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爆款盲盒,今年有點「盲」

2020-12-22 中外玩具網

5月22日晚上7點,星星準時來到位於渝中區的直播間,她是重慶最早一批從事盲盒生意的線上賣家,因持續的爆款銷售和良好聲譽早已積累了一批粉絲。按照計劃,當天她的直播要持續到晚上11點才結束。

 

「手上有IP卻不敢貿然出貨。」「以前新貨一次都是拿5盒以上,現在只敢進2盒。」……這是在重慶做盲盒的生意人透露的這三個月來的變化。從去年開始,盲盒市場一度爆發,迎來越來越多的競爭者,甚至讓一些商家「一夜暴富」。不過,今年的疫情讓這個領域開始變得有點「盲」,銷量下滑、競爭加劇以及銷售方式的變化,都讓整個行業充滿不確定性。
 

 

生意就像「坐過山車」

 

「老實說,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感覺不到對生意的明顯影響。」星星是重慶人,經營淘寶店鋪已經7年,三年前開始專注做潮玩生意,同時銷售盲盒。從兼職做到全職,她的「貓窩玩具」在圈內已經小有名氣。回憶起這大半年來的生活,她感慨就像「坐過山車」。

 

之所以說「最初感覺影響不太大」,那是因為今年頭兩個月,星星的線上店每天都還能銷售近百個盲盒。「雖然不及去年,不過當時差距並不是特別大。」直到從全面復工的3月份開始,星星發現生意反而沒年初那麼好了,有時候一天的銷量只有以往的四分之一。

 

其實市場一直在變化。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做盲盒這行,有市場吸引力的新款和首發很重要,「首先你得要有貨,而且是爆款貨。」不過,在今年年初復工之前,市場上幾乎沒有新款推出,很多都還在銷去年的庫存。而復工之後,大家又顯得相對謹慎。

 

「我們今年有多款新品計劃,本來預計年初推出,不過受疫情影響推遲了。」重慶本土玩具商李恆是「狐尾玩具FOXTAIL TOYS」品牌負責人,去年他們推出的「太空奇遇」系列,也是潮玩市場上的爆款之作。在他看來,如今以盲盒切入潮玩市場的玩家很多,現在這個賽道競爭越來越激烈,有資金、有設計能力的團隊多了起來,「從業人員增加,潮玩作品增多,競爭不斷白熱化。此外,消費者對潮玩也有自己的理解和審美,對行業的上遊設計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那麼現在大家有多謹慎?「以前顧客進新貨一次都在5箱以上,現在一般只敢進兩盒。」一位線上銷售盲盒的重慶賣家表示。

 

在直播間「玩遊戲」

 

盲盒銷售都在下滑嗎?星星發現並非如此。那消費者都去哪兒了?她在「隔壁」直播間找到了答案。

 

星星關注了14個同行,天天看他們的直播。有的人一天3場直播,從早上9點播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首發直播一個新品的時候,甚至一天就可以拆盒幾百個。事實上,這些做得好的同行並不是一蹴而就,人家已經在直播間拆了一年多的盲盒了,只是疫情讓他們出圈而已。

 

「感覺不到他們是在賣東西,而是讓這件事情變得很有趣。」星星表示,對於很多玩家來說,購買盲盒最大的樂趣就是那種抽到隱藏款和自己喜愛款的期待感,以及抽到自己稀罕的娃娃那一刻的興奮感。在一些盲盒直播間中,就被設置成了「砌牆」和「拆牆」的遊戲,大家同時在直播間「拆盒」,在星星看來,他們在直播間裡營造了一種聚眾狂歡的新消費方式。

 

被「趕鴨子上架」的星星開始走進直播間:沒有主播、沒有觀眾也沒有任何經驗,「你行不行都必須得上。」星星並沒有在直播間搞太多花哨的遊戲,只是多搭建了一個銷售方式。有變化嗎?答案是肯定的。雖然直播間的人數還遠不及做得好的同行,可是至少大家已經開始期待她店裡的新品和首發。
 

(圖文無關)

 

小盒子的大誘惑

 

