面,以打造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為目標,高標準編制工業和信息化「十四五」規劃,圍繞發展產業生態,做到明確主攻方向、優化產業布局、完善產業鏈條,著力提升省會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在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龍頭作用。
在構築現代工業產業體系方面,堅持存量崛起與增量激活相結合,圍繞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四大支柱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36個產業鏈條和40個產業集群,集中攻堅中國算谷、中國氫谷、萊鋼泰鋼優化升級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打造協調高效產業政策體系方面,加快出臺《工業強市攻堅行動計劃》,著力打造導向鮮明、目標明確、措施有力的產業發展制度體系,為產業發展能級提升提供強大制度保障。
強化規劃引領 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 楊永斌
此次赴鄭州西安學習考察,節奏緊湊、目標精準、成果豐碩,受益匪淺,總的感受和啟示有四點。
對標兩市規劃建設,系統謀劃擔當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山東發展龍頭的空間格局。貫徹全省「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戰略,高水平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強化規劃和土地市級統籌,打造「融河擁山」的城市空間結構,推動省會經濟圈產業錯位發展、交通無縫銜接、生態共保共治、服務共建共享。
對標兩市黃河元素,講好具有「齊魯文化」特點的黃河故事。系統謀劃「南山北水」生態功能分區,因地制宜打造生態景觀風貌,高標準建設沿黃百裡綠色生態廊道。
對標兩市空陸樞紐,高標準打造濟南對外開放新高地。發揮融通京滬、聯結中原的區位優勢,打造「米」字型高鐵樞紐和國際內陸港,拓展國際國內航線,完善省會經濟圈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軌道交通、高快速路網絡,形成面向全球、服務黃河流域的客貨運輸體系。
對標兩市名城保護,用好用活歷史文化名城資源。策劃泉道景觀帶和一批名城保護利用的示範項目,打造世界唯一的泉水會客廳。
對標先進 實現城市管理新跨越
濟南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王道忠
本次考察學習為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識。對標先進城市,立足我市實際,市城管局將加壓奮進、全力以赴。
以堅決的態度提高戰略高度。把城市管理和發展,放到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打造「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中思考和把握,把城市管理工作重心與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全國文明城市總評統一起來,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實現城市管理新跨越。
以積極的行動提升能力水平。用高質量黨建保證高水平服務,領導幹部帶頭下沉一線,群策群力解痛點。進一步提高改革創新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運用融合理念的能力,辯證處理各種關係,融合聯動、上下協同、系統推進。
以有力的舉措狠抓貫徹落實。全局將突出流程再造、制度創新,下足「繡花」功夫,強化精細化管理。特別是燈光亮化方面,瞄準夜經濟重點街區,通盤考慮、系統謀劃,重點打造泉城路商業步行街區和奧體片區燈光走廊。
交通先行外聯內通 加快建設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 賈玉良
通過此次學習考察,切身感受到兩座城市謀劃發展具有戰略思維,理念超前、眼光長遠,搶抓機遇、敢作敢為,看到了差距和不足。更深刻認識到,貫徹落實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必須充分發揮交通的先行、引領和支撐作用。
下一步重點推進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跨黃河通道建設。加快「三橋一隧」建設,推進新一批跨河通道規劃建設,實現數量翻番。新建跨河橋隧為複合通道,滿足多樣化出行需求。堅持一橋一景,融入黃河生態景觀風貌帶,打造城市新景觀。二是加快完善「「米」字型高鐵網。推進濟萊高鐵、濟鄭高鐵、黃臺聯絡線建設,儘快開工濟濱高鐵、濟棗高鐵、德商高鐵。主動對接國家規劃,不斷完善「米」字型高鐵網,實現與京滬二通道、雄商高鐵的互聯互通。三是加快高速公路建設。今年濟泰、大東環等5條高速公路將建成通車,儘快開工濟青中線、大西環,同時加強規劃研究,爭取新增濟南西向通道,加快打造北達京津冀、南通長三角、西接中原經濟圈的發達便捷的高速路網。四是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航空樞紐。大力推進濟南國際機場二期擴建,打造國際4F級機場,實現航空樞紐大跨越。加密鄭州、西安等城市航線航班,進一步密切交流。
實現水資源水環境高質量發展 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濟南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李季孝
