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學文言文的理由,為往聖繼絕學,修其身平天下!增智也

2021-01-20 識海

可能有不少網友小時候都學過文言文吧!有的對文言文深惡痛絕,有的也正好相反,對此非常喜歡,小編是非常喜歡那類的 ,畢竟是文科生,其實在剛學的時候小編也很納悶,為什麼要學文言文這種現代人比較難理解的東西那?但是後來學著學著就喜歡了文言文,也就淡忘了這個問題。

最近小編在逛貼吧的時候偶爾又看到了,想起了這個問題,當然看到的那個帖子的網友是在抱怨文言文,他要給他一個學的理由,其實從現代的角度來說,如果不是職業相關或者是愛好,文言文確實不是很主要,這個是現實,不喜歡的學習的效果非常差,強扭的瓜不甜這個道理大家應該都知道。

但是非要給一個原因的話,那麼我們就要追溯中國的文字文化了,從甲骨文,到金文,到纂書,到隸屬、楷書、到宋體再到現在的簡體中文,從這裡看出中國的文字文化博大精深,演變到現在真的是不容易,其實最早的文字,語句等少,所以往往幾個字就表達一個意思,雖然簡短,但是很容易理解成其他意思,以小編比較有趣的理解,文言文其實就是話裡有話。

那麼為什麼要說文字的發展?這是因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文言文是中國歷史的傳承,所以不能忘卻,還有就是領略古人的風採,讓我們知道古人是怎麼對話和寫文章的,舉個例子,最接近的小編認為就是編程了,小編不是程式設計師,所以有些舉例錯誤的地方請見諒,程式語言至今已經演化了好幾個版本了。

但是最初的程式語言往往是最根源的東西,你不使用但是你得知道,畢竟是本專業的東西。要不當什麼程式設計師?那麼反過來說,文言文畢竟是中國文字的歷史,身為中國人你不使用,但是你得知道。要不當什麼中國人?要是外國人問你你知道或會文言文嗎?完了你說不知道,不會,那老外就得鄙視你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自身素養的關係了,其實說句實話,古代文人的個人素養大多比現代人好的多,多讀些精華的古籍很能陶冶情操,明理,文言文一文多意其實也有好的一面,就是可以使自己的思維發散,猜測其意思,說不定還能在其中領悟自己的理念,閱讀越有味道,小編比較喜歡的有《菜根譚》《古文觀止》等,但是四書小編就敬而遠之了,因為太深奧,頭疼。

上面兩種原因用兩句古文來說就是「為往聖繼絕學,修其身平天下」,前一句大家都知其意,後一句的平天下在現代是指人人素質好了,那麼社會就和諧了。小編在標題中的「增智也」不單指增加智慧,也是在指增加自身素養、處事經驗等。這就是為什麼從小學起,所以國家才在小學就加入了文言文,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但是小編認為就以上兩點頗為重要,當然以現代教育來說憑興趣學習比較好,但是既然是國家教育多少要學點,參考小編第一個理由。討厭文言文的話也沒辦法,你只能去責怪古人了,哈哈!

今天寫了很多,小編的意思就是國家讓學就學吧,也不是壞事,到大學你不是專門專業你還學不到那。好了就到這,喜歡順手點讚、收藏、分享、關注哦!下次小編有感而發在與大家分享,謝謝大家觀看。