最近幾年,潮玩行業在國內迎來了高速發展期,盲盒的火熱,只是過去一年中國潮玩風光日子的縮影。2019年「雙11」當天,在天貓就賣出了超過200萬個盲盒,銷售額為8212萬元,而上一年有近20萬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元的「硬核玩家」。其中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一年購買盲盒甚至耗資百萬元。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廖成林認為,盲盒從開發、包裝、玩法上滿足消費者的好奇心,以看不見、碰運氣作載體和表現形式,將精神層面落地。這種精神和心理的劇烈刺激和反差,牢牢地抓住了好玩、年輕、對新玩法敏感的人群。這是時代消費能力、心理改變和行為改變的一種必然,盲盒只是一種載體而已,恰恰契合了這種時代環境,也符合了消費趨勢的變化。

 

前不久,因盲盒而聲名鵲起的泡泡瑪特近期獲得新一輪融資。他們家的盲盒有多火?記者發現,在泡泡瑪特旗艦店單價59元的盲盒,平均月銷量大部分都上萬,其中「在線抽盲盒」高達8萬次。單價低、復購率高,成為盲盒市場的重要特點。此外,泡泡瑪特被傳即將赴港上市。對於此事,泡泡瑪特方面昨日回應本報稱,對於市場傳言,不予置評。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泡泡瑪特方面就已在重慶開設了第一家實體店。據其官方給出的數據顯示,目前重慶有4家實體店鋪和20臺機器人商店。「疫情期間,線下門店受到了一定影響,所以在銷售渠道上,我們啟動了微信商城同城配送業務,粉絲線上下單的當天即可收到自己選購的產品。」泡泡瑪特方面稱。
 

 

要想成為1%很難

 

「現在進入賽道的玩家越來越多,很多都頗有實力。」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越來越多的公司以及資本入局盲盒領域,無論是從事IP打造的公司還是影視類公司,都希望在潮玩領域切一塊蛋糕,在他們看來,盲盒市場的本質是IP競爭,得IP者得天下。

 

一方面從業者增多,另一方面市場的擇優選擇讓行業更加殘酷。「並不是擁有IP,擁有盲盒就一定可以獲得成功。」上述人士認為,要想成為市場中拔尖的1%很難,如果隨便做一個IP放到自助售貨機裡去賣,肯定是很難掙錢的。

 

事實確實如此,「翻車」的盲盒比比皆是。一家餐飲企業去年研發的六款盲盒推出後,市場反響平平。當時,該系列盲盒在電商平臺上的評價數僅53條。可見,在盲盒經濟這輛快車上,不是每個企業都能「一帆風順」的。

 

廖成林認為,此類注重好奇心與精神層面,帶著一種小眾心理和行為特徵的消費產品或服務,很容易曇花一現,「盲盒經濟的持續性從技術層面看不太容易,除非內容和方式進行同步創新,才有可能讓這種玩法走得更遠,才能讓盲盒經濟發展之路不迷茫。」

 

探索新的商業價值,似乎已經成為必然。「潮流玩具的英文是art toy,我們也更注重art即藝術的一面。同時始終致力於挖掘優秀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幫助他們打造出更好的IP,實現商業和藝術的雙贏,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泡泡瑪特方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盲盒只是現階段潮流玩具的一種呈現方式,受到了市場的追捧。據悉,泡泡瑪特已開始摸索和其他領域的合作,探索IP更大的商業價值,比如和追光影業聯名出品動畫電影等。

 

接下來,如何孵化出更多的原創IP,探索更多的新玩法,或許將成為潮玩企業競爭的焦點。

 

■名詞解釋

 

所謂盲盒,裡面通常裝的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不確定的刺激會加強重複決策,因此一時間盲盒成了讓人上癮的存在。

 

縱深

電商家電巨頭搶灘盲盒

 

疫情給風風火火的盲盒市場按下了暫停鍵?「整個行業一直到4月份,都沒有恢復到頂峰時期的生產力。」國內新銳潮玩品牌尋找獨角獸的銷售總監劉麒稱,國內盲盒行業的生產工廠,基本都集中在廣東東莞一帶。

 

兩原因影響盲盒市場熱度

 

對於潮玩的供應鏈體系而言,最依賴的就是人工。春節工廠放假,緊接著的是疫情爆發,大部分工廠都直接停產,導致整個工廠的供應能力基本上都被「腰斬」。主要原因,在於工人遲遲無法全面到崗復工。

 

而在供應鏈問題之外,潮玩的聚集地——展會,也是今年最令人頭疼的問題。據稱,線下的潮流展會,才是愛好者們交流和交易的據點。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國內所有潮玩展全部延期,這也是影響今年整個盲盒市場熱度的重要原因。