鄭州、西安的建設理念對我市加快現代水務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鑑。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突出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堅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剛性約束,不斷提升水資源支撐保障能力。廣開水源,新建城南水庫、引江水庫,加快推進白雲水庫建設、東湖水庫擴容增效工程;實施河道攔蓄工程;建設臥虎山水庫-錦繡川水庫連通工程、東部城區四庫連通工程,推進雪野湖與東部城區水源連通工程以及雪野湖流域水生態試點建設,形成常規水源、應急水源、戰略儲備水源三級保障。
二是堅持把水環境治理作為最大民生工程,堅決打贏碧水保衛戰。加快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大力推進雨汙分流,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安全可靠、運行通暢的城市汙水收集系統。高標準實施小清河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和河道有水工程,塑造南山北水生態格局。
三是堅持把水災害防禦作為重中之重,加快構築城市防洪安全線。突出抓好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災害防治等工程。在確保防洪的前提下,統籌交通、觀光、生態等,高標準建設長平灘區護城堤。
打造「南山北水」綠色生態大走廊
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黨組書記、局長 王國富
這次赴鄭州、西安學習考察,既開闊了視野,找準了差距,又學到了經驗、更新了理念,增強了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我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實際,謀劃實施一批重大生態建設和保護修復工程,努力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加快構建生態為主、景觀安全功能兼顧的城市綠地系統,山、水、林、田、湖、城有機融合的生態城市。二是建設公園城市,全面推進城市公園、郊野公園、森林公園、溼地公園等建設,基本形成開門見綠、推窗見景的公園體系。三是加強精細化管理,實施行道樹「復壯」工程、治「裸」工程、「大樹」工程、「破硬」工程等。四是打造黃河生態景觀風貌帶,加快黃河兩岸灘地和現有防護林帶建設,加強沿黃溼地保護與修復,以「黃河+溼地+森林」為特色,變生態屏障為公園紐帶。五是加強綠廊綠道綠網建設,實現森林環城、溼地入城。六是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大力實施山體綠化、平原綠化等攻堅行動,打造集泰山山脈、南部山區、雪野湖、濟西溼地等於一體的「南山北水」綠色生態大走廊。
聚焦開放民生 加壓奮進趕超
濟南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豔秋
這次學習考察,邊看邊學、邊思邊悟,鄭州、西安謀劃發展的高遠境界、推進工作的氣魄膽識、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增強了我們推進商務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下一步,重點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提高站位,做好系統謀劃的文章。緊緊圍繞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示範區、黃河流域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定位,在主動服務、積極融入中找準商務工作切入點,全力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高水平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加快推進商務民生工程,不斷提升省會商業能級、外貿依存度和民生商務溫度。
二是搶抓機遇,做好開拓創新的文章。創新商務發展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加快破解泉城路全國高品質步行街創建、夜間經濟轉型升級、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規劃建設等制約商務高質量發展的難題。
三是對標先進,做好狠抓落實的文章。檢視在思路視野、標準要求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完善推進落實的工作措施,全力推動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國際貿易總部、直播經濟總部基地等重大項目載體建設,在新一輪競相發展格局中奮勇爭先、走在前列。
發揮龍頭作用 高起點策劃文旅項目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 郅良
這次到鄭州、西安學習考察,內容多、收穫大。鄭州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站位高、起步早,行動迅速,已經基本編制完成了黃河沿線的總體規劃,以及文化旅遊、博物館、生態、交通等專項規劃,形成了完整的、系統的規劃體系;另外,圍繞打造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這一目標,鄭州策劃落地了一批大項目。西安在文物的保護、挖掘、利用和活化方面做出了非常好的實踐,對城市夜旅遊和消費的拉動非常大。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濟南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有著獨特的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濟南還是沿黃九省唯一一個臨海大省的省會城市,如果把黃河比作一條龍的話,山東就是龍頭。在推動「黃河國家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濟南應當扛起大旗,走在前列。接下來,我們要認真學習和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濟南實際,儘快梳理好濟南獨特的、優質的資源,把黃河段的文旅專項規劃做好。同時要高起點策劃一些大項目並儘快落地,講好黃河文化故事,將濟南段的黃河文化立起來,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創新提升 打造「在泉城·全辦成」一流政務服務品牌
