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意義:在四年之內打敗你身邊的所有人!
又是一年高考放榜期,相信這幾天大家都在查分數和考慮志願,很快你們就要進入大學了。
大學是一個半社會化的環境,比高中更現實,但也比社會更溫情,你能看到成績遠不是一切,可能會遭到現實社會的毒打,但卻不會被扒掉最後一層底褲。
能意識到社會競爭的殘酷,卻也不用擔心自己的生存問題(爸媽給生活費),千萬不要相信同學「大學就該好好放鬆下,享受生活」的言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都將是你的「敵人」。
所以,敵人的話能信嗎?大學對於絕大部分畢業生來講都應該是更辛苦的戰場,當然,家裡有礦的「後浪」們不算,他們在「前浪」的庇佑下有權利享受生活,你沒資格和他們成為敵人。
可以確定的是:真實的社會一定比你能想像出來的要更殘酷也更現實。以前讀書家長和老師會管著你,現在大學會慣著你,但在社會上如果你無法給公司創造相應的價值,社會就會反過來壓榨你。
社會壓榨零件的時候只恨為何不出油,不會在意零件的死活,畢竟零件有的是。
大學生並不是「學生」,警惕畢業時只有一張畢業證。
我覺得很多人都是被「大學生」這個詞誤導了,錯誤地以為自己還是學生。但事實上大學生並不是學生,而是社會戰場的預備役。
請大家仔細思考一下,大學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是專業課程的「高等教育」?還是今後不知道會不會聯繫的友誼?
答案都不是,大學最重要的是你有完整的四年時間,不用工作,也不用為生活發愁,可以完完全全脫離生產,由自己來安排時間。
大學四年是一場投資,用十八年來全家努力換來的投資,高考考上大學,只是你證明了自己擁有值得投資的資格。
時刻謹記:十年寒窗難道是為了讓你到千裡之外的某個城市談戀愛、到學生會給學長跑腿的嗎?
學校的專業課程只是你要「應付」的最基礎的東西,如何利用大學充裕的自由可支配的時間,才是打敗決定你是否與眾不同,能否打敗他人的關鍵。
時間管理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只有時間管理大師才能挑戰極限。警惕畢業後只有一張你高考時就已經取得的畢業證。
最慘的是,有些人可能連畢業證都沒有(所以千萬不要考試作弊)。
年入千萬!為什麼我要勸大家謹慎填報法律專業?
其實這個社會最殘酷的一面,不是所有人都過得不好,而是少部分人過得比其他所有人都好,而且是好很多!
就拿我最熟悉的律師群體來說:我西政的師兄去年在貴州接了一個別墅的糾紛案,這種案子屬於全贏或全輸的類型。
從接手到官司打贏,一共花了接近兩個月的時間,房子的價值在900萬左右,我同學收取10%也就是大概90萬的律師訴訟費!
就這一個案子,律師費收90萬,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可能一年都賺不到的錢,一個律師一年的收入抵得上一個普通家庭一輩子的收入。
律師的真實收入很恐怖,除了高得恐怖,還有低得恐怖。
去年我親自帶的法考班中有一個學生,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接了一個法院標400萬的案子,經歷一審、二審,現在是再審提審,案情極其複雜,最後到手你猜多少,到手只有8000塊!
對於絕大部分律師來說,這個職業的前十年都是煎熬,因為閱歷、年齡、案例、人脈甚至情商都需要相當時間的沉澱。不然,你可能連與900萬的別墅主人握手的資格都沒有。
但是,又有哪個高收入行業不是這樣呢?
年薪百萬的律師行業,是關於人生的一場慢跑
首先要了解的是,我國的律師都是需要通過司法考試的,司法考試每年的通過率平均在10%左右,難度非常高。
手動勸退那些覺得拿駕照就是人生巔峰的孩子。
剛入行的律師很容易心態崩潰,畢竟都是受過高等教育,通過天下第一考的司法考試,來到律所,結果發現薪資待遇普遍達不到心理預期,幹的也都是一些複印、列印、跑腿、校對等初中生都能幹的活。
做法考教育這些年,每次看到從業者上演《從實習律師入職到原地放棄》上演,我的心裡都很不是滋味,想著有時間最近給大家整理下:實習律師如何快速提高專業能力這個話題好了。
說考法考沒用的,95%是那些根本就沒考過,也沒智商沒毅力考的,出於羨慕嫉妒恨的酸葡萄心理在那裡胡扯八道。還有5%是已經拿到證的故意編造的欺騙信息。
很多人會質疑法考證書的含金量,卻從來沒人去質疑駕照的含金量,這就足以說明一些問題,會有很多人氣急敗壞迫不及待的污衊注會、法考,千方百計想讓你放棄。
這正說明你在做一件正確的事情,一件讓他們恐懼的事情,一件能把他們遠遠甩出十條大街的事情。他們反對的越激烈,越說明他們心虛他們恐懼他們怕你超過他們。敵人越反對,你就應該越堅持。
想要了解更多律師、法考等行業的知識,詳細情況可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