 

「萬物可盲盒」或成常態

 

不過,雖然盲盒市場熱度受到疫情影響,但趁著「520」的東風,盲盒經濟近日在線上卻再次掀起一陣新熱潮。近日,京東超市就推出了1元搶驚喜盲盒的活動,盲盒禮品包含日用、美妝、首飾等多種類型。與此同時,天貓聯合各大盲盒IP推出線上潮玩展,百度也推出「520奢品盲盒等你拆」活動。一時間,線上紛紛掀起搶盲盒熱潮。

 

如今,為了刺激受疫情影響被壓抑的消費需求,「盲盒消費」成為眾多企業營銷新方式。除了各大電商平臺,美的、海爾等家電企業也於近期上線盲盒活動,網友們表示「難道空調冰箱也要出盲盒?」對比傳統「玩偶手辦」的盲盒商品,書店、日用、美妝、服裝等領域紛紛跨界盲盒營銷,「萬物皆可盲盒」成為常態。

 

信息不對稱存在一定隱患

 

面對以「盲盒」為代表的無人零售的興起以及書店、餐飲、美妝等企業跨界入局,盲盒已逐漸成為一種常規營銷模式。然而,對於盲盒信息不透明、不對稱的消費模式,不少人也表現出一定的擔憂。

 

「盲盒消費具有一些賭博心理,跟娃娃機類似,容易上癮和盲目跟風,一些盲盒產品也易被黃牛炒作。」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商務研究所執行院長崔麗麗對此表示,市場監管部門應加強監督,避免一些沒有行為能力的人產生非理性購買、避免黃牛惡意炒作,有效打擊商家以盲盒名義開展非法業務等。

 

連結

盲盒為何吸引人?

 

盲盒和買彩票頗為相像,都有賭運氣的成分。

 

盲盒令人著迷之處就在這裡,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糾結半天最終選的是否是自己心儀的,而在打開的那一刻,有種等待500萬彩票開獎的興奮,驚喜或是失落就在開盒的那一瞬間。而一旦打開一個,就情不自禁會上癮,開上十個二十個,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打開下一個盲盒會是什麼。所以,你就會一個接一個地買,直到買到自己喜歡的那個或是隱藏款。另一個讓消費者買買買停不下來的原因是每個系列中的「隱藏款」。隱藏款並不被包含在常規系列中,只是混在每個系列的盲盒中銷售出去,抽中的概率非常低。

 

這些心態,用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商務研究所執行院長崔麗麗的話說,就是盲盒吸引人的地方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未拆開之前的神秘到拆開盒子那一刻的感受(驚喜或失望),二是消費者集齊整個系列產品追求完美的心理。(應採訪者要求,星星系化名)