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 孫常建
通過考察學習,總體感受是兩個城市發展勢頭強勁,突出體現在「高、大、快、實」。「高」即統籌謀劃高站位、高標準;「大」即發展格局大氣魄、大手筆;「快」即項目建設行動快、落地快;「實」即工作推進作風實、措施實。
下一步,我們將汲取先進經驗,務實創新,促進審批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一是轉變服務觀念,提升思想境界。積極對標先進、努力探索工作的新思路、新機制、新方法,以新思維、新舉措謀求新成效。二是狠抓工作落實,提升審批效能。深入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獨任審批和「好差評」等制度,以制度創新激發審批服務活力。深入推進流程再造攻堅,積極推進「一業一證」改革,優化企業開辦、工程建設流程。強化推進「一網通辦」應用,推動電子證照、電子印章應用,推動更多事項實現「秒批秒辦」。強化商事登記「佳佳幫您辦」服務專班,全面推行重點建設項目「項目管家」模式;深化便利化服務。
總之,我們將以這次學習考察為動力,努力打造手續最簡、環節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辦事流程,讓「跑一次」為上限,「不用跑」為常態,不斷增強企業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全力推進國際內陸港建設
濟南市口岸物流辦黨組書記、主任 孫志剛
此次學習考察,以高水平城市規劃布局引領高質量發展和一以貫之的韌勁推進規劃落地,是兩市給我的印象。
結合濟南市口岸物流工作實際,下一步應從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凝心聚力,全力推進國際內陸港建設。嚴格按照總體空間布局規劃,集中精力和力量,突出抓好國際內陸港建設,確保國際陸港大廈年底前建成投用,加快推進中央高端物流集聚區重點物流項目落地,加快機場二期擴建和小清河復航工程等項目建設,全力爭創國家物流樞紐。二是抓住機遇,全力提升對外開放服務能力。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持續拓展歐亞班列通達範圍,促進歐亞班列提質增量,進一步確立我市在全省歐亞班列集結中心的地位,力爭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歐亞班列集散中心。積極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推進陸海聯運加快發展,儘快建立起涵蓋「海陸空」的立體化國際物流服務網絡。三是深化合作,全力推進協同發展。認真抓好與兩市合作戰略協議的落實,並以此為契機,在歐亞班列、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等方面主動對接,積極探索建立協同發展工作機制,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強力支撐。
加快建設生態景觀工程
濟南黃河河務局局長 崔保衛
本次學習考察交流,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高遠站位和歷史擔當。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對標對表市委、市政府目標要求和工作部署,全力確保防洪安全,進一步提升省會防洪標準,積極爭取國家投資,補齊防洪工程短板,確保黃河歲歲安瀾。紮實做好「十四五」防洪工程建設前期工作,確保項目落實到位。
高度重視水問題。保存量,盡最大努力穩定濟南引黃指標;爭增量,在黃河水量實時調度過程中爭取多引水;抓節水,大力壓減不合理用水;補短板,完善引水、蓄水、供水工程,提升引蓄能力。
重生態,提高生態用水效率,進一步改善提升省會城市生態環境。
加快建設生態景觀工程。遠近結合、長短結合、先易後難。近期從重點河段起步,加快天橋北岸黃河示範段建設;同時建議對南岸建邦大橋至濟南黃河大橋13.8千米同步提升改造,在現有3A級風景區基礎上優化提升。
濟南境內的黃河文化具有獨特魅力,建議整合旅遊文化資源,深入挖掘黃河生態文化資源,以黃河水利工程、治水遺址為依託,發展好生態文化旅遊。
深化國企改革 以多元化產業實現長遠發展
濟南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聶軍
鄭州、西安兩地在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中展現出的搶抓重大機遇、高起點規劃策劃、一體化統籌推進、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四大能力,值得認真學習借鑑。濟南城投集團將落實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部署,敢於打破固有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工作創造性,謀劃好集團下一步發展。
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嚴格按照規劃要求高標準建設濟南國際金融城。著力推動醫療康養產業發展,瞄準國際高端醫療健康技術產業前沿,布局國際化綜合醫療健康產業。採取邊建設邊招商、邊招商邊推進的模式,全面啟動醫療矽谷
