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揭榜!特等獎花落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

2020-12-22 界面新聞

記者丨馬曉甜

12月7日,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獲獎名單正式出爐,共69個項目成功上榜。該獎項作為國內首個聚焦金融創新的省部級政府獎項,自2010年由上海市政府設立以來,已連續完成十屆評選。

特等獎「花落」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

在7日舉辦的媒體通氣會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解冬介紹稱,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評選啟動以來,受到了金融行業的高度關注,各類型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申報,共有190個符合條件的創新性項目通過形式審查,進入後續的評審階段。這些項目不僅類型豐富、覆蓋面廣,而且特色鮮明、示範性強,充分體現了2019年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主要成果,也展現了上海金融業在落實「三大任務、一大平臺」、服務實體經濟、防範金融風險等方面的創新。

從獲獎情況來看,本次上海金融創新獎共評選出金融創新成果獎69個,其中「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項目」獲特等獎,銀行間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創新與提升等6個項目獲一等獎,「滬紐金」延期產品等15個項目獲二等獎,「人民幣債券跨境跨市場互聯繫列創新」等22個項目獲三等獎,「信託受益權帳戶體系」等25個項目獲提名獎。

此外,還有「創新建設新片區離岸貿易產業發展集聚區成為統籌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的重要樞紐」等9個項目被授予了本年度上海金融創新推進獎。

解冬表示,2010年,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加快實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這一國家戰略,市政府設立了「上海金融創新獎」,用於推動金融創新,增強金融機構綜合競爭力,促進上海金融業發展。

」10年來,上海金融創新獎得到了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知名度和影響力日益提升,湧現出了一大批創新性強、示範性好的優秀成果,共評選出優秀成果共588項,不少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她說道。

作為獲獎機構代表之一,上交所副總經理闕波在通氣會上表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但距離實現改革目標依然任重道遠。下一步上交所將再接再厲,持續推進科創版註冊制改革,支持和鼓勵更多的硬科技企業上市,深化註冊制退市長期投資者等關鍵制度改革,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建設,積極打造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任性的資本市場。

交通銀行「運用多維知識圖譜助力展業模式創新和智能風控轉型」項目則摘得本年度金融創新獎一等獎。據交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自2017年年底啟動,經過一年多的全自主設計研發於2019年迭代推廣,取得顯著的應用成效。發掘目標客戶近10萬戶,同時通過風險預警提前減退問題貸款超百億元。通過全集團全業務全流程的嵌入應用,實現了公司客戶開戶攔截、營銷支撐、貸前調查、貸中審批、貸後名單管理乃至資產保全,在全集團取得了良好的反響。

「交通銀行是紮根上海的百年老店,我們也同樣傳承著開放創新、共享的上海城市基因,我們將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監管機構的指導幫助下,在新聞媒體朋友的關心關注下,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為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該負責人稱。

十年588項成果 上海金融創新獎呈現四大特點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設立10年來,上海金融創新獎已評選出588項優秀成果,其中,成果獎513項,推進獎75項。

從評選年份看,獲獎項目數量呈總體上升趨勢。2010-2019年度獲獎數分別是 37、59、46、42、60、69、66、64、67和78。

從成果獎組別來看,十年來銀行組別共162項獲獎,數量最多,市場組別、證券組別、保險組別、新型組、金融科技組別分別有105、102項、82項、42項、20項獲獎。

據悉,在上海金融創新獎設立之初,僅設有市場組、銀行組、證券組、保險組等4個組別。2011年,為鼓勵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增設了新型組別。2019年,為促進上海金融科技領域創新發展,又另外增設了金融科技組別。

從獲獎機構來看,上海證券交易所、中證登上海分公司、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交通銀行、浦東發展銀行、中國太平洋保險、國泰君安證券等多家金融機構每年均有項目獲獎。

在眾多獲獎項目中,也湧現了諸多」首次」。例如2013年度的特等獎「5年期國債期貨」項目,是時隔18年後國債期貨重新推出,也是股指期貨之後衍生品市場的重要突破;2018年度特等獎「中國原油期貨上市」項目,建立了原油期貨國際交易平臺,使用人民幣計價,是我國期貨市場第一個對外開放品種,也是我國建立多層次對外開放資本市場體系的重大實踐。

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軍表示,總體來看,十年來這些項目呈現如下特點:

