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是上世紀第一個億萬富翁,有人評價說,「跟和他同時代的巨富們相比,洛克菲勒的財富是最不骯髒的。」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把洛克菲勒作為自己唯一的崇拜對象:"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
約翰·洛克菲勒通過氣勢如虹的兼併和擴張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而被人稱為"石油大王"。在巔峰時期,他曾壟斷了全美80%的煉油工業和90%的油管生意。
而最讓人佩服的是,洛克菲勒不只是事業做得好,其家族經營的也好。
洛克菲勒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還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他知道,能帶給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錢,而是完整的人格、強大的內心和良好的生活習性。
所以在今天,歷經100多年,綿延了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的子孫之所以能將家族的輝煌與成功延續至今,和他們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下面就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中5個經典名句,高情商的人,懂得注重這些細節
身份卑微、教育匱乏不足以影響我們成才洛克菲勒少年時,家境貧寒,16歲便外出打工。教育匱乏不說,還缺乏一位英雄楷模式的父親。洛克菲勒的父親僅僅是一個令他難以啟齒的假藥販子。而洛克菲勒小的時候也僅僅被人們看做是目光呆滯、抑鬱寡歡的一個笨孩子而已。但是,他日後的成就卻令世人稱奇。
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敞亮的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黑暗的地獄。要把工作當成積累資本和經驗的渠道,而不僅僅是獲得麵包的工具。在洛克菲勒第一份工作的最初3個月裡,儘管他工作表現非常出色,但是他領取的薪資卻少得可憐。
可是他非常熱愛簿記這份工作,他加班加點地工作,並且敏銳地發現企業帳簿中的錯誤,他的特長找到了發揮的舞臺,同時他也在吸收商界的寶貴經驗。
忍耐並非忍氣吞聲、也決非卑躬屈膝,忍耐是一種策略,同時也是一種性格磨鍊,它所孕育出的是好勝之心。儘管洛克菲勒在簿記工作上感到自己所作出的貢獻與自己所得到的待遇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協調,但他還是選擇了忍耐。
終於有一天機會降臨了,一位同事邀請他合夥創辦企業,他以辭職的方式,對不公平待遇給予了回應,而且他在工作當中所積累的商界經驗也成了他一生當中的寶貴財富。
絕對冷靜,絕對自信,深思熟慮,少說或者不說。洛克菲勒擁有著強大的自信心,越是面臨大事他越是冷靜對待。他做每一件事都極度認真,總是能夠集中所有的精力在當前要做的重要事情上,絲毫不會分神。
每當他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了,便會雷厲風行地執行,而在下決心之前則要經過深思熟慮,考慮到每一個細節對事情的影響。他做事又總是謹言慎行,奉行多做少說的原則。
想想看,我們這個世界就如同一座高山,當我們的父母生活在山頂時,註定不會生活在山腳下;當我們的父母生活在山腳下時,註定你不會生活在山頂上。我們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我們如果教育的好,自己本身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榜樣,那麼孩子還會差到哪裡去嗎?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不上心,或者說我們自己不上進,那麼孩子又如何是那個站在山頂上的人呢?
在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中,我們不僅看到他卓越的經商才能,更看到他優良的品德。他在教導兒子如何賺錢,但也是在告訴孩子,如何正確地生活。
因此,我認為它值得我們每人讀一遍。它會讓我們對自己有更清醒的認知,讓我們的人生更上一層樓。
這是一本影響很多成功人士的經典家訓。
王健林在王思聰20歲生日時,送了他一本《洛克菲勒》作為禮物;李嘉誠常將它置枕邊奉為家教聖經;王自健在《見字如面》中朗讀了其中的一封;知名富翁比爾·蓋茨更是多次推薦。
一直以來,很多富翁的經歷都是具有神秘色彩的,想要了解他們我想除了親身接觸他們,就是看看關於他們的傳記或者書信了。而這些媒介中,作為教導後代的家書,最為真實,也最為可貴。
這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家庭教育書籍,是洛克菲勒作為父親,也是作為商業前輩對孩子的諄諄教導。
這本書最動人的地方在於洛克菲勒不僅僅教導兒子如何掙錢,更重要的是他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怎樣活的有尊嚴並且能夠為世界做更多的貢獻。
洛克菲勒給兒子寫的信,有38封廣為流傳,他給兒子的忠告,是其一生的思想精華,飽含了一位父親們濃濃的愛,以及殷切的希望,真實、完整的記錄了洛克菲勒在其98年的崢嶸歲月中的人生智慧和成功之道。
在這38封信裡,一位偉大的父親,為你揭示成長、修身、處世和財富的秘密。這不僅僅是一些教子的忠告,更是一把把收穫幸福、走向成功、開啟財富大門的金鑰匙。
這是一本家書,但也是一本培養傑出企業家、社會精英的傑出之作。只需要35.8元就能夠換取洛克菲勒一生的智慧,豐富自己,提高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品圖片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