濟南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聶軍建設,「十四五」期間完成「雙招雙引」、項目建設工作,培育完整產業鏈條,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充分利用馬山鎮「兩山一川」地形地貌優勢,在特色農業、文化旅遊、環科工業經營新模式等方面進行探索實踐,重點打造綠色生態和產業聚集的「齊魯桃園生態谷,泉南民博田園城」。按照濟鋼片區「一芯、一環、兩帶、多組團」的空間結構布局,先期以3200立方米高爐作為核心地標,打造形成集生態休閒、體育運動、主題博覽、工業文化展示等功能於一體的特色主題公園。合作開展新基建領域業務,布局5G和物聯網產業鏈,打造科創領域新的業務增長點。
主動對標對表 全力以赴完成各項攻堅任務
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張海平
鄭州、西安在搶抓黃河國家戰略機遇方面,高起點定位,大手筆規劃,超常規推進,特別是在新區規劃、項目建設、企業轉型等方面,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
我們將主動對標對表,深入解放思想,踐行國企擔當,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項攻堅任務。
一是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聚焦聚力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堅決打贏項目建設攻堅戰。加快已開工的「兩橋一隧一高速」建設,謀劃啟動新的跨黃橋隧建設,進一步加強黃河兩岸的交通聯繫。同時,加快先行區安置區、市政道路等重點工程建設,完善基礎配套,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
二是以綠色生態為引導,以濟南黃河綠色研究院為載體,以「黃河戰略綠色覆蓋、動能轉換濟南先行」為目標,有序推動先行區綠色建設標準化及產業化,努力將先行區打造成為濟南綠色城市示範區。
三是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學習借鑑鄭州、西安先進企業做法,守正創新謀發展,刀刃向內促改革,努力在選人用人、績效考核、企業混改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全面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逐步實現做強做大做優,為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示範區、黃河流域國家中心城市作出應有貢獻。
踐行平臺使命 全力打造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
濟南文旅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修春海
濟南與鄭州、西安同為沿黃兄弟城市,鄭州以鄭東新區規劃建設為引領,精心謀劃,一張藍圖繪到底,擔當作為,一鼓作氣幹到底,拉開了鄭州大發展的進階序幕;西安以深挖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為抓手,策劃打造了大唐不夜城等閃耀世界的城市名片。兩地共同點是政治站位高,科學謀劃城市發展,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通過核心項目打造、優勢產業布局以及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戰略舉措,把城市發展推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高度。
借鑑兩市的經驗和做法,濟南市應統籌謀劃全市發展戰略,真正揚起山東經濟發展的龍頭。文旅集團將進一步充分利用國家戰略,強化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以文旅興城為己任,一方面充分利用濟南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通過打造多個全景體驗地、落地一批精品文旅項目,講好濟南故事,做好黃河文章,讓黃河文化、儒家文化、齊魯文化、泉水文化、古都文化、名士文化在濟南得到具象化呈現和產業化發展,加快建設體現中華悠久文明的黃河文化旅遊帶,打造全球探尋體驗華夏歷史文明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借鑑兩市在城市名片打造、推動產學研互動、促進夜經濟發展方面的先進經驗,樹立國際視野,立足區域特色,完善規劃編制,推進項目建設,實現文旅產業由「大明湖時代」向「黃河時代」提升進階,形成國際旅遊目的地文旅品牌矩陣。
抓好三大平臺建設 助力濟南奏響「黃河大合唱」
槐蔭區委書記 國承彥
此次學習考察,深刻感受到兩市發展質量高、速度快,城市戰略規劃格局大、前瞻性強;注重求新求變,緊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注重一張藍圖繪到底;注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打造宜業、宜居、宜遊的良好環境。
下一步,槐蔭區將聚焦大力培育新動能,抓牢區級153個、省市級23個重點項目建設,推動「五大主導產業」、「四新」經濟提質增效、聚勢成峰;聚焦「重點工作攻堅年」51項攻堅任務,專班推進、積極作為、迎難而上,大力促進消費復甦,精準服務幫扶企業;聚焦做優做強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央企和跨國公司北方總部基地核心區建設、槐蔭經濟開發區「三大功能平臺」,充分發揮核心交通樞紐優勢,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京津冀、長三角區域經濟圈,打造對接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橋頭堡和京滬經濟動脈的黃金支點「京滬會客廳」;聚焦保障改善民生,加快推進小清河槐蔭段清源康養、悅動山韻、風貌帶建設,打造秀美的生態河、景觀河,協同抓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助力濟南奏響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
