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是改革開放之後出生的一批幸運兒,雖說在少年兒童時代也吃過一些苦,但是比起前輩缺衣少食的生活,那日子只能用幸福來形容了,這幸福大部分是依靠甜帶來的,而這種甜很多來自於飲料。
01桔子粉
那個年代喝桔子粉的標準方式是將桔子粉融化在熱水裡邊,自然放涼,然後再將放涼的桔子粉灌入玻璃瓶內,玻璃瓶口用橡膠塞子塞住,中間扎一個用完的油筆芯(要洗淨),然後用嘴猛吸油筆芯,桔子水順著筆芯就流出來了,細小的水流衝擊著舌尖,還有甜甜的味道,絕對解渴。
還有一種方式是有錢人家的操作方式,就是把桔子水自然放涼之後,倒入冰箱的冰糕模型內,然後放入冰箱冷凍櫃內,一個自製的桔子味冰棍就成了。拿到大街上,足夠炫耀一番。
那時的桔子粉好像都是廣州那邊生產的,應該是「樂」牌的,如今在網上也可以買到「高仿」的桔子粉,但「樂」牌幾乎找不到。
02239冰塊
80後,誰沒有過啃冰塊的經歷?
「一吻涼如三九」的廣告詞,讓眾多80後愛上了這塊經典的冰塊飲品。
炎熱的夏季,買一塊239,放在手裡,感受透心涼。然後撕開一個口子,用吃奶的力氣使勁吸吮冰塊,那冰涼的甜味就立刻充滿口腔,直到將甜味吸淨之後,真正的啃食才開始。甜是一種味覺享受,而沒有甜的冰渣則是腸胃的鎮靜劑,舒爽就是這麼簡單。
和小夥伴們分食239冰塊則是另外一種珍貴的美食友誼,在操場上,在田野間,在胡同裡,幾個夥伴用少得可憐的零花錢湊足一袋239冰塊,然後你一口,我一口,絲毫不比現在大酒店裡邊的燕鮑翅差。
03香檳
別誤會,這個香檳不是國外進口的葡萄酒,僅僅是一種汽水而已,至於啥品牌,小時候還管這個嗎?
80後對香檳的理解就是甜甜地帶有氣泡的飲料,跟法國香檳省沒有任何關係。
幾乎每個80後都有自己的香檳體驗,而我則是在表哥的帶領下,偷偷地對香檳有了初次的體驗,因為對於我們來說,香檳只是擺在姨姨家小賣部貨架上的高貴飲料,只能賣不能喝。但誰沒有過偷偷幹壞事的童年經歷呢?我和表哥就是在大人外出不在的情況下,偷偷做了一份炒雞蛋配香檳,那是有史以來最好吃的炒雞蛋(雖然只有一個炒勺那麼點),更是最好喝的香檳飲料。
04太陽神口服液
「當太陽升起的時候--」,這是太陽神口服液最經典的廣告詞。
這是一款功能性的口服液,同桔子粉一樣產自廣東。一般家庭根本買不起太陽神,只能在暑假作業本子上看看廣告而已,作為稍富裕家庭的孩子在喝這款飲料時的神氣可想而知。
近年來,太陽神口服液並沒有消失,而是推出了猴頭菇口服液,主打保健功能,與當初補腦的功效有些許的差異。在市場影響力方面,太陽神已經不能同當時如日中天的境況相比了。
05健力寶
健力寶跨越老中青三代人了哈!
小時候只見過健力寶易拉罐裝的,也是第一次喝鋁製包裝飲料,更是第一次喝帶有拉環包裝的飲料,慢慢把拉環提起,不要全部拉起,讓飲料逐漸從拉環小口處冒出,稍微吸一口,太珍貴了。那可不是隨便都能喝的飲料。
喝完之後,把易拉罐從中間橫著剪開,可以製作一個小筆筒或者是菸灰缸,可以說是廢物利用了。
06高橙
80後除了玩,還有啥喜歡的事情沒有?
有,那就是參加宴席唄。
因為宴席上有高橙,看著杯子裡掛壁的氣泡,透明的橙色飲料,口水止不住地往下咽,這就是80後宴席上的「茅臺」,好喝不上頭。喝完之後,咱買不起高橙,可以再用桔子粉冒充,80後的小夥伴都懂。
食物是一種胃內填充物,更是一種情感依託,食物可以消逝,情感卻已落地生根,這就是很多人願意懷舊的原因,當然,對食物的懷舊是最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