相關焦點

  • 線下盲盒市場火熱,從盲盒機,再到泡泡瑪特,如何開啟線上盲盒?
    由於盲盒熱的到來,各大商家企業紛紛入局,作為盲盒市場的老大哥——泡泡瑪特,也是各大品牌爭相模仿的對象。什麼是盲盒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只知道盲盒市場火熱,卻不知道盲盒到底是什麼東西。其實,盲盒就是類似一種抽獎玩法,具有一定的隨機性,玩家在外觀相同的盒子中,抽取盲盒,主要玩法在於盲。同時泡泡瑪特的盲盒,還存在隱藏盲盒,更具有收藏價值,不過抽中的概率也比較低。
  • 魔力盲盒:作為興趣愛好,別讓盲盒「盲」了你的雙眼……
    95後歡迎的「盲盒消費」,今年更加火爆,這個夏日盲盒獨角獸泡泡瑪特啟動赴港上市,讓很多人意識到,原來盲盒生意可以做這麼大。如今,盲盒營銷早已不只是「潮玩手辦」,書店、餐飲、美妝等領域跨界營銷漸成常態。搖盒、收藏、交換……盲盒為何深受眾多年輕「發燒友」喜愛?盲盒還有什麼遊戲機制滿足消費體驗?走進「大小孩」的盲盒世界,除了感受到火熱以外,專家提醒作為興趣愛好別讓盲盒「盲」了雙眼。
  • 盲什麼盒?什麼盲盒?盲盒什麼?
    今年六一兒童節,主打盲盒潮流玩具的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隨著其財務數據的曝光,引來了無數關注。盲盒其實是一個個外觀一致的盒子,在拆開盒子之前,玩家不知道裡面到底是藏著哪一款玩偶。常見的玩具手辦一般不會被做成盲盒,只有更小眾的潮流玩具才能以盲盒的形式出售。潮流玩具,簡稱潮玩。
  • 「茉莉」有魔力盲盒別「盲」買
    一個看不見裡面東西的盒子,它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手辦,只有買回來打開後,你才能知道裡面到底裝著哪一款……從去年開始頗受95後歡迎的「盲盒消費」,今年更加火爆,這個夏日盲盒獨角獸泡泡瑪特啟動赴港上市
  •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成了爆款,讓人們體驗到考古...
    把土塊層層挖開,你才會知道「考古盲盒」裡會出現什麼「寶物」開盲盒過了把考古的癮盲盒開出的「兔首印章」網友供圖河南商報記者鄭超受訪者供圖手握洛陽鏟,小心翼翼地「挖土」,隨機挖掘出寶物的瞬間,成就感油然而生。這樣的體驗,可不是考古學家的專屬,擁有一個「考古盲盒」,你也能過一把考古的癮。
  • 你知道盲盒嗎?這家企業去年居然靠它收入超16億元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曾透露,去年單單Molly玩偶在中國就賣了400萬個,國內銷售額達到2億多元,今年銷售數量預計要賣到800萬個。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基於Molly形象自主研發的潮流玩具產品銷售額分別佔當年總收益的26.3%、42.6%及27.4%。除了Molly產品外,泡泡瑪特還運營了一系列其他IP資源。
  • 文章頻道 - 泡泡瑪特赴港上市,「IP+盲盒」成為爆款收割機
    對於爆火的「盲盒經濟」,你怎麼看?原標題:靠賣「盲盒」赴港上市,泡泡瑪特的爆款營銷秘籍是什麼?說起盲盒,就不得不提泡泡瑪特,這個中國潮玩龍頭品牌,在近幾年實現了產業鏈爆發式增長,靠小小潮玩撐起一個商業帝國,最近,泡泡瑪特宣布要上市了!
  • 盲盒經濟被推上風口,餐飲+盲盒的內在邏輯和玩法是?
    在盲盒經濟熱潮中,引入盲盒是最直接的方式,也被很多行業嘗試,不少都收到了好的效果。因為盲盒背後有讓顧客上癮的機制,能把顧客牢牢拴住,這種機制可以不限於菜品體驗層面,更多是對餐廳品牌的綜合體驗。瑞幸咖啡就曾推出過其代言人劉昊然形象的「遇見昊然」盲盒。去年8月份瑞幸咖啡APP「爆單崩潰」,就與這個盲盒的推出有關。
  • 文具盲盒火爆,別讓小學生迷失在文具盲盒裡
    在杭州國大城市廣場的九木雜物社,記者搜遍了整家店,看到2個大概2米高的貨架,鋪滿了各種品類的文具盲盒,有中性筆盲盒、手帳彩繪筆盲盒、印章盲盒、橡皮盲盒、鉛筆盲盒、膠帶盲盒,還有集合了各色文具的盲袋,應了那句「萬物皆可盲盒」。
  • 平價盲盒,正在崛起
    「每周買一個盲盒,工作這麼累,就當作是對自己的獎勵。」但是從疫情開始後她就再也沒有買過一個新的盲盒,反而開始在二手市場上掛牌出售自己的部分盲盒。對此她苦笑著解釋說:「先開始是出不了門買不到,拿了兩個月的保底工資後也沒有底氣買了,先保錢包比較重要。可惜現在盲盒沒有去年那麼熱了,二手價格也下來了。不過一些價高稀有的款我也不捨得賣。」