一是始終立足創新引領。

李軍指出,創新是上海金融改革發展的靈魂。每年評選出的項目,都代表著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發展的最前沿,有的項目還代表著金融業未來發展方向,不少項目也引領金融業態的發展變遷,是上海金融業先行先試、敢為人先的集中精彩展現。如,「滬港通」項目(2014年度特等獎),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舉措,是擴大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增強互聯互通的重大創新,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一步增強上海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海期貨交易所的「中國原油期貨上市」項目(2018年度特等獎),建立了原油期貨國際交易平臺,使用人民幣計價,是我國期貨市場第一個對外開放品種,也是我國建立多層次對外開放資本市場體系的重大實踐。

二是緊緊圍繞國家戰略。

在李軍看來,不少項目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多渠道加強資金供給,發揮金融優勢助力「一帶一路」「精準扶貧」「鄉村振興」「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的落地生根和實施推進,展現上海金融的使命和擔當,交出了一份新時代「金融報國」的精彩答卷。如,上海證交所、中證登上海分公司的「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項目(2019年度特等獎),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在發行、定價等一系列關鍵制度上進行了市場化改革的突破,對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開發銀行的「2016年度第一期綠色金融債券」項目(2016年度二等獎),是國內首支國際多邊金融機構在境內發行的人民幣綠色金融債,募集資金專項用於支持金磚國家的綠色產業發展。安信農業保險的「農業扶貧綜合保險項目」(2017年度一等獎),在金融服務精準脫貧方面取得了較好的實際應用。

三是堅持服務實體經濟。

李軍強調,服務實際經濟是金融創新的活力所在。不少項目回歸金融本源,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金融配置資源的作用,聚焦服務社會民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普惠金融、穩企業保就業等方面,用金融創新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如,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的「科技創新板」項目(2015年度一等獎),是金融支持科創中心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於進一步完善上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具有重要意義。上海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的「基金化運作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新模式」(2017年度一等獎),在全國率先探索通過擔保基金新模式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四是踐行人民至上理念。

李軍認為,不少項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眼社會和人民群眾金融需求,通過設計創新金融產品、優化投融資流程、加強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等方式,服務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金融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如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的「太平洋——上海公共租賃房債權投資計劃」(2011年度一等獎),是國內保險資金投資公租房的第一單,對破解公租房投融資難題作出了積極的探索。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的「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創新——《股東來了》全國性投教活動」 (2019年度二等獎),是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護,優化資本市場發展生態的一項重要舉措。

