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疫情反反覆覆難免讓人焦慮,但是已經逐漸開始習慣這種生活的我們,還是能夠從當下非常便利的網絡和電視平臺獲得暫時的慰藉。比如最近偶然看到的,由張新成和林允聯袂主演的粉紅浪漫劇集《蝸牛與黃鸝鳥》,在感受浪漫的愛情之餘,還能讓人看到熱血團魂,接受一些古典音樂的薰陶,一舉三得。
首先,《蝸牛與黃鸝鳥》是翻拍自日本經典漫畫《交響情人夢》,這套2001年開始連載的少女系漫畫,分別於2006年和2014年被日本和韓國翻拍成真人劇集,反響都不錯。個人感覺,不沿用原名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融入中國市場氛圍,另一方面,「蝸牛與黃鸝鳥」很形象地代表了劇集中男女主角李臻言和方小萵某方面的性格與反差,其實更加形象,好記。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觀眾來說,交響樂應該還是曲高和寡的一種藝術門類,拍攝以此為主要內容的偶像劇集,其實有一定的認知障礙。《蝸牛與黃鸝鳥》為此專門找來朗朗與鍾興民兩位音樂大師跨界合作,既保證了對交響樂內容的忠實呈現,又讓古典交響樂有了更親民的表現形式。這一點在剛播出的第五集故事內容中,李臻言率領S團的成員們去街頭為卓音站臺,鋼琴、低音貝斯和小提琴的簡單配合,加上電子樂的融入和街頭快閃的表現形式,劇情和音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既浪漫,又體現出人物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從第四集開始的熱血團魂的體現,成功地避開了劇集內容原本懸浮的一面,讓中二和熱血變得順理成章,而且感染力極強。
這裡,我想重點說一下《蝸牛與黃鸝鳥》裡浪漫與團魂兩部分內容的融合與互相成全。眾所周知,日系漫畫故事內容大多中二又熱血,原作《交響情人夢》裡男女主之間甜蜜浪漫的感情線索其實都是雜糅在S團逆襲的熱血過程當中。而熱血團魂的這部分,在劇集中,是從第四集才慢慢展現出來,也通過一個個人物的引入,把劇集的節奏提了起來。
熱血團魂的具體表現是通過方小萵、秦奮、吳徵以及第五六集裡佔據重要地位的卓音等一位位樂團成員來完成的,雖然他們或許不是最好的,甚至是有著各自問題的,比如方小萵看譜反而會彈錯節奏,卓音背負著父親對小提琴的執念等等。但正是通過解決這些「問題樂手」的困難,才使得孤僻的天才李臻言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等於他在幫被人解決問題的時候,也被這群人感染,進而解決了自己的問題,讓S團成為真正能夠打敗A團,甚至具備一流水準的交響樂團。
在這個過程中,方小萵和李臻言只見欲語還休的愛情進展,也非常點題,又不至於搶過熱血團魂的風頭。有人說林允的表演方式沒有變化,我倒覺得恰到好處,看上去有點中二,有點迷糊,但是該甜的地方還是很甜,其實很符合《蝸牛與黃鸝鳥》這部熱血浪漫劇集的風格。比較有趣的是,同時看林允演出的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特別是其中有一集張新成和林允一塊去滑雪的段落,仿佛就像是在看《蝸牛與黃鸝鳥》劇集的番外,可見兩位年輕演員在劇集中培養出的默契和對人物性格的體會其實是貫徹到生活中去的,也算是個意外之喜吧。
沒有過分渲染的瘋狂撒糖,而是在細節中點到則止,更多在表現團隊合作的熱血精神方面,稍微點綴一些懷揣夢想的少年男女之間懵懂戀愛。《蝸牛與黃鸝鳥》其實非常尊重原著,雖然這樣做難免會讓劇集顯得有些懸浮,但這種甜蜜的懸浮剛剛好!