  • 「考古盲盒」誕生:考古就像開盲盒,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
    微博截圖 這是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將文物模型包裹在特製的泥土中,用縮小版的考古專用工具洛陽鏟等挖掘,讓大眾體驗考古過程。12月初,經由一個社交媒體的開箱體驗帖,「考古盲盒」在網上大火。 「考古和開盲盒很像,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
  • 現代人的社交工具——盲盒
    盲盒,如果放在去年,那是我一個無法理解的領域;而今年,我的辦公桌、小鄭兒的辦公桌上已經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盲盒玩具或者手辦家裡的展示櫃裡,原來小鄭兒收集的球鞋全都搬走後也全都被我佔領了高地充斥著各種潘神、畢奇、迪士尼、Hellokitty
  • 文具盲盒火爆,小學生迷失在文具盲盒裡,危害不可小覷
    在杭州國大城市廣場的九木雜物社,記者搜遍了整家店,看到2個大概2米高的貨架,鋪滿了各種品類的文具盲盒,有中性筆盲盒、手帳彩繪筆盲盒、印章盲盒、橡皮盲盒、鉛筆盲盒、膠帶盲盒,還有集合了各色文具的盲袋,應了那句「萬物皆可盲盒」。價格方面,中性筆盲盒普遍標價5元一支,大英博物館系列要8元一支,一款櫻花祈願文具福袋標價22元。
  • 市值千億的泡泡瑪特,撐起了盲盒市場,電商如何開啟盲盒新玩法?
    對於泡泡瑪特,大家可能印象很深,因為它是一家把盲盒玩到精緻的公司。因為盲盒的關係,所以泡泡瑪特成功上市,而且市值千億。對於如此火熱的盲盒市場,不少商家企業紛紛入局,希望可以在該市場中搶佔一席之地。但是大家應該,提前了解盲盒是什麼?為什麼盲盒會這麼火熱?如何開啟盲盒新玩法?盲盒是什麼?
  • 盲盒才是最貴的韭菜盒子!
    盲盒經濟,正處於高光時刻在鹹魚上搜索不難發現,熱門盒子的「想要」數高達四位。僅去年,鹹魚上就有超過 30 萬用戶進行過盲盒交易。天貓《 95 後玩家剁手力榜單》也顯示:「有近 20 萬消費者每天在天貓上花費 2 萬元收集盲盒。」
  • 跌停的奧飛娛樂在「盲盒」市場上還有一席之地嗎?
    而盲盒也基於這種玩法迅速打開市場,佔據了潮玩市場的半壁江山。奧飛娛樂最近靠盲盒也大火了一把。今年8月初,奧飛娛樂聯名網易旗下經典IP《陰陽師》,推出盲盒及手辦系列,一出場就供不應求,得到了良好的市場反饋。光是第四季度,"陰陽師"系列盲盒出貨量大概在200萬隻水平,在行業已屬卓越水平。從零售額來看,單從"陰陽師"這一款IP盲盒來看,今年預計可達5000萬元。
  • 跌停的奧飛娛樂 在「盲盒」市場上還有一席之地嗎?
    而盲盒也基於這種玩法迅速打開市場,佔據了潮玩市場的半壁江山。奧飛娛樂最近靠盲盒也大火了一把。今年8月初,奧飛娛樂聯名網易旗下經典IP《陰陽師》,推出盲盒及手辦系列,一出場就供不應求,得到了良好的市場反饋。光是第四季度,"陰陽師"系列盲盒出貨量大概在200萬隻水平,在行業已屬卓越水平。
  • 奶茶店火鍋店推盲盒 表情包被做成盲盒 盲盒出圈 另一種流量變現
    每日商報訊 自6月1日主營盲盒產品的POP MART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以來,盲盒再度成為市場熱門「題材」。記者發現,盲盒市場的新動態不斷,微信頭部表情包IP乖巧寶寶加入了「盲盒大軍」,泡泡瑪特為之推出了乖巧寶寶盲盒,最近正在多平臺發售。
  • 盲盒掀起跨界潮!盲盒大玩家提出「一站式」購盒體驗!
    瑞幸咖啡是比較早入局盲盒的「圈外」品牌,遇見昊然系列盲盒首發當日,瑞幸咖啡APP還因短時間內大量訂單湧入,導致系統宕機崩潰,足見熱度。隨後這股跨界盲盒熱潮愈演愈烈:騰訊QQ的金鼠鵝系列盲盒、問答社區知乎的劉看山盲盒、bilibili的小電視盲盒,泰迪珍藏和《唐人街探案》等一眾電影的聯動盲盒等等。
  • 瘋狂的「盲盒」要掏空年輕人的錢包
    一個日本宅男,家裡的盲盒公仔擺滿一面牆,平均每個月花費40多萬!盲盒是啥?炒盲盒會像炒鞋那麼賺錢嗎?盲盒為啥辣麼火?一套盲盒通常由一組精緻手辦或卡通公仔構成,在拿到手拆開之前,對盲盒中放著的是哪款是一無所知的。這也正是盲盒火爆的原因。盲盒因為「盲」而恰到好處地抓住了玩家對於未知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