相關焦點

  • 2019上海金融創新獎揭曉 科創板獲金融創新成果獎特等獎
    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昨日揭曉,共評選出金融創新成果獎69個,金融創新推進獎9個。其中,「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項目獲得金融創新成果獎特等獎。
  •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表彰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獲獎項目的決定
    滬府〔2020〕78號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表彰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獲獎項目的決定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委、辦、局,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支持和鼓勵上海金融改革創新
  • 上海高院發布中英文版2019年度金融商事審判白皮書 案件標的額突破...
    5月15日上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9年度上海法院金融商事審判情況(以下簡稱白皮書)、2015-2019年上海法院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審判情況(以下簡稱證券虛假陳述白皮書),並發布2019年度上海法院金融商事審判十大案例。
  • 交出亮招 | 交行斬獲四項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
    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交通銀行斬獲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提名獎各一項。  近年來,交通銀行堅持以數位化轉型為工作目標,強化金融科技引領,創新金融產品、創優金融服務,積極參與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此次獲獎的四項成果均已在集團內落地實施,並取得了顯著效果。
  • 創業板註冊制時間表敲定!6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 年內落地
    目前,徵言時間已經結束,創業板註冊制工作進入了新階段。國務院昨日的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時間點,即6月底前相關正式文件應該出臺。同日,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籌備工作介紹會上,中國證監會辦公廳副主任李鋼也介紹了證監會有關資本市場註冊制改革的下一步具體工作計劃。
  • 上海金融系統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風採
    宮萬炎 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服務中心副總經理(總監級)   2015年以來,宮萬炎全程參與了資本市場發行條線各項重大改革。在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重大改革中,他參與了前期可行性研究和總體方案論證,牽頭負責科創屬性、上市條件、發行承銷制度設計。
  • 創業板註冊制新變革 德邦基金王立晟:創業板對科創板公司形成互補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繼科創板之後,通過增量帶動存量推進註冊制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舉措,對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市場將迎來哪些變化? 對於註冊制將為公募基金市場帶來哪些變化?
  • 【特別策劃】資本市場在改革與開放中發展壯大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在上交所鳴鑼開市,僅259天就完成了籌備全流程。數據顯示,截至10月中旬,開市以來科創板上市公司超過180家,IPO融資金額佔同期A股的一半,有力推動了要素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
  • 李湛:滬深交易所在註冊制改革方面是互有優勢的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已拉開序幕,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從「試驗田」步入「深水區」。創業板改革帶來哪些契機?投資者該如何把握?對深交所來說,我們知道創業板改革的意義非常重大,從4月27號中央神改委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以來,標誌著創業板改革落地深交所,深交所的註冊制和科創板一樣到了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第一線。我們也知道前一年市場的焦點和注意力主要在上交所和科創板那裡,許多優質的上市資源流向了上海,這樣對深交所吸引優質上市公司確實有一些壓力。
  • 展望真正的註冊制:「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並試點註冊制」的指令,很快,「註冊制」就如火如荼地在神州大地進行:科創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半年後的2019年7月22日隆重開市,首批掛牌25家硬科技企業,我把他們稱為「K25」(呼應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開市首日掛牌的C28);科創板註冊制毫無懸念地證明試點成功,於是,2020年年中,創業板也宣布存量板塊引入註冊制;
  • 創業板註冊制,中國開啟「大創新時代」再走出關鍵一步
    來源:全景財經創業板註冊制登場,中國資本市場又迎來一個裡程碑!中央一聲令下,擁有67000億元存量的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正式啟動。4月27日深夜11點,證監會第一時間發布了4部註冊制的制度文件向市場公開徵求意見,創業板拉開了新一輪改革大幕。
  •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落地接軌科創板 二者錯位發展中良性競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落地接軌科創板 二者錯位發展中良性競爭8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迎來首批企業上市。這意味著,自2019年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後,註冊制改革在A股市場推開。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既有存量市場改革,又有增量市場改革,其與科創板、新三板精選層共同構成了增量改革的體系。同樣都是註冊制,創業板和科創板的對比是避不開的話題。
  • 非銀金融行業2021年度策略:順周期、金融科技、資本市場改革
    2.1.3 政策推動金融科技創新發展,資本市場改革為需求擴容 新興技術蓬勃發展,政策管理不斷完善,繼續鼓勵金融科技創新發展。中國金融與技術的 融合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3.1.3 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對投行業績產生積極的影響 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的落地,發行家數和募集金額快速提升。
  • 創業板試點註冊制首批掛牌公司風採
    從2003年成立,到如今成為創業板試點註冊制首批上市企業之一,天陽科技將大展宏圖——中國銀行業正步入嶄新的金融科技時代,以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輪金融科技引發了銀行業的深刻變革。 「6年前,我做了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天陽科技董事長歐陽建平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說。
  • 「攜手科創板 理性共成長」世紀證券科創板專題投教活動武漢站舉辦
    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宣傳設立科創板以及試點註冊制改革的重要意義,落實科創板投資者教育保護工作,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科創板投資。 湖北省企業上市發展促進會秘書長孫德成在致辭中表示,在省金融監管局、省上市辦的領導下,湖北省企業上市發展促進會將促進科技與資本深度融合,引領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增加資本市場優質企業源頭供給,為企業帶來廣闊發展前景。
  • 中國太保「風險雷達」風險大數據項目榮獲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
    在日前揭曉的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獲獎項目中,中國太保「風險雷達」風險大數據項目榮獲三等獎。近年來, 中國太保全力推進「保險+服務+科技」創新,在科技賦能、防災減損方面不斷進行探索和升級,注重風險防控服務的品質與能力的建設,積極推動保險服務逐步由事後賠付轉向事前風險防控。
  •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唯一特等獎來自深圳(附完整獲獎名單)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昨日,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正式召開,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包括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2項,二等獎12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9項,二等獎5項;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9項,二等獎105項。在科技進步獎類目中,來自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團隊憑藉「三維環境智能感知系統研發及應用」項目,摘得了特等獎。
  • 有的放矢:加快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發展
    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往往代表著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應用,具有旺盛生機活力。然而,許多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自身相對弱小,迫切需要資本市場大力支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明確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總體方向和基本原則。
  • 每日一詞∣創業板註冊制 registration-based IPO system on ChiNext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會議指出,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
  • 證監會再提全面註冊制 藉助券商ETF(512000)投資券商股勝率更優
    ,下一步證監會將保持定力、循序漸進、紮實穩妥辦好註冊制改革這件大事。易會滿受國務院委託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報告時表示,證監會將選擇適當時機全面推進註冊制改革,著力提升資本市場功能。   近期管理層頻繁公開提及全面註冊制,這一改革或將很快提上日程。而從近期的一系列動作表示,資本市場建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