相關焦點

  • 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載先生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被稱為橫渠四句。歷史上對橫渠四句有諸多研究。以下只是個人淺讀體會,聊記於此,備忘。【為天地立心】天地這個詞,應是我們經常表達的世界及一切。天地,本來是無「心」的。
  • 唐圭璋小傳:為往聖繼絕學,一個人整理完成《全宋詞》的詞學大師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凌空子)唐圭璋小傳:為往聖繼絕學,一個人整理完成《全宋詞》的詞學大師1901年1月23日,唐圭璋出生在於南京秦淮區大石壩街,滿族人。他自幼父母雙亡,依靠舅父接濟生活。1916年(15歲),唐圭璋以第一名成績考入省立第四師範學校。
  • 為往聖繼絕學,觀古代高科技
    01往聖為何多絕學?在《全球變暖,我們會被海水淹沒嗎?》一文中我說到了人類文明的脆弱,天災人禍經常導致往聖絕學的失傳。戰國曾侯乙編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是中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學、歷史學、音樂學、科技史學等多個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為往聖繼絕學 立明堂授永春傳經典
    近日,立明堂在廣州南沙本部,開設了一個教授永春拳課程的初級班,為立明堂的學員提供正宗的永春拳課程。這是廣州立明堂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道路上的又一個裡程碑。    為了傳承經典,立明堂特邀永春拳第四代傳人陳績業親臨立明堂,為學員授課。自9月30日起,永春拳初級班正式向學員開班,每周一、三、五的晚間,在立明堂總部,陳績業師傅將授課兩小時,為立明堂的學員帶來原汁原味的永春拳法,一方面可加強學員的自身身體素質,另一方面也是將中華武術中的精華融入日常授課中,向更多的人傳遞永春的理念,同時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自古以來,我國知識分子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為中華民族開創更加和平燦爛的未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為北宋大家張載的名言,當代哲學家馮友蘭將其稱作「橫渠四句」。由於其言簡意宏,一直被人們傳頌不衰。
  • 拋棄文言文,是最可惜的一件事
    這裡流傳一段故事,說胡適和學生討論,對比用白話文和文言文兩種方式分別表達「辭官不就」,到底哪一個更省字,更節儉。文言文版本:才疏學淺,恐難勝任。文言文其實是一種很高級很精緻的語言,它被白話文替代也是因為它太「高級」了五四時代提倡平民文學,要快速培植國民素質,文言文顯然不合適。但這並不意味著文言文沒有價值,方方面面遜色於白話文。
  • 略說孔子11 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看儒家的第二次革命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張載《橫渠語錄》這四句話,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將其稱作「橫渠四句」。由於其言簡意宏,一直被人們傳頌不衰。又一招,樹立權威:「為往聖繼絕學」,從孔孟以來,爺最正宗,秦漢以來的儒家都不如我們。
  • 挖掘張載關學思想內涵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民胞物與 和合天下...
    關學精神——「民胞物與」及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分論壇主持人、陝西師範大學關學研究院教授許寧說:「在今天,我們要推進關學的研究發展,要根據時代,把它新的亮點、新的魅力和價值揭示出來。我們國家現在做的脫貧工作,讓小康路上每個人都不掉隊,這就是民胞物與思想的一種升華。」《正蒙》是體現張載哲學思想精華和體系的重要著作。「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橫渠四句,為生民立命,為何《針灸大成》做到了?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著名的張橫渠四句,在《諸家得失策》中可見要義。橫渠四句,曾被習主席引用,旨在激勵知識分子要學習古代讀書人的志向和傳統,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 寶雞歷史上為天地立心的名人——漢武帝獲「白麟」立志
    編者按:宋代大儒、關學創始人張載在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創立了「橫渠書院」,並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橫渠四句」,字字珠璣,流傳至今。
  • 荀子日課081丨無論是性善還是性惡,都是為了天下大同
    如是則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畢,聖王之跡著矣。(《荀子·非十二子》6.10) 面對諸子爭鳴的情況,當今的仁人該致力於什麼?荀子此處所謂的仁人,與孟子的仁義之人不同,乃是習於禮義之人。 上應師法舜、禹的政治制度,下應師法仲尼、子弓的道義,以求消除上述十二個人的學說。
  • 寶雞歷史上為生民立命的名人——周武王:剪商立周開啟太平
    編者按:宋代大儒、關學創始人張載在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創立了「橫渠書院」,並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橫渠四句」,字字珠璣,流傳至今。
  • 網友票選想要一起修學旅行的動漫角色,工藤新一上榜,理由很真實
    日本的修學旅行以學習為目的,學生很容易從旅行中學到知識,比如通過參觀歷史遺蹟,學習歷史知識,還有體驗大自然的森林修學旅行和農業修學旅行等。近日,有日本網友在推特上發起了「想要和ta一起去修學旅行」的動漫角色投票,如今經過無數網友們的熱情參與和支持,完整的排行榜單已經全部公開。
  • 文言文閱讀訓練:天下奇才諸葛亮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早孤,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許之也。時先主屯新野。詣亮,凡三往,乃見。於是與亮情好日密。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