發揮長清優勢 對標「五個濟南」
長清區委書記 王勤光
兩座城市呈現大氣謀事、創新幹事、精細管事、開放融事、用心成事的思想境界與發展實踐,讓我倍感觸動、倍受啟迪、倍增幹勁。
下一步,我們將發揮長清特色優勢,聚焦對標「五個濟南」,積極爭做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一是對標「科創濟南」。不斷深化產學研深度融合,高標準打造「雙創大道」,突出抓好美客小鎮、大學科研成果轉化服務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努力將大學城和創新谷打造成人才高地、創新高地、創業高地、科技高地。二是對標「智造濟南」。重點培育「高端裝備製造、建築建工、節能環保、文化科教旅遊、健康醫養等「6+3九大產業集群」,做大做強「一區四園」,全力打造省會西部健康科創智造新城。三是對標「文化濟南」。結合「孝文化」「扁鵲文化」「大峰山精神」「劉成德精神」,不斷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四是對標「生態濟南」。著力推進生態廊道建設,打好青山、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面完成黃河灘區外遷安置工程。五是對標「康養濟南」。做強中醫藥、長清壽茶等特色優勢產業,高標準打造山東省立醫院大學城院區,加快康養項目的實施,打造醫養健康產業集群,加快創建全省醫養結合示範先行區。
堅持高點規劃 推動高質量發展
歷城區委書記 呂濤
鄭州、西安兩市在搶抓機遇、高質量發展上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規劃超前,堅持國際一流標準;二是科技引領,搶先布局前沿產業;三是融合文化,處處彰顯內涵底蘊;四是注重品質,打造優美城市環境。
下一步,歷城區將科學謀劃、擔當實幹,助力濟南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城市。
建設「科創歷城」。全面深化與山東大學戰略合作,對山大周邊街區及建築物進行功能設計、改造提升,鼓勵高校師生和科研院所創新創業,打造山大科技城;建設「智造歷城」。實施「千企千億」計劃,力爭用3-5年時間,引進、培育1000家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高成長性和高技術企業;建設「文化歷城」。提煉辛棄疾、秦瓊、鵲華秋色圖等文化符號,實施歷城民歌、戲劇、古遺址等保護工程,建設鹽倉碼頭、鵲華村落等文旅項目;建設「品質歷城」。實施「6117」民生工程,完善教育、醫療、養老等重大民生設施。提升城市品質,建設花卉景觀大道和花漾街區,開展街角、街景專項治理和「三高」沿線集中整治,塑造「山水相融、精緻優雅」的城市風貌。
做好「四篇文章」服務「黃河合唱」
章丘區委書記 馬保嶺
這次學習考察,為我們創新落實國家戰略,講好章丘黃河故事,樹了標、加了壓、賦了能。
章丘將夯實三個支點,做好「飛」的文章。做好「一規」。編制濱黃區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規劃,推動城鄉融合、三產融合;建設「一園」。承接遙牆國際機場二期改擴建機遇,建設航空配套產業園,打造航空服務業新高地;打造「一城」。借勢大東環建設,打造齊魯航空城,打開聯動開放新高度。
發揚三個優勢,做好「黃」的文章。用好黃河水。推進黃河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持續改善黃河生態。加快建設白雲水廠,強化河庫聯通,實現北水南調、客水多調;用好富硒地。發展特色農業,打造「硒·甜小鎮」;用好文化魂。挖掘黃河水文化遺產名錄22項,打響「中國龍山泉韻章丘」城市區域品牌;用好「三湖」溼地,融合「文化主題+長鹿模式」,打造沿黃文旅康養勝地。
加快三個聯通,做好「達」的文章。聯通南北。服務濟高高速工程,策劃跨河通道項目,拓展跨河聯動新渠道;聯通河海。服務小清河復航工程和港口建設,發展臨港經濟和關聯產業,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聯通樞紐。加快交通網絡建設,規劃建設城區直達機場連接線,擴大同城發展的聚集效應。
連路串水開花靚村興業 打造沿黃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平陰縣委書記 楊旭東
此次學習考察,深刻感受到兩地幹部思想觀念活、發展格局大、創新活力足、幹部作風實。作為黃河流經濟南的第一站,我們將抓住用好重大國家戰略,對標先進,補齊短板,下好「先手棋」,打好「組合拳」,切實做好連路、串水、開花、靚村、興業文章,全力打造沿黃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一是高起點抓好規劃編制。注重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全域旅遊、特色產業發展、文化傳承、合村並居相結合,高起點抓好規劃編制。近期成立玫瑰、東阿-洪範2個片區指揮部,統籌推進片區規劃和資源開發利用。二是高質量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40公裡黃河綠道,打造沿黃生態景觀慢行系統。推進田山灌區沉沙池外遷,實施狼溪河、錦水河等水系綜合治理。三是高品質推進文旅融合。統籌推進古村落合理保護和開發利用,加快榆山賢子峪和翟莊文旅綜合體、芳蕾田園綜合體等項目建設,提升文化旅遊的核心吸引力。四是高水平發展特色產業。聚焦玫瑰、阿膠兩大特色產業,大力發展度假養生、文化體驗、網紅電商等新消費、新業態,做精一產、做強二產、連結三產,全力打造「產業地標」,讓平陰玫瑰成為盛開在黃河河畔的美麗之花。(高明 張茜 郝倩 戴升寶 邵明紅 劉彪 馮經偉 李小夢 張曉涵 張龍 錢堃 蘇茂華 王寶泓 付曉峰 郭歌 蔡卓男 陳煒敏 馮瑜 劉燁)
(責編:邢曼華、劉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